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投资

搜索文档
如何更好赋能硬科技项目发展?——投资大咖们开启一场“头脑风暴”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7:13
那么,一个高效协同的"朋友圈"应如何构建?嘉宾们分享了多种实践路径。例如: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 金每周三固定举办路演活动,搭建投融资对接的高效开放平台;达晨财智每月举办合投日,营造信息共 享、项目共投的合作格局。 天使投资就像一棵刚栽下的"小树苗",怎么让它越来越"枝繁叶茂",从而吸收来自全国资本的"阳光"和 浇灌项目的"雨露",让创业的"种子"蓬勃生长?在湖南省金芙蓉投资基金推介暨2025湖南天使投资大会 的圆桌论坛环节,多名投资界资深大咖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给现场观众带来"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启 发。 作为清华"零字班"学子,深圳市源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向阳具有20多年的投资经验。谈及构建 天使投资的"朋友圈"这一话题,杨向阳认为,在整个投资过程里,天使投资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特的存 在。"一名真正的天使投资人,内心其实是很孤独的,渴望与大家在一起。"杨向阳说。 对此深感认同的启赋资本创始合伙人傅哲宽表示,启赋资本在硬科技领域主要采取联合投资策略,尤其 注重投后阶段的伙伴跟投,此外也与银行合作,形成了投贷联动的机制,进一步扩大"朋友圈"。 在力合基金董事长冯杰看来,"朋友圈"不只是同行,更要拓展至高校、 ...
今年,GP最确定的机会
FOFWEEKLY· 2025-09-26 10:07
导读: 在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的当下,唯一确定的,是那些真正具备科技洞察、生态资源与长期信念的 机构,将更快穿越周期,锁定优质资产。 作者丨FOFWEEKLY 于未来产业投资而言,从 0 到 1 的突破既是穿越技术迷雾的探索,也是平衡战略价值与市场回报 的考验。国资的耐心资本、市场化机构的专业洞察与产业资本的生态赋能形成合力,方能在量子科 技、AI、半导体等前沿领域锚定真机会、应对高不确定性 —— 这正是当下硬科技投资浪潮中最核 心的命题。 近日,在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暨第六届鹭江创投论坛」 上, 主题为《未来产业的投资之路》 的圆桌论坛上, 多位头部投资机构合伙人共同聚焦 "未来技术投资从 0 到 1 的突破",拆解其中 的挑战与机会。 该环节 由嘉豪投资创始合伙人朱伟豪主持,成都交子投资集团董事长付剑峰、湖 北省科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曾玉梅、扬州市国金投资集团创投公司总经理、战新基金公司董 事长郭慧君、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毛丞宇、芯联资本创始合伙人袁锋、璞信资本副总经理张胜利、 光速光合合伙人孙健 共同探寻未来产业的破局之道 。 嘉宾们指出,当前未来产业投资的核心挑战集中于技术判断的专业性、长周期回 ...
南岭创投:坚持长期价值理念 投资硬科技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8
日前,深圳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深圳龙岗龙兴创投基金签订投资意向协议。两只基金的总规模预计 分别为1亿元和2亿元,存续期10年,现已完成意向资金募集,正在推进后续法定程序。这两只基金背后 的LP(基金出资人)除深圳国资外,还有深圳市12家股份合作公司,两只基金均由南岭创投担任基金 管理人。 深圳市南岭村股份合作公司党委书记、南岭创投创始人张育彪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众人 拾柴火焰高,南岭村仅靠自己做创投远远不够。此次两只基金完成意向资金募集,标志着南岭创投进入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全力为出资人创造优质回报。南岭创投坚持"投早投准投稳投硬科技"的投资策 略,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聚焦硬科技领域 南岭创投的"朋友圈"扩容,背后是股份合作公司的主动求变与政策的有力支撑。据了解,深圳市南岭村 股份合作公司于2016年通过收购创投机构进入创投行业;2017年设立南岭创投,成为广东省首个村集体 经济成立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目前,旗下已有两只完成备案的创业投资基金。此次两只新基 金完成意向资金募集,也是南岭创投首次向其他股份合作公司募资,打破了"仅靠南岭村单村资金"的局 限。 与过去相比,本次深圳市12 ...
