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续债
icon
搜索文档
终结多年格局!江苏银行靠体育IP成城商行一哥
搜狐财经· 2025-09-28 23:39
核心观点 - 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总资产规模首次超越北京银行成为城商行榜首 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2024年归母净利润333.0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至202.38亿元 日均盈利突破1.12亿元 其成功源于区域深耕、业务创新、风险防控和品牌升级等多重优势的叠加 [1] 区域深耕与战略聚焦 - 公司深耕长三角经济沃土 江苏省2024年GDP突破13万亿元 智能制造、芯片产业、新能源汽车等新经济领域增速领跑全国 为银行提供天然发展优势 [2] - 聚焦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建设 制定新能源、储能、船舶、人工智能等行业服务指引 2024年末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9.4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41.09% 均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对公贷款同比增长18.82% 其中对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科创企业的信贷投放占比超60%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2100亿元 涉农贷款余额超过2400亿元 两项数据均居江苏省内金融机构前列 [5] - 绿色信贷同比增长26.7% 在风电、光伏、碳交易等领域形成服务优势 [5] 业务优化与数字赋能 - 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的利息收入达970.96亿元 占利息收入的比例高达74.29% 2025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增21.94% [9] - 零售AUM规模超1.5万亿元 稳居城商行首位 手机银行月活用户同比大幅增长 [9] - 通过"慧生活平台"整合九大特色场景和17家城市服务资源 形成"生活服务+金融服务"的生态闭环 [10] - 2024年成本收入比降至28.5% 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运营效率居城商行前列 [10] 风险防控与品牌升级 - 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降至0.84% 较上年末再降0.05个百分点 连续四年保持下降趋势 显著低于商业银行1.18%的平均水平 [10] - 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达350.10% 远超商业银行211.19%的平均水平 [13] - 构建"1+3+N"风险管理框架 建立云盾合规监测机制 通过智慧风控实现风险预警精准化与敏捷化 [13] - 2025年通过冠名苏超联赛实现品牌影响力提升 以800万元投入获得亿级曝光量 APP装机量暴涨40% 35岁以下年轻新客户占比从29%跃升至41% 苏超联名卡占新发卡量15% [13] - 2024年股价全年涨幅超56% 在A股银行板块中位居前列 [13] 公司治理与资本管理 - 2025年上半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49% 接近监管底线 但市场预期将通过市场化方式合理补充资本 [14] - 2024年股息率达4.86% 保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14]
【锋行链盟】港交所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核心要点
搜狐财经· 2025-09-27 16:19
1. 上市身份: 1. 合规记录: 2. 发行人需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透明,符合香港证监会(SFC)及港交所的信息披露要求。 二、债券品种选择 港交所债券市场品种丰富,上市公司可根据融资需求、成本偏好、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类型: 港交所(HKEX)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市场,其债券市场("港交所债券市场")凭借国际化投资者基础、灵活的发行机制、完善 的法律框架,成为上市公司及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以下是上市公司在港交所进行债券融资的核心要点,涵盖发行条件、流 程、品种、监管及后续管理等关键环节: 一、发行基本条件 港交所对债券发行人的上市地位及资质有明确要求,核心条件包括: 品种类型 特点 适用场景 按币种划分 港元债 以港元计价,受香港本地及国际投资者欢迎,利率通常低于美元债(若港元利率低)。 需港元融资、降低汇率风险的发行人(如香港本地企业)。 美元债 全球流动性最高,投资者基础广,但需承担美元汇率波动风险。 大型跨国企业、需引入境外资金的发行人(如内地企业)。 人民币债("点心债") 以人民币计价,吸引关注人民币资产的投资者,近年发行量稳步增长。 2. 发行人需为港交所上市公司(主板或GEM ...
