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估值

搜索文档
[9月24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继续上涨;5.9星一周年,市场还会继续向上吗;自动止盈功能上线)
银行螺丝钉· 2025-09-24 13:38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A股港股比较强势,整体上涨。 截止到收盘,还在4.2星,距离4.1星不远。 大中小盘股都上涨,小盘股上涨更多。 昨天价值风格强势,今天变成成长风格强势。 科创、创业板领涨。 港股也整体上涨。 • 港股恒生指数,上涨43%。港股科技股上涨更多,恒生科技上涨66%。 人民币资产最近一年涨幅排在全球前列。 原因也是因为,一年前估值实在太低了。 当时A股港股在5.9星。 港股科技股上涨超2%。 1. 今天刚好是9月24日一周年。 在一年前,9月中旬,A股港股都在5.9星上下。 过去一年里,A股港股大幅上涨,从5.9星的历史极端低估,上涨到现在的4.2星上下。 过去一年里,截止到9月23日收盘: • 全球股票市场,上涨17%。 很多指数的估值创下历史新低。 同时A股港股整体估值,比全球市场平均估值,低50%。 另一方面,去年9月美联储开启了首次降息,之后美元利率、汇率下降。 全球市场流动性变得充裕。 同时去年9月24日,咱们也推出了一篮子的利好政策。 加上国家队买入上万亿的300、500等指数基金,让A股港股逐渐从底部提升起来。 低估,是最大的利好。 如果再来一轮5点几星,相 ...
[9月23日]指数估值数据(螺丝钉定投实盘第383期发车;养老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9-23 18:20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大盘盘中下跌后反弹 收盘维持在4 2星级 盘中一度跌至4 3星级[1][2] - 大盘股下跌幅度较小 中小盘股下跌较多[3] - 成长风格下跌略多 价值风格整体上涨 呈现风格轮动特征[4][5][6][7] - 银行指数整体上涨 此前曾触及高估 目前回调至正常估值区间[8][9][10] - 港股市场小幅下跌[11] 结构性行情与牛市特征 - 结构性行情对主动优选组合有利 该组合今日小幅上涨[12][13] - A股港股牛市多呈现"闪电快牛"特征 较少出现慢牛[22] - 牛市通常由部分品种领涨 每轮领涨品种不同 并非持续大涨 而是"进三退一"式波动上行[14][15][16] - 最近一年A股港股出现2-3波"短期大涨-横盘回调-再次上涨"行情 两轮上涨间隔数月[17][18] - 低估值品种伴随公司盈利增长 后续仍存在上涨机会 但需耐心应对波动[19] 定投策略与组合操作 - 指数增强组合因回归正常估值暂停定投 继续持有 待低估时恢复[21][27] - 主动优选组合定投9474元[21] - 月薪宝组合定投10000元 该组合股债配置比例为40%股票+60%债券 自带再平衡与止盈策略 适合4-5星市场环境投资[21][44] - 月薪宝组合股票部分偏价值风格 当前估值略低于年初 债券部分以中短债为主 因利率上升投资价值提高[45] - 个人养老金定投中 中证A500和中证红利因回归正常估值暂停定投[30][31][32] - 养老指数基金为2024年12月新设品种 年投入上限12000元[33][34] 投资业绩表现 - 养老指数基金定投7个月实现盈利 中证A500盈利20%(市盈率约24倍至高估) 中证红利盈利约4%[37] - 红利指数当前低迷 接近低估区间[38] 估值数据摘要 - 沪深300市盈率15.62 市净率1.82 股息率2.27%[42] - 中证500市盈率31.06 市净率2.32 股息率1.27%[42] - 创业板市盈率43.52 市净率5.61 股息率0.85%[42] - 中证A500市盈率22.06 市净率2.14 股息率1.95%[42] - 中证红利市盈率10.07 市净率1.01 股息率4.63%[42]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88%[52]
[9月22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继续上涨;老登股是啥意思;月薪宝体验官福利来了)
