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商业评论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头版“任正非”之后,为什么是“魏建军”?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0 15:52
核心观点 - 《人民日报》头版专题报道长城汽车,彰显其"技术立企"发展理念与国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度共鸣 [4] - 长城汽车"全球布局+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模式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标杆案例,拒绝参与价格战体现战略定力 [4][11] - 魏建军被视为"行业清醒者",其"价值竞争"理念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敢于戳破行业泡沫 [7][9][13] - 长城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与制造,专利授权量居自主整车集团首位 [16][29] 公司战略与成就 - 全球化布局: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累计销量超200万辆,在泰国等地设整车工厂,巴西工厂2025年下半年投产 [20][21] - 技术创新:2025年上半年获授权专利2962项,其中新能源专利1118项,累计申请专利近5万项 [29] - 质量体系: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多款车型获中国汽车健康指数五星认证 [25] - 试验体系:累计投入近百亿自建试验体系,拥有亚洲最大独立安全试验室 [26] 行业影响 - 魏建军针对"放血式"价格战的批评获政策呼应,商务部、工信部相继出台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措施 [10] - 直指行业品质危机的言论与《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导向不谋而合 [11] - 坚持内燃机技术研发和"不卷价格卷价值"理念经市场检验显现远见 [14] 长期主义实践 - 百年企业战略定力:坚持"不做容易事,只做正确事"的经营哲学 [24] - 品质至上制造哲学:严格把关供应链到工艺流程各环节 [25] - 科技自主战略突围:突破"市场换技术"模式,建立核心技术话语权 [27][29] - 责任引领企业担当:2024年就业扶贫投入2775.29万元,获ESG价值奖 [30]
捷豹“粉色硬汉”,爽约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0 15:52
电动车生产计划推迟 - 捷豹路虎宣布推迟两款电动车的上市计划,纯电揽胜交付时间从2025年底延至2026年,捷豹"Type 00"量产车生产启动时间定为2026年8月,第二款捷豹电动车型可能2027年12月面世 [3] - 推迟原因是首次完全自主生产电动车需要更长的验证周期,内部人士称"这些车型需要比预期更长的验证周期" [4][7] - 公司表示推迟是为了确保新车性能和质量,内部人士认为"延迟对我们有利","不必急于求成" [9] 外部环境与战略调整 - 美国加征25%进口汽车关税导致捷豹路虎暂停对美出口,第一季度销量下滑约10.7% [9][12] - 公司采取短期应对措施包括消耗现有库存、减少关税成本冲击,并重新评估全球供应链布局 [13] - 英国索利哈尔工厂产能减少15%,约2000名工人临时停工 [13] - 公司启动500名管理层自愿裁员计划,并将2026财年息税前利润率目标从10%大幅下调 [14] 品牌战略与电动化布局 - 捷豹路虎2030年前将全面推出电动化车型,实施"重塑未来"战略 [16] - 发布全新揽胜品牌Logo,保留传统路虎椭圆形标志,形成"品牌之家"战略,包括捷豹、卫士、发现和揽胜四大子品牌 [16][18] - 全新纯电动版揽胜星脉预计2026年4月启动生产,卫士纯电动版本预计2027年第一季度投产 [21] - 公司强调计划和车辆架构具有灵活性,将视市场时机和产品质量谨慎推出新产品 [22] 电动化基础设施布局 - 英国政府资助捷豹路虎支持的电池回收和智能充电项目,其中Mint Innovation牵头项目获81万英镑资金 [25] - 与ev.energy合作试点智能充电技术,数据显示在英国帮助驾驶员平均节省166英镑充电费用,减少489吨二氧化碳排放 [26][27] - 塔塔集团在萨默塞特郡建设的电池工厂预计2027年最后一季度开始生产,比原计划推迟一年 [28] 行业分析与评价 - 业内人士认为推迟在当前形势下非坏事,公司"不急于求成"的坚持体现其深厚豪华基因 [29][30] - 公司表示"到2030年将销售其豪华品牌的电动版本",强调适应不同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灵活性 [10]