【锋行链盟】港交所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核心要点
搜狐财经· 2025-09-27 16:19
一、债务融资的主要类型 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工具可分为公开市场债务和私募市场债务两大类,其中公开市场工具是主流,具体包括: 港交所(HKEX)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是其资本结构管理的重要工具,核心围绕工具类型、发行条件、监管要求、流程设计及 风险控制展开。以下是具体的核心要点梳理: 1. 公司债券(Debt Securities) 2.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s, CB) 3. 永续债(Perpetual Bonds) 4. 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 ABS) 5. 其他工具 二、发行基本条件 不同债务工具的发行条件差异较大,核心要求如下: 公开 vs 非公开: 公开发行:向不特定投资者发行,需符合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3章(本地发行人)或第19章(海外发行人)的上市要 求,通常需信用评级(如穆迪、标普、惠誉等)。 非公开发行(Private Placement):向合格投资者(如机构投资者、高净值个人)发行,门槛较低,无需公众持股量要求, 信息披露简化。 特点:固定或浮动利率,到期还本付息,结构简单,市场流动性较高。 定义:赋予投资者在约定期限内将 ...
【锋行链盟】港交所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方式及核心要点
搜狐财经· 2025-09-26 18:23
港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其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方式高度市场化、国际化,且规则体系成熟。以 下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股权激励、分拆上市、私有化及其他创新工具等维度,系统梳理港交所上 市公司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及核心要点: 一、股权融资:直接权益融资工具 港股市场的股权融资以灵活、高效著称,既支持IPO首发融资,也提供多样化的再融资渠道。 1. 首次公开发行(IPO) 2. 再融资工具 2.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 CB) 特点:企业通过公开发行新股登陆港交所,是早期最主要的股权融资方式。港股IPO采用注册制,注重信息披露,审核效 率高(通常6-12个月),吸引全球投资者(国际配售占比超50%)。 适用场景:企业需满足盈利、市值或现金流等上市条件(如主板要求最近一年盈利≥2000万港元,或市值≥50亿港元+最近 一年营收≥5亿港元)。 配股(Placing):向特定投资者(如机构)配售新股,无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通常由承销商牵头,发行对象不超过 100名,适用于快速融资(如腾讯历史上多次配股)。 供股(Rights Issue):向全体股东按持股 ...
【锋行链盟】港交所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
搜狐财经· 2025-09-26 16:12
港股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丰富多样,主要分为股权融资、混合融资(债权+股权)和债务融资(含权益属性)三大类。以下是 具体方式的详细介绍,包括定义、特点、优缺点及监管要求: 一、股权融资:直接向投资者发行新股,稀释现有股东权益 1. 配股(Placing) 2. 供股(Rights Issue) 3. 定向增发(Private Placement,又称"配售新股") 二、混合融资:兼具债权与股权属性,平衡融资成本与股权稀释 1.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s,CB) 定义:向特定投资者(如机构投资者、高净值个人)非公开发行新股,资金直接进入公司账户。 特点: 无需向全体股东按比例配售,灵活性高; 承销商(通常为投行)负责销售,定价低于市价(一般有10%-20%的折扣); 发行规模通常较小(如不超过已发行股本的20%)。 优缺点: 优点:快速筹集资金,避免大规模稀释股权(若发行规模小); 缺点:稀释现有股东权益,可能引发股价短期下跌;若发行规模大,需股东大会批准。 监管要求: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第13.36条,向不少于6名独立投资 者发行、且发行数量不 ...
