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 · 晨报0903|固收、基本面量化、食品饮料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02 11:58
科创债/信用债ETF配置策略 - 信用债ETF配置策略主要考虑保留现金或配置债券、寻求弹性或静态收益、久期或信用下沉选择、期限结构哑铃或子弹型四个问题[4] - 历史复盘显示信用债ETF在行情偏弱时持有现金概率不高 在低利率环境下主动博取静态收益性价比低 利率恢复震荡时会拉长久期寻求弹性[4] - 大部分ETF产品上市后普遍快速提升久期 信用评级动态适配 高评级在债市走强或走弱阶段主导 期限结构偏哑铃型居多[4] 当前科创债ETF配置偏好 - 当前市场环境下科创债ETF配置偏好与回调期信用债ETF相似 择券维持高弹性为主 偏好高评级和哑铃型期限结构[5] - 回调后科创债票息吸引力未明显增加 久期已较长可能先稳住久期 信用维度延续高评级坚守 保持AAA级及以上仓位主导[5] - 期限结构或转向哑铃策略以平衡防御与弹性 博弈曲线走平[5] 科创债扩容预期下择券策略 - 成分券与非成分券利差收窄 截至8月29日科创债成分券与可比券利差为-10BP 较7月18日收窄0.7BP 永续债收窄幅度更大[6] - 扩容预期下永续(非次级)科创债配置需求有望抬升 第一批10只科创债ETF中3家配置永续债 第二批上市后普通科创债可得性可能下降[6] - 债市调整阶段科创债一级新发挖掘空间抬升 7月以来每周平均发行规模427亿元(交易所242亿/银行间184亿) 新发利差为-4.5BP[6] 基本面量化风格与行业轮动 - 2025Q3大小盘轮动发出小盘信号 8月小盘相对大盘月超额1.34% 价值成长轮动发出成长信号 8月成长相对价值月超额12.76%[11] - 8月行业轮动组合绝对收益均超12% 超额均在4%以上 单因子多策略月收益率13.19% 超额4.59%[11] - 9月单因子策略推荐计算机/通信/传媒/非银行金融 复合因子策略推荐通信/电子/计算机/家电/传媒[13] 食品饮料行业表现 - 25Q2食品饮料板块收入同比+0.2% 净利润-2% 25H1收入/净利润均+1% 白酒受消费环境压制需求 行业加速去库[16] - 25Q2高端/次高端/区域白酒营收分别+3%/-5%/-27% 净利+1%/-19%/-42% 茅台为首的高端酒业绩稳定 二三线品牌分化明显[16] - 大众品表现分化:啤酒收入+2%净利+13% 黄酒收入+9%净利+64% 软饮料收入+17%净利+19% 零食收入+11%净利-54%[17] - 乳制品收入+4%净利+47% 调味品收入+6%净利+9% 餐饮供应链收入+3%利润-14% 卤制品收入-14%净利-41%[17]
三元股份上半年营收33.31亿元 持续深化改革效果显著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2 11:4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31亿元 同比下滑13.7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43%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增长66% [1] - 直营渠道销售收入13.51亿元 同比增长14.1% [5] 业务结构分析 - 液奶收入19.93亿元 占整体收入比重约60% [2] - 固奶收入4.53亿元 [2] - 冰淇淋收入7.8亿元 [2] - 北京地区收入14.06亿元 北京以外地区收入18.21亿元 [2] 战略举措与改革成效 - 聚焦主责主业 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1] - 持续深化组织改革、人才布局、机制优化 [1] - 成立公司级KA团队赋能终端运营 [5] - 成立北京学生奶业务专班深耕细分市场 [5] - 重启"北京市牛奶公司"IP开设茶饮店创新业态 [5] - 三元梅园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8% [5]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乳制品行业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 市场呈现理性消费态势 [2] - 消费场景多元化 近场化、便捷化渠道成为新增长极 [2] - 19家上市乳企中11家营收同比下降 9家净利润同比下降 [2] - 消费需求从基础营养向功能营养全面转型 [7] 核心竞争力与未来方向 - 拥有扎实的技术储备和科研创新平台 [7] - 具备完整的优质供应链体系 [7] - 产品品质口碑在行业名列前茅 [5] - 研发费用投入3756万元保持较高水平 [6] - 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有效衔接 [3] - 聚焦低温产品与大单品策略 [3][6]
蒙牛乳业(02319):短期承压,待需求恢复
国证国际· 2025-09-02 11:0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自16.4港元上调至17.6港元,较当前股价有17%上涨空间 [1][3] - 基于DCF估值法得出目标价18.2港元,可比公司估值法得出目标价17.1港元,综合确定17.6港元目标价 [12][13][14] - 当前股价15.13港元,总市值590.64亿港元,流通市值590.64亿港元 [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15.7亿元,同比下降6.9%,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14.9% [1] - 下调2025/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42.9/43.1/51.5亿元(原预测49.4/53.3/57.4亿元) [1][3] - 对应每股收益预测为1.14/1.14/1.36港元(原预测1.33/1.44/1.55港元) [1][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经营利润率8.5%,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41.7%,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下降部分被管理费用率上升抵消 [3] 分业务表现 - 液态奶业务收入321.9亿元,同比下降11.2%,但经营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3.5%,利润率8.2%提升1.2个百分点 [2] - 冰淇淋业务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60%,利润率15.8%提升4.4个百分点 [2] - 奶酪业务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12.3%,经营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93.2%,利润率9.7%提升4.1个百分点 [2] - 