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发展

搜索文档
澜湄六国青年企业家丽江共谋区域合作新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12:54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外工程公司总经理邱海生表示,澜湄国家是中国电建深耕 的"第二故乡"。公司将通过技术共研、标准互通、产业共创、人才培养等深化合作,让澜湄不仅因水而 兴,更因青年而盛。 柬埔寨青年企业家协会主席、柬埔寨西线教育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克·博伦勋爵指出,澜湄合作 正处在充满机遇的发展前沿。希望在合作与知识共享中协同创新,加强数字互联互通,推动澜湄国家的 可持续发展。 中新网云南丽江9月27日电(时文枝)25日至28日,"青春澜湄 智创未来"2025澜湄国家青年企业家交流营 在云南丽江举办。来自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及越南的80余名青年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 谋澜湄区域合作新篇。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经云南出境后流经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五国,既是连接流域各国的 自然纽带,也是沿岸民众世代依存的生命线。自2016年澜湄合作机制启动以来,澜湄六国在互联互通、 产能合作、跨境经济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化,吸引众多青年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实现梦想。 本活动由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云南省青年联合会、丽江市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云 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通过主 ...
襄荆高铁试运行 “武汉⇋武汉”环线高铁即将画圆
长江日报· 2025-08-24 01:02
项目进展 - 襄荆高铁于2025年8月23日8时启动运行试验 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2] - 项目2022年9月开工建设 2025年4月完成铺轨 2025年6月启动联调联试[2] - 联调联试期间开行检测列车1759列次 检测里程达4.33万公里[2] 工程概况 - 线路北起襄阳 经宜城市 南至荆门市 正线全长116.23公里[2] - 设计时速350公里 新建桥梁69座 隧道16座[2] - 全线设3座客运站 其中宜城站为新建车站[2] 技术测试 - 联调联试测试12大项包括轨道 桥梁 牵引供电和通信信号系统[2] - 运行试验包含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 按图运行试验 故障模拟和应急救援演练[3] - 全面验证固定设施和移动设备功能 技术性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2] 路网地位 - 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3] - 北接郑渝高铁 南连沪渝蓉高铁 贯通南北连接东西[3] - 与汉十高铁 沿江高铁共同构成"武汉⇋武汉"环线高铁[3] 运营效益 - 襄阳至荆门通行时间缩短至约30分钟[3] - 串联湖北10座城市形成超级高铁网络 实现三大省域副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3] -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3]
唱好杭甬“双城记”第四次市级联席会议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8-15 02:21
会上,杭绍两市政府签订深化同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宁波甬江科创区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萧山区政府与海曙区政府、余杭区政府与鄞州区政府分别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会 前,杭州市党政代表团考察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施惠芳向杭州、宁波对绍兴发展的帮助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唱好"双城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 杭州和宁波的重大使命,也是绍兴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这些年来,我们坚持全方位服务杭甬、全要 素接轨杭甬、全市域融入杭甬,取得了明显成效。面向未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唱 好"双城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杭州、宁波的先进经验,一起共育 产业发展新业态、携手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共塑空间发展新形态、携手打造更具带动性的城 市连绵带,共优人口发展新生态、携手打造更具获得感的服务共同体,共创文化发展新活态、携手打造 更具辨识度的文化金名片,努力谱写杭绍甬一体同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暨军民、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宁波市政协主席陈龙,杭州市领导朱华、刘 颖、陈瑾、孙旭东、骆安全、章登峰、陈如根,宁波市领导沈敏、林坚、潘银浩 ...
6号线支线二期年内开通
深圳商报· 2025-08-14 22:54
目前,6号线支线二期正在试跑时刻表,年内正式迎客,届时,将进一步强化光明区地铁与高铁的衔 接,极大提升光明区交通连通性和市民出行效率,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 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线路全长4.96公里,南起在建的13号线光明城站,终点北至既有6号支线一期光明 站,共设光明城站、虹桥公园站、碧眼站三座地下车站,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作为贯穿光明区的 重要交通动脉,6号线支线二期将有效串联高铁枢纽与地铁主网,全面提升市民出行的便捷度。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李秀瑜)记者从深铁集团获悉,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将于年内开通,届时, 可实现与广深港高铁、赣深高铁、地铁13号线的无缝接驳。同时,还可直达十五运会自由式小轮车项目 的比赛场地——虹桥公园。 值得关注的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深圳光明赛区将承办足球、马 术、自行车等3大项共12小项比赛,产生12枚金牌。位于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虹桥公园站附近的"虹桥公 园"内的自由式小轮车场地,是本届全运会自由式小轮车项目的重要比赛场地,按最高行业标准建设。 赛事期间,参赛选手和观众可搭乘地铁一站直达赛场。 其中,光明城站作为深圳西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可实 ...