银行螺丝钉· 2025-09-22 13:51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大盘盘中一度下跌但收盘上涨 整体微涨且维持在4.2星评级 [1][2] - 大小盘股均略微上涨且涨幅相近 但市场内部涨跌分化明显 [3][4] - 成长风格中科创板上涨较多而创业板略微上涨 价值风格整体下跌 [5][6] - 消费等行业表现低迷 [7] 历史风格周期与市场术语演变 - "老登股"指代近两年上涨较少品种 如白酒、家电、煤炭等消费及能源板块 [8][28][29] - 2015年小盘股牛市期间大盘蓝筹股被称"大烂臭" 小盘股一年上涨4-5倍但随后下跌70% [10][11][13] - 2020年"三傻"指银行保险等低涨幅板块 当时大盘成长指数上涨超150% [16][19][20] - 银行指数2024年创历史新高 同期科技股大幅下跌腰斩 [23][24] - 风格轮动导致术语更迭:2015年小盘强势、2019-2021大盘成长强势、2024年小盘成长强势 [35][36][37] 估值与投资策略 - 结构性牛市下不同品种涨幅分化 强势品种后续可能出现估值大幅回落 [33][34][38] - 被市场群嘲资产可能因低估提供买入机会 而被追捧资产可能因高估提供卖出机会 [41][42][43][44] - 多个指数估值数据更新:沪深300市盈率15.62倍 创业板市盈率43.52倍 纳斯达克100市盈率29.97倍 [49] 产品与活动信息 - 月薪宝投顾组合含40%股票与60%债券 股票部分偏价值风格且估值略低 债券部分为中短债且投资价值提升 [45] - 开展月薪宝体验官活动 提供定制帆布包作为福利 [45] - 发起"我的定投微笑曲线"投资感想征集活动 分享用户定投盈利经历 [47]
[9月18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回调;美联储降息,对A股港股影响如何;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9-18 14:06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上午大盘上涨,一度回到4.1星。 证券、地产今天下跌较多,超过2%。 1. 美联储降息,对A股港股是利好吗? 2. 降息利好,是在降息之后体现么? 到下午大盘下跌1%,收盘还在4.2星。 大盘股下跌较多,中小盘股下跌少一些。 创业板等成长风格,红利自由现金流等价值风格下跌。 螺丝钉也汇总了红利类指数的估值,供参考,见文章下方图片。 相对规模庞大的美元债券规模来说,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利息开支。 化解的方式也很简单,降低利率,借新还旧。 所以美元利率在未来某个时刻,会回到2-3%的历史平均水平。 只是这个时刻,是发生在9月,还是发生在某个时刻,这个会被人为调整。 如果美元利率继续下降,对人民币资产仍然有利。 但利好可能没有前几次降息那么大了。 如果未来美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到2-3%的正常水平之间, 那之后就要小心,美元再进入下一轮加息周期,到时候会给全球非美元资产,带来利空。 例如2021-2022年港股的腰斩,也是出现在美元大幅加息周期中。 4. 不过利率不是单边上涨,或单边下跌,而是呈周期性波动。 过去10-20年,已经经历过数次利率的上升、下降周期了。 平均 ...
[9月17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科技大涨,估值如何;大盘多少点到3星)
银行螺丝钉· 2025-09-17 13:57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大盘低开高走,截止到收盘,整体上涨,还在4.2星,距离4.1星很近。 大中小盘股都上涨,中小盘股上涨多一些。 成长风格上涨较多。 港股市场整体上涨,比A股涨的还多。 港股科技股领涨,恒生科技上涨超4%。 马上迎来美联储降息窗口。 美元利率下降,对人民币资产有利,对港股也是利好。 例如港股去年9月的大涨,就始于美联储首次降息的时候。 港股科技从去年最底部,也上涨超100%。 不过因为同期港股科技股的盈利也同比大幅增长,估值上没有提升一倍那么多。 目前还在正常估值。 1. 有朋友问,2021年初,上证3700多点,就到了3点几星。 2025年上证指数到了3800多点,为啥还是4.2星呢? 上证指数,顾名思义,主要是上海交易所股票,没有深交所和创业板股票。 只有A股的半壁江山。所以只看上证指数,容易偏差。 例如在2019-2021年,当时上证指数从2440点,上涨到2021年的3731点,上涨52.9%。 同期深证成指,从7011点,上涨到16293点,上涨132%。 创业板指,从1184点,上涨到3576点,上涨202%。 深交所、创业板股票涨幅,比当时上证指数多出一倍 ...
