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营报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引领可持续未来 2025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大会9月盛大启幕
中国经营报· 2025-09-18 08:51
大会基本信息 - 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大会将于2025年9月23-24日在北京举办 这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发展论坛的第十届全新升级活动[2] - 同期举办数智赋能 绿色共享—2025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和人工智能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论坛[2] 大会核心议题 - 聚焦企业可持续发展 ESG 企业社会责任等热点话题 探讨矿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和双碳目标下循环经济实践[3] - 围绕青少年互联网运用 AI赋能教育 未成年人保护等议题展开对话[3] - 发布《2025中国ESG投资发展报告》投资蓝皮书和《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5)》[3] 参会阵容 - 汇聚政企学研多方力量 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彦斌 副所长李鹏飞 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等权威专家[3] -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将解读乡村振兴使命与企业力量凝聚[3] - 企业代表将分享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3] 大会成果 - 揭晓"可持续竞争力"企业品牌与价值案例精选 为行业提供可借鉴行动指南[3] - 发起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倡议 推动矿业绿色转型与产业生态重构[3] - 表彰青少年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3] - 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凝聚新共识[4]
刚刚,中国资产爆发!解读来了
中国经营报· 2025-09-18 05:12
美联储降息对全球及中国资产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为9个月来首次降息 引发全球资金重新配置[1][2] - 降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提升流动性提振风险偏好 推动资金向风险资产倾斜[2] - 历史数据显示预防式降息周期中美股科技成长板块和中小盘股表现突出 美债收益率平均下跌80-100基点[2] 全球资产配置格局变化 - 全球金融条件边际宽松利好各类资产 但需结合美国经济周期评估效果[2] - 美债与黄金在降息周期中最受益 美股虽可受益但波动性随经济下行加剧[2] - 欧元区因政治不确定性和主权评级下调承压 可能推动部分资金回流美元资产[2] - 新兴市场或迎资本流入 美元走弱与流动性改善推动资金流向亚洲股市与主权债[2] 中国资本市场表现与外资动向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85%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7.1085[1] - 主动外资持续流入中国资本市场 港股外资占比从2022年79%回升至66%[1] - 中国资本市场估值相对较低且国际资本配置比重偏低 有望吸引海外资金流入[1] - 离岸人民币自8月以来累计升值逾2% 人民币资产相对优势吸引海外分散配置[4][5] 人民币汇率与债券市场展望 - 美联储降息叠加关税政策给美元指数带来下行压力 为人民币提供被动升值动力[5] - 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保持稳中有升 快速单边升值或大幅贬值风险不大[5] - 中美利差收窄吸引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 尤其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5] - 中国央行同步降准降息可能性不高 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5] 中国资产配置机会 - 降息为中国央行优化利率结构提供更大空间 资金成本下降减轻企业融资负担[4] - 外资净流入与境内美元流动性改善使人民币延续"股汇联动"偏强震荡格局[4] - 可关注三条交易主线:人民币升值受益A股板块、国内政策宽松主题投资、美元流动性改善利好港股[4] - 投资者可适度增加股票、黄金及新兴市场资产 但需警惕预期落空后的回调风险[3]
从“光伏1.0版”到“光伏2.0版” 光伏龙头民营500强企业破茧重生
中国经营报· 2025-09-18 05:00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金融法院通过创新司法机制成功化解两起光伏行业重大债务纠纷 涉及总金额超过30亿元 通过"活封活扣"和分期还款等方式帮助企业完成重组 避免了产业链系统性风险 [1][2][3][4] 光伏1.0版案件 - 沿海某市光伏发电龙头企业因设备升级融资7亿余元后资金链断裂 被法院判决清偿欠款 [2] - 法院采取"活封活扣"措施 允许企业继续使用已查封设备生产经营 持续发电 [2] - 通过"市场精准评估+企业全力自救+投融资他救"工作方法 3个月内按期清偿全部7亿元欠款 [2] - 若常规强制执行需6-9个月 仅能收回3亿多元 和解方案超预期实现全额还款 [3] - 避免了500余名企业职工下岗失业 保护了当地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3] 光伏2.0版案件 - 案件标的达23.9亿余元 涉及光伏1.0版企业中母公司某集团公司 [4] - 被执行人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连续数年跻身全球新能源企业前列 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 [5] - 法院暂未采取财产冻结措施 因主要财产为质押股票 冻结将影响商业信誉 [5] - 达成分期还款方案 截至7月18日已履行7亿余元 [6] - 法院主动向银行解释和解进展 修复企业商业信用 避免连锁诉讼 [6] 司法机制创新 - 营商环境工作室机制已进阶至2.0版本 从"执行端"向"立审执破"全流程延伸 [1] - 通过专家调解员精准匹配行业需求 已推动40余起产业链纠纷实质性化解 [1] - 引导金融资本关注实体经济长期价值 精准滴灌科技含量和绿色前景的暂时困难企业 [3] - 实现金融与实体良性循环共同发展 服务关乎就业和民生的广大中小企业 [3]
