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年金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健康到老,从现在开始 中信银行“时光有信·健康季”养老金融客户活动启幕
长沙晚报· 2025-09-28 09:31
公司战略与活动 - 中信银行开启2025年"时光有信・健康季"养老金融客户活动首场线上直播 聚焦科学减重与财务规划 [1] - 后续将推出职场健康 医保 运动康复等主题直播 并在全国网点开展专家问诊沙龙 围绕慢病管理 中医养生等话题 [1] - 2025年聚焦"健康到老" 将养老金融与大健康深度融合 打造"幸福到老"综合解决方案 从金融服务延伸至"金融+健康"全维度关怀 [1] 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 公司立足全生命周期理念 持续升级"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2] - 2023年提出"做自己人生的CFO"价值主张和"三分四步"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方法论 [2] - 首创"幸福+"养老账本 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金融+非金融养老资产归集 养老金测算 医康养护服务体验等功能 [2]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升级养老账本"医疗健康"模块 提倡以基本医保为基础 通过"三笔钱"规划配置商业健康保险 [2] - 财务规划建议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搭配个人养老金 养老年金保险等多支柱保障 [2] - APP上线"养老地图"和"养老社区"模块 汇聚全国29个城市67家养老社区及周边机构 老年大学等资源 [2] 生态合作与未来规划 - 深化集团协同 联合旗下专业机构构建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生态圈 [2] - "时光有信"系列活动将持续陪伴客户 公司以创新服务为长寿时代养老规划注入动能 [2]
阳光人寿重磅发布中高净值银发人群需求洞察核心发现,创新推出“美好人生”银发产品体系
齐鲁晚报· 2025-08-14 23:26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阳光人寿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发布"美好人生"银发产品体系,旨在满足中高净值银发人群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和医疗健康保障需求 [1] - 公司紧跟国家养老金融政策步伐,由集团董事长张维功提出银发战略,强调突破传统产品设计束缚,探索银发时代的阳光解决方案 [1] - 产品体系基于对国内备老、已老人群真实养老需求的深度洞察,整合集团资源优势推出差异化养老综合解决方案 [1] 市场调研与需求洞察 - 中高净值银发人群需求洞察由阳光人寿联合尼尔森IQ历时半年完成,覆盖全国各线城市40-59岁备老人群和60岁以上银发人群 [2] - 调研采用问卷收集、1V1定性访谈与定量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交叉验证主观反馈与客观行为数据 [2] - 发现中高净值人群注重多元化稳健投资组合,担心通胀和长寿风险影响养老生活品质,超高净值人群更多考虑传承规划和资产安全性 [2] - 备老、已老人群期待专人指导的慢病管理,追求高品质就医资源和主动式健康管理服务,希望减轻子女照护负担 [2] 产品创新与特点 - 养老年金保险突破投保年龄上限至90周岁,保险期间覆盖至105周岁,最快支持犹豫期后即可领取 [4] - 创新开发双被保险人连生模式,夫妻两人同时投保一张保单,只要一人健在即可持续领取养老年金 [4] - 医疗保险针对"三高"无并发症慢病人群开放投保,提供1万/2万元免赔额选项,费率较0免赔产品大幅降低 [5] - 护理保险提供72个月或120个月按月给付护理金方案,可增加疾病身故保险金和一次性关爱护理保险金责任 [6] 产品细分与增值服务 - 养老年金保险提供传统型与分红型、有无保证领取期限等多种选择,客户可灵活组合 [4] - 医疗保险增加海南博鳌及粤港澳大湾区临床急需进口药械保障,院外特定药品保障包括Car-T细胞免疫疗法所需药品 [5] - 高端医疗险提供0免赔选择,保障区域从中国大陆至全球,医院范围从普通医院特需部到私立医院 [6] - 由指定服务供应商提供就医直付、名医点诊、海外转诊等全流程就医服务 [6]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此次发布是公司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具体实践 [7] - 拟将中高净值银发人群需求洞察汇集成白皮书对外发布,为行业银发研究提供参考 [7] - 公司将持续深耕银发经济赛道,围绕"保险+服务"迭代升级全场景解决方案 [7]
