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搜索文档
工业富联股价狂欢市值重回万亿 苹果英伟达“双链”加持迎来爆发
长江商报· 2025-09-11 00:01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工业富联于9月10日股价涨停 收盘价53.67元/股 市值达1.07万亿元 单日市值增加969.17亿元 [2][3][4] - 当日成交额183.10亿元创历史新高 封单金额4.40亿元 [2][3] - 股价从9月2日历史高位58元/股经历调整后 于9月9日收于48.79元/股 [4] 苹果发布会与产品合作 - 苹果2025秋季发布会推出四款新机型包括iPhone Air 厚度仅5.6mm 被称为史上最薄iPhone [2][5] - 工业富联是苹果主要代工生产商 富士康郑州厂区为iPhone17系列扩大招工并处于量产爬坡期 [5] - 公司与苹果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被指为苹果AI服务器独家代工企业 [2][6]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连续超百亿 分别为100.38亿/108.35亿/115.88亿/108.11亿/106.31亿元 [2][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0.95亿元 同比增长4.49% [8] - 截至2025年6月底拥有有效专利7362件 同比增长6.5% 清洁技术专利占比53.3% [8]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对内打造8座、对外赋能6座世界级灯塔工厂 实现工业AI模型私有化部署 [8] - 通过工业AI赋能协作机器人 实现自动化向机器人化转变 [8] - 基于海量工业大数据构建一体化产品设计和智能制造能力 [8] 经营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 营业收入3607.60亿元 同比增长35.58% [2][9] -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174.31亿元增长至2024年232.16亿元 [9] - 云计算业务在AI驱动下快速增长 第二季度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 [9] 核心客户与供应链地位 - 同时与苹果和英伟达深度合作 被称为"苹果链+英伟达链"双链加持企业 [2][8] - 作为英伟达核心供应商 GB200系列产品实现量产爬坡且良率持续改善 [8][9] - 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 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50% [9]
遥望科技叫停两项目5.45亿或“打水漂” 四年半累亏32.69亿业务重心再调整
长江商报· 2025-09-11 00:01
募投项目终止及资金调整 - 终止"YOWANT数字营销云平台建设"和"创新技术研究院建设"两个募投项目 将剩余募集资金7.66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2] - 项目原计划总投资12.91亿元 累计投入5.45亿元 其中YOWANT项目投入4.18亿元 创新研究院项目投入1.27亿元[2][3][5] - 终止原因为AI技术迭代导致硬件方案失去实施必要性 且项目推进四年后已不适应技术发展需求[1][3] 募资使用情况 - 2021年定增募资29.72亿元 净额29.21亿元 原计划用于三个实体项目及补流还贷[1][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社交电商生态圈建设项目已完成并投入5.66亿元 补流还贷项目8.39亿元也已完成[2][3] - 终止的两个项目募集资金专户产生利息收入及费用影响2000.61万元[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1亿元、39.01亿元、47.77亿元、47.63亿元 同比变动30.70%、38.75%、22.48%、-0.30%[8]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亏损7亿元、2.65亿元、10.50亿元、10.01亿元[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96亿元 同比下降36.32% 归母净利润亏损2.53亿元 同比扩大15.60%[8] - 四年半累计亏损总额达32.69亿元[1][9] 业务转型历程 - 公司前身为星期六 主营女鞋业务 2019年以17.71亿元对价收购遥望网络88.57%股权 进军社交电商领域[7][8] - 2021年通过定增募资29.72亿元重点布局直播业务 体现业务转型决心[1][2] - 2024年公司调整业务模式 保留直播核心业务 将创新业务改为控股参股模式 并利用AI技术提升效率[8]
亚太股份年内斩获41.94亿定点 积极拓市场总资产75.23亿创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9-10 23:59
订单获取情况 - 公司获得国内某头部新势力品牌主机厂定点通知 提供某平台后制动钳总成(带EPB)及前制动盘产品 项目生命周期4年 生命周期销售总金额约为5.14亿元 预计2027年二季度开始量产 [1][2] - 2025年以来累计获得7个定点通知 生命周期销售总金额达41.94亿元 订单涵盖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头部新势力品牌及国外客户 产品包括集成制动控制模块(IBS onebox)、前卡钳、鼓式制动器、制动卡钳总成(带EPB)、EPB产品等核心制动系统部件 项目周期4年至7年不等 量产时间主要集中在2026年一季度至2027年三季度 [1][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逐年攀升 分别为36.31亿元、37.50亿元、38.74亿元、42.6亿元 同期净利润由4390万元增至2.13亿元 期间增幅达到385.19%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6.02亿元 同比增长29.75% 实现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92.12% 实现扣非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98.22% [3] - 总资产稳步增长 