魏建军叹气的中国足球,比亚迪抄底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9 15:34
中国男足现状与商业价值 - 中国男足在2025年东亚杯连续失利 0-2负日本 0-3负韩国 全场零射正且控球率仅44% [2] - 国足商业价值大幅缩水 比亚迪以1500万/年赞助中国之队 较此前3000-5000万报价打4折 [6] - 赞助商集体撤离 当前仅剩耐克 中国平安 蒙牛 怡宝4家核心赞助商 耐克要求赞助金额缩水35%并附加FIFA排名前80条件 [10][11] - 中超总赞助额从2018年44.4亿暴跌至2023年6.5亿 [12] 车企足球赞助战略分析 - 比亚迪构建全球化足球赞助体系 包括欧洲杯(4000-5000万欧元) 美洲杯及洽谈2027亚洲杯 欧洲杯期间品牌认知度从18%升至37% [19][21][22] - 现代汽车案例显示足球赞助对品牌国际化关键作用 1999年15亿欧元赞助世界杯后从全球第11升至第3 [16][18] - 中国车企足球赞助历史教训:吉利2001年2500万投资因假球事件退出 力帆20年赞助最终因经营危机终止 斯威1.2亿/年冠名未达预期 [25][26][29][31][33] 民间足球热潮与企业机遇 - 贵州"村超"2023年走红 108支村级球队参赛 抖音话题三天阅读量超1亿 [45][46][48] - 江苏"苏超"2025年升级为全国性赛事 85场比赛吸引理想汽车等企业赞助 [51][52][55] - 民间赛事采用"低票价+高参与+跨界融合"模式 与职业足球形成反差 [50][53] 行业关联动态 - 中国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 行业利润率跌破4% 2025年17家车企被监管部门约谈要求停止恶性竞争 [37][38]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公开质疑中国足球治理问题 指出假球黑哨等乱象 [42]
含华量最高的越野车来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8 13:02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东风猛士M817推出两个版本,Pro版预售价32.99万元,Max版预售价35.99万元 [3] - 预售价不到进口路虎卫士起售价(68.8万元)的一半,比一汽丰田普拉多起售价(44.98万元)低12万元左右 [4] - 预售30分钟小订5257台,预售1小时小订9713台 [4] - 定位为"智能越野第一车",填补豪华智能越野市场空白 [7] 华为技术合作与智能化配置 - 全栈华为技术加持,含华量最高的越野车 [6] - 五大华为核心技术: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乾崑车云、乾崑车控、鲸鳍通信 [8] - 鸿蒙座舱配备15.6英寸华为智慧屏等6块屏,支持四音区声源定位识别 [10] - 乾崑智驾ADS 4端到端延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30% [13] - 配备27个高感知辅助驾驶传感器,包括1个192线激光雷达和3个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 [13] - 乾崑智驾累计总里程35亿公里,辅助泊车累计使用2.3亿次 [15] 动力与越野性能 - 采用两挡纵置11模PHEV架构,具备11种工作模式 [19] - 综合功率505kW,综合扭矩848N·m,零百加速5.2s [21] - CLTC综合续航1300km,馈电油耗7.24L/100km [21] - 接近角37.7°,离去角37°,最小离地间隙333mm,最高涉水深度900mm [23] - 配备VMC智能底盘域控技术,支持蟹行、原地掉头 [21] 安全性能 - 全车高强钢以上材料占比83.2%,2000MPa热成型材料总长12.48m [28] - 车顶前横梁最高承顶压20.2吨,关键位置顶压12.86吨 [28] - 安全电池通过10倍机械振动测试、200倍涉水测试等超国标测试 [30] - 安全气帘保压时长30s,为行业标准5倍 [30] 品牌战略与行业影响 - 猛士917实现从燃油到电动的技术升维,M817实现智能对新能源的超越 [35] - 开创智能豪华电动越野新品类,推动越野车市场向智能化发展 [38] - 引领中国越野SUV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39]
