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搜索文档
QQ传文件功能升级,闪传功能便捷支持长假批量传图
新浪科技· 2025-09-30 03:43
除了批量分享照片的场景,对于许多办公人群来说,QQ闪传同样能显著提升团队协作与对外沟通的效 率。在需要传输大型设计稿件、产品原型视频或包含多附件的项目资料的场景下,借助QQ闪传,用户 可在QQ聊天窗口中一键发起传输,将大文件生成链接或二维码,直接分享至微信、企业微信等办公群 或外部合作伙伴,对方无需登录QQ,点击即可在线预览或下载,实现跨平台、跨系统的无缝文件流 转,让协作更加顺畅。 责任编辑:杨赐 新浪科技讯 9月30日上午消息,近日,QQ官方正式介绍闪传功能,通过全新的传文件形式,让国庆假 期大文件传输变得更快、更简单。 作为QQ文件传输能力的重要升级,闪传将单文件传输大小上限提升至10GB,支持批量多文件组合发 送,并实现网络带宽不限速,极大提升传文件速度。更便利的是,用户生成链接或二维码后,可直接分 享至微信好友或其它外部平台,接收方无需登录QQ即可下载,这对需要将假期瞬间快速分享给家人 群、或是给众多婚礼宾客分享照片来说,尤为便利。另外,使用QQ闪传可以省去压缩解压的麻烦,传 输过程中可实时预览图片、视频内容,实现"边传边看",让分享更具效率。 ...
谁是这轮行情最悲催的人?
雪球· 2025-09-28 07:13
文章核心观点 - 传统行业龙头股(如白酒和消费)适合资金量大的投资者获取稳定股息收益,但不适合资金量少的年轻投资者寻求高增长 [2][8][9] - 年轻投资者应关注老一代投资者看不懂的新兴科技行业,这些领域可能带来超额收益和阶级跨越机会 [3][9] 投资策略分析 - 资金量大的投资者(如200万本金)可通过传统行业龙头股获得绝对收益优势,10%年收益即可实现20万元收入 [2] - 贵州茅台案例显示:2001-2021年股价上涨580倍,10万元投资最高可增值至5000多万元 [4] - 传统行业龙头股投资逻辑在于业务稳定性和股息收益,5%股息率下资金翻倍需14年复利周期 [8] 行业与公司数据 - 贵州茅台2001年营业收入16.18亿元,2021年达1095亿元,增长约68倍 [6][7] - 贵州茅台2024年营业收入1741亿元,若重现历史增长需20年后达11.8万亿元营收规模 [7] - 2024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7963.84亿元,茅台理论增长目标相当于行业当前规模的近15倍 [8] - 贵州茅台2001年归属净利润3.283亿元,2024年达862.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从26.79%提升至36.02% [7] 历史对比与增长瓶颈 - 贵州茅台2001-2006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约24-45%,2021-2024年增长率放缓至11-18% [7] - 新兴科技企业(如腾讯)市值可达传统企业(如海尔)数十倍,代表新旧产业增长范式转换 [3]
每股定价30.75港元 奇瑞上市首日涨3.8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3:25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25日登陆港交所 股票代码HK09973 收盘价31.92港元 市值达1841亿港元 首日股价上涨3.80% [1] - 以招股价上限30.75港元定价 发行2.97亿股H股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 国际发售占90% 设15%超额配股权 [1] - 募资规模91.4亿港元 为年内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 [1] 募资用途 - 净额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版本以扩大产品组合 [1] - 净额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1] - 净额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1] - 净额10%用于提升芜湖生产设施 [1] - 净额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2] - 乘用车平均售价2024年较2022年增长33.5% 其中国内增长37.0% 国外增长19.4% [2] - 奇瑞品牌平均售价增长30.9% 捷途品牌增长39.5% [2] - 营收从2022年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97亿元 2025年一季度达682.23亿元 [2]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3.34亿元 2025年一季度达47.26亿元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75亿元 [2]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车收入占比从2022年13.2%提升至2024年21.9% 