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齿轮箱轴承

搜索文档
信得过的“共和国长子”,挺起民族轴承工业脊梁
经济日报· 2025-08-29 01:29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公司始建于1954年 是中国轴承行业的奠基企业之一 产品涵盖九大类型3万余种 包括内径6毫米至外径15米的轴承 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电等领域填补国内空白[1] - 公司被誉为"共和国长子" 是"一五"期间15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拥有行业唯一的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12][17] - 公司以"信得过"精神为核心文化 该精神起源于1964年 后成为全国机械行业优质产品标签[12][13][14]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公司每年将营业收入的6%投入研发 新产品产值从2021年7.74亿元增至2024年16.05亿元 高端轴承产值占比提升至近70%[17] - 研发团队规模达400余人 5年来主导制订修订3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7] - 在风电领域实现国产首台7兆瓦至20+兆瓦主轴轴承批量供货 盾构机轴承国产化应用率达50%[36][46] 智能化与生产升级 - 2020-2025年投资20多亿元进行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 目标2030年完成全面数智化转型[9] - 建成国内首条特大型轴承智能生产线 采用"黑灯"工厂模式 实现生产流程高度自动化[4][8] - 智能化改造使产品合格率提升 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汽车轮毂轴承生产线达15秒/套的行业最快节拍[9][36] 市场战略与业绩表现 - 实施大客户战略 大客户数量从2016年20多个增至2020年70多个 目标2030年实现150亿元营收[25][26] - 2017年扭亏为盈 营收从2016年16亿元增至2024年约64亿元(翻两番) 职工平均薪酬从不足3000元升至7500元以上[28] - 新能源汽车轴承业务呈井喷式增长 产值从2022年2亿元增至2024年7亿元 月产值达亿元[40] 体制改革与股权优化 - 2016年推行干部"四制"改革(任期制、竞聘制、岗薪制、淘汰制) 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从52岁降至42岁[21][22] - 2022年引入郑煤机等8家战略投资者 控股股东持股降至51% 2024年进一步引入金风科技等 持股降至38%[30] - 2022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百余名骨干持有10%股权 计划2026年实现整体上市[28][30] 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 - 2021-2024年招聘400余名本科大学生 占职工总数10% 实施"师带徒"培养体系和"英才计划"[59] - 与河南科技大学等机构形成"一厂一所一校一院"产学研体系 合作建立30余个校内外实践基地[53] - 职工精益改善计划每年为企业节省2000余万元 如将进口设备刀具更换周期从1.5天延长至5天[57]
刘宁徐令义到洛阳市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7-05 10:38
企业调研与产业发展 - 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不忘初心、信念永恒——洛耐职工怀念习仲勋同志展览",强调从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动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3] - 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覆盖风力发电、轨道交通、港机船舶等领域,调研强调坚持技术自主化、产业协同化发展方向,加强技术攻关和开放合作 [4] - 当地政府被要求通过"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完善惠企政策直达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4] 基层治理与社会管理 - 开元路街道定鼎门社区面临人口流动大、治理任务重的挑战,调研提出需强化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支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4] 学习教育与政策落实 - 洛阳市被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开展"学查改"专项行动,通过作风建设和管党治党推动现代化发展 [5] 水利工程与防汛工作 - 调研途中考察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关注调水调沙运用及防汛备汛情况 [6]
在新征程上锻造“中国工业关节”——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回访记
河南日报· 2025-05-21 00:06
制造业重要性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1][8] - 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 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 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1][7] 公司概况 - 洛阳轴承集团始建于1954年 产品涵盖9大类型 3万余种 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 轨道交通 汽车摩托车 矿山冶金 工程机械 港机船舶等领域 [1] - 公司高端轴承产值占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 "十四五"期间已有1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水平 [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6.99亿元 目标到2030年达到150亿元 [8] 产品与技术 - 轴承转速最高可达每分钟12万转 成功运用于大兆瓦风电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之重器" [4] - 风电主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盾构机系列主轴承打破我国长期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4] - 自主研发国内首套16兆瓦平台风电主轴轴承 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5] - 产品尺寸范围从内径6毫米到外径15米 应用于"嫦娥"奔月 "神舟"飞天 中国天眼(FAST)等 [7] 智能工厂 - 智能工厂是国内首条特大型轴承智能生产线 智能化程度国内一流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 - 工厂大幅提升生产质效 使企业能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专精特新产品 [7] - 数控车床自动高效加工产品 自动导向运输车便捷完成运输任务 智能化解放更多劳动力 [7]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首位 [7] - 拥有国家首批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轴承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7] - 搭建完善的轴承研发实验平台 在研发 制造 检测 试验等方面均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7] 人才发展 - 实行师带徒"传帮带"传统 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 [10] - 2016年以前职工近万人 年营收不到20亿元 如今职工人数减少但年营收达40多亿元 [13] - 改革和创新激发员工活力 提高企业竞争力 [13] 发展战略 - 将在海上风电轴承 高速铁路轴承和新能源汽车轴承等方面进一步布局 坚定不移发展高端制造业 [3] - 谋划上市 利用资本市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8] - 持续推动创新 实现从传统制造企业向先进制造企业的转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