聪明钱,牛市中躲入低波红利
虎嗅· 2025-09-24 06:42
但前一段时间,股市走牛预期增强,对李姐来说,这160万虽然属于她资产配置中的"压舱石"或者"保命钱",但6%的收益仍然 有失性感,她也想尝试对较高成长型金融资产进行投资。 股市震荡,不少技术不行的股民,都放弃了"一夜赌徒式暴富",开始求安稳。这一两年,以低波动、高股息为特色的"低波红 利"资产配置,以它的抗风险特性,获得了求稳人群的青睐。 在业内有一种说法,"低波红利,是社会在给大众变相发钱,发的是中国优质公司的红利。"这并非绝对的结论,但有感召力。 北京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透露,投低波红利的以70后居多,以教师、医生、律师等高收入群体为主。90后很多都囊中羞涩, 也看不上这点"红利",这应了那句话:"只有没钱的人才希望一夜暴富,有钱的人都希望保本保值躺平"。 有实力的中老年人,最青睐低波红利 40多岁的李姐,供职于医药行业,在全社会中长期利率持续下行的大趋势下,她一直想让手里的闲钱,跑赢通胀。 去年10月,她找到北京一家投资公司帮忙进行私募理财,初期投入160万人民币,主要委托进行低波型产品(低波动股票为 主)投资,配置在国企央企红利和银行。截至目前收益大概在6%,已经跑赢了大额存单利率。 今年3月,李姐又 ...
险企资本补充创新路径扩容
金融时报· 2025-09-17 08:30
9月10日,中国太保成功发行155.56亿港元H股可转债,在零票息前提下,最终实现溢价发行且长线 投资者认购比例超过七成,转股溢价率25%,不仅印证了资本市场对中国优质保险公司基本面、行业地 位及中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国有金融上市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和投资 者群体。 两大头部险企的相继试水,推动零票息可转债成为险企资本补充的创新选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零票息可转债之所以受到保险公司青睐,核心在于其兼具以下三大优势:一方 面,可以显著降低融资成本。零票息设计意味着保险公司在债券存续期内无需支付利息,仅需在到期时 按约定履行偿付或转股义务,大幅减轻了存续期内的现金流压力,融资成本低于传统公司债、资本补充 债等债券品种。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偿付能力。可转债一旦完成转股,将直接转化为公 司核心资本,可有效提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增强险企风险抵御能力。此外,还可兼顾投资者与发行 方利益。对投资者而言,其也有更大的选择权,即在享受股票价格上涨收益的同时,不承担股价下跌带 来的资本金风险。对发行方而言,可转债发行审批流程相对简洁、效率更高,可快速满足融资需求,对 现有股权结构影响小, ...
首开股份:控股子公司间接持有的宇树科技股权比例约为0.3%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17:01
股价异动与概念炒作 - 首开股份近7个交易日股价上涨89.77% 尾盘报收5.01元/股 单日涨幅7.05% 总市值129亿元 [2] - 股价异动主因市场将其视为"宇树科技概念股" 宇树科技拟于10-12月提交IPO申请文件 [6] - 游资营业部为主要推手 9月10日成交额9.09亿元 换手率7.70% 龙虎榜净卖出5260.99万元 [6] 宇树科技股权关联 - 控股子公司盈信公司通过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0.3%股权 持股比例极低 [2][4] - 盈信公司对基金认缴出资3亿元(实缴1.8亿元) 基金总认缴规模46.10亿元 盈信持有基金份额约6.51% [4] - 该投资为财务性投资 对基金决策无控制力和影响力 [4] 财务状况与融资活动 - 公司连续多年亏损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1亿元、-63.39亿元、-81.41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0.39亿元(同比增105.19%) 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18.39亿元 [8] - 拟向控股股东申请永续债融资不超过30亿元 利率为5年期LPR+40BP 用于置换有息负债及补充流动资金 [11] - 截至2025年6月底 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余额达185.71亿元 [11] 法律风险 - 子公司苏州平泰置业涉及借款纠纷诉讼 涉案金额4.72亿元 二审已由江苏省高院立案审理 [11] - 诉讼结果及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1]
险企资本补充路径趋于多元化
证券日报· 2025-09-11 16:47
行业资本补充动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批准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方式增加注册资本约13.57亿元[1] - 2023年以来已有12家险企获批增资 合计增资规模达158.26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 - 险企资本补充路径多元化趋势显著 除资本公积金转增外 还包括增发股票、发行永续债及H股零息可转债等方式[4] 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特点 - 资本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资金来源为公司内部积累的资本公积金 不涉及引入新股东或外部资金流入[2] - 该方式可提升注册资本和偿付能力额度 但不直接增加公司现金流 主要体现为账面调整[3] - 有助于满足监管规定的注册资本标准 支持公司业务发展 为业务扩张提供合规空间[3] 