2020年至2024年由55.39亿元增长至70.08亿元 期间增幅达到26.52%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同比增长17.03%至75.23亿元 创历史新高 [1][6] 研发投入与专利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2.29亿元 具体年度投入分别为1.59亿元、1.7亿元、1.94亿元、2.37亿元、3.15亿元、1.54亿元 [1][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公司共获得有效专利757项 其中发明专利149项、实用新型专利595项、外观专利13项 [1][6] - 公司在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汽车电子操纵稳定系统(ESC)、线控制动系统(IBS)等汽车电子产品领域取得较大突破 [6] 市场拓展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制动器行业龙头 国内率先自主研发生产汽车液压ABS的企业 具有自主创新能力 [1][4] - 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南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功进入大众、通用、本田、日产、Stellantis、马自达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的采购平台 [5] - 2025年1—7月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汽车商品出口金额达762.4亿美元 同比增长13.3% 占全国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58.7% 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5]
光迅科技拟定增募资35亿 加码AI算力与光电子研发
长江商报· 2025-09-10 23:59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2.42亿股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1][2] - 募集资金将用于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1][2] - 其中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24.82亿元 使用募集资金20.83亿元 建设期4年[3] - 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10亿元 使用募集资金6.17亿元 建设期3年[3] - 补充流动资金计划使用募集资金8亿元[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2.43亿元 同比增长68.59%[1][4] - 归母净利润3.72亿元 同比增长78.98%[1][4] - 营收较去年同期增加21.33亿元 实现连续两年上涨[4] 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 2023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规模达1397EFlops 同比增长54% 预计2030年突破16ZFlops[2] - 以太网光模块市场到2029年将超过200亿美元[2] - 高速光模块特别是800G及以上产品需求急剧上升 成为AI数据中心核心器件[2] 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扩充高端产品产能和加强前沿技术研发提升市场竞争力[2] - 研发重点包括下一代可插拔光模块、基于CPO技术的光引擎等核心产品[3] - 拓展车载光通信、智能感知、能源与显示等新兴光电子应用领域[3] - 推动由光通信单一领域向多领域光电子布局的战略转型[3] 项目经济效益 - 算力中心光连接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达17.20% 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7.85年[3] - 项目将新建9.68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 有效缓解产能瓶颈[3] - 随着400G/800G超高速传输及全光城市建设推进 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3]
三博脑科一个月连投3家基金 合计斥资1.54亿加码脑科学
长江商报· 2025-09-10 23:53
投资布局 - 公司以有限合伙人身份参与投资设立天津元明海河脑科学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认购5700万元基金份额 该基金总规模3亿元 聚焦脑科学领域投资 重点布局脑疾病检查与诊断、治疗与监护、健康管理与康复及医疗信息化项目标的[1][2] - 8月22日公司斥资8700万元认购上海德联博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29%份额 基金总规模3亿元 聚焦脑科学工具层企业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早期未上市企业[3] - 8月26日投资1000万元获北脑一期股权投资中心11.11%份额 基金总规模9000万元 主攻脑科疾病诊断治疗类医疗器材、耗材及药物[3] - 一个月内连续参投3家基金 累计投资金额达1.54亿元[3] 战略协同 - 参设基金可与专业投资机构实现资源互补 拓展投资渠道 所投脑科学领域与神经专科主业高度协同[2] - 公司密切关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趋势 聚焦医疗领域脑机接口应用 主要关注侵入式、半侵入式或介入式脑机接口研究与应用[2] - 前期已对国内具有前瞻技术和核心优势的脑机接口及脑科学创新公司进行考察和技术交流 正在推进合作事宜[2] 财务表现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13亿元 同比增长22.73% 归母净利润7823.81万元 同比增长23.31%[4]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8.84%至14.29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长34.24%至1.05亿元 净利润首次突破亿元大关[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 同比增长17.54% 归母净利润6969.57万元 同比增长4.6% 营收和净利润均创中期新高[5] 业务结构 - 截至2024年末共运营8家医院 包括5家神经专科医院和3家综合性医院 分别位于北京、重庆、昆明、福建、成都和河南[4] - 2025年上半年西南区域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 占比51.63% 华北区域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 占比31.6%[5] - 华中和华东区域营业收入分别为8225万元和5647.31万元[5]