雷军尚未入局的风口,如今厮杀正酣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8 05:32
大六座SUV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大六座SUV市场参与者数量激增至20余款,较2022年增长超3倍,涵盖腾势N9、深蓝S09、领克900、零跑C16等新车型 [1] - 该细分市场已从新兴领域演变为红海,价格带覆盖50万至十几万,2025年至少有10余款新车集中上市 [1] - 特斯拉计划推出Model Y L车型,定位大六座豪华纯电SUV,轴距超3米,预估售价40万元,预计2025年Q3上市 [4][6] 市场驱动因素 - 二孩及以上家庭占比达33.7%(2023年),较2016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30-45岁中产家庭对空间舒适性需求从2020年23%升至2025年41% [9] - 理想和问界率先在5.0-5.3米大六座SUV市场取得突破,其他车企因前期预判不足加速跟进布局 [9] - 理想通过增程技术和家庭场景化配置(冰箱彩电大沙发)建立优势,问界依托华为智能驾驶和鸿蒙座舱技术实现差异化 [12] 竞争格局与价格体系 - 2025年4月C级SUV批发量达5.3万辆,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66%,成为增速最快细分市场 [15] - 价格带分层明显:理想L9/问界M9主导30万+高端市场,深蓝S09/银河M9覆盖20-30万中端市场,零跑C16/东风奕派008下探至15-20万经济型市场 [20][21][22] - 零跑C16以15.58万起售价成为现象级产品,深蓝S09以20.49万起售价击穿30万防线 [20][21]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六座SUV市场月销规模为数万台量级,头部效应显著,新进入者需具备核心技术壁垒或精准用户洞察才能突围 [18] - 车企跟风布局主要因高利润空间(理想和赛力斯已实现盈利)及战略价值(品牌提升、技术验证) [12][18] - 行业进入饱和式竞争阶段,后来者需在智能化、场景创新或价格上寻找差异化突破口 [20]
Stellantis紧急叫停的技术,丰田、宝马仍在继续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8 05:32
Stellantis终止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项目 - Stellantis宣布终止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项目,主要原因是加氢基础设施有限、资金需求高以及消费者购买激励措施不足,预计2030年前氢动力轻型商用车不会被广泛采用 [2] - 公司将于2026年停止对氢燃料电池合资企业Symbio的投资,Stellantis持有Symbio 33.3%的股份 [3] - 原计划2024年推出8款燃料电池中型和大型氢能源厢式货车,包括雪铁龙e-Jumpy、菲亚特E-Ducato等,大型车型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加氢时间仅需5分钟 [5] 终止氢能源项目的原因 - 欧洲区首席运营官表示氢能源市场仍属小众领域,短期内没有经济可持续性前景 [7] - 战略评估显示加氢基础设施有限、扩大生产所需资本支出高昂、2030年前缺乏强有力的消费者购买激励措施 [7] - 原定2024年夏天在法国和波兰量产的氢动力Pro One车型系列计划被搁置 [9] 终止氢能源项目的影响 - 公司承诺不削减原计划用于生产氢能源商用车辆的工厂员工数量,研发团队将转向其他项目 [11] - 退出可能导致Symbio合资企业陷入不稳定状态,影响相关供应商和就业岗位 [5] - 米其林对Stellantis未协调沟通即正式确认终止决定表示沮丧 [11] Stellantis战略转变 - 新任首席执行官调整战略重点,专注于更经济实惠的车型,应对区域贸易挑战,重塑经销商产品供应 [13] - 公司替代燃料策略转向更侧重电动汽车而非氢能技术,可能影响产品供应和零排放商用车队长期发展方向 [15] - 战略转向突显汽车行业对电动汽车的偏好日益增强,电动汽车在基础设施和可扩展性方面更具优势 [15] 其他车企对氢能源的态度 - 丰田长期致力于氢能源技术研发,改进燃料电池并试验氢燃料内燃机,协助宝马在2028年推出首款量产氢能源汽车 [17] - 现代推出新款Nexo跨界车,看好燃料电池卡车未来应用 [19] - 本田新一代燃料电池模块2027年大规模生产,成本降低50%,耐用性提高两倍以上,与通用汽车成立合资企业生产燃料电池 [19] - 大众汽车前首席执行官认为氢能源技术对乘用车不可行,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在大众出现 [19] - 雷诺旗下Alpine品牌展示氢燃料超级跑车,设计燃料电池概念旅行车 [19]
