雷峰网

搜索文档
曝追觅汽车首款车型渲染图神似布加迪,样车年底CES首发;高德奇袭美团,直接对标大众点评,重启榜单业务;影视飓风再给员工送苹果17
雷峰网· 2025-09-11 00:25
高德本地生活业务升级 - 高德于9月10日推出"高德扫街榜"业务 聚焦美食、酒店、景区三大类目 直接对标美团旗下大众点评[3] - 该业务基于用户"行为+信用"数据构建信用体系 芝麻信用同步升级商业信用服务体系以支持高德 确保榜单真实可信[3] - 高德曾于2020年9月推出"高德指南"业务 此次重启得到阿里集团高层支持 将与集团内部多业务形成协同[3] 宇树科技IPO进展 - 公司辟谣500亿元IPO估值传闻 称内部及外部均未讨论过相关估值事宜[7] - 已于7月18日启动上市辅导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计划10月至12月接受全面评估并提交上市申请[7] - 创始人王兴兴直接持有23.8216%股份 通过有限合伙间接控制10.9414%股份 合计拥有34.763%表决权[7]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汽车企业不能把汽车当做纯商业 要热爱汽车 并透露本月将上市理想i6车型[8] - 追觅科技首款汽车定位"超豪华纯电"车型 神似布加迪Chiron 样车将于年底美国CES展首发[9] - 比亚迪计划在印度推出Atto 2紧凑型电动SUV(国内对应"元 UP") 将成为其在印度最便宜产品[19] - 蔚来集团宣布公开发行不超过181,818,190股A类普通股 募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充换电网络扩张[21] 消费电子行业创新 - 苹果iPhone 17系列发布 包含iPhone Air双eSIM机型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均准备推出eSIM服务[19] - 一加宣布将进入"超高刷时代" 一加15系列定位"性能Ultra" 配备120W快充[22] - 三星嘲讽iPhone 17系列摄像头配置 指出"48MPx3仍然不等于200MP" 并强调其早已具备折叠屏技术[32] 机器人及智能设备市场 - 云鲸智能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扫地机器人出货量达52.42万台 以8.5%市场份额首次跻身全球前五[11][12] - 公司在北美达成销售目标 欧洲增长50% 新兴市场保持200%以上增长 预计2025年海外新增布局市场超70个[12] - 追觅科技成立天文BU 攻克大口径光学镜片量产难题 首款智能天文望远镜将实现"一键观星"功能[13] 企业资本运作与治理 - OpenAI预计2023年营收增长两倍至130亿美元 去年营收约为40亿美元[33] - Ulike母公司查处9起违规案件 12人被移送公安机关 包括研发总监和品牌设计总监[17] - 法拉第未来恢复纳斯达克上市地位 贾跃亭累计增持56万美元普通股 为其奖金税后全额[16] 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 - Neuralink全球植入设备人数达12人 累计使用2000天 超15000小时[31] - 哈啰首款Robotaxi基于东风启辰VX6平台打造 配备8个激光雷达和14个高分辨率相机 算力超2000TOPS[20] - 甲骨文股价年内上涨45% 单日暴涨41% 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以3930亿美元财富超越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28][29] 企业战略调整 - 抖音生活服务调整组织架构 涂晴接管市场部和达人运营 旭凯担任北部大区负责人[18] - 微软宣布2026年2月起要求员工每周至少三天到办公室上班 强调面对面合作的重要性[26] - 京东为全职骑手免费配置红斗篷雨衣 并在恶劣天气实施超时免罚和动态延时措施[23]
17.98万元起售,押注生态硬件,方程豹「钛7」抢占年轻家庭市场丨智驾前线
雷峰网· 2025-09-11 00:25
品牌表现与市场定位 - 方程豹品牌21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5万台 年增长率达265% [2] - 钛3车型上市5个月累计销量超3.8万辆 其中6月单月销量突破1.2万辆 [45] - 钛系列定位个性化科技移动空间 豹系列专注越野性能 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 [2] 产品核心配置 - 推出四款车型:两驱Pro版17.98万元(135km续航) 两驱Max版18.98万元(200km续航) 四驱Max版20.68万元 四驱Ultra版21.98万元(搭载激光雷达) [4] - 车身尺寸4999×1995×1865mm 