阳光保险:以“五线谱”奏响金融高质量发展乐章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05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通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领域的具体实践 全面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13] 科技金融 - 强化科技保险服务 聚焦生命科学责任险 覆盖产品质量缺陷和临床试验意外等场景 为企业提供经济损失及法律费用保障 [2] - 扩大对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各类科技企业的风险保障覆盖面 2024年为科创类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约413亿元 [2] - 加强科技创新投研队伍建设 布局两支科技创新投资基金 投资金额约12亿元 [3] 绿色金融 - 开发机动车置换费用补偿保险(GAP险) 针对新能源汽车提供维修补偿和置换责任保障 截至2024年3月底已出具158单 承担风险保障2264万元 [4] - 在绿色能源、交通、建筑和技术领域创新布局 2024年为近250万企业及个人提供绿色保险保障近16万亿元 支付赔款约52亿元 [5] - 投资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截至2024年末绿色投资超200亿元 [5] 普惠金融 - 为小微企业定制"防火保"系列产品和"财+意"组合产品 2024年为约3.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4128亿元 [7] - 健全乡村服务体系 2024年在31个省区为98万户次农户提供农业保险风险保障535亿元 支付理赔款6.68亿元 [8] - 针对新市民开发建筑施工人员团体意外险和职业伤害责任险 2024年为2.1万家企业提供超77亿元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 累计垫付工资超100万元 [8] 养老金融 - 开发养老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产品 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丰富税优健康险产品供给 [9] - 建设阳光人家·佘山康养社区 提供机构养老及居家养老服务 打造"五享四悦服务"体系 [10] - 针对三类老年人群提供居家健康、安全和生活综合解决方案 开发智能服务平台和小阳智能屏等特色服务 [10] 数字金融 - 实施"罗布泊"计划 部署客服、销售和管理三大机器人系统 2024年智能客服服务客户1457万人次 智能化服务率同比提升25.8个百分点 [11][12] - 行业首创"人伤智能定损机器人"处理赔案超17万件 使用率超82% [12] - 成立阳光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发起成立"保险科技数智创新联合体" 发布两部保险大模型白皮书 [12]
追踪个人养老金货架更新:缘何保险“上量”领跑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21:11
个人养老金产品发展现状 - 截至8月7日个人养老金产品总量达1100只其中储蓄466只基金303只保险296只理财35只[1] - 与2022年12月15日相比保险产品数量从185只增至296只增幅显著高于其他三类产品[1] - 2023年2月首批理财产品亮相时保险产品仅13只目前数量增长超22倍增速领跑四类产品[2] 保险产品增长驱动因素 - 人身险公司将养老金融提升至战略高度加速将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框架并在渠道端重点推广[1] - 银行代销端口的销售偏好和惯性促使客户开户后更倾向选择保险产品[1] - 预定利率频繁调整导致新老产品交接加速例如9月利率换挡窗口临近预计将有一波产品上新[1][5] 保险产品竞争优势 - 产品设计契合养老需求具有稳健安全长期确定现金流及整合康养资源的生态优势[3]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采用"保证+浮动"收益模式稳健型进取型账户结算利率多不低于3%最高超4%[4][5] - 养老年金保险领取期限长方式灵活两全保险兼顾生存和身故保障满足多样化需求[3][4] 行业发展趋势 - 分红型年金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成为开发重点客户可参与险企收益分配分享经济红利[6] - 政策支持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分红型产品有助于险企防范利差损风险优化资产配置[6] - 银行代销需从佣金导向转向差异化产品发行和投顾体系建设以匹配客户风险偏好和财富特征[6]
人身保险免征增值税问答速览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31 11:14
