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闻

搜索文档
爱立信或收购英特尔业务
半导体芯闻· 2025-08-04 10:37
爱立信与英特尔谈判收购网络和边缘业务少数股权 - 爱立信正与英特尔就收购其计划剥离的网络和边缘业务少数股权进行谈判 交易价值数亿美元 [2] - 相关讨论仍在进行中 可能不会最终达成交易 英特尔还在与其他公司就该部门投资进行洽谈 [2] - 英特尔已开始为该业务寻找战略投资者 但声明中未明确提及爱立信 [2] 英特尔NEX部门分拆进展 - 英特尔NEX部门为电信行业网络设备制造芯片 爱立信是其客户之一 [2] - 美国商业杂志CRN发布的备忘录内容显示 该部门将被剥离成为独立公司 [2] - 关于该部门分拆的媒体报道不断 正值英特尔削减成本并精简业务之际 [2] 英特尔近期业务调整举措 - 英特尔同意以44亿美元价格将可编程芯片业务阿尔特拉部分股权出售给银湖资本 [2] - 公司已进行裁员 并取消德国和波兰耗资巨大的制造项目 [2] - 英特尔还将合并部分组装和测试业务 以削减开支 [2]
三安大手笔收购,LED生变
半导体芯闻· 2025-08-04 10:37
三安光电收购Lumileds - 三安光电与境外投资人以2.39亿美元现金收购Lumileds Holding BV的100%股权 [5] - Lumileds为全球前七名的LED封装厂商,收购有助于三安进入国际五强专利交叉授权联盟 [5] - 如交易完成,三安光电将于2026年Q1间接持有Lumileds 74.5%股权并纳入合并报表 [5] Lumileds业务概况 - 2024年营收约6亿美元,专注车用照明、手机闪光灯与高阶/利基照明 [6] - 车用照明LED营收全球第三,仅次于ams OSRAM和Nichia [6] - 手机闪光灯已进入Apple供应链,营收仅次于Nichia [6] - 高阶/利基照明LED营收全球第七,受欧美照明厂商青睐 [6] 行业影响分析 - LED市场价格竞争激烈,终端客户期待三安优化Lumileds成本 [6] - 车用照明、手机闪光灯、高阶/利基照明市场价格竞争将持续 [6] - 三安光电需稳定整合Lumileds在欧洲、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团队以维持客户关系 [6]
美国芯片,太强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8-04 10:37
美国半导体产业投资热潮 - 自2020年以来,半导体生态链企业在美国28个州宣布逾130个重大项目,私营部门投资总额突破6000亿美元[2] - 这些项目预计创造和支持超过50万个就业岗位,包括6.9万个直接设施岗位和12.2万个建筑施工岗位[2] - 美国商务部已向32家企业的48个项目授予总计325.417亿美元直接补助资金,并提供58.5亿美元低息贷款[3] - 国防部与商务部联合向英特尔提供最高30亿美元专项补助,用于"安全飞地"计划[3] 半导体产业生态体系 - 截至2025年7月,美国半导体产业已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生态[3] - 产业生态包括上游设备与材料供应商、下游应用支撑体系及大学与科研机构构成的研发网络[3] - 产业呈现技术、资本、人才、政策多维融合的格局[3] Fabless设计企业 - NVIDIA在加州、科罗拉多、马萨诸塞和纽约设有研发机构,专注于GPU技术[7] - AMD在服务器、游戏和PC领域与英特尔和NVIDIA竞争,与台积电等代工厂合作[8] - Marvell在云计算、存储、车载和5G市场提供定制芯片,依赖外部晶圆代工[9] - MediaTek在美国建立AI和无线通信芯片研发网络,核心制造依赖台积电[11] - Broadcom是通信、存储与网络芯片巨头,产品涵盖Wi-Fi、以太网交换芯片等[16] IDM垂直整合制造商 - 英特尔在亚利桑那州拥有先进制造基地,新墨西哥州主打3D封装技术[24] - 美光科技在纽约投资千亿美元DRAM制造厂,采用1-gamma工艺[25] - 德州仪器在德州达拉斯和亚利桑那州Chandler拥有制造设施[26] - Skyworks Solutions在加州和马萨诸塞州设有制造基地,专注射频芯片[27] - Wolfspeed在纽约建设全球最大SiC器件制造基地[35] 晶圆代工厂 -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投资近400亿美元建设两座先进晶圆厂[40] - GlobalFoundries在纽约州马尔他拥有主要工厂,获得CHIPS法案补贴[41] - Intel Foundry Services重新进入代工市场,服务高性能计算和AI应用[42] - SkyWater Technology专注于国防认证的200mm晶圆制造[43] 封装测试企业 - Amkor Technology在亚利桑那州投资新建先进封装和测试工厂[51] - Integra Technologies为国防部提供高可靠性封装解决方案[52] - SkyWater Technology开发3D封装和异构集成技术[53] 设备与材料供应商 - Applied Materials在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设备领域领先[57] - Lam Research提供等离子刻蚀和薄膜沉积设备[58] - KLA Corporation在量测与缺陷检测设备领域领先[59] - ASML在康涅狄格州工厂制造光学模块[60] - Entegris提供高纯化学品和材料输送系统[68] - EMD Electronics在亚利桑那州新建先进材料制造基地[69] IP & EDA公司 - Cadence Design Systems提供EDA工具和半导体IP[80] - Synopsys拥有从芯片设计到制造的全套EDA工具[81] - Ansys专注于电磁仿真和热分析工具[82] - Arteris IP提供片上互连IP解决方案[83] - SiFive推动RISC-V技术产业化[83] 大学与国家实验室 - 麻省理工学院在纳米电子学和量子计算领域领先[87] -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培养半导体产业领军人物[88] -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先进材料研究方面前沿[89] -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在辐射加固半导体方面优势突出[90]
芯片关税,意味着什么?
