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领克900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加码大六座SUV布局:腾势N8L提前登场 补齐30万元市场缺口
经济观察网· 2025-09-29 05:59
产品发布与定位 - 腾势N8L插电式混动大六座SUV开启预售 预售价31.98万-34.98万元 原计划明年第二季度上市但提前发布[2] - 新车填补腾势在30万-35万元市场区间空白 与定位科技旗舰SUV的腾势N9形成差异化 N8L聚焦家庭需求并继承N9安全与驾控性能[2] - 全系搭载比亚迪易三方平台 支持极致转向/圆规掉头/易三方泊车/低附路面增稳/智能蟹行等功能[2] 性能与技术配置 - 采用插混专用2.0T发动机加三电机组合 零百加速3.9秒 刹车距离35.4米 搭载六活塞定钳[3] - 配备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与路面预瞄2.0 可毫秒级调整悬架 转弯半径仅4.58米[3] - 搭载端到端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DiPilot 300) 支持城市/高快领航及泊车辅助[3] 安全性能 - 高速爆胎稳定控制系统支持180km/h爆胎稳定控制 鱼钩测试通过速度达210km/h不侧翻[4] - 横风稳定系统可抑制40%横风偏移 确保暴风侧吹不跑偏[4] 市场背景与竞争格局 - 腾势品牌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8万辆(同比增长34%) 其中腾势D9销量5.6万辆占比70%[5] - N8L直接竞争问界M7/领克900/理想L8等35万元级别车型 需突破已有口碑的竞品市场[5] - 比亚迪1-8月累计销售286.4万辆(同比增长23%) 完成年度460万辆目标的62%[5] 产品战略与规划 - 提前上市因客户强烈呼吁 内部调动大量工程师资源加速完善产品[2] - 瞄准二孩/三孩家庭增长带来的大六座SUV市场需求[5] - 后续将推出新SUV/轿车及跑车车型 腾势Z已亮相上海车展 跑车计划明年上市[6]
领克奋力克服“焦虑”:补智能短板、拓场景品类
经济观察网· 2025-09-28 10:28
品牌发展历程与挑战 - 成立九年的领克品牌因全球化定位导致产品开发长期对标欧美市场 虽在燃油车时代领先但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出现智能化跟随现象 [2] - 早期采用欧洲研发的Linux车机系统 因中国智能化快速迭代而缺乏竞争力 后续调整开发付出较大代价 [4] - 2021年极氪品牌成立导致新能源资源倾斜 领克进入电动化转型煎熬期 此前HEV/PHEV/MHEV产品未获市场认可且陆续停售 [5] 智能化技术升级 - 2024年9月通过领克10 EM-P进入智能2.0时代 全系新产品应用至高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方案 [2] - 新款领克08 EM-P(限时售价15.98-21.28万元)和07 EM-P(限时售价13.98-15.98万元)搭载LYNK Flyme Auto 2智能座舱系统及高通骁龙8295芯片 [3] - 采用激光雷达和Thor芯片 智能化水平跟上主流车型且部分功能实现同级超越 [3][8] 新能源技术整合 - 2023年领克08推出后统一新能源技术至EM-P方案 该技术支持EV/串联/并联/直驱四种模式并搭配多档混动专用变速箱 [5][6] - 当前领克07/08/900/10等多款车型应用EM-P技术 预计后续新能源技术迭代将趋于平稳 [6] - 2024年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 将极氪与领克整合至极氪科技集团旗下 实现神盾金砖电池/千里浩瀚智能驾驶等技术共享 [7] 产品与市场策略调整 - 领克900作为大六座SUV上市两个月交付超3万辆 月产能正爬坡至8000辆水平 [6] - 品牌定位调整为"极氪向上/领克向宽" 极氪聚焦30万元以上纯电及大型插混市场 领克则拓宽产品线如领克900代表家用化方向 [7] - 目标客群聚焦30-35岁家庭用户 新款08 EM-P/07 EM-P均侧重家庭场景 强调生活品质追求而非激进消费 [7] 技术协同体系 - 领克900成为全球首款搭载Thor芯片量产车型 领克10 EM-P为首款搭载Thor芯片轿车 [8] - 技术应用遵循大吉利内部品牌金字塔体系 优先将集团核心成熟技术导入领克品牌 极氪承担新技术首发任务 [8]
领克新能源销量占比预计将达80%左右
第一财经· 2025-09-27 16:26