轴距2920mm 得房率70.9% 乘员舱有效长度3310mm 高度1364mm [23][34] - 搭载1.5T发动机(115kW) 双电机四驱版前电机160kW/后电机200kW 采用新一代刀片电池 最大放电322kW 均温性能提升45% [30] - 电池包26.593kWh/35.624kWh CLTC纯电续航135-200km 综合续航1300km 快充17.5分钟(30%-80%) 支持6.6kW外放电 [30][32][33] 智能生态创新 - 首搭BYD Pad自研平板 具备45项车控功能 支持主流品牌平板接入 [9] - 与大疆合作车载无人机系统 支持25km/h动态起降/全向避障/随动跟拍 [17] - 集成支付宝/蚂蚁集团座舱刷脸支付 实现智能点单+车载支付无缝体验 [19] - 首发自研电动滑板(续航15km/时速15km/h) 智能宠物安全座椅 倍轻松按摩设备合作 [11][13][15] 智能驾驶与安全系统 -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 探测距离350米 支持雨雾天气障碍物识别 [27] - 搭载云辇-C悬架控制系统 智能防晕车模式 爆胎识别传感器(支持140km/h场景稳定控制) [34][35][37] - 采用七横九纵车身结构 热成型钢加固 9安全气囊 经过156次真实碰撞测试 [39] 目标市场与竞争策略 - 明确瞄准年轻家庭用户和户外场景 主打"科技大空间SUV"定位 [4][45] - 通过生态合作强化"移动科技空间"概念 契合年轻人数字化生活方式需求 [45] - 面临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竞争 需验证科技与场景化能力对家庭用户的价值吸引力 [46]
5999元起!史上最薄iPhone登场,小米卢伟冰:苹果牙膏挤爆了;戴尔中国区大裁员,补偿N+3;尊界紧急动员办公室成员支援产线
雷峰网· 2025-09-10 00:26
苹果新品发布 - 发布iPhone 17系列及AirPods Pro 3等新品 其中iPhone Air为史上最薄iPhone并取消实体SIM卡槽 全面采用eSIM技术[3] - iPhone 17系列起售价5999元 iPhone Air起售价7999元 iPhone 17 Pro起售价8999元 iPhone 17 Pro Max起售价9999元 全系取消128GB版本 起步容量提升至256GB[3][4] - 中国联通成为国内唯一支持iPhone eSIM的运营商 新品发布后苹果股价下跌1.48% 盘后续跌0.31%[3] 科技行业裁员动态 - 戴尔中国区实施裁员 补偿标准为N+3 主要涉及上海和厦门两地的EMC存储部门及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6] - 甲骨文全球裁员3000人 Salesforce裁员4000人 两家公司均表示裁员与AI业务转型相关[8][26] - 英特尔宣布管理层调整 产品首席执行官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离职 新成立中央工程事业部[27][28] 中国企业业务动向 - 阿里重启口碑网并整合高德自营团购业务 旨在构建本地生活消费决策体系[11] - 比亚迪加速欧洲市场布局 计划在德国将销售服务网点数量提升至近三倍 匈牙利工厂年产能20万辆[9][10] - 小米汽车进行人事调整 樊家麟出任销售运营部副总经理 雷军直接管理汽车业务核心团队[7][9] 市场竞争与合作 - 京东养车起诉途虎养车不正当竞争 法院已立案受理 此前途虎曾起诉京东索赔500万元[24] - 阿里云以35.8%份额领跑中国AI云市场 市场规模达223亿元 预计全年增长148%[10] - SpaceX以170亿美元收购Echostar无线频谱 包括50MHz美国S频段和全球MSS频谱[29] 跨界与创新业务 - 霸王茶姬跨界推出高端服饰系列 单品最高售价599元 淘宝平台周销量增长超10倍[11][12] - 尊界汽车因订单激增动员办公室人员支援生产线 8月交付量预计突破1000台[15] - Lazada与天猫系统级打通 推出"一键轻出海"项目 帮助天猫商家进入东南亚市场[22]
产能持续爬坡,小米汽车发「总裁特别奖」保交付
雷峰网· 2025-09-10 00:26
产能与交付表现 - 小米汽车连续两个月产能超过3万辆 7月及9月均突破该水平 [1][2] - 8月最后一周周交付量达11880辆 首次突破1万辆大关 其中SU7系列交付6340辆 YU7系列交付5540辆 [3] - 二期工厂已投入使用并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规划年产能15万辆 三期工厂正处于筹备中 [3] 市场反响与销售数据 - YU7车型上市后受市场追捧 三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 一小时内大定达28.9万台 [2] - 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从30万辆提升至35万辆 产能爬坡加速预计可完成目标 [3] 渠道建设与产能支持 - 截至8月31日全国服务网点达189家 覆盖112座城市 9月计划新增32家门店并覆盖14座城市 [3] - 针对北京工厂蓝领发放提产奖励 入职满一年员工可获得6000元左右奖金以支持产能提升 [2][3]
