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搜索文档
隆华新材子公司获3.76亿元增资 董事长配偶认缴2.06亿元成最大出资方
长江商报· 2025-09-23 09:08
子公司增资扩股 - 隆华新材全资子公司隆华高材拟以每注册资本1.20元价格新增注册资本3.13亿元 总增资款3.76亿元 引进42名投资者包括员工持股平台淄博隆福和淄博隆致 [1] - 增资后隆华新材对隆华高材持股比例降至65.69% 仍保持合并报表范围内控股子公司地位且控制权不受影响 [1] - 增资最大认购方为董事长韩志刚配偶薛玉霞 认缴金额2.06亿元 多名公司高管及员工参与认购 [2] 子公司业务进展 - 隆华高材为隆华新材IPO募投项目"108万吨/年PA66项目研发中心"实施主体 负责尼龙66一期项目建设 [1] - 年产4万吨尼龙66生产装置已建成并进入调试试生产阶段 年产8万吨装置仍在建设中 [1] - 聚酰胺树脂产品涵盖尼龙66及特种尼龙 正处于产品验证及市场推广阶段 已形成部分销售 [1] 子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隆华高材营业收入168.26万元 净利润亏损1119.63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3.68万元 净利润亏损855.2万元 [2] - 截至2025年6月末 资产总额7.47亿元 净资产2.67亿元 [2] 母公司经营情况 - 隆华新材现有聚醚系列产品总产能97万吨/年 在建产能33万吨/年 产能规模居国内行业前列 [2] - 2025年上半年聚醚系列产品销售量35.96万吨 同比增长18.02% [3] - 同期实现营业收入28.32亿元 同比增长2% 净利润7610.14万元 同比下降15.94% [3] 资本运作动态 - 增资目的包括推进尼龙66项目建设 提高员工积极性 分散投资风险并实现风险共担 [2] - 一个月前公司推出9.6亿元可转债发行计划 募资拟用于端氨基聚醚技改及新建项目 [3]
新乡化纤部分产线有序停产改造90天 预减营收1.85亿元和利润4800万元
长江商报· 2025-09-23 09:05
公司运营调整 - 新乡化纤自10月1日起对北区生物质纤维素长丝生产线进行90天停产改造 涉及年产能31200吨 [1] - 改造预计导致2025年产量减少7000吨 营业收入减少1.85亿元 利润总额减少4800万元 [1] - 公司将通过协调供应商与客户安排采购供应 并重点开展安全生产及设备检修工作以降低负面影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7.38亿元同比下降1.52% 净利润6274.69万元同比下降58.58% [2] - 净利润下降主因生物质纤维素长丝原材料成本上涨及氨纶产品售价降幅大于成本降幅 [2] - 同业公司吉林化纤上半年净利润2206.72万元同比下降45.08% *ST美谷净亏损8338.52万元同比下降33.67% [2] 行业格局 - 生物质纤维素长丝行业集中度高 主要产能集中于吉林化纤、新乡化纤、宜宾丝丽雅和奥园美谷四家企业 [2] - 行业整体面临严峻业绩考验 正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3] - 生物基纤维和高性能纤维被列为政策鼓励类项目 设备改造符合提升技术含量与环保性能的导向 [3] 产能地位 - 新乡化纤生物质纤维素长丝产能居行业首位 氨纶产能居国内第二位 [1]
千金药业净利连续五年半增长乏力 拟6.23亿元购子公司加速资源整合
长江商报· 2025-09-23 08:5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千金湘江药业28.92%股权和千金协力药业68%股权 合计作价6.23亿元[1] - 交易完成后对千金湘江药业持股比例提升至79.92% 对千金协力药业持股比例提升至100%[2] - 本次为关联交易 交易对方包括控股股东株洲国投 其持股比例将从28.16%升至34.11%[2][3] 标的估值情况 - 千金湘江药业股东权益评估值12.47亿元 较账面价值增值5.83亿元 增值率87.77%[2] - 千金协力药业股东权益评估值3.87亿元 较账面价值增值1.64亿元 增值率73.28%[2] - 千金湘江药业28.92%股权作价3.61亿元 千金协力药业68%股权作价2.63亿元[2] 标的公司经营表现 - 千金湘江药业2024年营业收入7.04亿元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2023年营业收入6.4亿元 净利润1.05亿元[3] - 千金协力药业2024年营业收入2.48亿元 归母净利润2383.69万元 2023年营业收入2.32亿元 净利润3916.05万元[3] - 两家标的公司均处于盈利状态 产品覆盖心脑血管用药 神经系统药物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等类别[3] 收购战略意义 - 标的公司是公司中医药工业板块"一主两辅"战略规划重要组成部分[3] - 通过整合营销和机制优势 发挥制药板块业务协同作用 提升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3] - 加速战略规划落地 改善公司业绩增长承压状况[1][3][5]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在36亿元左右波动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亿元 3.02亿元 3.04亿元 3.2亿元 2.31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下降5.52% 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8.5%[4] - 归母净利润连续五年半增长乏力 业绩承压明显[4]
绝味食品营收5年少计7.24亿被ST 公司及戴文军等合计被罚850万
长江商报· 2025-09-23 06:06
信息披露违规事件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合计7.24亿元[1][4][6] - 监管部门对公司及董事长戴文军等三人合计罚款850万元其中公司罚款400万元戴文军罚款200万元[1][8][9] - 公司股票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绝味日涨跌幅限制缩至5%[1][10][11] 财务数据影响 - 2017年至2021年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4] - 各年少计营业收入具体为2017年2.11亿元、2018年1.66亿元、2019年1.14亿元、2020年1.26亿元、2021年1.07亿元[6] - 公司2017年至2021年实际营业收入分别为38.50亿元、43.68亿元、51.72亿元、52.76亿元和65.49亿元[5] 近期经营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下降15.57%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17]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62.57亿元同比下降13.84%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34.04%[16] - 2023年营业收入72.61亿元同比增长9.64%但未达到当年77.93亿元的考核目标[13][15] 门店运营情况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门店数量14969家较2023年底净减少近1000家[1][24] - 2024年年报和2025年半年报未披露门店具体数量及增减情况[1][25] - 历史门店数量增长显著从2019年底10954家增至2023年底15950家[21][23] 管理层责任与整改 - 董事长戴文军被认定为主要责任人员因知悉加盟门店装修业务但未纳入规范管理[8] - 财务总监彭才刚安排员工出借个人银行账户未规范业务核算被罚150万元[8] - 董事会秘书彭刚毅未规范信息披露被罚100万元公司承诺追溯调整财务报表并加强内控[8][12]
