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嗅APP
icon
搜索文档
“不及预期”的比亚迪,隐形的“另一半”
虎嗅APP· 2025-09-05 00:0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营收3712.8亿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亿同比增长13.8%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18.3亿同比增长124.5% [5] - 公司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双线战略 2025年纯电对销量增长贡献率Q1达34.6% Q2达59.7% [7] - 公司整车销售毛利润2025年H1达616亿 比特斯拉高231% 毛利润率领先7.6个百分点 [14] - 公司研发投入2025年H1达308.8亿同比增长53.5% 推出智能泊车兜底/兆瓦闪充等核心技术 [28][29][37]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3712.8亿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亿同比增长13.8%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5年Q1达85.8亿同比下降16.1% Q2达232.5亿同比增489% H1合计318.3亿同比增124.5% [16] - 资产负债率2025年6月末为71.1% 较2024年末下降3.6个百分点 [18] - 有息负债占总负债比例持续低位 2025年6月末为3.6% [19] - 财务费用2025年H1为净收入32.5亿 [20] 产品战略 - 纯电与插混双线发展 2024年插混销量248.5万辆同比增72.8% 对销量增长贡献率达83.9% [7] - 第五代DM混动技术亏电油耗低至2.6升 实现油电同价 [9] - 插电混动在海外市场潜力大于纯电 因充电基础设施限制 [10] 盈利能力对比 - 整车销售毛利润2023年达1016亿 反超特斯拉943亿 "比特比"达108% [12] - 2024年整车销售毛利润1377亿 较特斯拉756亿高出182% [12] - 2025年H1比亚迪毛利润616亿同比增20.7% 特斯拉267亿同比下降28.2% [14] - 特斯拉FSD收入2025年H1仅4.28亿美元同比下降11.2% [1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5年H1研发投入308.8亿同比增53.5% 相当于特斯拉215亿的1.4倍 [28] - 发布三大核心技术: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兆瓦闪充/第五代DM技术 [29] - 智能泊车兜底覆盖6.68万元车型 2025年末搭载量预计达400万辆 [37] - 兆瓦闪充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 已与多家运营商共建1.9万座充电站 [41][42] 行业技术趋势 - 自动泊车渗透率仅31.2% 高端新能源车装车率仅50% [32] - 70%车主永久关闭自动泊车 因场景限制/可靠性低/学习成本高 [34][35] - 多家车企推出700公里以上续航车型 但采用大电池方案缺乏技术含量 [38] - 固态电池计划2030年大规模装车并实现固液同价 [40] 供应链管理 - 应收票据+账款金额突破2000亿 但2025年Q2减少160亿 [24] - 2024年因产销扩大增加的成本80%体现为现金流出 20%转化为应收账款 [23] - 公司持续压缩账期 对现金流负面影响低于预期 [25]
楼市低迷情绪什么时候能消失?
