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等
icon
搜索文档
扩大服务消费从供需两端发力(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9-17 22:22
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 干政策措施》。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扩大服务消费有关政策措施。 "服务消费已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规 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潜能加速释放,服务消费表现亮眼,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入境旅客 成倍增长,旅游市场亮点纷呈。政策措施以推动扩大服务消费为主要目标,着力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 的堵点卡点问题。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政策措施提出"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以及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 面",还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举措,这些 举措既满足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提高生活品质,又能推动释放消费潜力。 坚持优化供给和激发需求相结合。政策措施坚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以扩大优质供给为切入 点,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增加优质文旅、 体育等消费资源供给。 ...
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金融时报· 2025-09-12 02:01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部署 - 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江苏苏南重点城市 浙江杭甬温 安徽合肥都市圈 福建福厦泉 河南郑州市 湖南长株潭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 四川成都市 [1][2] - 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 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 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3] - 试点围绕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 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 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 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 [2] 金融支持政策与成效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支农再贷款 支小再贷款 碳减排支持工具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工具 [5]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5]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2.2万亿元 累计支持近两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 普惠小微贷款 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2%以上 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 [5] - 在试点地区深化区域金融改革 如北京 杭州 合肥进行科创金融改革 重庆 广州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宁波 成都深化普惠金融改革 [6]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举措 - 国家数据局支持试点地区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 杭甬温 郑州等地将加强公共数据共享 开放和授权运营 [7] - 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挖掘数据应用场景 合肥依托"中国声谷" 长株潭布局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成都作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7] - 福厦泉 重庆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及苏南重点城市将完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 [8] 改革目标与实施路径 - 试点旨在为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同时为地方赋能 加强对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要素保障 [1] - 通过差异化改革探索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探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 优化新业态新领域要素保障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制定 金融统计 信息披露等基础建设 2025年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 [4]
华夏时评:多样化提振消费,财政发力空间大
华夏时报· 2025-08-15 13:10
财政贴息政策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涵盖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政策实施期为1年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同样为1个百分点,可贴息1年 [2] - 政策旨在助力居民消费和提升经营主体服务水平,被媒体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与现有政策形成"组合拳" [3] 育儿补贴政策 - 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不分城乡、民族和区域 [4] - 政策实现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覆盖,按年发放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 [4]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 [4] - 政策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承担主要部分 [4] 养老金调整政策 - 从2025年1月1日起提高2024年底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幅度为2024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 [5] - 部分退休人员已开始领取新增养老金收入 [5] 财政政策趋势 - 财政政策力度持续加大,范围更加精准,成为提振消费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工具 [6] - 财政支出聚焦最需要领域,通过杠杆作用撬动消费增长的空间仍然很大 [6]
这两项贴息政策,关系着你我的消费开支
新华社· 2025-08-14 03:31
政策概述 - 中央财政首次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分别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 以财政金融政策惠民生促消费 [1][2][3] - 政策通过"真金白银"方式助力居民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提升消费服务水平 支持范围涵盖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1][2]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细节 - 贴息对象为居民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2]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相当于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政策实施期为1年 [2]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贴息500元 多笔叠加后在同一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5万元以下消费)或3000元(含5万元以上消费) [4] - 申请条件要求在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期内获得消费贷款且有真实消费行为 [4]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细节 - 贴息对象为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 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服务领域 [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可贴息1年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 贴息金额最高1万元 [3] - 申请条件要求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适用期为今年3月16日至年底签订贷款合同并收到资金的主体 [5][6] 办理流程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需借款人授权经办机构识别交易信息 机构通过补充协议获取授权 贴息资金在收息时直接扣减 [8][9]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按正常信贷流程办理 银行收到财政资金后一次性返还已支付利息贴息 未来收息时直接扣除贴息资金 [10][11] 政策效果案例 - 个人消费案例:20万元消费贷款年利率3% 无贴息时年利息6000元 贴息后最高减少利息2000元(补贴三分之一) [13] - 服务业案例:餐馆90万元1年期贷款 贴息总额9000元 银行分两阶段处理:一次性返还3000元(4个月贴息) 后续每月直接扣除750元贴息 [15] 政策亮点与原则 - 五大亮点:消费贷款领域"国补"/补贴方式精准/支持消费力度大/惠及范围广/贴息流程高效 [16] - 五项原则:坚持服务消费群体及经营者/简单易行/贴近生活/市场化法治化运作/部门协作 [16]
项目进展顺利 承诺加速兑现 京口“十大民生实事”交出亮眼“期中答卷”
镇江日报· 2025-08-05 23:36
民生实事项目进展 - 京口区2025年十大类24个子项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4个子项目年度目标 包括校园电力改造及教室空调采购项目、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等 [1] - 京口区范围内9个公益暑托服务班点顺利开班 6户家庭梦想小屋改造即将完工 [1] - 13所学校电力改造及教室空调采购交付使用 江苏大学附属学校完成多项前期手续 市实验小学田径场面层翻新完成招投标 [1] 就业帮扶与医疗服务 - 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9个 举办线下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7场 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5人 [2] - 采集招聘残疾人岗位60余个 为8岁年龄组儿童免费开展口腔检查及窝沟封闭2000颗牙齿 [2] - 为2700名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 已完成2195人进度达81.3% 为约4000名重点人群免费开展结核病筛查 [2] 养老与居住环境改善 - 新改建5500平方米养老机构 预计新增160张养老床位 象山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47.95平方米项目进入精装阶段 [2] - 仁章路、宋官营巷、贺家弄等4条文明街巷打造方案正在深化中 [2] 弱势群体保障与基础设施 - 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完成222人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完成101人 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3] - 公园路东边路面修复提前完成 雩龙路中储粮至金港大道段完成前期手续和设计 渔越路进入深化设计阶段 [3] 环境治理与公共安全 - 上堭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前完成并通过验收 玉带河、前进港等劣V类水体整治即将进入施工阶段 [3] - 实施长江堤防消险工程为300米出险段进行防渗处理 完成惠润万家人自然灾害民生综合保险2025年续保工作 [3]
推动重点产品检测更快更准
广西日报· 2025-05-29 01:38
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规划 标准化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广西牵头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500项以上、行业标准400项以上 [1] - 新增核心关键检验检测能力1500项以上,覆盖重点产业、产品和进出口商品 [1] 工业领域标准化 - 加强算力、算法、数据等关键领域标准研制,完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1] - 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环节标准研制 [1] - 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性测试标准研制 [1] - 制定氢制备、存储、应用及氢电融合标准 [1] - 完善家电家居、消费电子等大宗消费品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体系 [1] 现代农业标准化 - 围绕广西"10+3+N"农业体系推进粮油、蔬菜、水果等优势产业标准研制 [2] - 构建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2] - 建立涵盖林草种业、营造林等23个子领域的标准体系 [2] - 重点研制木材加工、林业碳汇、油茶等6个领域标准 [2] 服务业标准化 - 加快现代物流、适老产品、体育等领域标准制定 [2] - 推进物流无人机、智慧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等物流标准制定 [2] - 制修订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标准 [2] - 完善无理由退换货、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等消费品售后标准 [2] 质量基础设施布局 - 建设国家蔗糖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市场监管总局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 [3] - 支持企业大型仪器协作共享并面向社会开放 [3] - 健全中国(广西)—东盟口岸检验检测体系,提升水果、矿产品等检测能力 [3] 区域与国际合作 - 推进中老绿色农业、中越跨境物流等海外标准化项目 [3] - 在糖业、汽车等领域推动中国标准与东盟标准协调对接 [3] - 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建立质量技术协同创新机制 [3]
各地如何大力提振消费?
北京青年报· 2025-04-29 09:59
经济政策与消费提振 - 北京市二季度将出台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激活消费"主引擎"[1] - 2024年我国GDP达134.9万亿元增长5%,一季度GDP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3] -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名义增长5.3%实际增长5.1%[3] - 国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8] 地方消费激励措施 - 浙江省计划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为80万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4] - 河北省计划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4] - 海南省计划2027年休闲渔业消费达80亿元,海洋旅游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11] - 北京市将深化"演艺之都"建设,推进环球影城二期等重大项目[9] 消费市场表现 - 清明节期间北京玉渊潭公园日均游客超10万人次,樱花冰激凌单日销量达1.6万支[2]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6] - 截至4月8日消费者累计购买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1万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208.5万份[9] 消费升级趋势 - 义乌小商品城商户年销售晴雨伞500万把,产品款式达3000种[7] - 消博会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展示AI按摩椅和智能新能源汽车[8]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至12类产品,数码产品补贴达销售价格15%[8] 消费环境优化 - 2024年我国食品抽检合格率99.2%,药品抽检合格率超99%[12] - 云南省计划公示放心消费单位48000家以上,发展无理由退货单位5000家[13] - 北京市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重点查处九大领域违法行为[13] 专家观点 -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包括健康、体育、文旅、教育、养老等领域[16] - 需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16] - 要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消费者信心和意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