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油

搜索文档
2025乳制品行业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9-23 06: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1][12][13][15][16][18][20][21][22][23][24][26][27][28][29][31][32][34][35][36][38][39][40][41][42][44][45][47][48][49][50][51][52][54][55][56][57][59][60][61][62][64][65][66][67][69][70][71][72][73][75][76][77][78][79][80][82][83]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乳制品行业已形成伊利和蒙牛双寡头竞争格局 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 [60][61][62] - 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包括供应链成本上升 原奶产能过剩 以及产品主粮属性削弱 [70][71][72][73] - 未来增长机遇在于B端市场扩张 政策支持 冷链物流升级以及生物技术应用 [76][77][78][79] 行业定义与加工流程 - 乳制品是以生鲜乳为主要原料 通过加工工艺生产的产业 连接农牧业与食品加工业 [9] - 主要产品包括液体乳 奶粉 奶酪 黄油及冰淇淋等 [11] - 加工流程涵盖杀菌 发酵 浓缩 干燥及混合等多个环节 [7][8] 行业发展历史 -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从1949年的贫瘠期到2020年后的恢复期 [12] - 关键节点包括改革开放推动技术引进 UHT技术普及 三聚氰胺事件及疫情后复苏 [12][13] - 伊利和蒙牛在1997-2007年引领行业增长 年均增速超60% [12] 行业现状与规模 - 2024年乳制品销售额整体下降3.1% 而整体快消品市场增长3.0% [15][16][18] - 酒类增速6.4% 饮料增速6.3% 为增长最快品类 [16][18] - 2024年乳制品市场零售规模达5217亿元 预计2026年达5967亿元 [21][26] - 奶类产量波动 2024年自产牛奶量4155万吨 [23][35][36] 行业政策环境 - 政策导向从安全重建转向高质量与竞争力提升 [27][29] - 具体政策包括提升质量安全标准 支持奶源基地建设及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28] - 新国标GB25190禁用复原乳 推动生鲜乳使用率提升 [28][29] 行业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上游奶源供应 中游加工及下游销售 [31][32] - 上游原奶存在缺口 2024年进口大包粉折原奶488万吨 占原料总供应量10.5% [35][36][38] - 中游乳品制造环节毛利率最高 可达30%以上 为价值创造核心 [39][40][41] - 下游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 2024年占比83% 线上渠道占比17% [42][44][45] 消费市场分析 - 中国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2022年中国人均消费32.5KG 而澳大利亚达94.2KG [51]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6.28KG 农村居民仅8.94KG 下沉市场空间巨大 [49][50] - 消费结构以液体乳为主 占比44.0% 奶粉占比32.5% [56][57] - 液体乳中常温白奶占83% 低温鲜奶占17% [56][57][59] 行业竞争格局 - 伊利和蒙牛为行业双龙头 2024年伊利市场份额30.2% 蒙牛25.9% [60][61][62] - 两者在常温白奶 常温酸奶等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62] - 光明和娃哈哈等其他品牌市场份额较小 [61] 企业案例分析 - 伊利集团为全球乳业五强 产品涵盖液体乳 奶粉 酸奶 冷饮及奶酪 [64][65][66] - 2024年液体乳收入占比64.78% 奶粉及奶制品占比25.63% [67][69] - 核心大单品包括伊利纯牛奶 金典和安慕希 合计规模680亿元 占业绩54% [65][69] 未来发展挑战 - 供应链成本风险 豆粕等饲料价格2024年同比上涨18% 占原奶成本62% [70] - 原奶产能过剩 2025年预计仍超110万吨 喷粉储存每吨亏损1.5万-1.9万元 [70] - 产品主粮属性削弱 消费场景被其他品类侵蚀 [71] - 