炜烨智算VP孟健雄:推理算力需求12个月内或反超训练,只等爆款应用落地丨智算想象力十人谈
雷峰网· 2025-09-09 10:04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内算力市场存在"高买低卖"困境 即用全球最高价采购GPU 却以全球最低价出租 这种结构性矛盾源于GPU金融资产属性、成本与售价失衡及技术门槛差异 [6][23][28] - 算力行业将在5-10年内从当前动态平衡转向长期卖方市场 多模态AI和具身智能将驱动下一轮算力需求爆发 规模可能超越2022-2023年全球算力荒 [5][10][33] - 边缘计算与数据中心是协同关系而非零和竞争 端侧数据采集将为中央训练计算提供增量需求 最终形成"超大型数据中心+高速互联边缘"的集约化架构 [13][15][1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GPU价格受Scaling Law叙事驱动 英伟达市值在最近30个月增长10倍 反映市场对AI未来收益的贴现预期 使GPU具备金融资产属性 [7][23] - 出现算力"结构性过剩":零散异构算力闲置降价 而成建制高质量算力供不应求 目前仅大厂能提供稳定存储、网络及软件配套的集群 [28] - 行业乱象包括包销协议违约和退租 根本原因是成本与售价倒挂 国内GPU采购价全球最高 出租价全球最低 电力成本外其他成本均高于美国 [6][23][27] 技术发展趋势 - 多模态AI对显存和算力需求远超LLM 但受限于训练数据匮乏 一旦突破将引发算力需求井喷 [10] - 推理算力占比将持续提升 Agent应用预计在6-12个月内爆发 大厂已提前增加推理算力配置 [11][12] - 边缘计算与数据中心形成协同 端侧设备采集的多模态数据需集中到智算中心训练 最终收敛至超大型数据中心+高速互联边缘的高效架构 [14][16][17] 市场竞争格局 - 第三方AIDC厂商需与大客户捆绑定制发展 并借助金融工具突破资金约束 与大厂和运营商竞争 [18] - 行业将向头部集中 类似"百模大战"结局 仅经营效率最优的厂商能存活 创业公司需发展差异化能力 [36][38] - 资本市场关注点分化:短期投资者聚焦硬件先进性和投资回报周期 长期投资者关注算力效率、技术架构及平台生态价值 [19] 企业战略与案例 - 炜烨智算实控算力达2.3万P 年底将达2.6万P 出租率近满租 聚焦国央企需求与地方政府合作 [48][49] - 与商汤科技形成技术+商业化互补 商汤提供全栈AI技术及大装置平台软件 炜烨专注顶级KA客户获取 [42][44][47] - 战略从硬件层向软件和商务模式进化 探索by token计费及合规金融衍生品 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50] 基础设施效率 - 超大型数据中心PUE为1.2-1.5 远优于边缘节点2.0的能耗效率 集约化架构是成本最优解 [17] - 智算项目需提升经营效率、算力效率和能源效率 后续资本热点将向数据算法及应用层转移 [18]
新势力车企三倍薪资挖友商墙角;某智驾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TO 拟离职;老牌车企白菜价捡漏智能化团队丨智驾情报局Vol.4
雷峰网· 2025-09-09 10:04
A 公司三倍薪挖走友商近 30 名研发人员 A 公司的薪资待遇相较同级公司并不算高,但挖起友商人才却肯下大手笔,出手就是三倍薪资。 近日,A 公司把心思动到了"蔚小理"其中一家的头上。据知情人士透露,只要候选人能提供原公司工资证 明,A 公司就开出三倍于原薪资的offer。高薪策略屡试不爽,凭借这一狠招,A 公司一口气挖走友商近 30名研发骨干。 不过,与直接撬别人家顶梁柱不同,此次 A 公司并未触及友商核心技术团队,而是把目标锁定在中层研发 群体。业内人士解读,这种挖人逻辑契合大厂"老人做新事,新人做老事"的用人思路:中层既具备成熟业 务能力,能快速上手,又不会打乱 A 公司原有核心架构,性价比极高。 此前, A 公司曾将别家的技术灵魂人物收入麾下,因此与某业内大佬结下梁子。传闻称,时隔多年,这位 大佬仍耿耿于怀,近来更是萌生了起诉的念头。相比之下,挖中层人员不会招致太多麻烦,显然更为稳 妥。 A 公司此次高薪抢人的戏码,只是整个行业人才战的一个缩影,但也提醒了整个行业:那些默默耕耘的中 层人员,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价值。未来,唯有尊重人才、尊重技术,汽车行业才能跑得更远。 (更 多关于汽车市场人才争夺的 ...