虎嗅APP· 2025-09-04 13:46
房地产行业信心重建路径 - 行业信心驱动力需从房价信心转向产品信心 未来需将注意力从价格转移到产品本身 整体体验从"买房赚钱"转变为"品质超值" 类似新能源车行业的产品领先模式 产品迭代速度需达到半年一次 减弱价格敏感度 [6][8][10] - 支持产品保持高速迭代 当产品足够好时 市场对价格敏感度就会减弱 [10] 房地产政策导向转变 - 政策需要从政策性放松转向政策性支持 话术体系变化影响舆论效果 支持性政策让受众感觉获得红利和支持 购买行为更加坚定 [12][14] - 政策需要保持周期性稳定 较长稳定周期是信用的一部分 [15] 信心传播目标人群 - 首先影响房地产从业者 通过机制让从业者看到行业希望 土地端有钱可赚 产品端有技术发挥 营销端有自主权 企业脱离数字追求 单个项目成功辅以品牌荣誉感 [18] - 第二类目标人群是有钱人 作为最聪明和最有勇气的群体 他们的用脚投票能影响大部分人 需要包容和支持有钱人买房 [19][20] - 第三类目标人群是自媒体 行业碎片化后不同群体和需求需要影响 [21] 市场信心回升迹象 - 行业准入门槛放宽 小房企和民营房企踊跃进入土地市场 出现新开发品牌 [24] - 开发商产品迭代速度加快 每年有产品标准更新 旗舰项目入市 单盘产品发布会广而告之 [25] - 房地产市场定价自由 允许高价项目和支持以价换量行为 [26] - 保护所有购买力 尊重每个买房个体 没有明显鄙视链 [27] - 灰度空间短暂包容 大胆接受产品力和营销模式创新 [28] - 土地端捆绑政策和限制条件越来越少 [29]
“满屏满地铁的AI广告,差点把我吓出心脏病”
虎嗅APP· 2025-09-04 13:46
AI广告行业现状 - AI广告在多个行业快速渗透 包括地铁广告、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和KTV等消费场景[5][16][28] - 成本仅为传统广告制作的1/4 显著降低品牌营销投入[32] - 43%的广告主计划减少整体营销预算 AI广告成为降本选择[32] AI技术应用问题 - 出现大量技术缺陷 包括六指畸形、人物比例失调和表情诡异等典型AIGC问题[5][12][21] - 良品铺子因"花生上树"AI海报引发科学性质疑 被迫进行全面科学性核查[8][11] - 电商平台存在严重货不对板问题 淘宝虽在2024年3月打击AI"照骗"但收效有限[21] 行业应用案例 - 时尚行业积极采用AI技术 VOGUE母版引入AI模特 H&M为30名真人模特制作数字分身[23] - 李维斯与数字时装工作室合作 创建各种体型、年龄和肤色的逼真模特[23] - 外卖平台出现AI生成虚假门店照片 实际卫生条件与图片严重不符[25] 消费者反应 - 消费者对AI广告普遍产生"恐怖谷"效应 认为其降低品牌形象和信任度[12][35] - 肯德基AI广告引发强烈负面反响 虽获得2024 LIA Social Media金奖但被质疑效果[37][38] - AI内容导致退货率和客诉量上升 消费者质疑"广告都偷懒 我还敢买你家东西吗"[35] 政策监管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要求AI内容添加标识[41] - DeepSeek平台已全面启用标识机制 禁止用户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标识[41] 行业影响 - AI模特软件5秒内即可生成亚洲体质模特 并可生成动态展示视频[21] - 魅KTV全国700多家门店使用自研AI评判唱功 每日评选10位"歌王"奖励5000-8000元Coach包[28] - 拼多多2023年出现AI植物"猫猫兰花"登鲜花畅销榜第1名 销量达2.4万件[17]
看,真实的美国
虎嗅APP· 2025-09-04 13:46
美国经济现状 - 2025年第二季度GDP增长3.3% 相比第一季度萎缩显著改善 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2.1% [8] - AI投资对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贡献0.5% 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9] - 国债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 人均负债10.7万美元 利息支出超1万亿美元占联邦总支出17% 预计2025年全年利息支出达1.4万亿美元 [9] 消费市场支柱 - 个人消费支出占GDP总额70% 2025年全球个人消费总额61.1万亿美元中美国占20万亿美元 占比32.7% [11] - 