全国首个跨两省一市公共建筑方厅水院竣工“长三角原点”建成好大一个“四合院”
新华日报· 2025-05-28 23:33
项目概况 - 方厅水院是国内首个跨越两省一市的公共建筑项目,位于长三角原点太浦河交汇处,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 [1] - 项目外形采用传统四合院设计,主会馆位于太浦河南岸,四角为沪苏浙皖主题展馆,通过3座跨域廊桥连接 [1] - 项目定位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核心组成部分,旨在解决区域"三不管""三不通"问题 [1] 制度创新 - 项目采用"六位一体"审批新模式,实现跨域建设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仅需盖一个章(上海市青浦区建管委) [2] - 沪苏浙通过合作备忘录、联合技术审查、审批互认等方式实现"一体化立项至验收"全流程创新 [2] - 该模式已复制应用到浦港路东延工程等其他跨域项目 [2] 技术亮点 - 全国首个采用传统斗拱形式与全钢结构焊接工艺的桥梁建筑 [2] - 建筑综合节能率达82%,廊桥及屋顶光伏板年发电量420万千瓦时,打造"近零碳"大型公共建筑 [2] 功能定位 - 将作为2025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首秀场地 [3] - 规划成为世界级湖区标志性节点、长三角一体化综合展示窗口及水乡客厅核心功能载体 [3] - 提供15分钟跨省通行体验,实现地理空间"缝合"与资源集聚 [1][3]
一条高铁激活四城经济,山东在京沪间再造200公里“直线走廊”
齐鲁晚报网· 2025-05-20 07:26
项目概况 - 滨淄莱高铁启动方案研究工作 新建正线长度约150公里 从津潍高铁滨州站引出 经滨城区、沾化县、桓台县、张店区、博山区至莱芜北站 [1] - 该项目是滨临高铁通道组成部分 规划总长约238公里 包含滨淄莱高铁和莱临高铁两段 [2] - 线路填补鲁中高铁"真空地带" 解决滨州-淄博-莱芜间居民异地乘车、绕行等问题 [1][2] 战略定位 - 纳入山东省"八纵六横"高速铁路网的"纵四"通道 定位为城际高铁新通道 [5] - 北接京沪二通道津潍高铁 南连规划中的莱临高铁 形成滨州-淄博-莱芜-临沂全线 [2][5] - 解决济莱高铁"断头路"问题 通过莱芜北站实现与济莱高铁互联互通 [7][8] 建设进展 - 2018年首次列入《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规划》 2023年纳入《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3] - 2024年2月发布滨州段方案研究招标 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4] - 山东省计划将莱临高铁和滨淄莱高铁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 [4] 区域影响 - 建成后莱芜区1.5小时可达渤海沿岸 1小时抵达沂蒙山区 [9] - 串联滨州、淄博、济南、临沂四市 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协同 [9] - 北向通过津潍高铁连接京津冀 南向通过潍宿高铁对接长三角 形成新出省通道 [10][11] 路网价值 - 弥补京沪二通道"潍坊弯"缺陷 加密淄博地区高铁网络密度 [5] - 未来可延伸形成滨州-合肥通道 并通过临连高铁连接沿海通道 [10][11] - 被业内视为京沪辅助通道 提升山东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地位 [11]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与大湾区双向奔赴互动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5-11 18:27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 - 长三角正在形成高铁、科创(产业)、水运三大"超级环线"经济,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 [3] - 高铁"超级环线"串联上海、南京、合肥、杭州4座中心城市,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 [3] - 高铁环线连接7条高铁线路,推动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融合 [3] 高铁"超级环线" - 2024年6月首条环线开通运营,实现沪苏浙皖四省"连线成圈" [3] - 促进区域内从"空间一体化"向"功能一体化"升级,实现同城化协同发展 [3] 科创(产业)"超级环线" - 由G60科创走廊与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构成,形成"廊-带-圈"结构 [4] - 已建立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集成电路产业圈等专业化分工体系 [4] 水运"超级环线" - 由江淮运河、长江、淮河、京杭运河构成"井字形"多式联运网络 [4] 区域协同发展 - 长三角与大湾区通过高铁网实现知识、技术、资金等要素双向流动 [5] - 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张江、大湾区)协同创新,共享科技基础设施 [5] - 沪深港合作推动金融产品组合,促进科创、产业、人才、资金跨区域融合 [5] 产业合作 - 在AI、芯片、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差异化布局和优势互补 [5] - 通过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推动产业链组链、延链、嵌链式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