重磅|欢迎加入2025慕尼黑轩辕新汽车之夜暨欧洲-北非商务考察之旅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6 15:24
中国汽车产业出海趋势 - 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已成为关乎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必答题,不再是选择题 [2][18] - 公司过去两年已考察东南亚、北美和墨西哥市场,2025年将启动欧洲北非商务考察 [2][19] 2025欧洲北非商务考察之旅 - 考察时间为2025年9月6日至18日,为期13天,覆盖六国九城十余家企业 [4][20] - 德国行程包括参加慕尼黑车展和轩辕新汽车之夜,链接全球产业资源 [5][20] - 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西班牙行程将深度参访中国供应链企业及主机厂 [6][20] - 北非摩洛哥凭借零关税和低成本制造优势,成为中国汽车进军欧美的跳板 [7][20] 考察具体行程安排 - 德国慕尼黑:造访英飞凌、亚马逊云,参加慕尼黑车展和轩辕新汽车之夜 [25][28] - 波兰克拉科夫:参访京西集团等公司 [30] - 匈牙利布达佩斯:参访瑞声、保隆、宁德时代 [32] -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参访玲珑轮胎、敏实集团 [34] - 西班牙巴塞罗那:参访HRC、奇瑞-EV MOTORS合资公司 [36] - 北非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参访国轩高科等公司 [38] 考察意义与目标 - 此次考察是对全球市场的深度调研,旨在突破思维边界并寻找破局路径 [8][21] - 活动由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与轩辕同学联合组织,聚焦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圈 [11][21]
亏损300亿,日本汽车巨头关闭旗舰工厂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6 15:24
日产汽车重组计划 - 公司计划关闭东京南部神奈川县Oppama工厂,将生产转移至福冈县九州工厂,以降低成本并缩减产能 [3] - Oppama工厂目前雇佣约2400名员工,将于2027财年年底(2028年3月)停止生产 [4] - 该举措是"Re:Nissan"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扭转财务和运营恶化状况 [15] 财务与运营状况 - 截至3月财年亏损6709亿日元(45亿美元),上一财年利润为4266亿日元 [12] - 公司计划削减15%全球劳动力(约20000人),并将17家工厂整合至10家,年产量可能从350万辆降至250万辆 [15] - 评级机构穆迪将公司评级下调至"垃圾级",理由包括盈利能力薄弱和车型组合老化 [16] 工厂历史与影响 - Oppama工厂自1961年运营,曾是日产首款量产电动车聆风的生产基地,目前主要生产日产Note和Aura等小型车 [8] - 工厂是横须贺市和神奈川县的经济支柱,影响数百家当地分包商及服务业 [10] - 附近的研究中心、测试设施等不会因工厂关闭受影响 [12] 管理层与战略调整 - 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强调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承诺公平对待受影响员工 [6] - 与本田合并谈判破裂后,公司失去资金支持,正寻求新合作伙伴 [15] - 取消日本南部价值10亿美元电池厂建设计划,因"商业环境严峻" [17] 外部因素影响 - 美国对进口日本汽车征收25%关税,日产被视为受影响最大的日本车企 [12] - 公司亏损主因包括中国等地销售下滑、重组成本及库存膨胀 [12] - 自2018年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被捕后,管理层动荡导致产品线老化及电动车领域优势丧失 [15]
秘密筹备三年,某新势力押注两轮市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5 13:55