养老年金保险条件 - 养老年金保险需符合保险金给付年龄条件且属于健康保险范畴 健康保险定义为因健康原因导致损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3] 人身保险增值税优惠政策 - 仅保险公司开办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保费收入可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 保险代理企业不适用该优惠 [3] - 增值税申报时需在《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中填写免征代码0001083913|SXA31900806 [3] 免税备案材料要求 - 总公司需在保险产品备案后留存金融监管总局备案回执 保险条款 费率表等材料 [4] - 分公司销售免税保险产品时需从总公司获取上述材料并自行留存备查 [4] 税务合规风险 - 未按规定留存备查资料可能导致补税 滞纳金 影响纳税信用评分 严重者纳入税务稽查重点对象 [4] - 保险企业申报免税收入后需将前期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 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需计算转出 [4] 汇总纳税注意事项 - 实行汇总缴纳增值税的保险公司需规范申报流程以避免人身保险免税收入的税务风险 [4]
秦皇岛银行:做深做实养老金融“大文章” 托起幸福“夕阳红”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22
线下服务做"加法"。秦皇岛银行作为家乡银行,营业网点全年无休,每天提前半小时营业,充分满足老 年客户需求。支行网点设立无障碍坡道,厅堂设置"老年服务专区",配备老年常用药急救箱、老花镜、 便携拐杖、电子血压计、轮椅等助老设备,等候区设置爱心座椅、扶手架及老年报刊,让"银发一族"切 实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暖与便捷。针对养老金领取、零钱包兑换、三代社保卡换发等老年客户高频业 务,开设服务专柜,全面提高老年客户服务质效,着力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自今年起对13家支行进行 全面装修及适老化改造,今年预计完成其中的4家改造工作。在对网点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还用心守 护老年客户的资金安全,各支行在日常的厅堂服务中,持续开展"金融小课堂"活动,向办理业务的老年 客户发放大字版的金融产品宣传单、反诈反假小常识等,讲解如何识别骗术、如何防范非法集资的新套 术,帮助老年客户使用微信、支付宝绑定银行卡,得到了周边百姓的高度认可。 线上操作做"减法"。手机银行端增加了语音朗读、语音搜索、语音转账功能,使老年用户既能"看得 见",也能"听得到",更能"用得好";手机银行及智能机具端大字版上线,老年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可切 换成大字版,方便自主 ...
若不缴纳社保,而是每月往银行存1500元,存够15年后能够养老吗?
搜狐财经· 2025-07-16 00:57
社保与个人储蓄养老对比 - 45岁电工刘师傅月薪7000元,每月缴纳社保1500元,其中养老保险个人缴纳560元,单位缴纳1120元,实际获得1680元养老金权益 [2] - 若选择每月存1500元到银行,15年后本金加利息总额为284278元,按3000元/月消费仅够支撑7.9年,而65岁男性平均余命为16.3年 [3] - 缴纳社保15年个人总缴费10.08万元,单位缴费20.16万元,退休后每月可领取3543元养老金,按20年计算总金额达85万元 [4] 社保基金现状与保障机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7万亿元,在现行政策下可保持收支平衡至少到2035年 [5] - 社保采用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模式,有国家信用作为最终保障,而个人存款完全暴露于通胀等风险 [6] - 城镇职工医保年人均统筹基金支出3568元,重大疾病平均治疗费用15.6万元,医保可大幅减轻个人负担 [6] 商业保险与多支柱养老体系 - 税延养老保险允许每年最高12000元保费税前扣除,45岁男性年交18000元15年,60岁起每月可领约4500元 [8] - 合理养老金结构应为:基本养老保险提供60%替代率,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提供20%,个人储蓄提供20% [9] - 社保包含医疗、失业等多重保障,这是商业保险无法完全替代的,三者应为互补关系 [10] 社保改革与未来趋势 - 2024年《社会保险法》修订案将建立全国统一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社保关系无障碍转移 [8] - 渐进式延迟退休从2025年开始实施,45岁人群预计退休年龄在62岁左右,缴费年限延长将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8] - 2015-2024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十年上调,年均增幅约5%,而银行存款实际收益率接近零 [4]
保险机构精心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
证券日报· 2025-07-13 15:42