2025年前三个月达27.3% [4] - 2025年前三个月新能源车收入186.65亿元 燃油车收入429.74亿元 [4]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23.0%提升至2030年47.0% [3] - 与华为合作智界品牌2024年销量3.85万辆 双方共同投入超100亿元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 [6] 战略调整 - 成立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 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 分别聚焦高端/经典/新能源/小车产品 [6] - 另设iCAR品牌针对年轻用户 产品为方盒子风格 [6] - 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 包括高瓴/景林/地平线/国轩等机构 [5] - IPO后前三大股东为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立讯 [5] 上市历程 - 最早上市计划始于2004年 因与上汽股权关系复杂搁置 [7] - 2009年以29亿元出售20%股份为上市准备 [8] - 2016年尝试通过海螺型材借壳上市未成功 [9] - 2019年启动混改 青岛五道口出资144.5亿元完成增资扩股 [9]
深圳的预言:谁是下一个万亿级“腾讯”?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41
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突出 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 同比增长403.8% 首次半年盈利1.42亿元[1] - 公司被类比为"下一个腾讯" 因在AI应用时代率先盈利 且与腾讯早期发展路径相似 均从基础设施搭建起步[1][2][3] - 公司通过AI驱动的分子研发平台 在药物研发、新材料及农业科技领域实现技术外溢与生态扩张[2][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7亿元 同比增长403.8%[1] -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1.42亿元[1] - 与DoveTree合作金额达59亿美元 与礼来合作金额达2.5亿美元[1][8] 业务进展 - 药物研发领域与辉瑞、礼来、DoveTree及韩国东亚制药等国际企业合作 覆盖全球TOP20药企中的16家[1][4][8] - 新材料领域与协鑫集团签署10亿元钙钛矿研发订单 并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开发[2][8][9] - 农业科技领域与恒健控股、寿光蔬菜合作打造"人工智能+种业"创新联合体[9] - 孵化剂泰医药、希格生科、耀速科技、莱芒生物等项目 形成上下游协同效应[2] 技术优势 - 采用"量子物理+AI+机器人"研发平台 将药物发现周期缩短至传统三分之一[6] - AI for Science技术可降低新材料行业研发成本70%[6] - 通过"第一性原理+AI+自动化"模式 在虚拟环境中生成数百万候选分子并快速筛选至十数个优选分子[6] - 机器人实验室自动执行分子合成、提纯与测试 形成动态闭环研发模式[6] 市场规模 - 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632亿美元[5] - 全球材料科学研发开支预计2030年达1,779亿美元[5] - 两大领域合计市场规模约3.9万亿元人民币[5] 商业模式 - 通过机器人研发服务获得高利润率现金流[7] - 药物发现业务除研发费用外 还可获得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7] - 平台化技术具备边际成本递减特性 可应用于多领域[6][7] 股东背景 - 腾讯持股13.66% 为重要股东及基石投资人[4] - 腾讯布局基于对创始人团队技术实力及行业前景的认可[4] 发展前景 - 公司已官宣40余个合作 涉及欧美领先药企的重磅管线[7] - 未来可通过分子精确设计在多领域创造高附加值物质分子[9] - 有望通过平台化扩张实现万亿市值目标[3][7][9]
从小草房到港交所:奇瑞21年的资本破茧之路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5 03:26
