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

搜索文档
为何经济放缓而市场强势
2025-08-18 15:10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宏观经济表现 - 7月实际GDP增速预计为4.8%,低于二季度的5.2%[1][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但内需低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下滑至负值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回落至3.7%[3] - 生产端受新增订单和出口交货值增速下行拖累,但高技术产业保持较高增速[1][4] 消费与就业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延续下行趋势,商品需求强于餐饮消费[1][5] - 家电家具、文化办公用品等两新需求明显退坡,服务消费动能逐步回升[1][5] - 就业市场受基本面波动影响,失业率边际上升[1][5] 房地产市场 - 销售面积和开发投资均明显下降,房企资金来源显著回落[1][6] - 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去库存取得进展,代售面积继续下降[1][6] - 整体企稳基础减弱,需关注后续地产质量优化政策[1][6] 投资需求 - 四大类投资需求均进入负增长区间,受价格疲软、极端天气、外部关税、投资收益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1][7] - 长期来看,中国仍有较好的投资空间与机会[7][8] - 人均资本存量较低,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需要大量投资支撑[8] 基建投资 - 近期明显回落,水利工程和交易仓储投资转负,电力类投资保持韧性[1][9] - 上一次基建投资同比增速转负是在2021年10月,2022年初政策支持后显著上升[9] - 需观察未来是否有结构性政策出台[9] 制造业投资 - 面临外部关税压力、内部价格疲软、收益下滑以及反内卷等挑战[10] - 结构性亮点集中在产业升级板块,如两新板块、汽车、航空航天及通用设备等装备制造业[10] 市场表现与长期逻辑 - 市场强势源于长期经济逻辑,包括科技创新突破、风险事件减弱和人民币资产重估机会[2][11] - 短期经济波动并非核心矛盾,资本市场突破关键点位的选择更重要[11] - 宏观叙事呈现三重因素演变:科技创新突破、风险事件减弱、美元信用体系重构[11] 后续关注点 - 资本市场结构性表现分化,如微盘股表现较好但可能引发金融风险[12] - 海外风险扰动,美国9月降息概率较大,若10月通胀反弹可能影响国内市场[12] - 中国机会更多源于长期逻辑变化,而非短期数据波动[12] 产业升级与高技术产业 - 高技术产业增速持续领先,信息传输、软件和IT等高端服务业保持10%以上的生产增速[4] - 制造业结构景气度集中在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如船舶、航天、计算机、电子、工业机器人以及锂电、新能源车等领域[4]
四川金顶股价微涨0.28% 成交额突破9.2亿元
金融界· 2025-08-18 14:5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8日收盘,四川金顶股价报10 8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03元,涨幅0 28% [1] - 当日成交额达9 20亿元,成交量853313手,振幅5 93% [1] - 盘中最高触及11 05元,最低下探10 41元 [1] - 8月18日早盘,股价快速反弹,5分钟内涨幅超过2%,盘中一度报10 72元,成交额达1 29亿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水泥、建材等,同时涉及机器人概念和新能源车领域 [1] - 2025年中报显示业绩扭亏为盈 [1] 资金流向 - 8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253 51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 6%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8896 4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2 36% [1]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0%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2:55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总体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86.8万辆 同比增长30% [1] - 计入油电混合车后电动车销量达645.6万辆 占全球汽车总销量29% [1] - 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1970万辆 年增21% 2026年增幅将放缓至14% [3] 纯电动车市场表现 - 第二季度纯电动车销量达328万辆 同比增长39% [1] - 比亚迪以18.3%市占率居首 销量年增43% [1] - 特斯拉维持市占率第二但主要市场表现衰退 吉利以6.4%市占率保持第三 [1] - 零跑和小鹏首次实现季度销量超10万辆 小米后续车型增加及产能扩充值得期待 [1] - 现代受益韩国政策激励 销量年增41% 市占排名第十 [1] 插电混合式电动车市场格局 - 第二季度插电混合式电动车销量158.7万辆 同比增长15% [2] - 比亚迪市占率从近40%下降至28.9% 销量同比减少12% [2] - 理想市占率微升至7.4%居第二 问界占比升至6.2%位列第三 [2] - 腾势新车型N9推动销量逆势增长41% 进入前十名 [2] - 方程豹专注小众性能越野车市场 对整体销量贡献有限 [2] 政策环境与市场展望 - 中国市场通过以旧换新补贴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驱动消费力 两项政策计划年底结束 [2] - 美国电动车补助政策将于9月30日结束 能源政策转向使产业缺乏发展前景 [3] - 中国市场积极遏制不合理汽车价格战 预计2025年下半年各项折扣优惠将减少 [2]
“两新”政策促进产业升级 提振消费需求成效明显
央视网· 2025-08-18 12:29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成效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7.3% [3] - 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9.8% [3] - 信息传输软件业与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近30% [3]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日用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44.5% [5] - 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30.1% [5] - 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增幅超50% [5] - 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 [5] 产业转型升级效应 -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6] - 政策驱动零售业需求增长与制造业设备更新形成良性互动 [6] - 经济内循环更加顺畅 [6]
十年新高之下的“投资焦虑”怎么破?聊聊ETF这剂良方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15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情绪 - A股市场多个主要指数创新高 上证指数突破3731点刷新十年新高 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 创业板指刷新2023年2月以来新高[1][2] - 投资者出现两极分化焦虑 空仓/轻仓者因错过上涨机会而焦虑 重仓者因持仓滞涨与市场脱节而焦虑[3][4] - 焦虑本质反映"既怕错过又怕做错"的普遍投资心理困境[4] 市场结构与估值分析 - 市场容量发生根本性变化 上市公司数量从2015年约2800家增至当前超5400家 总市值从约50万亿增至突破100万亿[7] - 万得全A市盈率-TTM为21倍 处于近十年83%分位数水平[9] - 股权风险溢价约为2.95% 处于历史64%分位点 显示市场尚未进入过度狂热阶段[9] 行业表现分化 - 结构性行情导致板块表现差异显著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19个突破去年10月8日新高 占比刚过60%[14] - 行业涨幅分化极大 综合/通信/电子等行业涨幅超20% 食品饮料/煤炭等行业跌幅超20%[15] - 市场呈现板块轮动态势 银行板块近期休整 科创/芯片/光伏等前期滞涨板块开始表现[17] ETF投资价值 - ETF能有效解决"赚指数不赚钱"问题 通过跟踪指数确保在上涨行情中从不缺席[19] - ETF可避免非理性择时 通过一篮子成分股组合降低错失主线行情风险[20] - ETF简化投资决策 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对指数代表性和估值水平的判断[21] - ETF兼具投资载体和心理缓冲器功能 帮助投资者从容面对市场波动[22] ETF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改良版杠铃策略 进攻端聚焦成长动能 防御端坚守红利策略[24] - 宽基ETF中创业板指和创业板50具备估值优势 市盈率分位数处于历史中枢下方[24] - A500ETF因聚焦新质生产力 有望受益于充沛流动性[25] - 行业主题ETF可关注两条主线:硬科技成长(科创人工智能ETF/人工智能AIETF/5G通信ETF)和基本面稳健的轮动补涨机会(券商ETF/新能源车ETF)[28] - 防御性布局重点考虑自由现金流ETF与红利质量ETF 规避价值陷阱[28] 投资方法论 - 建议采用分步建仓策略 将资金分五份 先建底仓后再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加仓[30] - 对于滞涨持仓 若买入逻辑未变应保持淡定 等待资产价格向内在价值回归[30] - 可考虑将部分滞涨标的转换为宽基ETF 确保投资方向与市场同步[31] - 长期投资需把握四大关键要素:长期视角、资产配置、风险控制和情绪管理[32]