劲方医药登陆港交所!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收获年内第6个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0:21
港交所生物医药板块再迎新军。9月19日,劲方医药(股票代码2595.HK)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募资 净额约16.699亿港元,成为2022年以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最大规模发行之一。 方医药 这也是继影石创新、钧崴电子、汉邦科技、江南新材、首航新能之后,珠海科技产业集团作为主导投资 方,在2025年内斩获的第6个IPO项目,持续凸显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实力与培育能力。 聚焦肿瘤与自免赛道,核心产品领跑全球 公开资料显示,劲方医药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全球布局的创新药物开发企业,专注于肿瘤以及自体免 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新治疗方案。截至2025年6月20日,公司已建立起一条持续更新的产品管线,包 括8款候选药品,其中5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劲方医药的核心产品之一GFH925(fulzerasib,商品名达伯特®)是一款公司自主发现的创新药物,为 劲方管线中首个国内上市获批产品,也是国内首个、全球第三个上市的KRAS G12C抑制剂,用于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被认定为突破性疗法。 从商业化前景看,劲方医药预期,GFH925将符合2026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谈判资格。目前,GFH925 的专利期 ...
圆桌对话:国产替代下半场:从单点突破到全链条渗透的路径与挑战|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36氪· 2025-09-19 08:31
大会背景 -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于9月10日在厦门举办 主题为"精耕时代 潮涌嘉禾" 聚焦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先进制造 新能源 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 探讨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 [1] 投资机构介绍 - 龙鼎投资深耕半导体全产业链 延伸至新能源 汽车电子和工业软件 注重产业协同 近期收购一家上市公司以强化产融双轨驱动能力 [5] - 华映资本成立于2008年 管理规模约120亿人民币 投资方向包括科技和消费升级 [5] - 顺创产投为北京市顺义区全资国企 成立于2023年 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 航空航天 医药健康 第三代半导体 智能装备五大主导产业 要求项目在顺义区落地 [6] - 合创资本专注早期硬科技投资 自2012年起聚焦电子信息和生物信息 每年投资10-20多个标的 2024年已投超10个项目 注重经济周期 金融周期 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的影响 [6] - 盛宇投资专注硬科技投资20多年 深耕半导体 机器人 商业航天和创新医疗器械 采用"重度垂直"打法 以产业链视角筛选项目并推动产业整合 [7] 国产替代进展 - 新凯来突破7纳米以下高端半导体设备 实现百分百国产供应链 成为半导体国产替代代表性案例 [8] - 寒武纪代表国产算力卡进展 具备50-500亿参数模型推理能力 但能效比仍待提升 例如H100一度电完成的任务 寒武纪需1.5-2度电 [9] - 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 企业优先针对增量市场设计新产品 后续才替代存量市场外国竞品 通信和存储领域差距较大 尤其是通信协议层和物理层技术 [12] - 中国半导体国产化率从2018年10%提升至2024年24% 预计2025年达26% 存储行业DRAM替代率从2018年0%升至2024年18% 预计2025年达23%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2018年4%升至2024年13% 预计2025年突破20% CPU替代率从2018年0%升至2024年10% [14] - AI算力芯片有华为昇腾 海光 寒武纪等产品 但高速数据传输芯片如高带宽智能网卡尚未规模化量产 [15] 投资策略与方法 - 科技投资需跨学科学习能力 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例如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助力理解大模型能力边界 同时需批判性请教专家并培养系统思维能力 [16][17] - 华映资本采用开放式策略 部分投资聚焦增量市场 高壁垒且竞品不超过6-8家的头部前三企业 另一类布局竞争广泛的大市场如机器人和低空经济 [18][19] - 政府背景投资机构需平衡国家战略与财务回报 通过政策赋能和场景支持为基金提供压舱石项目 