小米王腾因泄密、利益冲突等被辞退;曝奇瑞再下发「加班令」,要求品牌门店加班4小时,掌门人刚为加班道歉;大疆首款全景无人机谍照首曝
雷峰网· 2025-09-09 00:23
要闻提示 NEWS REMIND 1. 小米王腾因泄密、利益冲突等被辞退, 快手账号被封,抖音已设私密,微博取消认证 国内资讯 DOMESTIC NEWS 奇瑞再下发"加班令":要求风云品牌门店加班4小时,董事长刚为加班道歉 9月8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奇瑞日前向风云品牌线下门店发文通知称,为更好的满足广大用户晚间看车、购车、售后服务需求,倡议线下门店品鉴及试驾 时间延长至晚上22:00。在通知中,奇瑞要求各个门店确保延长时段内销售顾问、服务顾问、前台接待等关键岗位人员充足在岗,状态饱满;延长时段服务 标准须与白天完全一致,不要出现人员懈怠、服务缩水现象。 (奇瑞为什么又发"加班令",其中内幕欢迎添加微信 Hugh-wangruihao 交流) 今日头条 HEADLINE NEWS 小米王腾因泄密、利益冲突等被辞退, 快手账号被封,抖音已设私密,微博取消认证 9月8日晚,小米发布内部公告称,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依据《小米集团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 理办法》《小米集团诚信廉洁守则》等制度,公司决定给予其辞退处分。 随即王腾在个人微博回应称: "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 ...
两大ERP巨头半年亏损超10亿,传统IT巨头转型难在哪?
雷峰网· 2025-09-09 00:23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产ERP厂商用友和金蝶面临云转型和AI转型的双重挑战 持续亏损且市场地位受到多方挤压 [2][6][7] - 传统ERP向云订阅模式转型导致前期研发投入高而短期收入不匹配 造成阶段性财务压力 [12][13][21] - 高端制造业市场仍由SAP和Oracle主导 国产厂商在信创替代窗口期面临技术和服务能力考验 [6][7][9] 传统IT巨头竞争格局 - 用友累计服务企业95万家 金蝶用户达700万家 但高端领域仍由外企主导 [5][6] - SAP在中国高端制造业市占率24.7% Oracle占16% 两者合计40.7% 高于用友的13.6% [7] - Oracle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占率超64% 国产厂商在高端市场替代存在难度 [7] - 华为自研MetaERP导致用友金蝶市值合计蒸发超百亿 反映国产厂商高端能力不足 [8][9] 财务表现与转型困境 - 2025年上半年用友亏损9.45亿元同比扩大19% 金蝶亏损0.98亿元同比收窄55.1% [2][13] - 用友云服务收入27.63亿元占总营收77% 金蝶云服务收入26.73亿元占比84% [12] - 用友64.7%收入来自大型企业客户 金蝶仅26.5%来自大客户 客户结构差异影响转型速度 [15] - 大型国央企项目交付周期长达数年 涉及复杂财务场景和数据安全 推高定制化开发成本 [15][16] 转型战略与挑战 - 云订阅模式取代传统一次性销售 导致研发投入与收入存在"剪刀差" [21] - 用友员工较2024年底减少2178人 金蝶减少1106人 同时进行AI人才结构性调整 [22][24] - 金蝶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9% 用友研发费用增长5.8% 部分因前期投入分摊 [25] - AI大模型转型面临新成本投入 产品融合难度及商业逻辑变化等不确定性 [26] 市场环境变化 - 经济下行延长中小企业软件决策周期 企业倾向于缩减功能模块和推迟升级 [19] - 信创替代需技术、产品和服务全面比拼 现有玩家众多形成红海竞争 [7] - 云转型需应对客户自研(如华为)和互联网云厂商的双重竞争压力 [8][10]