[9月10日]指数估值数据(股市坚挺,债券下跌;A股什么时候创新高;「自动止盈」功能上线)
银行螺丝钉· 2025-09-10 14:05
市场表现 - 大盘略微上涨 收盘处于4.3星级水平 [1] - 大中小盘股均小幅上涨 整体波动幅度有限 [2] - 成长风格微跌 价值风格微涨 呈现风格分化 [3] 港股市场 - 港股科技股延续一季度景气 二季度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4] - 财报更新前后港股持续上涨 科技板块领涨市场 [5] - 后续将直播介绍A股港股主要指数二季度业绩情况 [6] 债券市场 - 长期纯债市场出现波动 今日继续下跌 [7][8] - 10年期国债从高位回调3% 30年期国债回调5% [9]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1.8%水平 未达2-3%合理区间 [10][11] - 固收+品种如月薪宝、365未受显著影响 年内仍创新高 [12][13] 上证指数分析 - 8月下旬上证指数达3888点 创10年新高但未突破2015年5178点 [14][15][16] - 未突破2007年6124点历史高位 故未创20年新高 [17] - 2005-2007年牛市从1000点涨至6124点 涨幅达6倍冠绝全球 [18][19][20][21] - 过快上涨透支长期回报 导致后续十多年未突破前高 [22][24][25] - 熊市底部呈现长期抬升趋势:2005年998点、2008年1664点、2013年1849点、2018年2449点、2024年2635点 [27][28][29][30][31] 指数基金比较 - 上证指数基金仅16只 总规模89亿元 远低于沪深300基金(285只/1.3万亿元)和中证500基金(227只/2200亿元) [39][40] - 上证指数表征性不足:仅包含沪市股票 缺少深市及创业板 且早期规则不完善导致权重股影响过大 [42][43] - 国家队万亿级资金主要布局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基金 [45] - 沪深300指数于2021年创5930点历史新高 当前4460点距离高点差20% [49][50] 产品功能更新 - 主动优选与指数增强组合上线自动止盈功能 支持低估结束后转换为稳健类组合 [53][54] - 今天几星小程序新增ETF估值表功能 覆盖主流ETF实时估值与历史数据 [57][58][63] 估值数据 - 港股科技股市盈率43.78倍 市净率3.6倍 股息率0.61% [65] - 沪深300市盈率15.25倍 市净率1.79倍 股息率2.31% [65]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1% 30年期国债收益率2.14% [65][70]
[9月5日]指数估值数据(A股港股大幅上涨,回到4.3星;未来会有3星么;港股指数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9-05 14:42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大盘大幅上涨 收盘重回4 3星级水平[1] - 市场整体强势 经历约6%幅度回调后再次上攻[2] - 成长股结束前期大跌态势 出现显著上涨[3] - 领涨品种发生切换 创业板大幅上涨[4][5] - 创业板与科创板虽同属成长风格 但行业构成存在差异:科创板与芯片AI关联度高 创业板与新能源医药科技关联度高[6][7] - 成长风格走强同时 价值风格表现相对低迷[9] - 港股市场整体上涨 科技股成为领涨板块[10] 行业与指数估值数据 - 港股指数估值数据显示 H股指数市盈率13 83 市净率1 31 近五年市净率分位数达83 07%[45] - 恒生指数市盈率13 56 近十年市净率分位数85 71%[45] - 香港中小指数市盈率20 83 市净率1 56 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95 13%[45]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1 70 市净率2 73 股息率0 95% ROE 12 59%[48]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42 25[48] - 消费类指数估值较高:沪港深消费50市盈率33 00 市净率3 72[47] - 医疗保健板块估值分化:恒生医疗保健市盈率33 