新能源转型进展 - 领克推出两款插混新车型 全新领克07 EM-P起售价13.98万元 全新领克08 EM-P起售价15.98万元 [1] - 新能源车型在售占比超六成 当前13款车型中8款为新能源车型 [1] - 2024年8月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70% 燃油车仅占30% 预计新车型上市后新能源占比将提升至75%-80% [1] - 2024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为58% 较2023年的55.3%提升2.7个百分点 [1] - 领克900和领克10EM-P两款车型在2024年8月贡献超1万辆销量 [1] 智能化战略布局 - 公司承认智能化领域存在不足 客户对辅助驾驶功能吐槽较多 [2] - 新车型直接搭载高阶智驾系统 起步配置为H5版本 高配达H7版本 未采用低阶H1/H2/H3版本 [2] - 计划2024年底前通过OTA推送车位到车位辅助驾驶功能 [2] - 投入真金白银升级智驾能力导致盈利性下降 但公司认为在激烈竞争环境下优先占领用户心智更具战略意义 [2] 行业竞争态势 - 新能源时代新势力企业将智能化作为品牌标签 传统车企智能化发展进度相对滞后 [1] - 公司通过新车型扭转智能化领域客户心智 应对市场竞争 [2]
“吉利星座”完成一期组网 卫星物联网商用时代开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6 10:21
中国商业航天里程碑事件 - 吉利星座第六轨道面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 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 - 2022年至2025年通过6次发射实现64颗在轨卫星 完成一期组网部署[1] - 成为中国首个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星座 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实时通信覆盖[1] 星座技术性能与全球地位 - 在南北纬60°区域实现1至2重实时覆盖 系统具备每天3.4亿次通信能力[2] - 支持全球2000万用户 单条通信能力达1900Byte 支持文字/语音/图片传输[2] - 具备50dB超强抗干扰能力 通信可用性及可靠性远超国际同类系统[2] - 在轨卫星数量位列全球商业卫星物联网星座第二 仅次于铱星二代(66星)[3] 与Starlink的差异化定位 - SpaceX星链聚焦高速上网场景 面向家庭用户和远程企业市场[3] - 吉利星座专注低功耗轻量级通信 覆盖车载/机载/船载/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3] - 核心解决地面网络无法覆盖或不稳定区域的连接痛点 强调物联网数据回传场景[3] 规模化应用场景 - 智能汽车:实现无人区远程数据传输和自动驾驶辅助[5] - 低空经济:为人机物流和低空巡检提供连续通信保障[6] - 远洋渔业:实现渔船作业数据实时上传 提升监管效率与安全[7] - 应急管理:在地面网络瘫痪时充当生命线通信[8] - 能源基础设施:支持油气管道/远程电网/边远水利设施智能化运维[9] 集团内部协同与商业化进展 - 吉利银河星耀8/E8 领克900 极氪001FR/009光辉版等车型均搭载卫星通信技术[10] - 曹操出行Robotaxi车队通过星座实现实时物联通信 确保远程监控与调度[10] -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 全球应急通信 跨境智慧物流 绿色能源管理等领域释放价值[10] 全球化市场拓展 - 重点布局中东 东南亚 中亚 非洲 拉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 与阿曼Azyan Telecom合作推进中东及非洲渔业通信服务 年底覆盖数万渔船[11] - 在马来西亚成立合资公司ADISB 推动数字城市/智慧农业/能源领域应用[11] - 契合"一带一路"建设需求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跨越式通信升级方案[11][12] 工业化制造能力 - 台州卫星超级工厂实现卫星工业化量产 引入汽车行业自动化制造模式[13] - 单颗卫星生产周期缩短至28天以内 年产能达500颗[13] - 建成4年完成近80颗卫星量产 大幅提升制造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13]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为低轨卫星物联通信产业提供工程化 系统化建设样本[14] - 助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航天创新体系[14] - 推动我国卫星物联 天地一体融合通信等前沿领域实践探索[14]
独家|广汽华为合作的两款新车将于明年二、三季度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22:23
