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健康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健康到老,从现在开始 中信银行“时光有信·健康季”养老金融客户活动启幕
长沙晚报· 2025-09-28 09:31
公司战略与活动 - 中信银行开启2025年"时光有信・健康季"养老金融客户活动首场线上直播 聚焦科学减重与财务规划 [1] - 后续将推出职场健康 医保 运动康复等主题直播 并在全国网点开展专家问诊沙龙 围绕慢病管理 中医养生等话题 [1] - 2025年聚焦"健康到老" 将养老金融与大健康深度融合 打造"幸福到老"综合解决方案 从金融服务延伸至"金融+健康"全维度关怀 [1] 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 公司立足全生命周期理念 持续升级"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2] - 2023年提出"做自己人生的CFO"价值主张和"三分四步"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方法论 [2] - 首创"幸福+"养老账本 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金融+非金融养老资产归集 养老金测算 医康养护服务体验等功能 [2]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升级养老账本"医疗健康"模块 提倡以基本医保为基础 通过"三笔钱"规划配置商业健康保险 [2] - 财务规划建议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搭配个人养老金 养老年金保险等多支柱保障 [2] - APP上线"养老地图"和"养老社区"模块 汇聚全国29个城市67家养老社区及周边机构 老年大学等资源 [2] 生态合作与未来规划 - 深化集团协同 联合旗下专业机构构建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生态圈 [2] - "时光有信"系列活动将持续陪伴客户 公司以创新服务为长寿时代养老规划注入动能 [2]
健康险破局路线图:与三医融合,做三大跃迁 | 保险家论道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04 11:14
文章核心观点 - 商业健康保险是保险公司在利率下行周期摆脱利差依赖、实现三差平衡的关键路径,需通过与医疗、医保、医药(三医)深度融合实现破局,具体需通过认知、制度、技术三大跃迁推动发展 [4][6][7] 医疗保障需求变迁 - 老龄化加剧: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占比22%),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比15.6%),2025-203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3.9亿人,年均净增1309万人,老龄化率从22.8%增至27.7%,导致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及医疗需求长期化、多样化、大额化 [8] - 医疗技术发展:新技术(如基因治疗、AI诊断)推高医疗费用,出现医保"兜不住"、商保"接不住"、个人"担不起"的困境,需将创新药械纳入商保范围 [9] - 需求分层:高收入群体追求高端个性化服务,中等收入群体需补充重大疾病保障,低收入群体关注基础医疗可及性,需开发多层次保险产品 [10] 医保与商保协同关系 - 职责边界:基本医保通过强制筹资实现广覆盖但保障范围有限,商保通过自愿投保提供差异化保障(如高端医疗、特需服务、重疾额外给付),两者筹资逻辑不同但保障责任可衔接 [12] - 支付结构现状:当前医疗费用支付高度依赖医保和自费,商保支付比例较小,但商保保费规模近10年年均增速约20%,2024年保费收入近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6223亿元,累计赔付2.6万亿元,积累长期责任准备金超2.5万亿元 [7] - 商保成为重要变量:可参与健康管理、风险减量和医保经办,居民金融资产中保险配置比例提升,团体渠道和互联网提升筹资效率及风险池稀释 [13][14] 制度跃迁顶层设计 - 法律框架完善:2024年6月《医疗保障法(草案)》强调多层次保障体系,需明确商保地位、税收优惠及与医保协同机制,建议修订法律纳入商保并设计"筹资-支付-风控"协同场景 [15][16] - 多支柱多层次体系:第一支柱(基本医保与医疗救助)保基本公平,第二支柱(企业补充医疗)由单位与员工共担保费,第三支柱(个人商保)满足个性化需求;分层覆盖普惠层(大病保险、惠民保)、大众层(年保费千元以下)、中端层(年保费千元以上覆盖特需部及创新药)、高端层(年保费数千至万元覆盖私立医院) [17][18] - 医疗目录双轨制:基本医保目录覆盖基础药品,商保目录覆盖创新药械及高端服务,医保部门对商保目录药品实行"三除外"政策(不计入自费率、不纳入集采监测、豁免按病种付费),需通过政策协同(税收优惠、数据共享)和数据互联推动落地 [19][20] 技术跃迁生态建设 - 数据语言标准化:医保与商保数据因代码系统碎片化存在对接障碍,需建立统一数据中台实现术语、指标标准化及数据共享共治 [21][22] - AI赋能风控:AI可监测不合理医疗行为(如过度医疗)和保险欺诈,通过智能审核系统提升控费精准性及效率 [23][24] 商保与生物医药产业联动 - 全链条支持:商保在研发阶段提供资金支持(如产业投资基金、研发费用保险),临床试验阶段提供保障,产品上市阶段将创新药械纳入保障范围;2025年《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显示商保已成为基本医保外降低个人自费负担的核心支付机制(涵盖惠民保、百万医疗险、特药保险等) [25]
资深医改专家蔡江南: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创新药物可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03
政策支持 - 上海7部门联合推出《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共18项举措 在支付机制 数据共享 服务模式 监管创新等方面加强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协同[1] - 政策鼓励团体险发展 团体险较个人保险承受风险能力更强 同时鼓励企业为职工购买商业健康险[2] - 国家医疗保障局已出台商业保险的药品目录 上海市近期出台"新18条"政策鼓励商业保险发展[2] 支付机制创新 - 探索医保支付不预先确定药品最终价格 仅确定医保支付标准 允许商业保险 慈善及个人支付等多渠道共同发挥作用[2] - 针对费用达上百万元的细胞治疗产品 医保可承担部分费用如支付20万元 商业保险承担一定金额 剩余由个人自费[3] - 创新药通过进入各地惠民保获得支付渠道 为未纳入医保的创新药提供新机遇[2] 行业发展影响 - 创新药推动医疗领域进步 为疑难病症患者带来新治疗希望 引领医药产业向更高水平转型升级[1] - 创新药落地需要全链条协同配合 从研发到审批 从医保到临床使用各环节都至关重要[3] - 商业健康保险良好发展将为创新药提供新机遇 特别是价格昂贵的创新药[2][3]