满屏涨停,A股超级赛道,近50股涨超10%
证券时报· 2025-08-18 09:4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强势上攻 上证指数创10年新高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创多年新高 北证50最高飙升逾7%创历史新高 [1] - 超4100只个股上涨 成交额放大至2.81万亿元 创近10个月新高 [1] - 上证指数最新报3728.03点 涨31.26点 涨幅0.85% 振幅1.18% 最高3745.94点 最低3702.38点 [2] 行业资金流向 - 计算机行业获20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 通信和电子行业均获超百亿元净流入 [3] - 传媒 机械设备 国防军工 汽车行业均获超50亿元净流入 轻工制造连续12日获净流入 [3] - 房地产净流出近14亿元 煤炭 基础化工 石油石化 家用电器等行业净流出超亿元 [3] 人工智能产业链 - 人工智能概念全面爆发 数据中心方向最活跃 板块指数放量创历史新高 [3] - 液冷服务器 英伟达概念 AI眼镜 东数西算等多个人工智能细分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 [5] - 曙光数创30cm封板 高澜股份 祥明智能等近10股20%涨停 华胜天成 中安科等近50只股涨停或涨超10% [3] - 中科金财 银轮股份 智微智能 金田股份等批量涨停 [5] - 中信证券看好光纤产业加速演进 海外大厂加速布局空芯光纤 数据中心光通信互联需求快速增长 [5] 新能源汽车板块 - 新能源车概念股掀涨停潮 板块指数创3年半新高 成交6483亿元创历史新高 [6] - 奇德新材 南亚新材 奕东电子等多股20%涨停 凌云股份 汉钟精机等逾50股涨超10% [7] - 财政部第三批690亿元消费补贴资金落地 覆盖汽车等领域 政策延续至2025年底 [8] - 常州 西安等多地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 常州个人购车最高补贴5000元 [9][10]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认为A股流动性充裕是行情主要驱动 建议保持偏高仓位 重点配置AI链 创新药 军工 大金融 [3] - 华龙证券维持乘用车行业"推荐"评级 认为在补贴支撑下销量有望维持增长 [11]
机构:2025年第二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年增30%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5:22
新能源车销量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全球新能源车(NEV)新车销量达486.8万辆,年增30% [1] - 若计入油电混合车(HEV),第二季电动车(EV)销量达到645.6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29% [1] 品牌表现 - BYD(比亚迪)以18.3%的市占率稳居BEV最大品牌,销量年增率高达43% [1] 行业预测 - 预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1970万辆,年增21% [1] - 预期2026年的增长幅度将放缓至14% [1]
研报 | 2025年第二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年增30%
TrendForce集邦· 2025-08-18 04:08
新能源车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二季全球新能源车(NEV)销量达486.8万辆,年增30% [2] - 计入油电混合车(HEV)后,电动车(EV)总销量达645.6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29% [2] - 预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1,970万辆,年增21%,2026年增长幅度将放缓至14% [8] 纯电车(BEV)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BEV销量达328万辆,年增39% [5] - BYD以18.3%市占率位居BEV市场第一,销量年增43% [6] - Tesla市占率11.7%排名第二,但销量年减14%,主要因中国、北美、西欧市场衰退 [6] - Geely市占率6.4%排名第三,Leapmotor和XPeng首次达成季销量10万辆以上 [6] - Xiaomi目前销量以SU7为主,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6] - Hyundai受惠于韩国市场政策激励,销量年增41%,市占率2.4%排名第十 [6] 插电混合式电动车(PHEV)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PHEV销量为158.7万辆,年增15% [7] - BYD市占率28.9%保持第一,但销量年减12%,市占率较先前近40%下降 [7] - Li Auto销量年增11%,市占率7.4%排名第二 [7] - AITO市占率6.2%排名第三,Denza推出新车型N9后销量逆势增41%,进入前十 [7] - BYD集团需依赖主力品牌维持市占优势,子品牌Fang Cheng Bao对销量贡献有限 [7] 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国市场汽车价格战将减少,消费力由以旧换新补贴和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驱动,两项政策计划年底结束 [7] - 美国电动车补助政策将于9月30日结束,产业缺乏发展前景 [8]