合作重启与品牌推出 - 广汽与华为重启合作并联合打造"启境"品牌 旗下两款30万元级高端车型计划于2025年分季度上市 其中纯电轿车于二季度上市 SUV于三季度上市 [1] - 新车动力形式涵盖纯电与增程 采用"广汽制造+华为智能"组合策略 目标抢占30万元新能源市场份额 [3] - 双方于2023年11月签订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1月广汽集团投资15亿元设立GH项目公司(后注册为华望汽车)作为合作载体 [5] 合作模式创新 - 双方采用介于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之间的第四条合作路径 华为深度介入产品全生命周期但不进入华为终端门店 采用独立销售渠道 [6] - 该模式既保证华为对产品的技术影响力 又兼顾广汽作为传统车企的品牌独立性 [6] - 华为各领域团队已驻场广汽同步办公 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开发及营销全链条 [5] 产能与渠道建设 - 广汽埃安拟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华望将利用埃安产能生产车辆 [8] - 华望启动"40城闪电战"渠道计划 采用"1+N"模式(每城1个用户中心+N个体验中心)覆盖北上广深等40个核心城市 [9] - 实际渠道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部分经销商因需单独渠道、高投入及产品信息不透明而持观望态度 [9] 市场竞争环境 - 30万元价格带竞争激烈 2024年上半年特斯拉Model Y(售价27.99万元)累计销售12.8万辆 理想L6、问界M7等单车型销量均超5万辆 [9] - 2024年二、三季度小米YU7、全新蔚来ES8等新车型扎堆上市 进一步加剧30万元级市场竞争 [10] - 2025年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调整 购车成本预计增加万元以上 [10] 企业战略调整 - 广汽集团因转型阵痛及业绩压力 于2024年启动三年"番禺行动"进行内部改革 [4] - 双方高层频繁互动 广汽董事长冯兴亚访华为任正非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回访广汽 推进战略部署 [5]
广汽华为合作的两款新车将于明年二、三季度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56
合作重启与品牌推出 - 广汽与华为重启合作并联合打造"启境"品牌 旗下两款定位30万元级的高端车型将于2025年分季度上市 其中中大型纯电轿车计划于明年二季度上市 首款SUV于第三季度上市 动力形式涵盖纯电与增程 [2] - 双方以"广汽制造+华为智能"组合为目标 争取抢占30万元新能源市场份额 [2] - 广汽集团计划投资15亿元设立GH项目公司(后注册为华望汽车)作为合作载体 华为各领域团队已驻场与广汽同步办公 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开发及营销全链条 [3][4] 合作模式创新 - 双方合作模式介于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之间 拥有接近智选车模式的合作深度 华为介入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但不同于智选车模式的是不进华为终端门店 而是依托独立销售渠道 [5] - 该模式既保证华为对产品的绝对影响力和技术植入 又缓解广汽作为传统汽车巨头的品牌独立性焦虑 [5] 渠道建设与挑战 - 华望汽车启动"40城闪电战"渠道建设 采用"1+N"模式(每个城市设1个用户中心+N个体验中心) 首批覆盖广州、深圳、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武汉等40个核心城市 [6] - 实际建店进度不理想 部分经销商因需单独渠道、高投入(选址装修要求高)及产品信息有限而持观望态度 [7] 市场竞争环境 - 30万元价格带已成为车企战略要地 特斯拉Model Y(售价27.99万元)上半年累计销售12.8万辆 理想L6、问界M7等单车型销量均超5万辆 [8] - 腾势D9、领克09、理想L7构成第二梯队 定位30万-40万元区间 [8] - 2024年二、三季度小米SU7、全新蔚来ES8等新车扎堆上市 配置提升且售价卡进30万级市场 成为华望直接竞争对手 [8] 政策与成本影响 - 2025年国家针对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将变化 购车成本预计增加1万元以上 [8] 产能与资本运作 - 广汽集团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拟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华望汽车将利用埃安产能生产车辆 [5]
领克总经理林杰:领克900卖得好,是因为定价一步到位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9:15
9月24日,在媒体沟通会上,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极氪科技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 杰再次提及领克900。该款车型上市4个月以来,已经实现累计交付突破3万台,增换购用户比例高达 90%。林杰说,领克900卖得好,除了产品做得好,核心是定价一步到位了,没给自己留降价的退路。 现在领克900的售价要比最开始的用户下定的售价还要略高一两千块。 ...