奶粉业务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2.5%,经营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324.3%,利润率5.9% [2] 行业与公司状况 - 乳制品行业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料奶价格持续下跌 [1][2] - 常温奶业务承压,但低温鲜奶实现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2] - 公司控制发货节奏,渠道库存处于合理水平 [2] - 联营公司现代牧业上半年造成亏损6.7亿元,对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3] 股东结构与估值指标 - 主要股东为中粮集团持股24.2%,Pandanus Partners持股6.0%,Brown Brothers持股5.0% [7] - 预测2025年市盈率13.30倍,市净率1.07倍,股息率2.9% [4] - 预测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8.3%,2027年提升至9.4% [4]
蒙牛乳业9月2日斥资1497.42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02 10:58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2日斥资1497.42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14.87至15.08港元 [1] - 平均回购价格约为每股14.97港元 [1]
蒙牛乳业(02319)9月2日斥资1497.42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0:54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2日斥资1497.42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14.87-15.08港元 [1]
伊利股份(600887):业绩改善,盈利增强
光大证券· 2025-09-02 10: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作为头部乳企的中长期优势及盈利能力增强预期 [3]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报业绩改善 盈利表现同比修复 液奶业务动销平稳 其他品类增势良好 原奶价格下行提升毛利率 规模效应释放推动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2][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619.33亿元 同比+3.37% 归母净利润72.00亿元 同比-4.39%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 同比+31.78% [1]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289.15亿元 同比+5.77% 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 同比+44.65% 扣非归母净利润23.87亿元 同比+49.48% [1] - 2025H1毛利率36.21% 2025Q2毛利率34.37% 同比+0.53个百分点 环比-3.45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原奶价格下降 [2]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率11.33% 2025Q2扣非归母净利率8.26% 同比+2.41个百分点 环比-5.76个百分点 [2] 业务分项表现 - 液体乳2025H1收入361.26亿元 同比-2.06% 2025Q2收入164.85亿元 同比-0.85% 常温液奶市场份额保持平稳 低温鲜奶营收同比增长超20% [1] - 奶粉及奶制品2025H1收入165.78亿元 同比+14.26% 2025Q2收入77.65亿元 同比+9.65% 婴配粉市场份额跃居行业第一 成人粉份额进一步提升 [1] - 奶酪2C业务收入实现正增长 2B业务面向餐饮客户奶酪/乳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1] - 冷饮产品2025H1收入82.29亿元 同比+12.39% 2025Q2收入41.24亿元 同比+37.96% 海外冷饮营收同比增长14.4% [1] - 非乳业务中水饮业务2025H1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1] 费用结构 - 2025H1销售费用率18.30% 2025Q2销售费用率19.87% 同比-0.68个百分点 环比+2.95个百分点 主要因广告营销费用减少 [2] - 2025H1管理费用率3.77% 2025Q2管理费用率3.77% 同比+0.51个百分点 环比持平 [2] 盈利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13.95/122.71/132.55亿元 较前次上调5.4%/5.3%/1.7% [3] - 对应2025-2027年EPS为1.80/1.94/2.10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5/13倍 [3]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202.20亿元 同比+3.84% 2026年1246.73亿元 同比+3.70% 2027年1295.15亿元 同比+3.88%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4.81% 2026年7.68% 2027年8.02% [4] 盈利能力指标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4.6% 2026年34.8% 2027年34.9% [1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率9.5% 2026年9.8% 2027年10.2% [11] - 预计2025年ROE(摊薄)19.86% 2026年19.90% 2027年19.99% [4][11] 估值与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28.27元 总股本63.25亿股 总市值1788.18亿元 [5] - 一年股价波动区间20.28-30.67元 近3月换手率49.03% [5] - 近1月绝对收益2.76% 近3月绝对收益-3.63% 近1年绝对收益36.14% [8]
宜品营养闯关港交所:羊奶粉遇冷净利骤降,转型特医食品成果待考
