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牛奶粉

搜索文档
羊奶粉难撑起宜品集团的IPO野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2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和17.62亿元 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8.99亿元下降10.34% [9] - 2025年上半年期间利润0.57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0.99亿元大幅下降42.42% [9] 公司业务结构 -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业务占比超过50% 2022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为55.1%、57.4%、58.6% 2025年上半年为55.6% [3] - 2025年上半年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业务营收从5.50亿元降至4.48亿元 下滑幅度达18.5% [9] - 产品矩阵涵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牛奶粉、儿童及成人配方奶粉 [1]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14.0% [3] - 在中国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17.6% 第一名为佳贝艾特所属的澳优乳业 [3] - 伊利、蒙牛、君乐宝、飞鹤等乳业巨头均已布局羊奶粉市场 通过收购或推出新品牌进入该领域 [6] 行业发展趋势 - 羊奶粉市场处于培育期 主要卖点为低致敏性、易吸收等特性 适合对牛奶过敏的婴儿 [1][5] - 新国标实施后行业经历整合 小品牌退出、大品牌承接 [5] - 超过十分之一的婴配粉消费者购买过羊奶配方产品 [6] - 专业特配粉赛道过去两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3% [8] 公司战略布局 - 在黑龙江和山东建立自有牛羊牧场 在西班牙布局乳清采购网络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4家国内工厂和5家国外工厂 [4] - 致力于满足敏感型人群营养需求 包括对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或消化敏感的人群 [5] 行业挑战与竞争压力 - 新生儿数量减少的大环境对小型乳企造成更大竞争压力 [9] - 大品牌入局带来市场认知度提升 但凭借品牌效应和渠道能力对小品牌造成挤压 [8] - 羊奶粉面临专业脱敏特配产品的竞争 需要更专注于品类细分教育与成分优势沟通 [8]
鲁股观察|宜品乳业冲刺港股IPO:羊奶粉巨头能否破局增长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9-03 06:16
上市进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正式开启港股主板上市进程 [1]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14.02亿元增长至17.62亿元 2023年同比增长15.1% 2024年增速放缓至9.2% [1][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亿元 同比下滑10.36% 净利润5668.8万元 同比下降42.57% [1][6]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羊奶粉市场规模达192.5亿元 同比增长15.2% 预计2028年突破350亿元 [2] - 公司以14%的市场份额稳居羊奶粉行业第二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细分领域市场份额为17.6% 位居行业第二 [2]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以4.5%的市场份额位列国产品牌第二 [2] - 婴幼儿奶粉市场前十品牌市场份额合计达85%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 全产业链与全球化布局 - 在黑龙江北安拥有大型奶牛养殖基地 在山东莱西和即墨建有现代化羊场 [2] - 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生产基地2024年生产的羊乳清粉约占欧盟总产量的25% [2] - 西班牙工厂保障核心原料稳定供应 具备向欧洲市场出口产品能力 [3]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3.22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的18.3% [3] 财务数据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8亿元和1.72亿元 净利润率分别为16.2%、10.4%和9.8% [5] - 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市场推广费用增加和原材料成本上升 [5] - 库存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76天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361天 [6]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波动主要受婴幼儿配方奶粉包装升级影响 导致发货节奏暂时调整 [6] 产品结构与业务发展 -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业务收入从2022年7.72亿元增长至2024年10.33亿元 占比从55.1%提升至58.6% [5][7]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业务收入从2022年0.24亿元增至2024年2.1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3.3% [7] - 2025年上半年特医食品收入1.30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达16.1% [5][7] - 成人营养品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1.13亿元 同比增长16.5% [7] - 目前有15款特医食品处于注册准备阶段 40余款产品在研发中 [7] 股东结构与资金用途 - 牟善波先生直接持股19.16% 通过康旺投资持股38.31% 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启旺投资持股17.64% 合共持股约75.11% [6] - 其他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约24.89% [6]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产业链升级和智能制造、品牌建设及产品营销、国际扩张、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及一般营运资金 [7]
宜品营养闯关港交所:羊奶粉遇冷净利骤降,转型特医食品成果待考
北京商报· 2025-09-02 10:41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主板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与中信建投国际[1] -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 2024年市场份额达14%[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 是一家全产业链乳制品企业[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0.36%至8.06亿元 净利润大幅下降42.57%至0.57亿元[1][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17.6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8亿元、1.72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收入同比下降18.58%至4.48亿元 营收占比从61.2%降至55.6%[4] - 婴幼儿配方牛奶粉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2.49%至0.55亿元 毛利率从47.1%降至44%[4] - 成人及儿童奶粉和OEM及乳制品相关材料2025年上半年收入均出现下降[4] 产品结构分析 -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是公司收入支柱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72亿元、9.26亿元、10.33亿元 占比均超55%[4]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收入快速增长 从2022年0.24亿元增至2024年2.19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9.23%[7] - 特医食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1.7%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 毛利率稳定在70%以上[7] - 公司拥有4款已获批婴幼儿特医食品 覆盖无乳糖、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多个细分市场[8]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30亿元增长至2029年53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8.2%[7] - 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32亿元增长至2029年276亿元 复合增长率15.9%[7] - 婴幼儿特医食品市场高度集中 2024年前五大公司合占零售额90.8%[8] - 公司2024年在婴幼儿特医食品市场份额仅为4.5%[8] 发展战略 - 公司重点发力特医食品业务 意图开拓第二增长曲线[7] - 公司有15款特医食品处于预备注册阶段 在研产品超过40款[8] - 乳制品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 公司冲刺港股IPO旨在升级产业链和加码高潜力业务[8]