【高端访谈】平安集团付欣:商业健康保险大有可为 积极支持完善医疗生态圈建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03:0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223.35亿元 同比增长39.8% [1] - 健康险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寿险业务中包含健康险相关业务 [5]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完善创新药全链条支持举措 [4] - 政策支持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 为行业带来历史性新机遇 [3] - 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6亿人 参保率巩固在95% 2024年基金总支出2.97万亿元 [4] 市场空间与行业数据 - 商业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024年达9773亿元 同比增长8.2% [6] - 商业健康险赔付支出4052亿元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超2.5万亿元 [6] - 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1070元 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财政补助 [4] - 商业健康险保费保持双位数增速 渗透率和覆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5] 公司战略布局 - 加大"保险+医疗"产品研发 重点完善医疗生态圈建设 [6] - 深化医药险协同交流 推进全覆盖多层次药品目录建设 [7] - 构建普惠保险、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多层次产品体系 [7] - 探索投资科技医药产业 战略性支持创新药企业发展 [7] - 积极研究特效药和创新药领域业务机会 [5] 支付体系发展 - 创新药多元支付体系包含商业健康险、惠民保、慈善基金赠药等多元主体 [4] - 商业健康险与中高端医疗险成为医药多元支付体系中坚力量 [4]
医保商保协同更好惠民生   
经济日报· 2025-08-22 03:07
行业政策与制度创新 - 全国首个医保与商保清分结算中心在北京西城区运行 显著缩短理赔结算时差 [1] - 上海发布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措施 在支付机制和数据共享方面强化医保商保协同 [1] - 首次在基本医保目录外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并完成初审公示 多款高价抗癌药被纳入 [1] - 探索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同步结算 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医疗机构端同步结算 [3] - 对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给予"三除外"政策支持 包括不纳入自费率指标和集采替代监测 [3] 医疗保障体系现状与规模 - 2024年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6亿人 参保率巩固在95% [2] - 基本医保基金年支出达2.97万亿元 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1070元且三分之二来自财政补助 [2] - 商业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9773亿元 同比增长8.2% 规模接近居民医保筹资总水平 [2] -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资金使用率超95% 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水平和效能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 协同机制实施效果与方向 - 试点医院实现医保码与商保码无缝衔接 患者无需垫付资金和准备资料即可完成支付 [2] - 探索保障范围协同 支持商保与基本医保错位发展并通过创新药目录形成保障合力 [4] - 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保应用 支持快速核保理赔和产品开发 实现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转变 [4] - 共享医保智能监管平台能力 逐步实现医保商保协同监管以保障资金合理使用 [4] 产业支付生态转型 - 创新药械支付体系正从基本医保单轨制转向多元支付机制 [4] - 需建立创新药的商保支付准入机制并发展保险与医药的定价体系 [4]
医保商保协同更好惠民生
经济日报· 2025-08-21 22:11
行业政策与制度创新 - 全国首个医保与商保清分结算中心在北京西城区运行 显著缩短理赔结算时差 [1] - 上海七部门联合发布措施 在支付机制和数据共享方面全面加强医保商保协同 [1] - 首次在基本医保目录外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并完成初审公示 多款高价抗癌药被纳入 [1] 医疗保障体系现状 - 2024年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6亿人 参保率稳定在95% 当年基金总支出2.97万亿元 [2] - 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1070元 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财政补助 定位为"保基本" [2] - 2024年商业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9773亿元 同比增长8.2% 规模接近居民医保筹资总额 [2] 结算与服务优化 - 试点医院实现医保码与商保码无缝衔接 患者无需垫付资金和准备材料即可完成结算 [2] - 探索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同步结算 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医疗机构端一站式结算 [3] - 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享受"三除外"政策支持 包括不纳入自费率指标和集采监测等 [3] 协同发展机制建设 - 医保与商保将探索保障范围协同 支持错位发展并以商保创新药目录为切入点 [4] - 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保应用 支持快速核保理赔和产品开发 实现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转变 [4] - 共享医保智能监管平台能力 逐步实现协同监管 保障商保资金合理使用和平稳运行 [4] 支付体系转型 - 创新药械支付体系正从基本医保单轨制转向多元支付机制 [4] - 需建立创新药的商保支付准入机制 发展保险与医药的定价体系 [4]
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的指导意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1:03