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发展前景 - 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 [1] - 养老金融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新兴的"蓝海"市场 [1] - 保险机构通过创新产品和完善服务持续探索养老金融多元化发展模式 [1] 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发展现状 - 长护险作为社保"第六险",是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难题的重要举措 [2]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累计支付长护险基金近1.3亿元,惠及近8000名重度失能群众 [2]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已参与承办80个长护险项目、130多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和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 [3] - 阳光财险承保7省15个地市长护险和慢病保险项目,为超1075万人提供健康风险保障2万亿元 [3] 养老金融专属产品创新 - 中国人寿寿险广东省分公司推出"银龄安康行动",十年累计赔付超190万人次、赔付金额达23亿元,推动老年群体医保外综合报销率提升15个百分点 [4][5] - 阳光人寿推出29款长期人寿保险及长期年金保险产品,并开发9款符合个人养老金政策的养老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 [5] - 阳光人寿开发4款税优健康险产品,涵盖税优定期重疾险、税优医疗险和税优护理险 [5] 适老化服务优化 - 阳光人寿线上线下结合优化服务,线下网点配备适老设备,线上提供多元出单方式和语音播报功能 [6] - 中国人寿寿险江西省分公司在100个柜面网点配置适老化设施,开设"银发绿色通道",去年累计服务临柜银发客户11.56万人次 [6] - 中国人寿寿险江西省分公司推出"一对一专属陪同服务",解决老年人操作智能设备难题 [6]
俞燕:浮沉20年,分红险重回C位
新浪财经· 2025-07-01 12:23
存款利率调降潮 - 从5月开始,存款利率调降潮席卷整个银行圈,5月最后一个工作日降息银行数量达到小高峰 [1] - 自2022年以来存款挂牌利率已多次调降,本轮是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后的"第七轮"主动调整 [1] - 本轮降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告别"1时期",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剪刀差进一步加大 [1] 利率下行与分红险崛起 - 行业已进入降息通道,未来存款利率将持续下降 [2] - 利率走势短期受货币影响,中期受经济基本面驱动,长期与人口结构密切相关 [2] - 存款利率下降促使消费者寻找替代产品,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吸引力大增 [2] - 2024年以来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再次被推上风口 [2] - 2025年新上市分红险产品数量占比达42.3% [3] - 多家险企计划将分红险销售目标占比提升至50%以上 [3] 分红险发展历程 - 2000年中国人寿率先推出个人分红保险产品,开启分红险热潮 [2] - 2001-2010年是分红险的"黄金十年" [2] - 2009-2013年分红险业务规模占比一度高达近80% [5] - 2013年费率市场化改革后分红险吸引力削弱 [5] - 2023年预定利率调降使分红险再次走上C位 [6] - 2024年监管新政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产品,预定利率上限降至2.0% [6] 分红险市场表现 - 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1月新上寿险产品中分红险占比近四成 [6] - 预计未来三年分红险新单保费增量将接近2万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多家险企分红险在新单保费中占比显著提升 [3] - 中国人寿2025年一季度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2.75% [10] 分红险产品创新 - 保险公司构建多元产品矩阵,探索以分红型产品为核心的创新 [8] - 中国人寿推出涵盖年金保险、养老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和终身寿险等分红型产品 [8] - 针对不同风险偏好客户设计差异化产品 [8] - 针对不同年龄层和收入水平定制专属产品 [9] 分红险价值特点 - 分红险具备保证利益与保单红利,攻守兼备 [9] - 分红实现率是衡量产品表现的关键指标,中国人寿近七成年均分红实现率超100% [11] - 分红险需长期持有才能体现显著收益优势 [10] - 寿险行业具有长期主义价值,受短期利率波动影响较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