北京商报· 2025-09-02 10:41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主板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与中信建投国际[1] -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 2024年市场份额达14%[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 是一家全产业链乳制品企业[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0.36%至8.06亿元 净利润大幅下降42.57%至0.57亿元[1][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17.6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8亿元、1.72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收入同比下降18.58%至4.48亿元 营收占比从61.2%降至55.6%[4] - 婴幼儿配方牛奶粉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2.49%至0.55亿元 毛利率从47.1%降至44%[4] - 成人及儿童奶粉和OEM及乳制品相关材料2025年上半年收入均出现下降[4] 产品结构分析 -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是公司收入支柱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72亿元、9.26亿元、10.33亿元 占比均超55%[4]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收入快速增长 从2022年0.24亿元增至2024年2.19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9.23%[7] - 特医食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1.7%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 毛利率稳定在70%以上[7] - 公司拥有4款已获批婴幼儿特医食品 覆盖无乳糖、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多个细分市场[8]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30亿元增长至2029年53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8.2%[7] - 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32亿元增长至2029年276亿元 复合增长率15.9%[7] - 婴幼儿特医食品市场高度集中 2024年前五大公司合占零售额90.8%[8] - 公司2024年在婴幼儿特医食品市场份额仅为4.5%[8] 发展战略 - 公司重点发力特医食品业务 意图开拓第二增长曲线[7] - 公司有15款特医食品处于预备注册阶段 在研产品超过40款[8] - 乳制品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 公司冲刺港股IPO旨在升级产业链和加码高潜力业务[8]
天润乳业(600419.SH):获得政府补助968.08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9-02 10:14
核心事件 - 公司全资子公司新疆天澳牧业有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968.08万元[1] - 该补助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 - 补助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2.17%[1] 财务影响 - 政府补助将直接计入公司当期收益[1] - 补助金额对当期利润产生显著正面影响[1] 时间节点 - 政府补助收到日期为2025年9月2日[1] - 净利润对比基准为2024年度经审计数据[1]
半年盘点|液奶市场上半年终现止跌迹象,但行业拐点尚难确认
第一财经· 2025-09-02 10:0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乳制品行业出现见底信号 液奶品类下跌幅度明显放缓 [1] - 主要乳企业绩呈现回暖趋势 伊利股份总营业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3.4% 蒙牛乳业收入415.7亿元同比下降6.9%降幅收窄 光明乳业收入124.7亿元同比下降1.9%优于同期 [2] - 新乳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增长3%和33.8% 高于去年同期增幅1.3%和25.3% [2] 液态奶业务状况 - 液奶业务收入降幅普遍收窄 伊利液奶收入361.3亿元同比微降约2% 较2024年同比下降12.3%明显改善 [2] - 2024年国内液奶产量2745万吨同比减少2.8% 打破此前五年保持的2%以上年增长态势 [2] - 新茶饮和咖啡每年替代约100万吨牛奶消费需求 但对包装牛奶的冲击已基本达峰 [4] 原奶市场变化 - 散奶价格从1.2元/公斤上涨至超过4元/公斤 已高于正常合同采购价 [5] - 原奶市场供需基本实现平衡 行业趋势逐步转好 [5] - 常温白奶和酸奶降幅趋缓 但原奶供需平衡节点预计推迟至明年 [5] 产品创新与研发 - 乳企加速推出功能化、健康化、高端化创新产品 蒙牛上半年推出100多款新品 光明推出27款功能性乳制品 [6] - 新乳业新品收入占比达双位数 低温品类整体增长超过10% [6] - 研发费用快速增长 伊利、光明、新乳业研发费用分别增长11.4%、41.5%和23.3% [6] 渠道变革 - 即时零售、零食折扣店、会员店超市等新兴渠道成为乳企布局重点 伊利液奶在新零售渠道收入占比达30% [6] - 渠道变化反映消费场景和购物习惯改变 传统商超客流下降 新渠道带来多元化增长机会 [6] 进口与产品结构 - 2025年1-6月进口乳制品138.3万吨同比增加5.7% 进口额64.2亿美元同比增长18.1% [7] - 国内固态乳制品和高附加值原料长期依赖进口 欧美市场奶酪、黄油等固态乳制品消费占比达50% [7] - 产品结构多元化与高附加值原料突破是行业转型升级关键方向 [7]
贝因美(002570.SZ):累计回购48.64万股
格隆汇APP· 2025-09-02 09:16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回购股份48.6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5%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7.13元至7.21元,成交总金额348.3673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回购方式为专用证券账户集中竞价交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