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A股何时上攻3900点?今天市场给出了明确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22 11:24
今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22%,深证成指涨0.67%,创业板指涨0.55%,北证50涨0.71%,科创50指数涨3.38%,全天成交 额21425亿元,较上日缩量2069亿元,超2100只个股飘红。板块题材上,贵金属、消费电子、半导体、液冷服务器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旅游及酒 店、造纸、能源金属、白酒、农药板块则表现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周四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后,大盘一度创下了阶段性新高的3899.96点,距离3900点整数关口仅一步之遥,然而受大金融板块疲软的 拖累,市场于上周四午后出现了急剧跳水,大盘直接收出了一根日内振幅接近100点的放量大阴线,让很多投资者无所适从。而随后的上周五和今天,市 场连续两天缩量,似乎出现了暂时止跌的迹象。 大盘何时才会再度上攻3900点甚至4000点呢?相信这是很多投资者心中共同的疑问。 其次,短期内缺乏新的重大消息刺激。 上周之所以市场波动加剧,主要是因为重大事件较多,包括国内经济数据公布、中美新一轮谈判、美联储降息等等。而随着上周四美联储降息靴子的落 地,市场短期内已经缺乏新的重大事件催化。即便今日盘后的金融口新闻发布会备受市场关注, ...
马斯克100万台KPI催化人形机器人量产 多家电池企业最新进展追踪
高工锂电· 2025-09-22 10:38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倒计时57 天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总冠名: 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 大族锂电 会议合作: 陈女士 13560731836(微信同号)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 " 功能实现 " 向应用 " 能力进化 " 的质变阶段过渡。这一转变的背 后,是政策推动与商业雄心的双重驱动。 近期,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释放了明确信号。 科技部表示,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的应用落地,这为该产业迈向万亿 级市场奠定了基础。工业细分场景的明确,意味着商业化路径正逐渐清晰。 市场的热度也体现在资本层面。人形机器人公司 Figure 的 最新 估值已达到 390 亿美元,这反 映出全球资本对该赛道的认可度正快速提升,也预示着未来产量的爬升 斜率 将更为陡峭。 在产业雄心方面,特斯拉及其 CEO 埃隆 · 马斯克( Elon Musk )再次成为焦点。 专场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 思客琦 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 ...
宇树开源重磅模型架构,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8周(2025.9.15-2025.9.21)-20250922
光大证券· 2025-09-22 10:15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2025年迎来突破性发展,万台级别量产将带动产业链放量[6] - 液冷技术因AI芯片功耗提升(Blackwell Ultra芯片单颗功耗达1.4kW)成为散热新趋势,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7] - 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拉动新需求,8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2.8%[15][16]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设备环节优先受益[22] - 低空经济2025年全面提速,政策与场景应用同步推进[23][24] 重点子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宇树科技开源UnifoLM-WMA-0架构,推动机器人自主学习进化[3] - Figure公司C轮融资超10亿美元,投后估值390亿美元[4] - 科技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等场景落地[4]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累计商务沟通量约3万台,2025年无对外交付计划[5] - 建议关注灵巧手、丝杠、减速器等产业链公司[6] 液冷技术 - 英伟达要求开发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单价为现有方案3-5倍[7] - NVL72方案单机架功耗达120-130kW,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需求[7] - 中国要求新建智算中心液冷机柜占比超50%,当前渗透率仅10%[7] - 技术路线向双相冷板和浸没式液冷迭代[8] - 建议关注英维克、高澜股份等公司[8] 机床&刀具 - 2025年8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1197.19亿日元,同比增长8.1%[9] - 