融资与估值 - Also Inc从Rivian分拆后4个月内完成2亿美元战略融资,投后估值突破10亿美元成为独角兽 [2] - 此次融资距离年初1.05亿美元A轮融资仅过去4个月,估值实现快速跃升 [2] - 两轮融资后Also估值半年内突破10亿美元,成为微出行领域新晋独角兽 [21] 业务布局与产品规划 - Also专注于微出行解决方案,产品矩阵涵盖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四轮微型汽车等多元形态 [6] - 旗舰产品计划2026年登陆欧美市场,后续将针对亚洲、南美开发定制化车型 [7] - 首款车型为两轮单座智能交通工具,预计2025年晚些时候亮相,由前苹果设计团队参与 [19] - 产品蓝图包括折叠电动滑板车、三轮物流车、轻便电动摩托等,与Rivian全尺寸电动车形成互补 [20] 战略协同与分拆逻辑 - Rivian通过分拆Also实现战略聚焦,集中资源攻坚全尺寸电动车量产与迭代 [12][13] - 分拆后双方保持协同:Rivian保留少数股权、创始人任Also董事会主席,未来或共享零售网络 [13] - Also可独立对接资本同时依托Rivian技术积淀,避免大企业病又保留资源联动 [13] - 微出行业务独立运营可更灵活应对市场,成为Rivian在豪华电动车之外的新增长极 [3][6]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全球微出行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突破500亿美元,电动自行车占比超40% [9] - 到2050年全球70%人口将聚居城市,80%汽车出行距离不足24公里,微出行需求凸显 [9] - 电动自行车技术门槛相对可控,能精准覆盖城市短途通勤与"最后一公里"物流需求 [8] - Rivian在豪华感与户外场景的深耕,有望帮助Also在高端微出行市场开辟新路径 [9] 母公司Rivian发展动态 - Rivian 2025年Q1生产14,611辆汽车同比增长4.5%,交付8,640辆同比下降36%但超预期 [15] - 公司重申全年4.6万-5.1万辆交付指引,R2平台中型SUV计划2026年上半年交付 [15] - Rivian创始人提出2030年后实现数百万辆年产能目标,与特斯拉规划形成呼应 [15]
“中国制造”反转:从被质疑到五星压阵欧洲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15 13:55
欧洲NCAP中国品牌表现 - 2025年欧洲NCAP测试中13款中国品牌车型参与,创2020年以来最高纪录,涵盖奇瑞、吉利、上汽名爵、比亚迪等主流车企[2][5] - 中国品牌整体表现优异,10款获五星评级,仅奇瑞瑞虎7/8获四星,五星占比达77%[5][21] - 领克02主动安全得分89%,极星Polestar 4成人保护92%,比亚迪海豹7儿童保护93%,多项指标达全场最高[16][21] 主要车企测试结果 - 奇瑞系:OMODA 9/JAECOO 7获五星,瑞虎7/8因成人保护80-81%、主动安全78%获四星,显示结构防护需优化[10][11][13] - 吉利系:领克02/极氪7X/极星3-4全五星,极星4成人保护92%达顶级水平,体现沃尔沃安全技术加持[15][16][17] - 上汽名爵:MG5 EV获五星,成人保护90%较早期车型显著提升,品牌形象从"廉价"转向"高价值"[18][19] - 比亚迪/红旗:海豹7儿童保护93%创最佳,E-HS9主动安全82%,展示电动车平台安全优势[20][21] 测试标准解析 - Euro NCAP四大维度:成人保护(碰撞生存率)、儿童保护(座椅兼容性)、行人保护(头部/腿部缓冲)、安全辅助(AEB/LKA等)[25][26] - 成人保护测试含40项子项目,包括64km/h偏置碰撞/侧柱碰撞等极端场景[27][28] - 主动安全权重提升,要求AEB夜间识别率超80%,车道保持介入精度达±15cm[32][33] 中国品牌全球化进展 - 欧洲销量突破:名爵2024年销24.3万辆(MG4单款8万辆),比亚迪5.7万辆且2025Q1超特斯拉[51][52] - 市场认知转变:30%欧洲年轻消费者愿考虑中国品牌,安全评级消除"廉价低质"偏见[55] - 关税谈判进展:中欧就"最低售价机制"磋商,可能替代45.3%关税,关键分歧在35,000欧元门槛[57][59][61] 技术演进轨迹 - 2020-2025年从零参与发展到13款测试,五星率从0%升至77%,实现"安全逆袭"[37][46] - 平台开发能力跃升:比亚迪e平台3.0/吉利SEA架构通过欧盟最严苛碰撞标准[42][47] - 芯片自研突破:地平线征程5/黑芝麻A1000系列支撑ADAS系统达标率提升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