确保整体收益 [20][21][22] - 早期科技投资注重投后服务 包括找钱 找人和找市场 同时需保持耐心资本心态 尊重投资人对资金回流的期望 [25][26]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半导体国产化面临中等技术陷阱挑战 中低端产品内卷 高端技术未突破 例如FCBGA基板因ABF胶膜依赖日本进口而替代率低 [29] - 生态壁垒包括可见的接口协议 软件协同和不可见的客户可靠性要求 需通过产业链梳理和上下游串联打造新生态 [30] - 企业需具备技术迭代能力和商业化意识 避免同质化价格竞争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32] - AI在医疗领域应用存在模型和数据挑战 AI for science模型未收敛 多模态架构个性化差异大 中国在基础研究和数据质量上仍有差距 [23][24] - 中国CXO公司占全球近三分之一业务能力 为AI医药研发提供潜在优势 [25] 出海发展建议 - 企业需苦练内功 打造差异化产品力 出海避免以价格为主要竞争力 [33] - 打破行业和学科壁垒 实现材料 电子与软件融合 深入洞察终端用户需求以定义全球竞争力产品 [33] - 聚焦核心优势产品 集中资源在产业链中获取更深更牢固位置 [33] - 国际化企业可分为三类:A类遵守国际规则但缺乏创新主导权 B类在国际框架下坚持创新且不做敏感项目 最具出海机会 C类专注国内敏感市场 国际化难度较高 [34]
锚定硬科技!泰康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023970)跟踪指数强势反弹涨超1.3%,龙芯中科涨近16%
新浪财经· 2025-09-16 06:22
指数表现 - 科创综指上涨1.31%至2025年9月16日13:57 [1] - 成分股龙芯中科上涨15.86% 伟创电气上涨11.32% 统联精密上涨10.87% [1] 政策支持 - 近90%科创板公司披露2025年度行动方案推进"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 [1] - 589家科创板公司超70%首发募投资金投向研发与生产建设 累计投入超6500亿元且投入进度超70% [1] - 2025年以来79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计划 合计拟派现规模超61亿元 [1] 资金动向 - 养老金二季度末现身21只科创板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新进6只增持3只 期末持股市值合计34.56亿元 [2] 行业景气度 - 寒武纪获证监会批复39.85亿元定增 超80%资金投向大模型芯片平台研发 [2] - 华虹半导体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3% 产能利用率达108.3% [2] - 上半年科创板创新药公司完成14单海外授权交易 潜在交易总金额超120亿美元 [2] 产品信息 - 泰康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通过量化模型精选高研发投入、快海外拓展、强股东回报企业 [3] - 基金控制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5% 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8% [3]
对话建发新兴投资王文怀:创投的本质是预判,做技术“左侧”的种树人
新浪科技· 2025-09-12 05:49
作为建发集团旗下的权益类资产管理机构,建发新兴投资用十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累计管理 规模接近300亿,覆盖2000多个创业项目,成立至今每年保持稳健的财务表现,累计报表净利润已突破 40亿,成为中国创投行业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耐心资本之一。 文 | 《财之道》 徐苑蕾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浪潮翻涌的当下,国有创投机构如何既坚守战略定力,又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近日,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在厦门举行。论坛期间,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与新浪财经等对话,深 入分享了其对国有资本创投逻辑、市场化与政策性平衡、硬科技投资估值等热点议题的思考。 他强调,国有资本应在充分理解国家、区域与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升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能力,以 高度专业、市场化的方式实现资源配置,真正成为"耐心资本"。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 当被问及国有资本如何平衡政策引导与市场效率时,王文怀指出,两者并不矛盾,当前,建发新兴投资 所管理的资金以市场化资金为主,我们的市场化投资也是植根于对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厦门市产业发 展的深刻理解。 王文怀回忆称,建发新兴投资成立之初就明确两大战略任务:第一,作为创投机构,必须通过实现盈利 来证明自己 ...