日本对华机床订单连续16个月增长,7月同比上升8.3%[9] - 2025年1-8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56.0万台,同比增长14.6%[9] - 建议关注科德数控、欧科亿等产业链公司[9] 机械出海 - 中美经贸会谈推动关税展期90天[10][11] - 美联储降息25bp,市场预期10月和12月继续降息概率超80%[11][13] - 2025年7月中国矿山机械出口额6.0亿美元,同比增长37.6%[14] - 工具类企业受关税影响,建议关注巨星科技等公司[13] 工程机械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为三峡工程6倍[15] - 2025年8月挖掘机销量16523台(国内+14.8%,出口+11.1%)[15] - 叉车8月销量118087台(国内+19.3%,出口+19.6%)[16] - 无人叉车渗透率仅3.2%,2025年销量预计达3.9万台(+39.3%)[16] - 建议关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龙头公司[16]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对ASML等公司实施"长臂管辖",国产替代加速[18]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重点支持光刻机等环节[19] - 2024年中美机械电子类产品进口额占比23.2%[18] - 建议关注中科飞测、富创精密等公司[19] 新能源设备 - 蜂巢能源半固态电池B样下线,采用创新电解质工艺[20] - 松下能源计划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样品出货,容量提升25%[21] - 固态电池带动干法电极、等静压等设备需求[22] - 光伏硅料"收储"推动价格回升[22] - 建议关注宏工科技、迈为股份等公司[22] 低空经济及eVTOL - 民航局发布《空中游览市场管理暂行办法》,10月1日施行[23] - 湖南上线低空经济平台"新翼飞",提供无人机服务预约[23] - 峰飞航空完成全球首次吨级eVTOL跨城无人货运飞行(航程160km)[23] - 建议关注亿航智能、交控科技等公司[24] 行业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8月PMI指数49.4%,环比上涨[28] - 2025年8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4.4%[28][34] - 2025年1-8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5.1%[28][32] 农业机械 - 2025年1-8月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同比-0.9%/-5.6%/-13.7%[28][45] - 拖拉机出口数量累计同比+19%,金额累计同比+31.4%[28][46] 锂电设备 -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9.5万辆,同比增长27%[28][71] - 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同比增长32.4%[28][73]
明天一件大事!下周做好两手准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6:56
市场表现与指数分化 - 本周A股市场震荡分化 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表现较好 周涨幅均超过1.5% 上证指数、上证50指数和微盘股指数表现较差 周跌幅均超过1% [1] 政策预期分析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将于下周一举行 "一行一局一会"领导出席 但会议主题为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属于回顾总结性质 与去年9月24日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为主题的会议相比 政策利好预期较低 [1] - 去年9月24日新闻发布会曾宣布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但类似重磅政策或刺激股市短期大涨的政策出台概率极低 [2] - 货币政策将聚焦于结构化手段的落地和优化 而不是降准降息 央行报告表述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2] 市场走势预判 - 创业板指数短期进攻形态尚未完全破坏 若上证指数不跌破本周四低点或9月9日低点 且AI硬件、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主线再度发力 市场可能继续震荡上行 [3] - 若上证指数跌破本周四低点且创业板进攻形态破坏 大盘可能向下震荡回调 [3] - 历史走势显示 牛市中途震荡过程中创下震荡初期新高后 往往会出现再度跌破震荡初期低点的现象 但跌破后大盘会很快转头向上 [4] - 若上证指数跌破9月4日低点3732点 可能成为上车机会 [5] 板块机会与策略 - 若市场向上修复 AI硬件、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主线可能继续走强 [7] - 若市场向下回调 需提防小盘股和科技小票的回调风险 这类个股前期涨幅较大 预期跌幅较大 [7] - AI硬件板块炒作已蔓延至更多分支 如OCS和光芯片等中小票 工业富联仍在创新高 而"易中天"和"寒王"等大成交额核心股正在调整 [9] - AI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 产业链掘金潮持续 [10] - 人形机器人板块经历震荡分化后 若下周一下挫可能存在较强修复动力 