博众精工拟出售资产或收益4512万元 标的公司估值3.5亿元五个月增40%
长江商报· 2025-09-23 04:25
资产出售计划 - 公司计划以6400万元对价转让所持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18.29%股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39.9%降至21.61% [2] - 交易对手方包括博原资本 TCL产投基金等7名机构 本次交易后苏州灵猴估值达3.5亿元 较五个月前2.5亿元估值增长40% [2] - 交易目的为整合优化资产结构 提高资产流动性及使用效率 增加运营资金以聚焦主业 预计产生收益约4512.59万元并对2025年财务报表产生积极影响 [3]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苏州灵猴2024年营业收入2.47亿元 净利润-199.76万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5亿元 净利润1837.3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净资产2719.73万元 较2024年末资不抵债状态(净资产-567.62万元)显著改善 但资产负债率仍达90.18% [3] - 资产总额2.77亿元 负债总额2.5亿元 经营状况呈现快速好转态势 [3] 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 公司核心业务为自动化设备 自动化产线及工装夹(治)具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消费电子领域占比最高 [3] - 积极拓展锂电标准设备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 智慧仓储物流 汽车自动化 半导体及仪器仪表等新兴领域 [3] - 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业务收入3583.84万元 同比增长314.40% 成为战略拓展重点方向 [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76亿元 同比增长2.34% 净利润1.63亿元 同比增长69.69% [4] - 扣非后净利润7651.47万元 同比增长1.52% 显示主营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4] - 3C业务收入11.78亿元 占总营收62.75% 新能源业务收入5.7亿元 占比30.35% 两大核心业务共同驱动业绩增长 [4]
冠中生态上市四年实控人筹划“卖公司” 净利连续三年下滑股东减持套
长江商报· 2025-09-23 04:19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公司股票自9月22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2] - 控股股东冠中投资持股比例为29.79% 实际控制人李春林和许剑平夫妇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44.24%的股份[2] 股东减持 - 持股5%以上股东杨恩光提出减持计划 计划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207.67万股 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8%[2] - 杨恩光于2024年6月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获得6.07%股权 转让价格为8.5元/股 转让价款合计7140.51万元[3] - 以当前11.2元/股股价计算 杨恩光近期减持浮盈约30%[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下滑 分别为4.53亿元、3.77亿元及1.45亿元[4]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 分别为5623.46万元、3417.21万元及-7090.02万元 同比降幅分别为28.02%、39.23%、307.48%[4][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50.86万元 同比减少52.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18.61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5] 股价表现 - 公司于2021年2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格为13元/股[4] - 上市首月最高股价47.58元(前复权) 最低跌至7.02元 目前股价11.2元较高位跌去四分之三以上[5] - 实际控制人股份于2024年2月26日解禁 解禁股份数量703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50.24% 解禁后三个月即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6.07%股份[5]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
长江商报· 2025-09-23 03:53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李璟 9月22日,一行一局一会晒出"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公募REITs、科创 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 域。 证监会披露,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较"十 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31.6%。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 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 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 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 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另外,"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 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执法震慑进一步增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生态进一步净 化。 责 ...
