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搜索文档
希玛医疗(03309.HK)9月11日耗资38.67万港元回购20万股
格隆汇· 2025-09-11 09:35
公司回购 - 希玛医疗于2025年9月11日耗资38.67万港元回购20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1.92至1.95港元 [1]
王辰被免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职务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08:49
人事任命 - 任命王文君为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3] - 任命王志刚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3] 人事变动 - 免去王辰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职务 [4] 王辰背景 - 医学博士 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 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 [7] - 长期在多家医疗机构从事临床研究教学工作 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 [9] -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一等奖1项 二等奖3项 [9][10]
含“新”量十足 打开服贸会的方式已是next level
央视新闻· 2025-09-11 08:26
比如,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共发布了包括《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等在内的三份权 威报告,这三份报告是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重要研究成果,与服务贸易发展密切相 关,时效性强、权威度高,对助力服务贸易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25年服贸会已于昨天正式开幕,作为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中外企业在这 里感知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今年的服贸会将带来哪些新技术、新成果?又有哪些新业态和新场景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是服贸会的第二天,有哪些重要日程安排和新品发布?跟随记者去现场看 一看。 总台央视记者 宋菀:今天是服贸会展期的第二天,现场依然是热闹非凡。观众在展馆内不仅能了解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成果,还可以品尝机器人制作的美食、试戴能识别食物卡路里的AI 眼镜,或者来一场数字文旅的"奇妙之旅"。 除了展览展示精彩纷呈之外,今年服贸会的活动安排也是亮点满满,一共有近180场论坛会议。具体到 今天,41场活动将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在这其中,有几场主题论坛的关注度很高。 接下来我们再来关注下成果发布环节,今天一共有18家企业及机构将发布新成果近40项,内 ...
商务部:将进一步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
中证网· 2025-09-11 04:20
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政策 - 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1] - 推动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 [1] - 稳妥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 [1] 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 - 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 [1] - 商签更多高标准经贸规则以促进服务贸易更高水平开放 [1] - 深化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和规则协调 [1] 制度环境优化与平台建设 -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省市先行先试作用 [1] - 实施《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1] - 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综合改革开放平台 [1] 国际合作与平台利用 - 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并创新合作方式 [1] - 深化合作领域推动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1] - 利用服贸会、进博会、数博会等平台提供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1]
以扩内需和产能治理带动价格修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0:09
核心观点 - 8月CPI同比下降0.4%但核心CPI同比上涨0.9%连续四个月扩大 反映经济结构性分化和新动能成长 [1][2] - PPI同比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且环比由降转平 显示工业领域供需改善和价格修复趋势 [3] - 服务消费和升级类商品需求稳健复苏 工业领域传统行业供给优化与新兴领域需求扩张并存 [1][2][3] 消费价格指数(CPI)表现 - 整体CPI同比下降0.4% 主要受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拖累 其中猪肉/鲜菜/鸡蛋价格同比降幅达两位数 [1] - 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四个月扩大 反映内需持续复苏 [2] - 服务消费价格稳步上涨 医疗/教育/旅游等服务价格涨幅扩大 金饰品/铂金饰品/家用器具等升级类商品价格显著上涨 [2]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1% 但扣除能源后实际上涨1.5%且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 [2] 生产价格指数(PPI)表现 - PPI环比由降转平 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趋势 同比降幅显著收窄0.7个百分点 [3] - 煤炭/钢铁等传统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由降转升 因产能治理措施改善供需格局和企业竞争秩序 [3] - 高技术产业和绿色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包括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船舶制造/通信系统设备/环保装备制造等领域 [3] - 升级类消费需求拉动工艺美术/运动用球类/专项运动器材/乐器制造等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 [3] 经济结构特征 - 食品价格波动主要体现供给侧保障能力增强而非需求萎缩 受季节性和天气因素影响且后续拖累可能减弱 [1] - 能源价格下行影响消费品价格 但燃油小汽车等部分重要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已出现收窄 [2] - 经济呈现"传统领域供给优化、新兴领域需求扩张"的结构性特征 反映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进程 [4]
21评论丨以扩内需和产能治理带动价格修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2:49