2025年美国电商规模达1.34万亿美元占全球19% 亚马逊月访问量25亿-52亿次远超竞争对手 美国流量占全球总流量24% [12] 资本吸引力 - 美股"七巨头"总市值突破16万亿美元 超过除中美外任何国家GDP三倍 [13][14] - 2024年全美风险投资总额1800亿美元占全球58% 硅谷投资公司超万家 [14][15] - 企业风投占比35% 如谷歌风投成功孵化超200家AI企业 [15] 科技垄断优势 - AI芯片领域美国公司掌控全球75%份额 [18] - 云服务市场美国企业占据全球60%份额 [19] - 美国政府向英特尔投资111亿美元 其中89亿美元获得9.9%股权 [20] - FDA"突破性医疗器械"通道使AI诊断设备上市时间提速40% [21] - 2800亿美元政策资金加速前沿技术产业化 [21] 消费分级现象 - 金字塔底层呈现"生存型消费"特征 Temu月活用户超4000万 追求极致性价比 [31] - 中层"矛盾型消费"体现分裂性 35%的Z世代愿为环保包装多付10美元运费 但日常消费降级明显 [33][34] - 顶层"情绪型消费"完全脱离经济周期 劳斯莱斯库里南北美销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爱马仕铂金包等待名单比疫情前长30% [36][37] 消费降级趋势 - iPhone平均更换周期从2021年2.3年延长至3年 [39] - BNPL先买后付模式隐藏债务风险 碎片化支付导致人均债务848美元 [42] 市场机会分析 - 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5万美元 远超欧盟3.5万和日本3.4万 [45] - 生存型消费聚焦<$20刚需品 Temu、SHEIN增长显著 自有品牌份额48%且持续增长 [46] - 矛盾型消费催生价值观溢价市场 有机食品年增速8% 清洁美妆年增速12% 露营装备年销增长15% [46] - 情绪型消费毛利率极高 高端家政服务年费达20万美元 [47] 运营能力建设 - 美国信用卡普及率83%叠加BNPL年增13% 构建无摩擦支付体系 [48] - 美国本土快递成本低至2.3美元/件 体现规模效应与流程优化 [48] - 区域市场选择重点包括年增1.5%人口的"太阳带"州 以及硅谷、西雅图、波士顿等创新三角区 [49] - 银发海岸经济隐藏健康老龄化需求 美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1360亿美元且年增超6% [49][51] 战略发展方向 - 产品桥梁需结合中国供应链敏捷性与美国市场洞察力 [52] - 服务桥梁要建立本土客服售后体系 提供只换不修等增值服务 [53] - 合规与文化桥梁需深度理解美国数据隐私、环保等法规 以及区域文化差异 [54]
特斯拉的Master Plan,没有了特斯拉,也没有了Plan
虎嗅APP· 2025-09-04 13:46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斯拉Master Plan第四篇章内容空洞缺乏具体业务目标和数据支撑与前三版形成鲜明对比[14][16][26] - 马斯克宣称特斯拉未来80%价值将来自机器人业务但该表述仅出现在社交媒体回复而非正式报告中[16] - 新版规划聚焦AI和机器人技术汽车业务仅出现一次反映公司战略重心转移[15][29] - 规划遇冷社交媒体互动数据低迷微博仅获42赞X平台仅15K点赞远低于马斯克其他内容[7][10] - 马斯克个人形象从实干家转向政治化言论输出削弱其技术布道者影响力[22][25][27] - 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正取代马斯克成为硅谷新技术愿景提出者[24] Master Plan内容分析 - 第四篇章提出五项原则:无限增长、创新突破束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自动化造福人类、普惠推动繁荣[14] - 全文未提供具体行业数据产品路线图或量化目标仅强调"可持续富足"愿景[16][29][42] - 第三篇章曾包含41页PDF详细规划减碳路径涵盖能源存储发电技术及投资需求等量化数据[16][18] - 第三篇章具体推动行业变革如热泵空调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标配并进入欧美家庭[19] 特斯拉战略转向 - 公司明确将AI与物理世界结合作为核心方向通过电动汽车能源产品和机器人实现技术复兴[29] - 规划强调自动驾驶汽车改善交通经济性人形机器人Optimus改变工作方式[37] - 公司历史发展模式从Roadster到Model S/X再到Model 3/Y通过迭代盈利推进产品生态[42] 行业影响与竞争 - OpenAI在宏大愿景输出方面超越特斯拉提出星际之门投资计划并核算智能成本边界[24] - 特斯拉机器人业务估值预期与当前以汽车为主业务结构存在重大差异需观察落地进展[16]