最高悬赏500万 上汽荣威& MG合力打击恶意抹黑行为
中国经营报· 2025-09-18 00:15
行业网络乱象现状 -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导致网络环境中存在虚假信息、恶意诋毁和有组织水军攻击等现象 扰乱市场秩序并侵害企业品牌声誉[1] - 小米、小鹏、蔚来、深蓝四家车企接受央视财经采访 揭露黑公关手段包括AI生成造谣内容、评论区辱骂车主及新车发布前通稿抹黑等行为[1] - 部分平台对相同内容采用正面负面不同引导标题时会呈现不同流量[1] 政府监管行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1] 企业应对措施 - 上汽乘用车积极响应专项整治通知 坚决反对组织化、恶意性黑公关和水军行为[2] - 上汽乘用车法务部官方举报微博账号自7月29日开通 旗下荣威和MG品牌分别发布500万元悬赏征集线索 总计悬赏金额达1000万元[2] - 公司呼吁行业同仁共同打击黑公关与网络水军行为 携手营造清朗健康诚信的网络环境[2]
田丰:消费者弃智驾“炫技” “痛点”解决方案成付费核心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19:38
"目前消费者呈现一个明确趋势——不会为智能驾驶的炫技来买单,只会为痛点场景来买单。"在《中国 经营报》推出的《零观汽车》直播访谈节目零观汽车直播上,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开源鸿蒙战略顾问 田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近期,《中国经营报》联合新浪新闻、新浪新能源共同发起"你是否会为智能辅助驾驶买单"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869份。新浪话题页阅读量为127万。上述调查问卷显示,智能科技配置已成 为消费者决定性购车因素之一。 记者注意到,本次"你愿意为汽车智能化付费"调研中,三大高票场景超出预设,均指向消费者核心驾驶 痛点,具体数据如下:例如雨雾天气视觉增强最高,支持率64.1%。核心逻辑是极端天气下人类感知能 力下降,安全需求凸显;驾驶司机疲劳监测支持率达53.2%;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支持率为 51.1%。 对此田丰表示,这些痛点场景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弥补人类感知短板的安全需求,比如雨雾等极端天气 下,人的感知能力会下降,哪怕是"老司机"也可能看不清周围细节变化,这时候就需要硬件辅助,像激 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越早感知风险,安全性越好,本质是帮人延伸听力、视觉。 《中国经营报》:当前车企在 ...
前8月铁路投资突破5000亿大关 四季度基建发力护航规划收官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19:32
铁路建设投资持续加快。2025年前8个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41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 8月完成711亿元,同比增长5.6%。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发布上述 数据。 国铁集团人士预计,本月底沈白高铁(沈阳至长白山)将正式开通;包银高铁包惠段(包头至银川高铁 包头至惠农段)、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合肥至新沂高铁、崇左至凭祥高铁、西安至延安高铁等项 目年底前开通。到2025年年底,预计铁路营业里程达16.5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5万公里以 上。 值得关注的是,"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国家铁路局人士对记者透露,规划主要聚焦于 路网补强、区域协调和智能化升级。"初步规划,'十五五'期间将建设1.7万公里以上的铁路,其中1万公 里为高速铁路。"他说。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国铁集团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预测,三季度还剩最后一个月,铁路投资会保持现有规模不降低; 第四季度将是全年集中发力阶段,预计铁路投资将会在前三季度的基础上,再有实质性增长,以确保铁 路"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 ...
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主任答中经报记者问:首发经济独树一帜 “十四五”期间引进各类首店近千家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19:31
"从全国来看,上海市静安区的首发经济独树一帜。除2025年全国精品首发季暨'首发上海'系列活动在张园启动外,静安区首秀、首展、首发活 动的密度和质量也领跑上海全市。"在9月16日举行的上海市"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静安区专场上,静安区商务委主任姚磊在接受 《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静安区以打造"最国际""最上海"的时尚消费地标为目标,以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发展首发经济。 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表示,自2021年至今,静安区引进了991家首店,其中全球首店15家、亚洲和全国首店163家,包括苹果全球第二大旗舰 店、始祖鸟全球首家"博物馆店"等。首秀、首展也呈现出"高密度、高频次、高能级"特点,包括盟可睐"天才之城"全球首秀在内的重量级活动竞 相举办,持续引领消费潮流。 值得一提的是,静安区通过实施保护性开发,将曾经的"海上第一名园"——张园打造成了全球新品首发地标。 上海静安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孙菲告诉记者,张园西区自2022年年底开幕以来,先后入驻30余个高能级首店,举办 首秀首展活动超200场。张园正在为客群提供一种"体验式"首店消费新 ...