核心股如三花智控和卧龙电驱本周才开始加速 该板块仍处于从0到1阶段 业绩未体现但预期仍在 走势纠结需注意节奏 [11] - 半导体芯片板块可能因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于9月26日上会而引发资金提前炒作 [12][13] - 左侧配置型品种可关注军工和化工 化工类ETF8月以来累计净流入达164.1亿元 占比86% 流入规模超过有色 成为周期类ETF份额增加主导力量 军工板块的军贸出口放量是利润率和成长性核心突破口 9月3日阅兵是长期逻辑的开始而非催化事件兑现 [14] 总体策略总结 - 下周需做好两手准备 市场可能继续向上修复但上行速度不应抱较高期待 应有"进二退一"或"进三退一"或"进三退二"的预期 不会像8月份那样激情澎湃 也可能继续向下调整 需提防小微盘股和科技小票回调风险 [15] - 虽然大盘处于震荡期 但AI产业链掘金潮持续 可继续关注AI硬件和人形机器人等主线 操作上需注意节奏 避免追高 保留部分资金应对波动 [15]
国家队20亿重金押注吉利旗下卫星公司;英特尔英伟达联手,人形机器人公司狂揽10亿美元 | 每周十大股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22 05:35
商业航天领域融资 - 时空道宇完成20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 由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独家投资 专注于低轨星座系统构建 支持全球实时数据通信 [1] - 星际荣耀获得7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成都先进资本和成都空港科创投等国资机构 定位商业航天运载系统领域 从事运载火箭研发生产及发射服务 [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融资 - Figureai完成10亿美元C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英特尔 英伟达 Salesforce和博枫等科技资本 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 目标应用于工业制造与服务场景 [2] - 微分智飞完成1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五源资本 光速光合 深创投和百度风投 开发无人机具身智能平台 应用场景包括农业植保 物流配送和安防监控 [6] - Groq获得75亿美元战略投资 投资方包括贝莱德 三星风投和思科资本 专注于AI芯片研发 产品特点为高算力低功耗 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场景 [4] 半导体与电子设计自动化融资 - 合见工软完成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国新科创基金独家投资 作为国内EDA领域代表性企业 为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提供工具与解决方案 [3] 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融资 - 青昀新材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由高瓴创投领投 元禾璞华和东方雨虹等机构跟投 主要从事新型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产品具备跨行业应用潜力 [5] 生物科技与医疗健康融资 - 华龛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中关村发展集团 招银国际和国新基金等机构 专注于细胞治疗技术领域 涉及再生医学和肿瘤治疗方向 [7]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融资 - 生数科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 百度 达泰资本和博华资本 核心团队具有腾讯背景 主要围绕多模态大模型开展研发与应用 [2]
「一页纸」吃透产业链之:人形机器人,Figure链与特斯拉Optimus链
36氪· 2025-09-22 03:38
行业拐点与商业化进程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在从研发演示向量产落地的关键拐点,2025-2026年被视为规模化验证与商业化加速的关键窗口期 [1] - 特斯拉Optimus计划2026年量产,Figure AI及国内优必选等企业同步推进量产规划 [1] - 当前呈现"硬件降本"与"软件增智"双轮并进态势,B端工业场景(尤其是汽车制造)率先驱动 [1] - 优必选Walker S1、小鹏Iron等已进入比亚迪、极氪、小鹏等车企工厂实训,验证产线应用价值 [1] 全球竞争格局 - 海外巨头(特斯拉、Figure AI)凭借AI算法、系统集成和端到端模型优势占据技术制高点 [2] - 国内企业依托汽车及3C产业链,在供应链协同、整机迭代和成本控制上形成优势,部分产品价格下探至10万元级别 [2]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划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场景应用三大环节 [3] - 中游本体企业类比汽车"主机厂",负责技术集成、产品定义与规模化生产 [3] - 上游价值量高度集中于关节、减速器(谐波/行星减速器)、传感器(力/力矩、触觉、视觉)三大部件 [5] - 中游海内外企业加速布局,特斯拉、Figure AI引领技术前沿,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国内初创企业及小鹏、小米等跨界巨头入局 [6] - 下游当前聚焦B端工业制造(汽车工厂)和物流仓储,未来向商业服务及家庭场景渗透 [6][7] 技术架构与挑战 - 采用"大脑-小脑-肢体"全栈式技术架构,通过模块化分工支撑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 [8] - 产业化取决于硬件(降本、量产、续航)与软件(智能泛化、数据稀缺、实时性)协同突破 [8] - 硬件挑战包括成本高昂(关节模组、灵巧手为核心)、标准化缺失、量产能力不足(2025年头部企业仅百至千台级交付)、续航限制(主流产品续航有限) [9][11] - 软件挑战包括智能泛化能力不足(未出现"ChatGPT时刻")、高质量数据稀缺(采集成本高、泛化难)、实时性与算力约束(模型动作频率需从50Hz提升至100Hz) [12][14] 解决方案与进展 - 硬件降本通过供应链协同(广汽GoMate核心零部件完全自研)和核心部件自主化(傅利叶智能谐波减速器量产测试、宇树科技自研M107关节电机)实现 [10][15] - 续航通过电池技术升级(广汽GoMate全固态电池实现6小时续航、普渡科技PUDU D7电池容量超1kWh支持8小时工作)提升 [11][15] - 软件智能泛化通过大模型架构创新(智元机器人GO-1模型任务成功率提升32%、Figure的Helix VLA分层决策)和合成数据(英伟达Cosmos平台、银河通用GraspVLA模型)解决 [12][13][14] - 实时性通过模型范式演进(从RT-1不足10Hz提升至Helix的200Hz)和开源生态(京津冀创新高地运动控制开源平台)优化 [14][16] 市场规模与预测 - 2025年被视为"量产元年",全球市场规模63-90亿元人民币,出货量1.24-2万台 [17][18] - 2030年B端场景扩张期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约1400亿元人民币),中国占25%(50亿美元),出货量接近34万台 [18] - 2035年多场景渗透期全球市场规模1500-4000亿元人民币,出货量180-500万台 [18] - 2045年及以后C端普及期全球市场规模或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德银预测超1万亿美元),出货量可能突破7000万台 [18] - 产业化路径遵循"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服务"递进 [19] 应用场景案例 - 工业制造:优必选Walker S1进入比亚迪、东风柳汽产线实训(2025年Q2启动500台交付)、小鹏Iron在P7+车型总装线实训(2026年L3级量产成本目标低于12万元)、智元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工厂3小时无差错搬运超800个周转箱 [20][21] - 商业服务:银河通用Galbot G1在7家无人零售药店实现药物分拣补货常态化运营、普渡科技配送与清洁机器人累计出货超7万台 [21] - 家庭服务:星尘智能Astribot S1在养老护理院试点(国内首个进入养老院的人形机器人)、海尔HIVA海娃聚焦智慧家庭场景与家电联动 [21] - 新兴消费市场:宇树科技Unitree G1定价9.9万元人民币、众擎机器人PM01定价8.8万元人民币推动科研教育普及 [21] 主要参与者分类 - 海外巨头:特斯拉(Optimus端到端模型)、Figure AI(分层决策模型,GPT-4V视觉推理) [22] - 国内第一梯队初创企业:优必选(估值超百亿,进入车企实训)、智元机器人(估值超百亿)、宇树科技(C+轮融资7亿元,Unitree G1定价9.9万元) [23] - 跨界车企:小鹏汽车(PX5/Iron机器人2026年L3级量产成本目标12万元内)、广汽集团(GoMate核心零部件完全自研,2026年规模化落地)、比亚迪/奇瑞(直接投资或成立合资公司) [23] - 科技巨头:华为(盘古大模型赋能乐聚)、百度(文心大模型与优必选合作)、小米(自研Xiaomi Brain系统)、腾讯/阿里巴巴/京东(战略投资智元、宇树科技等)、美团(投资宇树科技聚焦即时配送场景) [24] 核心供应链焦点 - Figure AI在2025年9月C轮融资后估值390亿美元(较2024年2月26亿美元增长近15倍),获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加持 [25] - 上游核心零部件占硬件成本70%以上,包括行星滚柱丝杠(成本占比19%)、无框力矩电机(16%)、谐波减速器(13%)、六维力传感器(11%)等 [26][27] - 特斯拉Optimus V3版本聚焦灵巧手(单臂26个执行器)和Grok语音大模型整合,产能规划2025年约5000台、2026年约5万台、2029年达100万台/年 [29][30]
晨会纪要:2025年第166期-20250922
国海证券· 2025-09-22 01:06
核心观点 - 摩托车出口保持高景气度 2025年8月出口量同比增长26% 其中大排量摩托车增速达43%[3] - 储能行业需求超预期 中国企业海外签约量达19.6GW/208.09GWh 头部企业订单占比近50%[11]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突破性进展 Figure AI完成C轮融资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均胜电子发布AI头部总成和全域控制器[20][21] -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推进 多晶硅产能预计下降16.4% 价格突破5万元/吨[7][8] - 风电行业海陆双线发展 海风政策持续催化 陆风竞价电价0.319元/kWh[9][10] 摩托车行业出口表现 - 2025年8月摩托车出口总量156.6万辆 同比增长26% 其中排量>250cc车型出口7.1万辆 同比增长43%[3] - 非洲成为最大出口地区 8月出口54.1万辆 同比增长56.2% 亚洲出口36.7万辆 同比增长47.4%[4] - 大排量摩托车出口呈现分化 亚洲地区出口17,532台同比增长248% 非洲出口2,579台同比增长282%[5] - 1-8月累计出口824万辆 