儿童指纹水杯爆单背后,家长的育儿焦虑
虎嗅APP· 2025-09-04 10:16
文章核心观点 - 儿童指纹水杯在开学季成为爆款产品 其本质是商家利用中国家长的育儿焦虑制造消费需求 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和事件炒作推动销量 形成百亿级市场规模[5][11][14] 儿童指纹水杯市场表现 - 产品在8月底至9月初开学季期间快速走红 社交媒体相关话题热度显著上升 包括种草帖、求助帖和测评帖等多种形式[7] - 电商平台核心价格带在200-400元 个别产品售价达上千元 而普通儿童保温杯售价低于200元[8] - 某品牌全网销量超6万件 按200元单价计算销售收入超1200万元[8] - 以2024年全国小学招生1616.63万人计算 潜在市场规模达32亿元 全国在校生10584.37万人则对应百亿级市场空间[8] 产品争议与消费者态度 - 部分媒体和网友质疑产品实用性 包括电子部件易损坏、儿童指纹识别不灵敏、需要充电等缺陷[10] - 支持方家长认为能防止恶作剧和投毒事件 愿意支付200元为饮水安全提供保障[10] - 反对方家长更关注饮水量不足或幼儿园规范管理等问题[10] - 产品概念最早出现在2022年 初衷是解决疫情时期卫生问题 后续借2023年上海投毒事件和2024年浙江强碱水事件进行营销推广[11] 行业竞争与替代方案 - 2019年曾出现带机械密码锁的儿童水杯 售价100-200元 当前仅带机械密码锁产品售价已低于百元[12] - 机械密码锁在可靠性上优于指纹水杯 但社交媒体营销内容刻意忽略该替代方案[12] 家长消费心理分析 - 年轻家长具备科学育儿意识和付费意愿 但缺乏专业知识且依赖网络信息 易被营销内容影响[14] - 从众和攀比心理导致家长接受"看似有益"的产品 教育市场化推动育儿标准"通胀"[16] - 新一代家长对传统教育体系缺乏信任 易被"发育关键期"等专业话术转化消费力[16] - 部分家长通过消费"款待儿时的自己" 导致孩子快乐阈值提高和需求膨胀[16] 类似营销案例 - 学步鞋和机能鞋以"矫正步态""预防扁平足"为卖点 定价数百至上千元 但专家称部分功能缺乏科学依据[15] - 商家通过饱和式广告投放和攀比心理加剧育儿焦虑[15]
对话李斌:最初 1%的人相信蔚来四季度能盈利,现在不一样了!
虎嗅APP· 2025-09-04 10:16
核心观点 - 蔚来汽车面临严峻的盈利压力 四季度销量需超过15万辆才能实现盈利目标 其中ES8需贡献3.5万辆 L90需达4.5万辆 萤火虫1.5万辆 L60及其他车型补足剩余份额[2][3] - 公司通过人员优化、研发费用控制、产品策略调整(如标配100度电池包)及官降政策推动降本增效 但外部竞争和行业波动仍是重大挑战[3][5][6] - 第二品牌乐道L90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8月单月交付10,525辆 带动L60销量提升 但公司认为仍需持续证明爆品打造能力[2][12] 财务表现 - 一季度亏损60亿元 二季度净亏损收窄至41.26亿元[2][3] - 研发费用将从每季度30多亿元压缩至20-25亿元 主要通过人员优化和项目优先级调整实现[5][6] - 四季度盈利完全取决于销量能否突破15万辆 否则将引发对产品竞争力或管理能力的质疑[3][7][8] 产品与销量策略 - 乐道L90 8月交付10,525辆 成为销量支柱 并带动L60增长[2] - 为冲刺销量目标 公司为5566车型标配100度长续航电池包并实施官方降价[3] - 智能电动车需遵循消费电子式备货逻辑 提前备货5,000台车需占用资金10-20亿元[13] 组织与运营调整 - 2024年开始执行提效计划 2025年大范围降本增效 组织改革需先形成共识再建立新流程[6] - 外部经营压力加速内部改革 公司承认"经营情况差时反而能做相对好的决定"[6] - 用户服务模式从"服务无忧包"调整为更可持续的方案 强调整体用户利益而非满足所有个体需求[10][11] 行业挑战与应对 - 2025年一季度行业销量可能环比腰折 因购置税减半政策导致需求前置[14] - 碳酸锂价格波动和价格战是四季度重大外部风险[13] - 乐道品牌由沈斐负责 因其体系化建设能力和细致执行力[16][17] 管理层信心与团队士气 - 四季度盈利目标相信者比例从1%升至5% 信心提升源于L90热销和ES8超预期表现[2][13][14] - 管理层和经历过2019年危机的员工普遍相信目标可实现[13] - 公司通过"小的胜利"积累士气 但承认"还没到开香槟的时候"[4][14]
F&M抢先看 | 背着老板首次公开!