半导体芯闻· 2025-08-04 10:37
美国贸易政策变化 - 美国总统川普重返白宫后贸易政策发生显著变化,新关税可能成为中长期固定版本 [2] - 市场高度关注半导体和制药等行业可能面临的新关税,尤其半导体"232条款"可能针对终端设备和零件层级征收特别关税 [2] - 白宫考虑将半导体与制造业纳入新关税清单,可能对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产业产生冲击,台积电作为关键供应商将受重点关注 [2] 对等关税政策影响 - "对等关税"政策将对欧盟、日本、南韩等主要经济体产品征收15%关税,其他对美贸易顺差国面临10%税率 [3] - 新加坡维持10%关税税率成为亚洲最大赢家,但仍面临半导体和药品关税风险 [3] - 越南增值加权美国关税税率达2.3%全球最高,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在1.0-1.4%区间 [3] 亚洲经济体风险敞口 - 越南15.1%国内加值部分直接暴露于美国关税影响,泰国9.0%,马来西亚8.7%,韩国6.9%,新加坡6.8% [3] - 菲律宾(3.1%)、印尼(2.3%)和印度(2.0%)对美国关税风险敞口相对较小 [4] - 这些数字显示相关国家经济价值中相当部分依赖对美出口中被征税产品的销售 [4]
台积电,再建一座厂
半导体芯闻· 2025-08-04 10:37
台积电2纳米制程进展 - 台积电高雄2纳米P2厂开始设备装机,预计年底前试产,P1厂近期已进入量产阶段,月产能达1万片[4] - P1和P2厂规划2023年合计月产能达3.5万片[5] - 2纳米采用纳米片架构,试产良率达65%,高于英特尔18A和三星SF2,预计5年内驱动全球2.5万亿美元终端产品价值[7] - 供应商升阳半导体增加资本支出至79.04亿元,2026年月产能从95万片上修至120万片,反映2纳米订单超预期[7] 2纳米制程竞争格局 - 英特尔14A制程进展取决于客户承诺和盈利能力,需确保性能和产量满足要求[9] - 特斯拉与三星签署165亿美元合约,由三星代工AI6芯片,原计划与台积电合作但因产能不足转单[9][10] - 日本Rapidus通过IBM技术授权实现2纳米试产突破,计划2027年量产,可能打破台积电和三星垄断[11][13] - Rapidus差异化定位为"一站式小芯片平台",对标台积电高端封装方案[13] 台积电技术优势与增长前景 - 2纳米N2节点能效提升显著,相同速度下能耗比3纳米降低25%-30%,预发布需求超3/5纳米同期表现[16] - 计划2026年推出A16芯片(1.6纳米),能耗比N2再提升15%-20%,2028年推出A14[16] - 公司预计2025年起五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近20%,市值有望从1.25万亿美元增长至3万亿美元[15][16][17] - 台积电商业模式专注于为苹果、英伟达、特斯拉等客户提供一流芯片生产技术[15] 行业动态与政策 - 韩国将于6月公布新芯片法案细节,加强本土半导体产业支持[14] - 中芯国际与三星市场份额差距从2022年Q2的5.8个百分点缩小至Q3的3.3个百分点[13] - 日本Rapidus的成功依赖IBM技术授权,存在技术断供风险[11][12]
又一场RISC-V盛会!聚焦AI、汽车、CPU,ANDES与您相约北京
半导体芯闻· 2025-08-04 10:37
RISC-V行业发展趋势 - RISC-V凭借指令集数目庞大、模块化程度高、成本可控及架构弹性可扩充等优势,正成为AI计算、汽车电子、高性能通用处理等领域的核心解决方案[1] - 2025年RISC-V在上述三大领域已实现实质性突破,SHD Group预测2031年全球基于RISC-V的SoC芯片出货量将达200亿颗,市场份额占比25%[1] - Andes晶心科技作为RISC-V协会创始首席会员,将在技术研讨会中展示AI、车用电子、应用处理器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成果[1] 技术研讨会核心内容 技术突破方向 - AI加速与汽车芯片领域渗透:RISC-V正切入高增长市场,多家企业提出硬件级安全方案应对生态信任挑战[4] - 工具链完善:调试、验证及开发环境成熟化推动RISC-V从设计到量产进程[4] - AI与RISC-V协同创新可能重塑处理器市场格局,形成继Wintel与Mobile/Arm后的第三次处理器革命[5][6] 