同比增长22% 大排量车型出口35.8万辆 同比增长70%[40] - 春风动力1-8月电动摩托车销量19.4万台 同比增长8.6倍 大排量燃油摩托车出口6.5万辆同比增长58%[41] 新能源行业动态 **光伏供给侧改革** - 多晶硅单位产品能耗新规要求基准值6.4kgce/kg 准入值5.5kgce/kg 预计国内有效产能降至240万吨/年 较2024年底下降16.4%[7] - 多晶硅成交均价突破5万元/吨 行业景气度持续改善[8] **风电发展机遇** - 海风政策密集出台 爱尔兰目标2040年海上可再生能源装机20GW 荷兰2026年拨款10亿欧元支持海风建设[9] - 山东省完成首批风电竞价 机制电价0.319元/kWh 入围规模3.59GW[10] - 2025H1主机厂盈利弹性兑现 下半年交付均价有望持续上升[10] **储能需求爆发** - 2025年1-9月中国企业海外储能签约189份 累计超19.6GW/208.09GWh[11] - 宁德时代 比亚迪 海辰储能分别获得56.23GWh 21.4GWh 13.57GWh订单 头部企业订单占比近50%[11] - 宁夏推出容量电价机制 2026年起电网侧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标准165元/千瓦·年[11] **锂电池技术突破** - 孚能科技完成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送样 第二代能量密度达500Wh/kg[13] - 天齐锂业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13] - 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支付富临精工15亿元预付款锁定磷酸铁锂供应[14]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 **融资与估值** - Figure AI完成C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英伟达 英特尔 高通等参与投资[20] - 科技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 物流搬运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19] **技术突破** - 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和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21]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完成"韦伯斯特空翻" 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该动作的人形机器人[22] - 宇树科技开源UnifoLM-WMA-0世界模型-动作架构[26] **产业合作** - Figure与Brookfield合作开发数据集 覆盖10万套住宅单元和5亿平方英尺商业空间[23] - 露笑科技与头部跨境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构建家庭具身AI服务机器人生态[27] - 铁流股份与长三角哈特研究院共建"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实验室"[25] 重点公司经营表现 **西子洁能** - 2025Q2实现收入15.8亿元 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11.4%[32] - 余热锅炉毛利率提升8.1个百分点至29.7% 备件及服务毛利率提升7.1个百分点至31.6%[33] - 2025Q2净利率7% 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33] **壹网壹创**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 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5.8%[34] - 品牌线上管理服务毛利率高达45.8% 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35] - AI应用显著优化人力结构 员工总数同比下降20.7% P2-P4员工数量减少约20%[38] **摩托车企业** - 春风动力1-8月燃油摩托车销售18.0万辆 其中大排量车型14.2万辆同比增长42%[41] - 钱江摩托1-8月销售26.7万辆 其中大排量车型8.85万辆[43] - 隆鑫通用1-8月销售95万辆 大排量车型9.6万辆同比增长30%[45] 新兴技术方向 **AIDC液冷散热** - 英伟达要求开发微通道水冷板技术 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3至5倍[15] - AI新平台功耗达2000W以上 液冷方案需求持续提升[15] **特高压建设** - 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 成为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特高压直流工程[16] - 输送容量1000万千瓦 为广州 深圳各增加供电能力500万千瓦[16] **RWA数字资产** - 晶科科技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境外私募股权基金 探索新能源资产链上化[17] - 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领域实体资产与全球资金高效对接[17]