拓普集团净利下滑调整4亿募资用途 邬建树父子套现9亿后“收手”惹争
长江商报· 2025-09-23 01:40
实际控制人减持行为 - 实际控制人邬建树及其一致行动人邬好年原计划减持不超过299.92万股和49.56万股[2] 实际减持299.83万股和49.53万股 完成率分别为99.97%和99.93%[3] - 通过直接减持及控制主体宁波筑悦、派舍置业同步减持 合计套现金额近9亿元 并完成清仓退出[4][7][8] - 减持价格区间为62.81–73.03元/股(邬建树)和62.49–63.83元/股(邬好年) 剩余未减持股份仅1266股 市值约9.33万元[8][4] 股价表现与减持时机 - 公司股价在2025年8月15日至9月10日期间从46.81元/股上涨至69.14元/股 区间涨幅47.70% 最大涨幅56.74%[7] - 实际控制人及相关一致行动人于股价高位期间(8月29日至9月10日)集中减持 合计减持1343万股 占总股本的0.7728%[7] - 权益变动后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59.25%降至58.48%[7]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35亿元 同比增长5.83% 归母净利润12.95亿元 同比下降11.08% 为近6年中期首次下降[4][10] - 分季度看 一季度营业收入57.68亿元(同比+1.4%) 净利润5.65亿元(同比-12.39%) 二季度营业收入71.67亿元(同比+9.69%) 净利润7.29亿元(同比-10.04%)[10] - 综合毛利率19.55%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净利率10.02%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10] 业务结构及募投调整 - 机器人业务收入规模较小 2024年全年收入1342万元(占比不足0.1%) 2025年上半年收入766万元 毛利率30.56%(同比下降21.76个百分点)[11] - 公司调整募资用途 将原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4亿元资金转投至宁波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用于生产空气悬架单元和智能门驱系统[11][4] - 年产3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延期至2026年12月完成[11] 实际控制人持股财富 - 实际控制人邬建树持股财富约758亿元(以2025年9月19日收盘价74.71元/股计算) 较2025年初增加270亿元[9]
特朗普将H-1B签证费用升至10万美元
长江商报· 2025-09-22 23:59
(央视) 新规将把企业为H-1B申请人支付的费用提高至每年10万美元,确保引进的外籍劳工"真正具备高度技 能,不可替代"。白宫强调,这项新规将促使企业优先培训本土人才。 H-1B签证允许美国公司雇佣外籍专业技术人员,以填补国内难以找到合适人才的专业职位空缺,主要 被美国科技企业用于吸纳高学历技术移民。长期以来,H-1B签证在美国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它对 美国"掐尖"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保持美国经济活力、确保美国科技创新引领世界至关重要,尤其在人工 智能时代,这更加攸关美国国防和国家安全。反对者则批评美国科技企业长期滥用H-1B签证,引进廉 价外国劳动力,妨碍包括少数族裔在内的美国本土人才就业和晋升。 长江商报消息当地时间9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大幅改革H-1B签证项目,要求申请人缴 纳每年10万美元费用,否则不得入境。 ...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位居世界第一
长江商报· 2025-09-22 23:57
金融业规模与全球地位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 位居全球第一 [1][2]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2]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全球第一 近两年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2][6]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500万亿元 年均增长9% [3] - 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 前10位占6席 [3]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 40家最大保险公司半数进入中国 [3] 市场体系与产品创新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4] - 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 [4] - 交易所债券市场创新品种加快发展 包括公募REITs、科创债和资产证券化 [4]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翻番 [3] - 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2] 监管执法与风险防控 - "十四五"期间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5] - 5年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增加超40% 行业抵御风险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50万亿元 [3] - 破获外汇案件超6100件 打击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活动 [6] - 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包括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 [3] 对外开放与市场活力 - 跨境收支规模达14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64% [6] - 2025年前8个月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0% [6] - 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机构达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 [6] - 外汇市场交易量41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37% [6] 金融改革与制度建设 - 资本市场"四梁八柱"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 出台60余项配套规则 [4] - 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 包括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和北交所建设 [4] -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走在世界前列 [2] - 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