北汽蓝谷半年亏23亿负债率80.26% 新能源车前7月销量7.74万增98.6%
长江商报· 2025-08-18 00: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 [2][5] - 净利润亏损23.0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5.71亿元有所收窄 [2][5] - 毛利率为-5.47%,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为-7.51%和-4.14%,呈现改善趋势 [6] - 研发费用10.70亿元,同比增长62.94%;销售费用8.56亿元,同比增长10.51% [6] - 资产负债率升至80.26%,为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 [4][9] 销量与品牌表现 - 子公司北京新能源前7月销量达7.74万辆,同比增长98.58% [3][13] - 高端车型享界S9 6月交付4154辆,环比增长94.7%,位列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品类第一 [3][11] - 享界品牌门店总数超700家;极狐品牌一级门店达370家 [11][12] - 公司聚焦享界、极狐、BEIJING三大品牌,覆盖高端、中高端及经济型市场 [11][12] 战略与运营 - 为应对行业竞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快速扩张销售渠道,影响短期业绩 [2][5] - 通过技术创新、商务谈判及品牌建设推动成本优化,下半年毛利率有望改善 [6][14] - 能源服务方面累计建设140座极狐充电站,接入超100万根公共充电桩,覆盖330+城市 [12] - 已为8.5万名用户提供家用充电桩安装服务 [12] 历史业绩对比 - 2020—2024年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为-64.82亿元、-52.44亿元、-54.65亿元、-54亿元、-69.48亿元 [7] - 同期营业收入从52.72亿元增长至145.12亿元,但增速波动较大 [7] - 资产负债率在过去五年间介于70.10%—80.26%之间 [8][9]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3月代康伟辞任董事长,张国富接任董事长;刘观桥任经理,乔元华任董事会秘书 [9][10]
A股分析师前瞻:风险偏好明显提升,中期A股仍有充足空间和机会
选股宝· 2025-08-17 13:37
牛市阶段分析 - 当前A股市场处于牛市第二阶段,特征为风险偏好修复,场外资金通过保险、银行理财与固收+等渠道净流入股市,表现为股债估值再平衡 [2] - 牛市三阶段理论:阶段一无风险利率驱动,阶段二风险偏好修复,阶段三盈利预期提升,当前主要指数股权风险溢价(ERP)显示股债性价比仍有空间 [2] - 居民存款搬家处于早期阶段,A股总市值/居民存款、流通市值/居民存款处于历史低位,潜在增量资金约50万亿以上 [2][4] 市场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自由流通换手率达4%平台,接近历史强势行情水平(如2005/2009/2014/2020年),融资余额/自由流通市值仍在中位,杠杆资金活跃度未触顶 [5] - 机构开户热情增长推动权益基金新发改善,机构优势与"健康牛"形成正向循环,市场波动率逼近历史底部 [5] 行业配置建议 - 东财策略建议关注AI、医药、非银、半导体、有色、军工、互联网等行业 [4] - 兴证策略推荐券商、AI扩散、军工、"反内卷"方向,指出部分板块拥挤度较低 [3][5] - 中信策略提出"供给在内反内卷、需求在外出利润"主线,聚焦稀土、钴、磷肥、制冷剂等出口管制受益行业 [3][4] - 华西策略配置新技术(国产算力、机器人、固态电池)及大金融板块 [4] 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 - 国内"反内卷"政策推动上游资源品(铜、铝、油)及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盈利修复,中游利润率改善预期强化 [5] -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或加速,资金流向非美资产,利好创新药、港股互联网龙头、英伟达产业链等全球竞争力产业 [6] - 煤炭股上涨逻辑源于商品价格下行斜率放缓及股息回报性价比,非传统周期复苏驱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