外部增资方式比较 - 外部增资涉及资金实际注入 能直接支持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或进行战略投资[3] - 可能带来股权结构变化和股东控制权稀释 涉及公司经营策略调整[3] - 2023年险企通过发行债务工具补充资本 中国平安完成发行117.65亿港元零息H股可转债 中国太保拟发行155.56亿港元同类债券[4] 资本补充驱动因素 - 险企探索多元化资本补充方式受市场竞争加剧、业务扩张与创新、监管政策引导等多因素驱动[4] - 外部融资环境变化促使险企寻求更多元化资本补充途径[4] - 资本补充工具需与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实际需求和监管要求相匹配[6] 未来资本补充工具选择 - 险企可选择发行次级债、资本补充债券等债务性工具和股东增资、发行优先股等股权性工具[5] - 业务模式成熟、现金流稳定的险企可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间接补充资本[5] - 可探索保险联结证券等创新型资本补充工具[5]
西安银行: 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审阅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25
核心财务数据变动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从237,785,189千元增至292,230,773千元,增长22.9% [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7,943,478千元降至33,985,296千元,下降10.4% [8] - 债权投资从135,580,380千元降至122,408,948千元,下降9.7% [8] - 客户存款从330,014,548千元增至356,350,119千元,增长8.0% [15] - 同业存单发行量从785,247,340千元增至850,944,480千元,增长8.4% [18] 资产质量与风险准备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减值准备从7,512,272千元增至9,579,575千元,增长27.5% [5] - 逾期贷款总额从5,587,593千元增至8,098,573千元,增长44.9% [6] - 阶段三贷款减值准备本期计提945,059千元,占总额的39.5% [7] -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从2,812,572千元增至3,291,580千元,增长17.0% [9] - 信用承诺预期信用损失从138,228千元降至100,538千元,下降27.3% [17] 投资组合构成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基金投资占比61.9%,金额21,014,488千元 [8] - 债权投资中政府债券占比81.7%,金额100,058,294千元 [8] -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从18,043,548千元增至26,794,613千元,增长48.5% [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从300,519千元增至574,394千元,增长91.1% [10] - 对联营企业投资权益法确认收益149,742千元 [10] 负债与资本结构 - 卖出回购债券从17,991,802千元增至25,117,479千元,增长39.6% [15] - 二级资本债券发行新增40亿元,包括2025年两期各20亿元 [18] - 永续债新发行50亿元,票面利率2.40% [20] - 应付职工薪酬从683,822千元降至586,638千元,下降14.2% [16] - 租赁负债从271,978千元增至267,090千元 [19] 业务分布特征 - 公司贷款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31.6%,金额63,426,247千元 [6] - 个人贷款中消费贷款占比60.5%,金额54,491,953千元 [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债券担保占比100%,金额23,006,044千元 [5]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从24,717,555千元增至35,290,941千元,增长42.8% [4] - 拆出资金从5,261,934千元降至2,838,578千元,下降46.1% [4]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从257,311千元降至238,515千元,下降7.3% [11] - 使用权资产从307,823千元降至304,080千元 [12] - 无形资产从64,299千元降至59,408千元,下降7.6% [12] - 在建工程减少主要因转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13] - 房屋及建筑物中70,298千元未取得完整权属证明 [11] 税务与递延项目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3,931,008千元增至4,327,723千元,增长10.1% [13] - 递延所得税负债从453,688千元增至484,184千元,增长6.7% [13] - 应交企业所得税从265,579千元增至452,834千元,增长70.5% [17] - 资产减值准备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占比96.9% [13] - 交易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257,862千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