核心观点 - 8月物价数据呈现结构性分化 CPI同比下降但核心CPI连续回升 PPI同比降幅收窄 反映经济转型与结构优化信号 [1][2][3][4]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表现 - 8月CPI同比下降0.4% 由平转降 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和食品价格低于季节性水平影响 [1]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 其中猪肉、鲜菜、鸡蛋等价格同比降幅均达两位数 [1] - 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四个月扩大 显示国内消费需求稳健复苏 [2] - 服务类消费持续回暖 医疗、教育、旅游等服务价格涨幅稳步扩大 [2] - 升级类消费保持较高热度 金饰品、铂金饰品、家用器具等价格涨幅显著 [2] 工业生产者价格(PPI)表现 - PPI环比由降转平 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趋势 同比降幅显著收窄0.7个百分点 [3] - 煤炭、钢铁等传统原材料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价格环比由降转升 [3] - 高技术产业和绿色行业价格稳步上升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船舶制造、通信系统设备及环保装备制造等领域价格同比上涨 [3] - 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拉动工艺美术、运动用球类、专项运动器材、乐器制造等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 [3] 结构性特征与政策影响 - 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1% 主要受原油等大宗能源产品价格下行影响 扣除能源因素后工业消费品价格实际上涨1.5% 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 [2] - 燃油小汽车等部分重要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出现收窄 反映提振消费政策与治理市场低价竞争共同作用 [2] - 当前价格数据呈现"传统领域供给优化、新兴领域需求扩张"的结构性特征 反映中国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4]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 企业无序竞争行为得到有效治理 市场秩序优化 促进工业品价格持续修复 [4]
航亚科技20250910
2025-09-10 14: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航空发动机制造业(精锻叶片、精密加工零部件)和医疗骨科植入物制造业[2][3] * 公司为航亚科技 核心业务是精锻工艺和精密加工 并基于此技术拓展至医疗领域[2][3] **核心业务与优势** * 核心业务包括精锻工艺(主要用于压气机叶片制造)和精密加工业务(涵盖整体叶盘、机匣等重要零部件)[3][4][21] * 精锻工艺优势在于实现近净成型 提高制造效率 降低成本并提升材料强度[17] * 精密加工业务技术壁垒高 覆盖航发主要结构件 价值量占比约25%至55% 公司拥有相关特种工艺设备及Netcap等认证[21] * 基于精锻技术发展医疗业务 为强生、施乐辉等龙头企业供应骨科断件[4][10] **市场地位与竞争** * 在国际市场面临德国LSTZ、法国LIS及以色列公司竞争 但凭借技术、质量、交付和成本优势与GE、普惠、罗罗等主机厂建立稳定配套关系[2][8][18] * 深度参与国际主流发动机型号 如GE 9X、CFM 56和LEAP系列[2][9][11] * 精锻叶片性能优越 处于行业上等水平 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叶片在航发中价值量约占35% 其中精锻叶片占比约10%[19] * 产业链位于中游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为维斯伯、ATI及T-MAT等 下游客户为GE、普惠、罗罗、西门子等主机厂[2][1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内贸航空板块增长约8.3% 医疗板块增长约16.7%[2][14] * 国内市场增速超40% 成为核心增长点 国外市场增速为-15%[2][14] * 2024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 对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加回股份支付后要求达1.55亿至1.8亿元[4][16] * 子公司贵州航亚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000多万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并扭亏为盈 实现利润100至200万左右[22] **市场需求与前景** * 未来五年国内军用航发市场对精锻叶片需求总额预计约400亿人民币(年均约80亿)民用市场年均需求约60多亿人民币[4][20] * 航空制造业订单充足 下游需求明确增长 海外转包市场前景良好 可涵盖4至5年以上生产周期[23] * 公司与商发合作时间长 涉及长江1000、长江2000等核心型号配套[13] * 与罗罗公司合作进展迅速并取得显著突破[1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2013年成立 2020年科创板上市 董事长持股约14% 航发资产持股约5%[2][6] * 管理层多为技术背景 董事长拥有超过30年两级叶片制造经验[3][7] * 国际业务资质认证严格 从接触客户到批量交付周期约6年以上 形成行业和时间壁垒[18] * 2025年上半年赛峰国际整体业务量增长约10% 但公司对其交付预计减少 主要受库存周期影响而非份额或价格变化[15]
优化负面清单管理,推进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
第一财经· 2025-09-10 11:36
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进展 - 202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7.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4% 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1] - 通过"三张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制度型开放 包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跨境服务负面清单》[2] 负面清单缩减成效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3]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2021年版31条缩减至29条 制造业实现外资全面开放[3] - 《跨境服务负面清单》全国版71条 自贸试验区版68条 在金融/医疗/互联网等重点服务业扩大开放[3] 两单衔接机制创新 - 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衔接 构建统一协同的清单管理机制[4] - 建立统一服务窗口和解释口径 降低企业交易和合规成本 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4] - 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协定要求[4] 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 - 以上海自贸区和海南自贸港为代表 在金融/电信/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探索"两单合一"试点[5] -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框架 实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实现准入前与准入后管理衔接[5] 配套政策优化措施 - 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定期评估条款适用性 取消不符合发展趋势的限制措施[6] - 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一网通办"准入服务[6] 跨境服务贸易开放突破 - 2025年8月1日起施行《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 境外人员商务活动停留期限放宽至30天[7] - 在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 允许境外优质服务进入国内市场[7] 国际规则对接路径 - 参照WTO《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 简化许可审批程序 提高监管政策透明度[8] - 探索"三单合一"统一管理模式 对所有市场主体实施全面统一的准入管理[8] - 通过压缩/优化/统一三张清单 形成国际化市场准入制度体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