从扫地机到割草机:石头的「功夫」,藏在技术与极致体验里
雷峰网· 2025-09-08 12:44
" 从扫地机到割草机,石头科技不盲目追逐「短期创新风口」,而 是始终以真实场景为锚点,把技术做深、把用户体验做透。 " 作者丨 路遥 编辑丨 余快 智能割草机赛道 上 ,石头科技是在行业初步成熟后入局的,显得从容且有备而来。 有趣的是,石头尚未发布产品之前,就已经在多方渠道调研与行业讨论中获得较高评价并被寄予了厚望。 石头科技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冲击全球割草机市场前三的中国品牌。 这份期待在2025 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展(简称IFA )上得到了回应:石头不仅带来扫地机、洗地机、洗衣 机等成熟品类的升级产品,更正式发布全新品类——智能割草机RockMow与RockNeo,凭借强劲的全地 形适应力、智能化操作和高水平的修剪效果,刷新了割草机在复杂庭院环境中的应用标准,也让外界看到 了石头科技"从家庭地面清洁向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跨越"的战略野心。 从扫地机器人赛道的崛起,到如今做智能割草机,石头一以贯之的做事风格是,不盲目追求"抢先一步", 以真实场景为导向,做更懂场景的技术创新。 同样都是创新,当其他家在抢 "首发" 时,石头科技不惧入场顺序,而是坚持把 "体验" 打磨得更优,做 出对用户真正产生价值的产品。 正如长期 ...
液冷概念股暴涨31%,需求高峰却要等3年后?
雷峰网· 2025-09-08 12:44
液冷概念股市场表现 - 液冷概念股板块指数8月从1308点上涨至1715点 累计涨幅达31.53% 总成交额突破2.57万亿元[2] - 英维克8月涨幅达99% 总市值从389.5亿元暴涨至699.7亿元[2] - 行业人士认为液冷公司股价整体向上是正常趋势 但存在不理智现象和一定泡沫[2][3] 液冷技术需求驱动因素 - 政策要求2025年底新建及改扩建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25以内 国家枢纽节点不得高于1.2[5] - 液冷方案PUE值可降至1.05-1.2 远低于传统风冷技术的1.4-1.6[5] - 液冷可使GPU核心温度降低10-20℃ 显著延长设备寿命[5] - 英伟达GB200 NVL72单机柜功率高达120-132kW 远超传统风冷20-30kW/机柜的散热上限[5] - 液冷设备渗透率从2023年不足15%猛增至2025年的50%以上[6] 技术路线发展现状 - 冷板式液冷目前应用最广泛 但被行业视为过渡技术[11] - 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更高 但成本高昂且维护复杂[12] - 浸没式液冷使用的电子氟化液属于PFAS物质 存在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12] - 中国电信华北区已完成国内运营商首次大规模浸没式液冷项目部署[13] 产业链价格波动 - 液冷快接头单价从700元飙升至2100元 涨幅达200%[10] - 冷板价格从1500元/kW跃升至1800元/kW[10] - 价格上涨主要受供需关系推动 但快接头生产门槛较低 存在个别厂商借势提价现象[10] 行业发展阶段判断 - 实际业务尚未出现爆发性增长 真正需求高峰预计在3-5年后到来[7][8] - 当前技术路线选择和生态布局将决定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力[8] - 行业成熟需跨越技术障碍和路线抉择 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将赢得最终话语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