公司上市里程碑 - 2025年9月7日,公司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 [3] - 2025年9月25日,公司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9973 HK,开盘价34 2港元/股,较发行价30 75港元上涨11 22%,市值达1972亿港元 [4] - 截至上市当日9时32分,公司股价为34 52港元,总市值达1990 85亿港元,成交额为8 51亿港元 [4] 公司资本化历程 - 公司1997年3月18日成立,初始注册资本17 52亿元,由安徽省和芜湖市政府下属5家单位共同投资 [9] - 2004年首次尝试借壳上市失败,因多方利益协调困难 [12] - 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因金融危机及公司当年亏损1 94亿元,上市计划再次搁浅 [13] - 2016年尝试推动新能源业务借壳“海螺型材”上市,因业务协同性低及新能源车年销量不足2万辆而失败 [20] - 2019年启动混改,引入青岛五道口基金,后者计划出资196亿元收购控股权,但后续因资金链断裂未能完全兑现承诺 [20][21] - 2022年2月,立讯精密以100 54亿元受让股权,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为最终上市奠定基础 [21] 股权结构演变 - 2001年,为获取轿车生产资质,公司无偿向上汽集团转让20%股权(当时估值3 5亿元) [11] - 2004年,上汽集团将20%股权无偿划转回公司原股东方,公司获得独立生产资格 [12] - 2025年1月完成“股东下沉”操作,形成国有资本(21 17%)、管理层持股平台(18 25%)及立讯精密(16 83%)的三元股权制衡体系 [28] 财务与运营业绩 - 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 18亿元增长至2698 9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70 7% [25] - 同期净利润从58 06亿元增至143 34亿元,增长57 1%,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 [3][25] - 截至上市前,公司手握419亿元现金储备 [3] - 2024年公司新能源车销量达82 3万辆,同比增长265%;燃油车销量183 2万辆,同比增长29% [26] - 2024年国内及海外市场销量均同比增长55%,是唯一实现新能源、燃油车及国内、海外“四赛道”全面增长的中国车企 [26] 技术与品牌布局 - 公司拥有鲲鹏黄金增程、超能电混、超能纯电组成的全动力矩阵,基于28年动力技术自研积累 [23] - 通过合纵连横,在国内拥有五大品牌:奇瑞(主品牌)、星途(高端)、捷途(旅行+)、iCAR(纯电)、智界(与华为合作的高端智能电动) [24] - 2025年3月发布“智瑞星云”技术架构和“星舰计划”产品战略,启动大规模智能化转型 [24]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 [21] 市场地位与出口表现 - 公司在欧洲、南美及中东北非市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25] - 瑞虎8在俄罗斯售价较国内溢价50%,星途揽月中东版定价达国内两倍(最高超60万元) [25] - 《财富》中国500强排名从2023年168位跃升至2025年59位,世界500强提升152位至233位 [25] - 预计2025年全年产销量将超过300万辆 [3]
每股定价30.75港元,奇瑞终圆上市梦!开盘股价涨超10%,成年内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2:16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25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9973 HK,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3][4] - 此次IPO以每股30.75港元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发行约2.97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1][5] - 上市首日股价报33.9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0.37% [5] - 本次上市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 [1]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的35%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 [5] - 约25%的募资净额将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 [5] - 约20%的募资净额将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5] - 约10%的募资净额将用于提升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 [5] - 约10%的募资净额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5]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29.5万辆,同比增长49.4% [6] - 2024年度公司乘用车平均售价较2022年度增长33.5%,其中国内市场增长37.0%,国外市场增长19.4% [6]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682.23亿元 [6]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3.34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7.26亿元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5亿元 [6] 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 - 公司新能源车型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3.2%提升至2024年的21.9%,2025年前三个月占比为27.3% [8] - 燃油车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5.9%变化至2025年前三个月的63% [8]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23.0%提升至2030年的47.0% [7] - 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智界品牌,2024年销量为3.85万辆,双方签署新协议共同投入超100亿元,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 [13] 公司战略与架构调整 - 公司成立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实现战略聚焦与资源整合 [11] - 公司还拥有针对年轻用户的iCAR品牌,并与华为成立了智界新能源公司,推动一体化独立运作 [11][13] - 此次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包括投资基金、产业资本、地方政府基金等多种类型 [10] 上市历程 - 公司的上市之路历时21年,最早计划可追溯至2004年 [14] - 2019年公司启动混改,引入青岛五道口作为投资方,合计出资144.5亿元 [14]
QQ企鹅被吹走了?腾讯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08:25
台风强度数据 - 台风"桦加沙"最大风力17级 风速58米/秒(约209公里/小时) 中心气压920hPa 七级风圈半径340-480公里 十级风圈半径160-180公里 十二级风圈半径80-90公里 [9] - 历史最强台风为1958年台风"艾达" 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110米/秒 [9] - 历史平均风速最大台风为1961年台风"贝蒂" 平均风速74.7米/秒 [10] - 历史瞬时风速最大台风为1984年台风"亚力士" 瞬时风速89.8米/秒 [10] - 历史最大台风为1979年台风"泰培" 强风圈直径2220千米 暴风圈直径560千米 [13] 网络谣言澄清 - 腾讯QQ企鹅塑像被吹走系虚假信息 公司确认塑像保持稳固 [1][3] - 深交所牛雕塑被拴柱图片疑似AI合成 实际雕塑旁无柱子 [5] - 自媒体称"广东或遭遇人类最大台风灾害"系夸张标题 实际气压905MBAR并非史上最强 [7] - 网传汕尾站海水倒灌视频实为去年旧画面 当前车站状况平稳 [13][16] - 广州石楼镇严重水浸视频被官方确认为虚假信息 [16] 气象数据记录 - 我国台风单站平均风速历史极值:1961年台风"贝蒂"74.7米/秒(兰屿) 1979年台风"贺理"61米/秒(汕尾) 2013年台风"菲特"59.7米/秒(苍南) 2014年台风"威马逊"58.7米/秒(七洲列岛)和55.1米/秒(文昌外海) [11] - 我国台风单站瞬时风速历史极值:1984年台风"亚力士"89.8米/秒(兰屿) 2013年台风"菲特"76.1米/秒(苍南) 2006年台风"桑美"75.8米/秒(福鼎) 2014年台风"威马逊"74.1米/秒(文昌外海) 2013年台风"菲特"73.1米/秒(苍南) [11]
护网—2025|社交账号不受控制?这是木马病毒在作祟
新浪财经· 2025-09-23 04:18
电脑不听使唤? 社交账号自动建群拉人? 如果你的工作群或邮箱中收到 不知名链接、压缩包、文件 注意了!千万别随意点击! 这些木马病毒 可以远程操控你的社交软件 实施网络诈骗 诈骗解剖室 第一步:撒饵钓"鱼" 骗子伪造社保局通知、学校补助表、公司财务函等文件,通过短信、邮箱、聊天窗口广发"病毒文件", 一旦点击,手机秒变"肉鸡",木马病毒自动窃取社交账号权限。 第二步:群聊"养猪" 病毒操控账号: 1.疯狂建群:自动创建各种群。 2.批量拉人:将你好友、同事、家人全部拖进群! 3.暴力禁言:提前设置全员禁言,阻绝互助提醒! 第三步:精准"宰杀" 群内上演欺诈三重奏: 1.假权威:发布带公章、文号的虚假政策文件(PS技术以假乱真!) 2.假福利:宣称"不领即过期"的补贴、退税、奖金。 3.真陷阱:诱导扫码→跳转钓鱼网站→盗刷银行卡! 防范方法 QQ:自动拦截.apk附件传输(需人工审核放行) 用户侧 立即开启 "登录设备保护"(操作路径示例): 钉钉:我的→设置与隐私→安全中心→账号设置 →两步验证。 微信:设置→账号安全→登录过的设备→删除陌生设备。 QQ:设置→账号与安全→登录设备管理→删除陌生设备。 技术防 ...