虎嗅APP· 2025-09-04 10:16
来看看虎嗅F&M创新节 不为人知的B面 朋友们,注意了! 一年一度的科技与商业盛宴 虎嗅F&M创新节 今年迎来第13届了! 过去,你们只看到了台前的光芒万丈 今年,我们决定玩点不一样的 虎嗅史上第一次,全面开放后台权限! 从今天起,我们启动【F&M抢先看】系列内容 不藏不掖,全程直击! 你会看到: 策划 如何"吵"出年度主题? 我要的东西很简单,你是专业的,按你们专业的来 老板 方案太平,没什么创意,我们要创新一些 老板 是的,你没看错! 上一世,我本是上市公司老总,却被奸人所害,好在上天给我重 来的机会 品牌 老板,这真的是最优一版,你说同意用这版,我再发你看 策划 你不同意,我就不发 策划 预知最终活动策划呈现如何,请来现场感受! 设计师 如何被"五彩斑斓的黑"逼疯? 运营 文案还没定,你先设计着 运营 颜色我要活力而不刺眼,清新带点稳重,黑的不要暗沉 运营 今天下班前能出嘛~~ 要不…… 设计 设计 预知最终视觉效果如何,请来现场查看! 品牌 为何"绑架"了某位重磅嘉宾? 只要你能来参与我司举办的虎嗅2025F&M创新节,我就能东山再 起 品牌 如果您不来,我就上点手段,绑架您来啦? 嘉宾 不用辛苦您" ...
手机与 PC 的最后边界,终于被三折叠打破
虎嗅APP· 2025-09-04 10:16
核心观点 - 华为通过三折叠形态和软硬件深度整合 重新定义折叠屏设备为"口袋PC" 突破传统手机生产力上限 [2][3][32] - 公司以"三重定义"战略构建技术护城河 在中国折叠屏市场占据75%份额 出货量达374万台 [26][30] - 鸿蒙系统实现PC级应用移植 M-Pen 3手写笔与折叠键盘形成完整输入体系 提升移动办公体验 [8][13][15] 折叠屏的新想象 - 行业普遍通过软件多任务交互解决屏幕尺寸与便携性矛盾 但8英寸屏幕未带来质变 [5] - 华为三折叠方案提供10.2英寸超大屏幕 相当笔记本电脑尺寸 实现"口袋PC"构想 [6] - 鸿蒙系统支持真正PC级窗口管理 可同时开启多个应用并自由调整窗口 [8] - PC版WPS Office完整移植至手机 支持复杂格式PPT修改 突破移动办公功能限制 [10] - 星闪技术使M-Pen 3手写笔实现超低延迟 深度适配三折叠大屏创作场景 [13] - 手写笔支持PDF批注图文摘录 与折叠键盘形成输入输出闭环 超越平板电脑体验 [15] 从工具到价值 - 三折叠形态解放创意 AI助手小艺可实时翻译外文文献 生成报告摘要和市场分析PPT [19][22] - 红枫原色影像系统采用150万多光谱通道传感器 从计算摄影迈向物理摄影新阶段 [22] - 理性生产力与感性体验结合 塑造有温度智能伙伴 支撑超高端市场定位 [24] 定义者的内功 - 华为通过硬件创新+软件生态+定义形态三重战略构建自我强化循环 [26][30] - 2019年即制定大屏应用适配规范 如建议展开状态每行文本不超过40字 [27] - 全球唯一掌握三折叠大规模商用能力 累计出货量突破千万台 [28][3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折叠屏市场份额达75% 出货量374万台 [30] 行业影响 - 折叠屏手机不再是直屏手机延伸 而是挑战移动生产力新高峰 [32] - 三折叠形态模糊移动设备与传统生产力工具边界 实现形态与体验无缝切换 [32][34] - 软硬件深度融合定义未来智能终端体验 集手机便携平板沉浸PC生产力于一身 [32]