深加工技术瓶颈 70%核心原料依赖进口 深加工产品占比仅7.3% [72] 未来发展趋势 - B端市场机遇 奶酪 黄油等固态乳制品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70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3% [76] - 政策支持 学生奶计划目标2025年惠及3500万学生 推动人均消费量提升 [77] - 冷链物流升级 数智化技术使鲜奶损耗率从15%降至5% 支撑低温奶渗透率向40%突破 [78] - 生物技术应用 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发酵等技术推动产业向生物制造新范式转型 [79]
中信建投:国产乳品深加工布局进程加快 B端需求扩张推动国产化替代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9:23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国内原奶供需失衡导致奶源相对过剩 国内外奶价倒挂 液奶需求疲软 [1][2] - 深加工产品具备更高附加值和更长保质期 有效平抑国际奶价并缓解奶源过剩压力 [1][2] - 奶酪、稀奶油、黄油等深加工品类成为乳品行业新增长点 [1][2] 深加工市场规模与产能 - 2024年奶酪、稀奶油、黄油行业规模合计突破350亿元 [3] - 国产企业在建或新投产产能预计超过70万吨 [3] - 若产能利用率达30%/50%/70% 可分别消化生鲜乳168万吨/280万吨/392万吨(按8倍折算) [3] - 奶酪、稀奶油、黄油B端规模超260亿元 [1][5] 细分领域发展动态 - 国内奶酪消费以再制奶酪为主 原制奶酪产量国产占比仅14% [3] - C端奶酪从儿童奶酪棒向成人奶酪、家庭餐桌场景延伸 国产品牌影响力增强 [3] - 稀奶油领域健康化需求推动动物奶油替代(当前人造:动物需求比为3.2:1) [3] - 新国标2026年实施利好国内头部品牌 B端客户供应链稳定性诉求强 [3] - 黄油B端需求维持双位数增长 C端开始拓展佐餐赛道 [4] 下游应用驱动因素 - 烘焙赛道含乳率持续提升(2025年1-4月新品含乳率57.2% 含乳脂率76.3%) [5] - 现制茶饮与咖啡市场2024-2028年预计复合增长15.8%和18.5% [5] - 西式快餐行业快速扩张 下沉空间较大(尤其披萨等品类) [5] - 乳品深加工成为产品创新和风味丰富的重要选择 如生酪拿铁、黄油拿铁等战略单品 [5] 国产替代进展与优势 - 国产品牌以高性价比、本土供应链和市场服务能力为核心竞争力 [2] - 奶源品质提升、深加工技术突破和生产经验积累持续缩小与进口差距 [2] - 妙可蓝多和伊利在B端推出国产干酪产品并维持高速扩张 [3] - 立高食品360Pro稀奶油具备国产先发优势 持续完善产品矩阵 [7] 企业战略布局 - 妙可蓝多作为奶酪行业龙头 与蒙牛协同提升B端服务能力 [7] - 伊利依托品牌、渠道、奶源和研发优势 成本管控能力强且产品品质优 [7] - 立高食品深耕烘焙领域客户 拓展茶饮类客户并与飞鹤合作探索高端替代 [7]
两次低位精准推荐妙可蓝多的复盘
2025-09-17 00:50
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 妙可蓝多是乳制品行业中奶酪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 其股性非常活跃[2] * 奶酪行业具有高附加值和较高的技术壁垒 生产线多为进口设备 市场进入门槛较高[9] * 奶酪作为乳制品消费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营养价值和附加值都较高[9] * 预调鸡尾酒市场并未如预期般迅速增长 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消费基础[19] * 奶油和奶酪市场本身是一个过百亿的大市场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20] 核心竞争优势与成功因素 * 公司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 包括领先两年的产能建设 全面的渠道下沉以及强势媒体投入[1][6] * 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 如2018年推出奶酪棒 该产品迅速成为零售端增长的核心推动力[5][7] * 有效的渠道策略 早在2016-2017年就开始拓展零售渠道 并通过加大招商和渠道下沉加快市场布局[5][7] * 高效的营销投入 包括投放央视广告 儿童频道广告以及分众传媒等 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5][7][8] * 与蒙牛的强强联合进一步强化了其先发优势 蒙牛通过精细化管理 预算化管理和更好的质控与生产管理 