重点演讲议题 - Andes晶心科技将分享RISC-V驱动应用加速落地的实践案例,包括以AndesCore打造智能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安全机制整合[5] - 紫荆半导体探讨RISC-V在汽车芯片发展的新路径,万有引力电子分析其在AI眼镜芯片中的优势与挑战[5][6] - Rambus提出通过可信根提升RISC-V SoC安全等级,村田制作所聚焦AI与车用领域的高性能IC先进封装方案[6] 生态合作与市场影响 - 研讨会汇聚紫荆半导体、PUFsecurity、西门子EDA等15家生态伙伴,覆盖芯片设计、安全方案、验证工具等全产业链环节[2][5][6] - 圆桌论坛聚焦AI计算加速场景,讨论RISC-V在性能优化、边缘部署及车规应用中的竞争优势[6] - Andes晶心科技产品路线图覆盖从入门到高端RISC-V处理器IP,目标推动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12] 行业变革驱动因素 - 全球关税战背景下,开源RISC-V架构因其抗干扰特性成为供应链替代方案,DeepSeekAI模型崛起进一步降低边缘AI部署门槛[13] - 专用AI SoC需求增长带动数据中心高速网络/存储发展,边缘AI应用如机器人、自动驾驶依赖控制器与无线通信技术整合[13]
全球首颗2nm芯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8-01 10:30
三星季度财报及半导体业务表现 - 公司总营业利润下降超过50%,主要由于半导体业务遭受重创 [2] - 财报电话会议透露即将推出的Exynos 2600芯片将采用三星代工厂的2nm全栅环绕(GAA)工艺制造 [2] - Exynos 2600将成为市场上首款2nm芯片组,与Galaxy S26系列一同推出 [2] Exynos 2600芯片技术细节 - 芯片采用2nm GAA工艺,NPU性能显著提升,增强对设备上AI功能的支持 [2] - 芯片将采用十核CPU,配置为1+3+6,主频分别为3.55 GHz、2.96 GHz和2.46 GHz [3] - 配备Xclipse 960 GPU,性能预计比高通骁龙8 Elite中的Adreno 830提升15% [3] Exynos 2600芯片市场应用 - 芯片预计将在Galaxy S26 Pro和S26 Edge上首次亮相 [3] - Galaxy S26 Ultra将继续搭载高通的旗舰产品Snapdragon 8 Elite 2 [3] 行业动态 - 文章提及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芯片公司,但未提供具体数据 [4]
台积电,史上新高
半导体芯闻· 2025-08-01 10:30
台积电ADR与台北股票价差扩大 - 台积电美国存托凭证(ADR)与台北上市股票价差飙升至16年来最高水平 7月纽约股票较台北股票平均溢价24% 显著高于4月的17%和过去十年平均7 4%的溢价水平 [2] - 月度价差达到自2009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 ADR长期溢价交易原因包括可互换性优势及被纳入费城半导体指数等关键指标 [2] - 自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 ADR累计涨幅超190% 同期台北股票涨幅不足140% 外资持股比例增至近74% 但仍低于2017年80%的历史峰值 [3] 市场对价差扩大的解读 - 投资研究公司Zero One指出 美国市场对台积电ADR需求激增源于对其在全球AI供应链关键地位的认可 但ADR供应量稳定且新增发行空间有限 导致溢价交易区间扩大 [2] -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 ADR相对本土股票定价过高可能反映美国科技股存在泡沫迹象 价差扩大释放出需谨慎的信号 [3] 台积电ADR的独特优势 - ADR具有无需特别监管批准即可转换的特性 而台北股票需经审批流程 这一流动性优势支撑溢价 [2] - 被纳入费城半导体指数等基准指数 迫使追踪该指数的ETF必须购买ADR版本 进一步推高需求 [2]
汽车芯片,竞争激烈
半导体芯闻· 2025-08-01 10:30