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AI加速全球化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比拼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6:23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化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比拼 企业需通过AI驱动效率变革实现增长 [1] - AI正从辅助工具转变为基础设施 伴随国家政策支持 加速产业升级进入效率时刻 [2] - 腾讯全面布局AI 将自身作为第一试验场 构建全栈AI服务体系并加速行业落地 [3] 行业发展趋势 - 企业需经历产品驱动 价格驱动 效率驱动三阶段发展 效率驱动是穿越周期关键 [1] - 行业同质化导致价格战常态化 如新能源汽车 智能手机和外卖行业 [1] - AI应用呈爆发式增长 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1000亿增至2024年6月底30万亿 增长300倍 [2] - 92%企业正利用AI提升生产力 客户参与度 收入增长 成本管理和产品创新 [2] 腾讯AI战略布局 - 将微信 QQ 腾讯会议等900多款产品全面接入AI 深度融入游戏 广告及社交生态 [3] - 驱动增值服务 营销服务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显著增长 [3] - 构建从AI infra到开发平台再到终端工具的全栈AI服务体系 [3] - 在具身智能领域发布Tairos开放平台 与20多家头部企业建立合作 [3] - 在营销智能领域助力周大福构建智能营销体系 沉淀超5300万会员 [3]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自主创新数字化基础设施是AI实践关键 需稳定可靠技术底座 [4] - 腾讯云原生PaaS产品支撑中国银行企业级分布式平台 处理10亿级客户海量并发 业务交易能力达10万TPS [4] - 腾讯云大数据平台TBDS助力中行构建全栈国产数据湖 部署超5000节点 管理50PB数据 对接170个业务系统 [4] - 2018年至今累计技术研发投入3795亿元 [5] - 全球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8.8万件 专利授权超4.8万件 [5] - 打造"6T"国产软件矩阵 完成与主流国产软硬件全面适配 获2388项互认证证书 [5] 生态建设与合作伙伴 - 组建AI共创营 融合创新生态联盟 AI百校行 扬帆领航伙伴计划 [5] - 在伙伴成长 技术开放 资源共享方向加大建设力度 [5] - 坚持稳健健康可预期生态策略 与客户伙伴共建智能生态共享效率红利 [5]
二十一年,多次冲击上市,63岁的他终于要圆梦了
搜狐财经· 2025-09-16 00:20
上市进程与股权结构 - 公司于9月7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将成为2025年港交所最大车企IPO [2] - 前三大股东为芜湖投资控股(21.17%) 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瑞创(18.25%) 立讯(16.83%) 芜湖投资控股由芜湖市国资委100%持股 [2] - 计划发行不超过6.98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8名股东拟将20.16亿股境内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15] - 预计募资15亿至20亿美元(约117亿至156亿港元) 估值超千亿 可能在本月中下旬挂牌上市 [15]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负债率分别为93.1% 91.9% 87.9%和87.7% [4]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 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 [18]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90.9%) [18]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6.46亿元 66.64亿元 92.43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22.72亿元 累计达218.25亿元 [6] 业务发展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全球销量229.5万辆 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二 全球乘用车销量第十一 [18] - 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累计销售超1300万辆 海外市场贡献近半销量 [19] - 构建五大品牌矩阵(奇瑞 捷途 星途 iCAR 智界) 覆盖大众到高端市场 [21] - 2025年1-8月累计销售汽车172.73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49.6万辆 占比28.7% [22] 新能源转型挑战 - 2024年燃油车收入占比69.6%(较2022年75.9%下降) 仍占主导地位 [21] - 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毛利率分别为-2.6% -5.7% 0.4% 5.7% 同期燃油车毛利率达15.8% 17.1% 17.2% 14.4% [21] - 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27.3% [22] - 公司宣布"瑶光2025"战略 未来5年计划研发投资超1000亿元 [22] 上市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上市旨在推动国际化战略和资本补血 借助全球资本市场融资支撑海外业务扩张 [2] - 公司曾多次尝试上市未果 包括2004年借壳 2008年因金融危机搁浅 2016年新能源借壳失败等 [9] - 2020年引入青岛五道口144.5亿元投资 2022年立讯精密斥资百亿成为新战略投资者 [10][12] - 登陆资本市场有利于建立长期资本补充通道 激活股权激励机制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