16 市净率3 25 而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市盈率达36 97 市净率4 35[47] 市场周期规律 - 股票市场呈现周期性波动 受基本面周期、资金面周期和情绪面周期共同影响[24][25] - 基本面周期方面 2020-2021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较快 2022-2024年增长微弱 2025年部分行业盈利增速恢复 出现"估值提升+盈利增速提升"双击行情[26][27][28] - 资金面周期方面 2024年9月美联储开启首次降息 推动A股港股大幅上涨 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降继续推动2025年A股上涨[30] - 2025年9月美联储继续降息概率提升 成为全球股票市场上行动力[31] - 情绪面周期表现为"越上涨越乐观 越下跌越悲观"的特征[33] - 历史数据显示 3星级及以上行情平均每3-5年出现一轮 例如2021年、2017年底2018年初、2015年等[18][19] - 未来30年投资周期中 预计出现5-6轮3星级及以上行情 对应同等数量熊市[20][21] 投资策略观点 - 长期投资不缺机会缺资金[22] - 聪明投资者应利用市场周期:跌出机会时买入 涨出机会时卖出 其余时间耐心等待[40][41] - 避免被短期情绪影响投资决策[37] - 投资智慧来自真金白银实践和市场洗礼 坚持定投和持有能积累市场认知[52]
[9月4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下跌回到4.4星;市场后面还会涨起来吗;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指数日报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9-04 14:11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大盘整体下跌,收盘回到4.4星评级 [1] - 大中小盘股普遍下跌,跌幅均超过2% [2] - 成长风格显著下跌,价值风格相对稳健 [3][8] - 科创50指数单日下跌6%,4个交易日内累计回调10% [4][5] - 芯片、军工等高估值行业主题品种出现较大幅度回调 [7] - 红利指数逆势上涨,体现价值风格防御特性 [9] 牛市特征与市场规律 - 技术性牛市定义为熊市底部上涨超20%,技术性熊市为顶部回调超20% [14][15] - A股港股市场罕见慢牛,多为闪电快牛模式,例如2024年9月末两周上涨40%,2024年7-8月上涨20% [17][20][21] - 市场仅7%的交易时间贡献主要回报 [22][23] - 牛市通常伴随震荡回调,采用"进三退一"或"进三退二"模式 [26][27] - 每一轮熊市底部点数均高于前一轮(2013-2014年2800点,2018年3400点,2023年4800点) [45][46] 指数估值与投资参考 - 科创50虽经回调但仍处于高估值区间 [6] - 盈利增长是驱动长期上涨的核心因素 [38] - 财报数据出色的公司领涨市场,如2024年春节后及7-8月表现 [40] - 提供详细红利指数估值数据,包含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指标(例:中证红利盈利收益率9.84%,市盈率10.16,股息率4.65%) [49][58] - 债券类品种参考数据包含到期收益率、久期等指标(例: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75%,30年期国债2.06%) [63] 资源工具与服务 - 小程序"今天几星"提供每日更新的红利指数估值数据 [50] -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A500指数日报涵盖规则、行业、行情及历史估值数据 [51] - 提供多只红利指数基金分红频次及规模数据(例: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A分红23次,规模93.31亿元) [49]
[9月3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波动;股票基金如何判断估值;增量版指数估值表已上线)
银行螺丝钉· 2025-09-03 14:01