有效巩固了其核心竞争力[1][9][13]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B端市场(餐饮端)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14%增加到2024年的30%左右[1][17] * 2025年中报显示B端业务调整后增长率达到30%-40% 全年预计保持稳定增长[23] * 公司设定了较高利润目标 例如2025年的利润目标不低于2亿元[11] * 蒙牛在战略上非常倚重妙可蓝多 在原奶供给上给予优惠 为国产原制奶酪提供了良好基础 有助于提升毛利率[3][25] 市场表现与股价回顾 * 股价从2025年年内高位约33元回调至目前的24元[2] * 历史上曾在2019年7月和2021年5月分别达到重要高点 股价从约10元上涨至84.5元 涨幅高达700%[2] * 2024年12月10日发布的推荐报告后 股价从18.5元上涨至2025年中期的33.46元 实现接近翻倍的涨幅[10] * 目前股价24-25元左右 保留了30%以上的涨幅空间[10] 未来发展潜力与战略 * B端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 而C端产品矩阵丰富 通过B端 C端以及家庭自发购买三种路径 人均消费量将持续提升[1][12] * 公司产品更加丰富 包括儿童 成人 中老年人群体以及功能性奶酪产品 如加入人参提取物的奶酪或酪乳等[22] * 公司通过全面成本管理和构筑原制奶酪产业链 将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并通过副产品出路研究和统筹布局 逐步呈现规模效应[3][26] * 国产原制奶酪的发展开启了行业新纪元 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量[13][15] * 行业格局优化 一些企业因无法承受长期竞争压力而退出 竞争环境净化[11] 其他重要信息 * 与蒙牛合作后 公司渠道管理精细化程度提高 对开拓B端客户有很大帮助[25] * 公司品牌力指数一直排名第一 并且全国化布局正在完善中[24] * 在C端乳制品市场 妙可蓝多是龙头企业 蒙牛与其合并后进一步巩固了地位 伊利和光明则更多地发力于B端业务[21] * 公司始终专注于奶酪业务 通过不断研发和推出新产品 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15]
德国黄油价格继续下滑:Lidl率先降价至1.79欧元
搜狐财经· 2025-09-16 16:36
2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DOLC) 德国消费者近期再迎来一波食品降价潮:黄油价格明显下跌。继Lidl宣布下调价格后,其他大型零售商纷纷跟进,形成连锁反 应。 1 价格降幅与市场反应 根据最新消息,德国超市中最便宜的德国产牌黄油(250克装)售价已从1.99欧元降至1.79欧元,降幅约为20欧分,接近一成。 其他黄油产品的价格也将随之下调。此前,在2024年10月,德国产牌黄油价格曾飙升至2,39欧元,创下历史新高。 Lidl率先打响降价"第一枪",紧随其后,Aldi Nord 和 Süd、Edeka、Rewe、Netto、Norma、Penny 也纷纷宣布调低自有品牌黄油 的售价。目前尚不清楚同属施瓦茨集团的Kaufland是否会跟进。不过按照市场惯例,当黄油等关键民生商品降价后,其他零售商 通常很快会做出反应。 价格波动的原因 自2025年2月起,黄油价格已进入下降通道。价格波动的背后,原因在于供给端:去年农场交付的奶量减少,生奶脂肪含量下 降,加上2024年夏季"蓝舌病"疫情导致奶牛产奶量锐减,推动价格一度飙升。 3 历史价格对比与消费者影响 近年来,黄油价格起伏明显。2023年夏天,部分商超自有品牌 ...
选对“本命”奶油,快来收藏!
人民网· 2025-09-15 06:32
奶油与黄油的区别 - 奶油是从牛奶中分离出的乳脂混合物 含乳脂30%-40% 质地稀软 常用于甜点饮品装饰 [3] - 黄油是奶油进一步脱水浓缩的产物 含乳脂80%以上 呈固态 口感浓郁 适合烹饪或涂抹面包 [3] - 奶油是轻量版乳脂 黄油是浓缩版乳脂 [4] 动物奶油与植物奶油的区别 - 动物奶油主要成分是天然乳脂 植物奶油多含氢化植物油乳化剂等 含反式脂肪酸 [6] - 动物奶油常温下易化需冷藏 植物奶油稳定性好不易融化变形 [6] - 动物奶油入口即化奶香浓郁 植物奶油甜腻有蜡质感 动物奶油价格通常高于植物奶油 [6] 稀奶油与淡奶油的区别 - 稀奶油是科学调配产物 通过复配脱脂奶植物油或添加稳定剂调整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10%-30% 自带甜味 用于面包内部调味 [7] - 淡奶油是通过离心法从全脂牛奶中分离出的脂肪层直接杀菌制成 更易打发稳定性更好 脂肪含量30%-36% 奶香浓郁 常用于糕点饮品祷花 [7] 奶油与牛奶的区别 - 奶油脂肪含量高 多为饱和脂肪 牛奶脂肪含量低 还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 [9] - 奶油用于增添浓郁口感和香气如制作甜点 牛奶用途更广可直接饮用也能用于烹饪冲调饮品 [9] - 过多摄入奶油易导致脂肪堆积增加心脑血管患病风险 牛奶营养更均衡 [10][14] 乳糖不耐受者食用建议 - 动物奶油乳糖含量3%-4% 轻度乳糖不耐受者可少量食用 重度人群或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者应避免 [12] - 发酵型奶油部分乳糖被乳酸菌分解 更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 [12] - 植物奶油通常不含乳糖 但需注意反式脂肪酸含量 [12] 奶油保存方法 - 未开封时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高温环境 按包装保质期存放 [17] - 开封后用干净器具取用 排出空气后密封放冰箱冷藏 尽量一周内用完 [17] - 长期保存可分装成小份放入保鲜袋或密封盒置于冰箱冷冻 [17] - 开封后未密封保存即使未过保质期也可能变质 变质的奶油会结块发黄有异味 一经发现要立即丢弃 [18][20] 奶油热量及食用建议 - 动物奶油脂肪含量30%-36% 每100克热量350-370千卡 [25] - 植物奶油脂肪含量20%-35% 每100克热量250-360千卡 且部分含反式脂肪酸 [25] - 奶油热量远超多数食物 过量食用易导致热量堆积引发肥胖等问题 日常应控制摄入量 [27] - 建议搭配低糖清新食材如草莓蓝莓抹茶全麦面包或燕麦平衡营养 避免与高糖甜品叠加导致热量超标 [22] - 烹饪时可用奶油替代部分食用油增加风味的同时减少油脂摄入 如奶油蘑菇汤奶油烩鸡等低脂做法 [22] - 搭配美式咖啡红茶等饮品能提升奶油的醇香厚度 [24]
1-7月哈农业总产值达2.4万亿坚戈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15:46
行业整体表现 - 农业总产值达2.4万亿坚戈(约4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 [1] - 农业固定资本投资达4427亿坚戈(约8.2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1] - 粮食生产固定资本投资达1042亿坚戈(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48% [1] 细分领域产量增长 - 农产品加工业食品产量增长9.2% [1] - 饮料产量增长6.8% [1] - 植物油产量增长24% 黄油产量增长10.4% 香肠产量增长9% 面粉产量增长6.6% [1] 投资与现代化进程 - 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推广应用现代技术 [1] - 畜牧业和种植业产量提高 [1]
从奶荒到奶源大国,印度如何成为全球最大产奶国?|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9-10 09:52
在全球乳制品市场的博弈中,印度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就在今年 8 月,美国对印度乳制品开出了高达 50% 的关税,两国谈判一度陷入僵局。路透社等多家媒体分析,乳制品行业正是双方分歧的核心之一。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告,过去 30 年间,印度稳居全球最大产奶国,贡献了全球牛奶产量的四分之 一。 去年,印度牛奶产量突破 2.4 亿吨,是第二名美国的两倍以上。然而,时间倒回到 1947 年印度独立初 期,情况却截然不同——当时全国牛奶极度短缺,年产量仅约 1 700 万吨。 那么,印度究竟是如何从一个牛奶匮乏的国家,成长为如今的乳业巨头? 本文整理自播客「声动早咖啡」 与此同时,机械工程师库里恩(Verghese Kurien)在获得印度政府资助、完成学业后,进入阿南德地区的一家 乳制品厂工作。他协助当地合作社引进巴氏杀菌机等先进技术,并组建了专业兽医团队,为村庄里的牛只免费 治疗。合作社生产的品类也逐步从液态牛奶扩展至炼乳、黄油等多种乳制品。库里恩还利用印度当时的外汇短 缺,推动政府削减进口黄油比例,积极争夺新西兰乳制品在印度市场的份额。 在库里恩的带领下,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每个村庄都设有自己的合作社, ...
半年盘点|液奶市场上半年终现止跌迹象,但行业拐点尚难确认