11年研发投入2500亿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造车是一场马拉松长跑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07:51
产品定位与定价策略 - 公司推出银河M9大六座SUV 限时售价17.38万至23.88万元 将主流大六座SUV定价拉至新低[2] - 产品定位20万元级别家庭用户市场 较40-50万元竞品价格低一倍[2][3] - 品牌差异化定位"高质优价" 通过技术体系能力实现成本控制[5] 产品性能与配置 - 车身长度5.2米 空间得房率达88.3% 三排座椅支持150°自由调节[3][4] - 搭载雷神EM-P AI电混系统 CLTC工况最低馈电油耗4.8L/100km 两驱版最长综合续航1500km[3] - 配备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5方案 含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1颗激光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 支持城市无图NOA[3] - 零百加速4.5秒[4] 市场表现与销售数据 - 银河M9上市24小时大定订单突破23000辆[2] - 吉利银河品牌8月销量11.07万辆 同比增长173% 1-8月累计销量75.41万辆 同比增长222%[4] - 吉利汽车8月总销量25.02万辆 同比增长38% 1-8月累计销量189.71万辆 同比增长47%[6] 研发投入与技术平台 - 2021-2025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 近11年总研发投入超2500亿元[2] - 基于GEA Evo原生新能源架构打造 核心技术包括神盾金砖电池/雷神AI电混/11合1智能电驱/Flyme Auto智能座舱[3][5] - 多平台协同:极氪9X采用浩瀚S超级电混架构 领克900基于SPA-Evo架构[6] 品牌战略与产品规划 - 三大品牌定位清晰:极氪定位豪华/领克定位高端/银河定位主流[6] - 将推出星耀6/第五代帝豪等多款新车 极氪9X计划9月底上市[6] - 公司已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6]
9系大乱斗
数说新能源· 2025-09-24 02:46
理想L9、问界M9、领克900、银河M9四款车型最顶配版本的核心参数对比,数据综合自官方及权威媒体评测: 一、价格与定位 理想L9:Ultra智能焕新版 43.98万(约+1.4万购置税) 定位: 家庭豪华增程SUV 目标用户: 追求舒适与家庭场景 问界M9:增程Ultra六座版 53.98万(约+2.4万购置税) 定位: 科技旗舰增程SUV 目标用户: 华为生态爱好者 领克900: 2.0T探索版 41.69万(约+11700个购置税) 定位:全能跨界电混SUV 目标用户: 多场景需求用户 银河M9:四驱领航版 23.88万(选空悬+1.3万) 定位:高性价比插混SUV 目标用户: 预算有限的科技控 二、动力性能 - 理想L9:1.5T四缸涡轮增压增程器(仅发电,不参与驱动),双电机四驱。 - 问界M9:1.5T四缸涡轮增压增程器(仅发电),双电机四驱。 - 领克900: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三电机插混系统,3挡DHT Pro变速箱,发动机可直驱前轮(高速场景)。 - 银河M9:1.5T四缸涡轮增压增程器+三电机插混系统,3挡DHT Pro变速箱,发动机可直驱。 性能参数 理想L9: 总功率 330k ...
半年 8 款新车,大六座 SUV 的 “最卷之战” 即将上演
晚点Auto· 2025-09-23 11:59
核心观点 - 多孩家庭和城市移民是推动新能源大六座SUV市场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4年销量达60万辆 预计2027年突破100万辆 但各能源类型发展不均衡 增程车型占据主导地位 [2][6][7][13] 市场驱动因素 - 多孩家庭数量增长是主要动力 二胎及以上家庭从2016年804万增长至2019年886万峰值 需求通常在幼子3-6岁时显现 预计2026-2027年达到需求高峰 [10][11] - 城市移民群体扩大形成重要支撑 城镇常住人口从2014年7.7亿增至2024年9.4亿 流动人口从2000年1.21亿增至2024年3.85亿 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是流动人口 [12] - 三代同堂家庭结构催生购车需求 城市移民家庭即使只有一个孩子也可能与父母同住 五口之家需要六座车型满足出行需求 [7] 市场现状与格局 -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2021年20万辆 2022-2023年30万辆 2024年跃升至60万辆 预计2027年突破100万辆 但目前仅占乘用车总销量5% [13] - 增程车型占据绝对主导 2024年理想L9/L8、问界M9/M7、零跑C16五款产品总销量超55万辆 加权月均4.6万辆 问界M8持续三个月上险量突破2万辆 [16] - 插混市场稳步增长 2024年销量超7万辆 加权月均约1万辆 2025年前八个月销量近10万辆 月均提升至1.5万辆 [15] - 纯电市场起步较晚 2024年主要靠蔚来ES8支撑 年销量仅约1万辆 2025年7月后理想i8和乐道L90加入 8月交付量分别达2212辆和10575辆 [14] 产品与竞争分析 - 能源类型形成三国杀格局 增程技术因更贴近纯电体验且无里程焦虑 成为家庭首选 插混体验接近传统油车 纯电则受电池成本制约 [17] - 价格带分为三个档次 入门级15-30万 中级25-40万 豪华级35-50万以上 吉利系在插混领域布局完整 问界和理想垄断增程中高端市场 [19] - 车身尺寸与价格形成五个竞争区域 A区(5米以下/25万以下)追求极致性价比 B区(5-5.2米/20-40万)实现全尺寸六座体验 C区(5.1米左右)三种能源混战 D区为增程传统优势领域 E区(5.2米以上/45万以上)由豪华产品主导 [23][25] 未来发展趋势 - 入门级混动市场潜力巨大 银河M9上市后订单旺盛 因性价比和实用体验更匹配目标用户需求 [21] - 纯电市场有望快速激活 理想i8、乐道L90和Model YL等新车型入市 将吸引增程换车用户和富裕家庭增购需求 [22] - 技术配置成为关键差异化因素 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普及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提供体验价值 线控底盘等数字化能力将快速推广 [26] - 长期市场规模存在天花板 若年一胎和多胎数量保持各400-500万 新能源大六座SUV年销量天花板约300万辆 较2025年60-70万辆仍有近5倍空间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