母基金研究中心全面助力第二十五届投洽会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11 10:25
在逆全球化寒流涌动,国际投资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 "携手中国 投资未来"成为本届投 洽会上最强音。 全球母基金协会与母基金研究中心( www. china -f o f. c om,下同)全力助力本届投洽会的相 关活动举办 : 未来投资大会( FIC)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起,与中国国际投资贸 易洽谈会(CIFIT)首次同期举办,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 办,致力于推动国际投资与技术创新领域的全球对话与合作,是与第2 5届投洽会同期举 办的旗舰性活动。 9月6日晚, 在未来投资大会召开前,全球母基金协会执行主席、水木资本管理合伙人王鹏先 生会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 UNCTAD)投资和企业司李楠司长 ,世界开发性金融机构联合会 秘书长、拉美开发性金融机构协会秘书长埃德加多 ·奥古斯托·阿尔瓦雷斯·查韦斯,摩洛哥主权 投资基金伊斯马尔资本首席执行官、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主席奥拜德·阿姆兰,阿塞拜疆国家 石油基金副首席执行官巴赫鲁兹·巴赫拉莫夫,润泽智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 亚太开发性金融机构协会秘书长恩里克·弗洛伦西奥,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资本首席执 ...
成都中专生,干出3500亿
36氪· 2025-09-08 00:08
公司业绩表现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53亿元,同比增长400% [9] - 公司光模块产销量分别为979万只和873万只,产能达历史最高峰1520万只 [13][14] - 过去5个月内股价累计涨幅超400%,市值突破3500亿元 [5][8][18] 业务与技术优势 - 主营业务为光模块产品,客户包括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全球科技巨头,承担AI算力基础设施的数据传输角色 [10][11] - 2018年推出业界首款低功耗400G光模块,2019年实现400G批量出货,2020年推出800G产品,2025年上半年推出1.6T及800G单波200G光模块 [12][13] - 产品规格从100G到1.6T迭代,带宽递增以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需求 [12] 行业竞争格局 -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因股价大涨被合称为"易中天",自2025年4月以来三家股价均翻倍 [6][24] - AI算力领域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组成"纪连海"组合,寒武纪股价从560元/股涨至1400元/股,市值突破6000亿元 [24] - 全球科技巨头疯狂抢购光模块,驱动行业需求持续高增长,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保持高景气度 [13][23] 资本市场参与 - 前两大股东高光荣和黄晓雷合计持股14.53%,易方达创业板ETF等5只基金占据前十大股东半数席位 [21][22] - 寒武纪早期投资人包括元禾原点、科大讯飞等天使轮机构,A轮融资吸引阿里巴巴、联想创投等国投入场 [25] - 海光信息早期投资人成都产投持股1.68亿股,账面价值超320亿元,体现硬科技长期投资回报 [25]
北交所四周年:百分之一的分量
经济观察报· 2025-09-06 09:10
数据显示,北交所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形成高端装备、信息技术、消费服务、化工新材、医药生物等 五大产业集群。更为重要的是,部分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有的已经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领军者。这说明北交所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聚拢 效应正在显现。 在历史的机遇面前,北交所需要以时间为刻度,在流动性优化、市场结构升级、资本吸引力提升、上市公司治理等关键维度探寻更优解。 2025年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官宣设立四周年。经过四年运行,北交所交出了一份"稳扎稳打"的成绩单: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74家,总市 值突破9000亿元;投资吸引力逐渐增强,合格投资者数量超过900万户,公募、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均已入场;市场交易逐渐活跃,月成交 额从2022年的200亿元左右提升至目前的6000亿元左右……一个年轻的、崭新的"万亿市值市场"呼之欲出,向市场各方展示其独特的吸引力。同时,北交 所也将迎来"920新代码"全面切换,以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市场辨识度和板块认同感。 在A股市场百万亿总市值中,北交所占比较低,不到1%。尽管其市值"个头"还比较小,但在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