文旅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文旅消费 释放职工消费潜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19:27
"我们将会同全国总工会支持扩大职工文旅消费,释放职工消费潜力;深入实施'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 旅消费行动计划,引导更多资金、资源投向文旅消费。"9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 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持续加大文旅消费惠民力度。 9月16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多项举措 涉及文旅消费,为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提供了支持。 这些举措包括: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充分利用现有场馆,打造一批 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培育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优化文化产品和 服务供给;支持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挖掘传统文化IP市场价值,打造新的消费场景;鼓励有条 件的地方通过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创新。 同时,还将鼓励引进国外高水平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赛事,打造具有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 联赛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今年以来,各地文旅场景不断创新、融合业态持续涌现。缪沐阳表示,随着我国改善型消费快速发展, 文旅消费已成为改善型消 ...
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 ST金泰收460万元罚单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15:09
行政处罚与监管调查 - 公司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 涉嫌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 被上海证监局处以460万元罚款 其中公司被警告并罚款200万元 时任董事长罗甸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 时任董事吴纯超和财务总监隋静媛各被警告并罚款80万元 [2][5] - 未按时披露年报的直接原因是管理层拒绝接受审计机构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导致编制工作停滞 公司于4月23日发布无法按期披露风险提示 5月5日正式公告停牌 [4] - 监管部门于5月6日立案调查 认定公司行为违反《证券法》第七十九条 构成第一百九十七条所述情形 相关责任人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5] 财务与审计问题 - 审计机构对2024年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并对内部控制报告出具否定意见 主要质疑公司与贸易商存在异常资金往来 累计转出资金9.31亿元 转回9.30亿元 呈现规律性季度初转出、季末转回特征 部分资金流向非供货主体 [6][7] - 公司于2025年7月1日延迟披露2024年年报 营业收入7.32亿元(同比微降0.44%) 归母净利润3091.06万元(同比增长115.66%) 扣非净利润2464.24万元(同比增长123.0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亿元(上年同期为-1002.21万元) [6][9] - 上海证监局于7月8日就资金异常事项下发监管问询函 公司两次申请延期后于8月12日完成回复 [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5亿元(同比增长5.66%) 归母净利润870.85万元(同比减少32.98%) 归母扣非净利润442.73万元(同比降幅62.47%) 净利润下滑主因计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增加700万元及研发费用增长 [8] - 公司为高性能工业涂料企业 聚焦汽车原厂车身与零部件涂料 2021-2022年受市场需求放缓和原材料涨价影响连续亏损 2021年营收8.58亿元(同比降3.05%) 净亏损1.11亿元 2022年营收6.47亿元(同比降24.60%) 净亏损1.06亿元 [8] - 2023年受益于汽车行业复苏 营收7.35亿元(同比增长16.09%) 净利润1433.32万元实现扭亏 2024年盈利改善主因毛利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9] 公司运营与风险警示 - 公司目前正常运营 管理团队稳定 董事长及高管均正常履职 股票因年报问题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摘帽需待2025年年报经审计无异议后方可实现 [3][6] - 公司判断此次处罚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最终结果以《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准 [7]
张琦:智能驾驶趋向理性发展 付费订阅考验车企讲故事的能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14:58
不过,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付费的意愿并不高。超四成消费者不愿意为智能驾驶系统额外付费, 有44%的消费者表示只愿意以低于车价5%的价格为智能驾驶系统买单。在A方案(高阶版本,含城市领 航辅助,车价增加2万元,含5年升级)与B方案【基础L2(ACC适应性巡航+LCC车道居中保持),车 价提高0.5万元,终身免费保养】中,只有32.83%的消费者选择了A方案,选择B方案的消费者则高达 67.17%。这表明,对于智能辅助驾驶,"低价或免费"符合大众预期。 张琦将智能辅助驾驶付费订阅与苹果手机公司的商业模式类比。"最初,苹果手机用户也难以接受购买 硬件后仍需为iTunes、Apple Music、储存空间等服务付费,但随着时间推移,软件和服务逐渐成为苹果 盈利的主要来源。这是用户意识转变的结果。" 谈及当下的汽车领域消费趋势,张琦观察到2025年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分水岭:一方面,传统豪华及超豪 华品牌(如宾利、保时捷、玛莎拉蒂、劳斯莱斯)在销量和利润承压下,转向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高端定 制,例如为客户定制独特车漆颜色或专属内饰;另一方面,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品牌则着重于智能化定 制,包括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语音助手、车内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