羊奶粉市场升温,行业老二宜品乳业冲击上市,高价产品背后的利润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9-02 07:59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羊奶粉市场从2008年3亿销售额增长至2024年250亿市场规模[1] - 专家预测未来八年我国羊奶产业潜在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别[1] - 市场份额激增得益于品牌数量增多和宣传力度加大[1] 行业驱动因素 - 羊奶粉因低敏易吸收特点成为过敏体质儿童家长的选择[1] - 相较于牛乳羊奶粉具有低敏优势[1] -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推动乳制品行业细分领域发展[5] 市场竞争格局 - 澳优旗下佳贝艾特是羊奶粉市场领头羊[1] - 宜品乳业以14%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二[1] - 伊利蒙牛君乐宝等大型乳企通过收购或合作方式入局[5] 宜品乳业公司概况 - 公司由乳业老兵牟善波创立并持有75.11%股份[1] - 专注于羊奶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2] - 产品矩阵涵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牛奶粉[2] 宜品乳业经营模式 - 上游环节拥有自有牧场和国外战略采购基地[2] - 销售环节主要采用经销商模式[2] - 客户涵盖大型区域经销商和电商经销商[2] 宜品乳业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收入14.02亿16.14亿17.62亿和8.06亿[5] - 净利润保持在亿元级别[5] - 得益于较高毛利率和净利率保持良好盈利能力[5] 行业挑战与前景 - 激烈竞争来自专业选手和大型乳企入局[5] - 营销费用高昂但公司维持稳定增长[5] - 保持持续增长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5]
宜品集团递表港交所,聚焦羊奶粉与特医食品双赛道
观察者网· 2025-09-01 11:47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与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核心聚焦羊奶粉及特医食品两大赛道 针对易过敏 乳糖不耐受及消化吸收不良等特殊营养需求人群提供差异化产品矩阵 [1] - 产品覆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 特医食品 婴幼儿配方牛奶粉及儿童 成人专属奶粉等多个品类 [1] 市场地位与份额 - 以2024年零售额计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整体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14.0% [1] - 在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17.6% [1] - 在婴幼儿特医食品领域排名行业第五 其中国产品牌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为4.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收入14亿元 2023年收入16.1亿元 2024年收入17.6亿元 [1] - 2022年年内利润2.27亿元 2023年年内利润1.68亿元 2024年年内利润1.72亿元 [1] - 特医食品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03.3% 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引擎 [2] 未来发展战略 - 持续深化羊奶粉专业化布局 构建低敏喂养科学认知体系 [2] - 依托低敏营养与工艺创新技术优势推动特医食品发展 [2] - 深化全球化布局 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机遇 [2] - 加大成人营养赛道投入 扩大成人乳品市场覆盖与细分场景应用 [2]
三年营收稳步增长 宜品集团递表港交所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1:42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宜品集团于8月31日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与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整体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14.0% 在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细分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17.6% [1] - 在婴幼儿特医食品领域位列行业第五 其中国产品牌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为4.5% [1] 业务布局与产品体系 - 核心聚焦羊奶粉及特医食品两大赛道 产品覆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 特医食品 婴幼儿配方牛奶粉及儿童成人专属奶粉 [1] - 针对易过敏 乳糖不耐受及消化吸收不良人群打造"高营养 易吸收 低致敏"差异化产品矩阵 [1] - 形成全生命周期营养服务体系 [1]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亿元 16.1亿元 17.6亿元 呈现稳步增长 [2] - 同期利润分别为2.27亿元 1.68亿元 1.72亿元 [2] - 特医食品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03.3% 成为业绩增长关键引擎 [2]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深化羊奶粉专业化布局 构建"低敏喂养"科学认知体系 [2] - 依托低敏营养与工艺创新优势推动特医食品发展 [2] - 深化全球化布局探索海外市场机遇 [2] - 加大成人营养赛道投入 扩大成人乳品市场覆盖与细分场景应用 [2]
宜品营养拟赴港IPO,上半年业绩下滑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08:36
公司上市申请与股权结构 - 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31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牟善波、青岛康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青岛启旺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合计持股75.11% [1][3] - 牟善波直接持股19.16%,康旺投资持股38.31%,启旺投资持股17.64% [3] - 牟善波自2018年1月起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25年6月调任执行董事 [4] 业务领域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羊奶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 [1] - 产品矩阵涵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牛奶粉、儿童及成人奶粉 [1]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在羊奶粉市场份额14%(排名第二),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份额17.6%(排名第二) [2] - 在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本土品牌中市场份额4.5%(排名第二)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14.02亿元,净利润2.27亿元 [2] - 2023年营业收入16.14亿元,净利润1.68亿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17.62亿元,净利润1.72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下降10.36% [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668.8万元,同比下降42.57% [1][2] 产业链与生产能力 - 产业链覆盖乳制品生产全价值链,包括上游牧场、原料采购、核心配料供应加工,中游配方生产,下游品牌推广与经销 [2] - 在黑龙江和山东经营自有牧场,在西班牙拥有战略采购基地 [2] - 西班牙工厂是全球最大羊乳清粉生产商之一 [2] 客户与供应商结构 - 主要客户包括大型区域经销商、电商经销商、制造商、食品公司与OEM品牌商 [5] - 2022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0.3%,2023年18%,2024年14.6%,2025年上半年13.9% [5] - 主要供应商包括原奶、乳品原料、包装材料及设备服务供应商 [5] - 2022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18.8%,2023年23.8%,2024年26%,2025年上半年30.3% [5] 行业竞争与风险因素 - 面临乳制品市场及婴幼儿配方奶粉、配方羊奶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细分市场竞争 [5] - 行业增长放缓可能加剧竞争压力 [5] - 生产运营中断、原材料价格质量波动、清关手续及国际物流延迟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5] 未来发展战略 - 深化羊奶粉专业化布局,构建"低敏喂养"科学认知体系 [6] - 依托低敏营养与工艺创新优势推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发展 [6] - 深化全球化布局,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机遇 [6] - 加大成人营养赛道投入,扩大成人乳品市场覆盖与细分场景应用 [6]
宜品集报考港交所上市:上半年营收减少10%,多次大手笔分红
搜狐财经· 2025-08-31 16:32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宜品集团于8月31日递交港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 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和中信建投国际 [1] - 公司专注于羊奶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 为全年龄段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 产品包括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牛奶粉等 [3] -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为核心收入来源 贡献超过五成收入 [10] 公司历史与股权结构 - 公司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成立的北安市乳品厂 2004年设立北安宜品乳业有限公司 2007年被牟善波全资拥有的英国康旺收购 [5] - 经过多次股权转让和增资 2025年6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 - 截至招股书披露 牟善波、康旺投资和启旺投资合计持有公司约75.11%股份 牟善波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7] - 公司注册资本约为2.61亿元 法定代表人牟善波 主要股东包括康旺投资、牟善波、启旺投资、臻爱投资等 [7]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全年营收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和17.62亿元 保持增长态势 [10] - 同期毛利分别为6.33亿元、8.05亿元和8.7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8亿元和1.72亿元 [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9.00亿元减少10.36% [1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668.8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9870.7万元减少42.57% [11] - 毛利率保持稳定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5.2%、49.9%和49.9% 2025年上半年为50.9% [11] 收入构成分析 -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收入2024年上半年为5.50亿元 2025年同期降至4.48亿元 同比下降18.6% 主要因包装更新暂时影响产品曝光度和销售 [12]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收入增长显著 2024年上半年为1.00亿元 2025年同期升至1.30亿元 同比增长29.3% [13] - 婴幼儿配方牛奶粉收入2024年上半年为7110万元 2025年同期降至5510万元 同比下降22.5% 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及公司策略性调整资源分配 [13] 现金流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4400.2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1.15亿元减少61.7% [14] - 现金储备持续减少 截至2025年6月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3.22亿元 2024年末为3.37亿元 2023年末为3.47亿元 2022年末为3.88亿元 [14] - 公司多次进行大额分红 2023年2月宣派股息2.11亿元 2023年3月额外宣派3810万元 2025年1月再度宣派3000万元 [14][15]
宜品冲刺港交所:中国第二大羊奶粉品牌,今年上半年营收超8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8-31 13:5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宜品集团于2025年8月3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海通国际和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2] -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4.0%在中国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7.6%在中国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排名中国本土品牌第二市场份额为4.5%[2]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羊奶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为全年龄段消费者提供高营养易吸收低致敏的解决方案产品矩阵涵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牛奶粉儿童及成人配方奶粉产品等[2] - 公司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2] 渠道与覆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通过经销商和全国连锁渠道覆盖全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333个地级市超2700个县级区域终端门店6.1万家其中超7000家门店是母婴门店[3]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系列进入了全国部分医院和院边店渠道[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和17.62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8.06亿元2024年同期为9.00亿元[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8亿元和1.72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57亿元2024年同期为0.99亿元[5] 资金用途 -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以提升产品配方及相关技术产业链升级和智能制造以支持产能提升及生产工艺升级品牌建设及产品营销以加强消费者意识及加快市场渗透国际扩张以建立和加强在主要国际市场的业务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升级和在业务融入关键系统以及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