小红书为恰饭拼了
虎嗅APP· 2025-09-04 00:12
小红书电商战略与“市集”新入口 - 小红书将电商业务定位为“生活方式电商”,并将“市集”提升至APP首页一级入口,取代了原来的“热门”入口[5][10] - 此次产品改版于8月初完成内部测试,截至发稿已对10%的日活用户开放测试,后续将全量开放,管理层对电商业务高度重视[10] - “市集”入口旨在通过固定入口提升用户主动访问频次,加深小红书“可买”的心智渗透,让“逛市集”成为用户习惯[10] “市集”的产品定位与核心差异 - “市集”区别于传统货架电商,强调“逛”的体验,融合买手笔记、商家笔记等内容,打造差异化购物体验,更具温度与烟火气[10][11][26] - 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无目的闲逛→发现需求→选购下单”的转化链路,与社区形成互补,承载“发现好货”的功能[11][26] - “市集”包含三大创新模块:市集直播、买手橱窗(24小时展示精选好物)、新品首发,以强化社区化体验[18][19][20] 小红书电商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电商业务经历多次调整:2015年试水保税仓模式,2016年邀请淘宝商家入驻,2021年推动直播带货并切断淘宝外链,2024年定位“生活方式电商”[16] - 2025年618前夕,小红书再次官宣与天猫、京东达成战略合作,体现出其业务优先级在不同阶段有所横跳[16][18] - 公司不再囿于传统电商节奏,去年双11和今年618均“主动缺席”,转而力推“友好市集”等自有活动[26] 商家生态与平台激励 - 过去一年,开店的个人卖家中95后占比达到50%,超半数店主为首次创业[8][37] - 小红书已上线“百万免佣计划”,商家站内卖出前100万元商品仅保留千分之六支付成本,其余全部免除,以降低商家试错成本[35] - 2025年下半年,公司计划开展更多产业带招商活动,并逐步覆盖更多产地和产业带[8] 内容生态与用户需求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日均新增笔记数高达700万篇,包括图文、商业、视频笔记等[33] - 社区中每月寻求购买的用户数达1.7亿,单是“求链接”类评论每月也能达到8000万,反映出平台用户需求旺盛[33] - 小红书购买用户里70%是95后,商家注册的个人店超50%是95后,动销商家超50%为首次线上创业[37] 平台的独特价值与行业地位 - 小红书本质上是流量与需求的产出端,其流量路径包括站外大开环、站内闭环和线索留资,以全面发育平台能力[30][32] - 很多新锐品牌的首营和首次发声是在小红书,某电商平台TOP新锐品牌榜单中接近70%的品牌源于小红书[37] - 小红书已成为品牌选品开发、洞察用户诉求、产品迭代的“风向标”,占据了年轻品牌的社区生态位[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