晶升股份半年亏745万毛利率仅3.87% 拟重组为准智能突围
长江商报· 2025-09-10 07:41
公司重组交易 - 晶升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为准智能全部股份并取得控制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等交易费用 [1][3][5] - 购买资产发行价格确定为28.93元/股 标的资产交易价格尚未最终确定 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工作尚未完成 [4] - 本尚科技持有为准智能45.33%股份为控股股东 葛思静直接持股5.37%并通过本尚科技及宁波源准间接控制 小米智造基金持股6.85%为第二大股东 [7] - 为准智能正在进行减资 注册资本由1588.2353万元减至1288.7506万元 尚未完成工商变更 [7] 战略协同效应 - 两家公司同属半导体产业链 晶升股份主营晶体生长设备 为准智能专注无线通信测试设备 交易可实现产业链垂直整合 [1][6] - 通过延伸至终端产品应用领域 可加强市场开拓 巩固原有客户并引入新客户 在研发和管理方面相互赋能 [6] - 部分客户存在重合 交易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 实现互利共赢 [6] 财务表现分析 - 晶升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下降20.29% 净利润亏损745.0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扣非净利润亏损1973.75万元同比下降213.81% [1][9] - 毛利率从2022年35.22%持续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3.87% 主要因行业周期性波动 产品结构变动及光伏产品毛利率下降 [1][9][10][11] - 为准智能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73.16万元 1.15亿元 7392.71万元 净利润111.14万元 2752.9万元 2809.41万元呈现快速增长 [12] - 截至2025年6月末 晶升股份资产总额17.35亿元 为准智能资产总额4.28亿元 资产净额3.8亿元 并表后主要财务指标预计提升 [13] 历史业绩回顾 - 2023年上市首年营业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82.7% 净利润7101.75万元同比增长105.63% [9] - 2024年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4.78% 但净利润5374.71万元同比下降24.32% 出现增收不增利 [9] 市场反应 - 披露重组预案后 9月9日股价盘中大跌超12% 收盘报37.97元/股跌幅9.14% [2][8]
星环科技累亏14.74亿元拟赴港上市 第二大股东套现6835万元又拟减持3%
长江商报· 2025-09-10 07:14
核心事件 - 腾讯旗下林芝利创拟减持星环科技不超过363.39万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3% [1] - 林芝利创当前持股933.34万股 占比7.71% 为第二大股东 [1] - 此次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安排 [1] 股东背景与历史持股 - 林芝利创为腾讯旗下企业 成立于2015年10月 对外投资48家企业 涵盖互联网、动漫、供应链金融等领域 [1] - 星环科技IPO时林芝利创持股8.77% 位列第二大股东 [2] - 林芝利创所持股份于2023年10月18日解除限售 此前已减持125.93万股(占总股本1.04%) 套现约6835万元 [2] 公司融资历程 - 2014年4月至2022年10月完成七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林芝利创、产业基金、云友投资、方广资本、启明创投、恒生电子、中金祺智、深创投、TCL等 [1] - 2020年12月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 获中金资本等机构约3.01亿元投资 [1]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软件开发与技术服务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3亿元 同比增长8.82% [3] - 归母净利润亏损1.43亿元 同比减亏25.24% [3]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14.74亿元 尚未实现盈利 [3] 核心团队与技术背景 - 创始人孙元浩曾担任英特尔数据中心软件部亚太区CTO 为英特尔Hadoop发行版创始人 [3] - 执行董事吕程、董事朱珺辰等核心成员均具有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任职经历 [3] 资本运作动态 - 公司于2022年10月18日登陆A股市场 [2] - 2025年8月1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4] - 9月1日公告备案材料已获中国证监会接收 [4]
福鞍股份拟3.2亿元参投燃气轮机基地 布局多元业务跨界转型成效待考
长江商报· 2025-09-10 06:57