市场表现 - 大盘整体下跌 收盘处于4 3星级水平[1] - 大中小盘股普遍下跌 其中小盘股波动更大[2] - 科创50指数在前两周上涨至高估后出现回调 目前仍处于高估位置[4][5] - 港股波动较A股小 港股红利表现相对坚挺[7][8] 全球市场影响 - 全球股票市场近期出现波动 间接影响A股和港股市场[9] - 上周全球股票市场下跌 欧洲市场大幅下跌 而A股上涨[10] - 本周全球市场继续下跌 港股微涨 A股略微下跌[11] - 人民币资产因估值优势 今年波动幅度小于海外市场[12][13] 指数基金估值方法 - 指数基金估值可参考每日发布的指数估值表 绿色为低估 黄色为正常 红色为高估[15][17][18] - 低估是一个范围而非具体点位 在低估区域定投可使平均成本处于低位[19][20][23] - 指数增强基金80%投资成分股 20%进行增强操作 其估值可参考对应指数[26][27] 主动基金估值挑战 - 主动基金因持仓不透明 估值较为困难 只能通过季报了解持股情况[28] - 可通过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或业绩基准指数作为估值参考[29][32] - 主动优选组合包含多风格多行业基金 可参考市场整体星级进行投资决策[39][40] - 4-5星级时可投资主动优选组合 3星级左右时考虑止盈操作[41] 估值工具更新 - 小程序推出增量版百分位估值表 新增宽基/策略/行业/主题/全球五大分类[43] - 支持查看指数历史估值走势并直接购买对应指数基金[43] - 估值表显示沪港深红利低波盈利收益率10 22% 市盈率9 78倍[47] - 科创50市盈率达101 62倍 市净率6 47倍 处于高估区间[47] 债券市场参考 - 债券估值表显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 76% 30年期国债收益率2 09%[52] - 中债-新综合指数修正久期5 87年 到期收益率1 97%[52] -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中位数为1 22%[52]
[9月2日]指数估值数据(螺丝钉定投实盘第380期发车;养老指数估值表更新;月薪宝体验官福利来了)
银行螺丝钉· 2025-09-02 13:18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中证全指下跌1.74%至4.3星级估值水平 [1] - 大盘股小幅下跌 小微盘股跌幅较大 [2] - 价值风格指数微涨 银行指数涨幅显著 [4][5] - 成长风格指数下跌 创业板和科创板跌幅较大 [6][7] - 市场呈现快速风格轮动态势 成长与价值风格切换频繁 [8][9] 主要指数估值与表现 - 科创板部分指数估值已达高估水平 [10] - 创业板估值处于正常偏高区间 涨幅低于科创板 [11] - 成长风格波动幅度显著高于去年5星低估时期 [12] - 港股整体跌幅小于A股 恒生指数相对坚挺 [14][15] 定投策略调整 - 指数增强投顾组合暂停定投 维持持有状态 [17] - 主动优选投顾组合定投金额9583元 [17] - 月薪宝投顾组合定投金额10000元 股债配置比例为40%股票+60%债券 [17][45] - 个人养老金定投实盘中证A500和中证红利暂停定投 等待低估机会 [24][25] 养老指数基金表现 - 中证A500实现19%盈利 估值达24倍市盈率高估水平 [38] - 中证红利盈利约6% [38] - 养老指数基金采用成长与价值双策略配置(中证A500+中证红利) [34] - 2024年12月个人养老金账户首次引入Y份额指数基金 年投入上限12000元 [30][31] 估值数据摘要 - 科创50市盈率105.57倍 市净率6.72倍 [43] - 创业板市盈率41.56倍 市净率5.34倍 [43] - 中证红利市盈率10.22倍 股息率4.62% [43] - 沪深300市盈率15.54倍 市净率1.82倍 [43] - 中证A500市盈率21.67倍 市净率2.13倍 [43] 债券市场参考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77% 近1年年化收益4.51% [57]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2.08% 近1年年化收益6.86% [57] - 中债新综合指数久期5.87年 到期收益率1.97%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