第一财经· 2025-09-02 10:0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乳制品行业出现见底信号 液奶品类下跌幅度明显放缓 [1] - 主要乳企业绩呈现回暖趋势 伊利股份总营业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3.4% 蒙牛乳业收入415.7亿元同比下降6.9%降幅收窄 光明乳业收入124.7亿元同比下降1.9%优于同期 [2] - 新乳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增长3%和33.8% 高于去年同期增幅1.3%和25.3% [2] 液态奶业务状况 - 液奶业务收入降幅普遍收窄 伊利液奶收入361.3亿元同比微降约2% 较2024年同比下降12.3%明显改善 [2] - 2024年国内液奶产量2745万吨同比减少2.8% 打破此前五年保持的2%以上年增长态势 [2] - 新茶饮和咖啡每年替代约100万吨牛奶消费需求 但对包装牛奶的冲击已基本达峰 [4] 原奶市场变化 - 散奶价格从1.2元/公斤上涨至超过4元/公斤 已高于正常合同采购价 [5] - 原奶市场供需基本实现平衡 行业趋势逐步转好 [5] - 常温白奶和酸奶降幅趋缓 但原奶供需平衡节点预计推迟至明年 [5] 产品创新与研发 - 乳企加速推出功能化、健康化、高端化创新产品 蒙牛上半年推出100多款新品 光明推出27款功能性乳制品 [6] - 新乳业新品收入占比达双位数 低温品类整体增长超过10% [6] - 研发费用快速增长 伊利、光明、新乳业研发费用分别增长11.4%、41.5%和23.3% [6] 渠道变革 - 即时零售、零食折扣店、会员店超市等新兴渠道成为乳企布局重点 伊利液奶在新零售渠道收入占比达30% [6] - 渠道变化反映消费场景和购物习惯改变 传统商超客流下降 新渠道带来多元化增长机会 [6] 进口与产品结构 - 2025年1-6月进口乳制品138.3万吨同比增加5.7% 进口额64.2亿美元同比增长18.1% [7] - 国内固态乳制品和高附加值原料长期依赖进口 欧美市场奶酪、黄油等固态乳制品消费占比达50% [7] - 产品结构多元化与高附加值原料突破是行业转型升级关键方向 [7]
戒掉这种成分28天之后,我感觉年轻了10岁
36氪· 2025-09-01 07:18
核心观点 - 工业种子油中的高Omega-6脂肪酸可能通过加剧炎症反应加速人体衰老 表现为关节疼痛 皮肤暗淡 精力不足和认知迟钝等问题 [6][10][26] - 通过30天完全避免工业种子油摄入 实验者观察到膝盖疼痛消失 精力提升 皮肤改善和身体灵活性显著恢复 主观感受年轻10岁 [16][17][19][21][26] - 建议通过审查食品成分 替换健康脂肪(如橄榄油 牛油果油)和选择天然食物等方式减少炎症 无需依赖药物或保健品 [22][23][25][27] 种子油的危害机制 - 工业种子油(菜籽油 大豆油 葵花籽油等)富含Omega-6脂肪酸 现代饮食中过量摄入会持续加剧体内炎症 [10][13] - 炎症反应直接导致关节疼痛 皮肤浮肿 消化缓慢 荷尔蒙失调和大脑昏沉等症状 加速人体衰老进程 [10][26] - 种子油在加工食品 植物奶 餐厅菜肴和包装食品中广泛存在 几乎渗透所有现代饮食场景 [8][9][13][24] 实验效果观察 - 第一周:彻底清除含种子油的食品(沙拉酱 薯片 植物奶等)并改用橄榄油 黄油烹饪 [12][13][15] - 第二周:持续三年的晨间膝盖疼痛和僵硬感完全消失 炎症明显消退 [16] - 第三周:精力水平显著提升 不再依赖咖啡因 皮肤光泽度改善 浮肿减轻 [17] - 第四周:身体灵活性恢复至可轻松完成盘腿坐姿 主观年龄感受降低10岁 [19][21] 实施建议 - 清理食品柜:剔除含菜籽油 大豆油 葵花籽油 玉米油等成分的加工食品 [22] - 健康脂肪替代:使用特级初榨橄榄油 牛油果油 草饲黄油 酥油和椰子油进行烹饪 [23][30] - 选择天然食物:避免成分表中有陌生化学添加剂的食品 优先选择可识别原料的简单加工品 [23] - 外食策略:餐厅普遍使用菜籽油或大豆油 优先选择蒸煮或烤制菜品 [24] - 周期与记录:坚持30天无种子油饮食 跟踪精力 疼痛 皮肤和情绪变化以评估效果 [25][28]
宁新携手共拓阿拉伯国家市场—— 让更多好物尽显国际范儿
经济日报· 2025-08-28 22:08
新疆特色产业展示 - 新疆组织14个地州市52家重点企业参展 带来近千种优质特色产品[1] - 天山纺织展示羊绒制品 塔城可安可科技演示巡检机器人智能识别技术[1] - 新疆商贸物流集团展示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蓝图 中粮屯河番茄制品等特色美食受关注[1] 企业产品与技术发展 - 新疆蓝山屯河型材有限公司推出PVC发泡地板 属于绿色环保产品且隔热性能提升[2] - 公司产品标准持续提升并与国际接轨 节能产品已在多国实现良好应用[2] - 中国彩棉集团公司展示全产业链可控彩棉产品 实现彩棉由陆地棉向长绒棉品种改良[2] 区域产业合作与升级 - 宁夏与新疆在能源、交通、农业、生态等多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包括疆煤入宁和疆棉织霓裳等项目[2] - 宁夏富杨食品公司对产线技术改造 增加黄油产线并调整稀奶油产线以降低能耗并提升产量[3] - 企业通过科技投入研发高附加值乳制品 如黄油和稀奶油 以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3] 国际市场拓展 - 新疆企业通过博览会寻求阿拉伯国家市场合作机遇[1][2] - 两地企业依托优质产品共同开拓阿拉伯国家市场 合作前景广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