合资公司成立计划 - 福鞍股份子公司与乐山高新投资发展集团及乐山特色优势股权投资基金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 用于50MW以下燃气轮机的研发、生产、销售 并打造乐山燃气轮机制造基地 [1] - 公司拟投入价值约3.2亿元的实物、技术和货币等资产 占股比例达51.613% 成为合资公司控股方 [1] - 乐山股权基金和乐山高新投分别以货币形式出资1.5亿元 各占股24.1935%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总额为6.2亿元 [1] 业务多元化布局 - 公司业务涵盖装备制造、环保和锂电池负极材料三大板块 近年来积极布局锂电、AI算力等新兴赛道 [1] - 2024年5月公司拟投资约2.49亿元布局AI算力租赁业务 与上海集铁网络科技设立合资公司 持有71%股权 合资公司对AI算力租赁服务业务预计投入资金约3.5亿元 [2] - 2022年8月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拟以36亿元购买天全福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进军锂电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79亿元 同比增长3.29% 归母净利润为5556.83万元 同比下降9.68%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900.99万元 同比下降3.97% [2] - 跨界业务尚未为公司带来实际增长点 新业务对业绩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2] 转型成效评估 - 燃气轮机业务尚处于研发阶段 锂电、AI算力等跨界业务未明显带动业绩增长 [3] - 公司多元化转型成效仍需市场和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3]
三川智慧上半年营收降超三成 控股股东拟减持预计套现约2.25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9-10 06:52
公司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三川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3120.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预计套现约2.25亿元 [1] - 减持计划将于9月30日至12月29日期间实施,减持原因为股东资金需求 [1] - 三川集团目前持有公司3.73亿股,占总股本的35.84%,自2013年11月以来已累计减持218.4万股,套现约2882.88万元 [1] 近期股价表现 - 减持计划发布后股价5日内平均跌幅为1.52%,30日内平均跌幅达7.91% [3] - 9月9日收盘价报6.59元/股,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8.47%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9亿元,同比下降33.49%,净利润4492.02万元,同比微增0.54% [2]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32亿元、22.85亿元和14.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4亿元、2.4亿元和6376.78万元 [1] 业务结构分析 - 智慧水务业务2024年收入7.35亿元,占比49.92%,2025年上半年收入4.02亿元,占比大幅提升至81.97% [2] - 稀土业务2024年收入4.127亿元,占比28.01%,2025年上半年收入骤降至4171万元,占比仅8.51% [2] 业务挑战与机遇 - 稀土业务因价格波动和成本压力出现较大亏损,控股子公司天和永磁产能未达预期 [2] - 智能水表主业面临增长压力,但住建部要求加快智能水表覆盖率达90%以上政策推进带来发展机遇 [2]
潍柴动力多元化发展半年营收近1132亿 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海外营收占比超50%

长江商报· 2025-09-10 03:0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31.5亿元 净利润56.4亿元 [1][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8元 分红比例提升至57% [1]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从2035.48亿元增长至2156.91亿元 净利润从92.54亿元增长至114.03亿元 [2] 传统业务发展 - 销售发动机36.2万台 大缸径发动机销售超5000台同比增长41% 实现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73% [2] - 数据中心备用电源销量近600台同比大增491% [2] - 天然气重卡发动机市场市占率持续领先 [3] 新能源业务突破 - 新能源重卡销量1万辆同比激增255% [1][3] - 新能源动力科技业务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7% 动力电池销量2.32GWh同比增长91% [3] - 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形成50GWh电池 50万台电机年产能 [3]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营收574.9亿元占比50.81% [1][9] - 出口重卡2.7万辆 [1][8] - 德国凯傲集团新增订单62.1亿欧元同比增长22.2% 实现收入55亿欧元 [8] - 美国PSI电力系统营业收入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 净利润0.7亿美元 [8] 技术研发进展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87.89亿元 88.51亿元 89.83亿元和94.07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47.05亿元同比微降1.54% [5] - 柴油机热效率突破53.09%实现规模化应用 [5] - 纯电技术实现电池140kWh电量 2C超快充 电机效率达97% 控制器效率99% [6] 股东回报政策 - 2025年中期拟派发现金红利31.05亿元 [3] - 2021年以来累计分红超190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