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械总赔付金额达124亿元 支付规模连续三年高速增长 年复合增长率达103% [1] 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分类与保障 - 商业医疗保险产品按通称分为惠民保 百万医疗险 中端医疗险 高端医疗险 分别在不同范围内涵盖创新药保障责任 [1] - 商业健康保险已成为基本医保外重要创新药支付方式 创新药保障力度逐年增强 支付规模持续扩大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方向 - 金融监管总局研究制定《关于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的指导意见》 拟从推动供需适配 提升行业经营能力 加强监管 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发展路径 [2] - 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改革试点 鼓励地方先行探索打通数据壁垒 加强慢性病保障 构建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 形成可复制推广做法 [2] - 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 医保 医药数据互联共通 联合五部门制定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推进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 [3] - 推动基本医保数据依法合规向商业健康保险开放共享 支持保险公司提升健康风险定价管理能力 开发覆盖特定群体和重点领域产品 [3] - 国家医保局谋划探索医保数据赋能保险公司 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 通过数据共享助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3] 行业协同与创新支持 - 支付方式改革和"双通道"政策完善有望逐步解决商业医疗保险承保药品入院难问题 提升创新药可及性 实现更大支付作用 [1] - 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引导保险业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支持行业加大创新力度 丰富产品和服务 提升创新药保障水平 助力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 [3]
商保医保协同发展,构建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新格局
新华财经· 2025-08-21 10:46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向 - 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以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1] - 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制药企业与生态伙伴通过四方协同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下的"健康险-药企价值共生体"[2]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推出标志着商保深入参与创新药战略性购买的开端[1] 支付机制创新 - 重新构建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支付体系 通过准入、支付、患者管理及研究四大解决方案形成从研发到支付的全链条支持[2] - 商业健康保险从传统"经济补偿者"转型升级为集健康管理、支付创新与生态整合三位一体的价值体系[2] - 基本医疗保险难以全面覆盖创新药物 商保支付成为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1] 数据应用与风险控制 - 特药相关保险产品采用保司数据、医保数据、药企数据和海外研究数据作为定价基础 并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产品稳定性[3] - 险企和药企需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与价格保密机制 明确数据使用边界以保障可持续合作[3] - 保险公司通过先行先试不断迭代产品 与药企共同探索真实疗效价值以推动创新药可及性与可负担性[3] 行业生态建设 - 构建支撑创新药械发展的多元支付生态被视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环节[1] - 需要凝聚各方智慧构建多层次、多方协同、优势互补的多元支付新格局[1] - 论坛聚焦商业健康保险与创新药械多元支付议题 推动保险行业和医药产业走向融合发展[1]
金融监管总局:正研究制定《关于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的指导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8-21 10:26
政策指导框架 - 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的指导意见》 拟从推动供需适配 提升行业经营能力 加强监管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健康保险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 [1] - 政策旨在夯实行业基础能力 推动健康保险更好发挥服务保障功能 深化健康保险与健康产业的协同 [1] 创新药支付作用 - 商业健康保险已成为基本医保之外重要的创新药支付方式 2024年对创新药械总赔付金额达124亿元 连续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03% [1] - 支付方式改革和"双通道"政策将逐步解决商业医疗保险承保药品入院难问题 提升创新药可及性 [1] 试点改革与数据共享 - 鼓励地方先行开展商业健康保险改革试点 在打通数据壁垒 加强慢性病保障 构建护理保障体系等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做法 [2] - 联合五部门制定《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推进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和基本医保数据向商业健康保险开放共享 [2] - 医保数据共享将支持保险公司提升健康风险定价能力 开发更精准的保险产品 国家医保局正探索医保数据赋能保险公司和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 [2]
里昂:平安好医生为中国AI医疗主要受益者 升目标价至20港元 重申“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21 07:12
财务业绩 - 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9.5%至25亿元人民币 [1] -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36.8%至1.34亿元人民币 [1] 股价与评级 - 目标价从10港元上调至20港元 [1] - 重申跑赢大市评级 [1] 增长驱动因素 - 医疗AI进展和改善的盈利前景推动股价强劲表现 [1] - AI医疗赋能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将推动进一步增长 [1] - 公司是中国AI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1] 预测调整 - 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上调1.9%至5.6% [1] - 基于更乐观的利润率假设大幅上调净利润预测 [1] 行业趋势 - 医疗AI和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医疗行业获得越来越多关注 [1] - 市场对医疗AI公司的热情将保持不变 [1] - 从技术投资到潜在AI驱动应用的循环继续获得动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