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增长趋势 - 全球汽车市场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2%,但汽车半导体市场增速是其五倍,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68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1320亿美元 [2] - 每辆汽车的半导体价值将从2024年759美元增至2030年1332美元,半导体数量从824个增至1158个 [2] - 中国市场保持活力,欧美市场稳定或下降,前4个月增长以价格下跌为代价导致供应链利润下降 [2] 驱动半导体增长的三股结构性力量 - 内燃机向混动/纯电转型推动电力电子需求,SiC和GaN宽带隙开关应用使电源/模拟领域成为最大增量收入贡献者 [3] - 全球安全法规(Euro-NCAP 2026、美国AEB、中国C-NCAP)强制入门车型配备更多摄像头/雷达/域控制器,中国厂商推动ADAS民主化提升平价SoC和图像传感器使用率 [3] - E/E架构集中化和48V电网演进需要先进MCU和新型PMIC组,AI技术在多模态界面、ADAS模型及制造营销环节加速渗透 [3] 市场竞争格局与区域动态 - 英飞凌(80亿美元销售额)、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和瑞萨电子占据50%市场份额,主导车载网络、77GHz雷达和SiC FET应用 [6] - 中国政策推动25%半导体本地化目标,地平线、芯擎科技、黑芝麻填补ADAS/驾驶舱空白,比亚迪半导体和斯达半导体在Si IGBT/SiC MOSFET市场份额提升 [6] - 车企垂直整合趋势明显:蔚来采用台积电5nm工艺实现1000 TOPS域控制器,比亚迪自研MCU/SiC MOSFET匹配电池组 [6] 半导体制造与技术演进 - 成熟节点产能扩张:中芯国际建设4座12英寸晶圆厂(28/40nm,月产能10万片),欧美日持续扩充200mm模拟产线 [7] - 先进制程两强争霸:台积电N5A和三星SF5A是仅有的AEC-Q100认证5nm工艺,NVIDIA Thor/高通Ride/Mobileye EyeQ7已占据初期产能 [7] - 消费电子厂商跨界冲击:小米、华为、索尼等新进入者重塑行业格局 [7] 电动化与高压技术发展 - 纯电动车(BEV)2024-2030年CAGR 14%,插电混动(PHEV)CAGR 19%,欧洲排放法规推动BEV,中国双电机PHEV方案或成全球趋势 [10] - SiC MOSFET因衬底降价加速应用于逆变器,800V平台普及,比亚迪推出首款1000V+平台需1500V击穿电压功率器件 [10] - 中国车企在SiC应用领先但差距将缩小 [10] 智能座舱与ADAS技术升级 - 座舱标配5nm SoC、LPDDR大内存、4K/8K流媒体(吉利Galaxy E8),NVIDIA/高通/联发科生成式AI模型支持离线语音/翻译 [11] - ADAS传感器价值向"大脑"转移,区域控制器(ASP超1000美元)取代边缘单元,7/8nm处理器算力254 TOPS,5nm芯片(2025年)将提升4倍 [11][12] - 3nm芯片进入2028-29年RFQ阶段,5nm以下节点是实现L3+自动驾驶数据融合的必要条件 [12]
英特尔制造三位资深高管退休
半导体芯闻· 2025-08-01 10:30
英特尔高管变动与制造业务调整 - 英特尔制造业务三名高管即将退休,包括技术开发集团企业副总裁Kaizad Mistry和Ryan Russell,以及设计技术平台组织企业副总裁Gary Patton [2] - 公司计划对技术开发部门进行调整,包括缩减产能规划团队和裁减部分工程团队 [2] - 制造业务由前美光科技高管Naga Chandrasekaran领导,其职责范围已扩大至技术开发和制造业务 [2] 英特尔战略调整与制造工艺规划 - 公司目标到年底将员工总数削减至7.5万人,减幅约为22% [3] - 下一代14A制造工艺的开发取决于能否获得重要新客户,否则可能暂停或终止开发 [3] - 18A工艺将主要用于内部产品生产,公司考虑停止向外部客户提供该技术 [3] - 计划今年采用18A制造工艺大规模生产Panther Lake PC芯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