中美元首通话的评估及市场展望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中美关系缓和受益行业(创新药、恒生科技、金融股)及科技细分领域(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有色建材)[1][5][6][10] 中国创新药企业(依赖美国外包业务)[1][5] 金融板块(券商、银行)[1][8][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美关系进展** - TikTok协议达成标志着中国对美让步 可能促使美国降低对华关税[1][2][4] - 特朗普计划2025年10月初在韩国会晤中方元首 2025年底或2026年初大概率访华[1][2][5] - 中美关系缓和将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为恒生科技、创新药等板块提供积极政策环境[1][5][6] - 美国务卿卢比奥将先行访华安排事宜 是重要观察节点[1][7] **市场与行业影响** - 创新药领域:中美技术限制政策在特朗普访华前大概率不会出现 行业依赖美国外包业务[1][5] - 金融板块:中央持续增强股市支持力度 长线资金呈小幅流入 券商盈利预期良好[1][8] - 科技股分化:科创50ETF资金持续流出 高位成分股风险高;人形机器人板块(特斯拉产业链、高端装备)资金持续流入[9][10] - 建议关注板块: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有色建材、恒生科技、创新药及金融股[10] **其他关键内容** - 中国积极促成特朗普访华以提升国际地位 对博弈国家(如欧盟)形成威慑[7] - 整体投资策略建议持股过节而非持币过节[10] - 特朗普可能通过施压第三方国家(如墨西哥)强化对华博弈[6]
锂电或将开启新周期,AIDC电源迭代持续推动行情
2025-09-22 00:5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锂电池产业链(固态电池、液态电池)[1][2][4] - 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源与固态变压器[1][2][3][5][9] - 光伏、风电及电网设备[2][3][6][10][11] - 人形机器人[1][7][8][12] - 具体公司:松下、SK On、纳克诺尔、宏工、麦格米特、路通、中恒电气、阳光电源、科达利、福临精工、金阳股份、振宇科技、平高电气、中国西电等[1][2][8][9][10][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全固态电池以硫化物电解质为核心方向,正极和负极存在创新机会;松下计划2027年推出全固态产品,SK On目标2029年商业化;设备端关注干法电极、真空绝缘等技术(如纳克诺尔、宏工)[1][2][4] - **AIDC电源升级**:功率密度提升是核心驱动因素,固态变压器需求增长(国内外同步),应用场景扩展至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工商领域;麦格米特、路通在服务器电源领域表现突出[1][3][5][9] - **反内卷与价格修复**:光伏行业通过政策(如多晶硅能效限额)推动供给优化,10月或现阶段性价格修复;风电大功率化趋势带动产业链修复[2][3][6][10] - **人形机器人催化**:飞鸽完成C轮融资,宇树科技拟IPO并开源技术;科达利、福临精工因主业扎实且产业链布局清晰受关注[1][7][8][12] - **国际合作与技术落地**:中恒电气与Silver Lake合作(涉及SpaceX),推动800伏HVDC固态变压器规模化应用[9] **其他重要但易忽略的内容** - 电网设备领域估值处于低位,标的包括平高电气、中国西电、国电南瑞等[11] - 风电出海及海风方向受推荐,关注主机企业(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及零部件龙头(东方电缆)[10] - 锂电材料端盈利能力出现积极变化,部分企业因固态电池加持表现突出[2] - 反内卷主线覆盖光伏、储能、锂电等多领域,通过供给控制实现价值修复[6] **数据与百分比引用** - 松下全固态电池推出时间:2027年[2] - SK On商业化目标时间:2029年[2]
华为发布多款AI算力新品;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多维共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0:59
A股市场趋势与配置策略 - 近期A股处于短线调整期但不改中期趋势 本轮行情具备长期和稳进条件 [1] - 成长风格呈现扩散及轮动特征 从科技成长扩散至创新药、高端制造、军工、新能源等领域 该特征后市有望延续 [1] - 临近三季度末投资者对三季报业绩关注度抬升 政策时点前关注新质生产力建设、绿色发展、扩大开放等改革方向 [1] AI算力产业链发展 - 华为发布昇腾950PR/950DT(2026Q1)、昇腾960(2026Q4)、昇腾970(2027Q4)系列产品 围绕更高算力与带宽持续演进 [2] - 华为推出Atlas950超节点支持8192张昇腾卡 采用全光互联技术 总算力大幅提升 计划2026年第四季度上市 [2] - 英伟达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 北美AI算力需求强劲 预计9-10月国内需求回暖 [2] 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具备跨场景适配与AI落地能力 未来5-10年将重塑产业生态 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复领域实现规模化渗透 [3] - 汽车零部件公司因批量化生产能力、产品相通性和客户拓展能力 在机器人领域具备强大竞争优势 [3] - 国内汽车主机厂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 零部件公司可依托车端客户优势快速切入机器人供应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