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矩阵

搜索文档
2025上半年美妆行业“变局”
36氪· 2025-09-28 11:48
全球及中国美妆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球美妆行业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770亿美元 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1] - 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2025年上半年保持温和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0% 其中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2291亿元 同比增长2.9% [2]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规模达10738亿元 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 国货品牌占比上升至55.2% [6] 国际美妆巨头中国市场表现 - 欧莱雅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861.9亿元 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392.77亿元 同比增长3.1% 中国市场销售额从第一季度同比微幅下滑逆转为第二季度同比增长约3% [4] - 雅诗兰黛集团2025年1月至6月净销售额69.61亿美元 同比下降10.88% 净销售额跌至近5年来最低值 净收益和归母净收益连续5年下跌 [4] - 资生堂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4698.31亿日元 同比减少7.6% 核心营业利润233.72亿日元 同比增长21.3% 中国市场两极分化加剧 中产阶级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 零售商价格竞争激烈 [6] 国货美妆品牌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国货美妆上市企业前十强总营收增长11.72% 珀莱雅 上美股份 上海家化稳居前三甲 [6] - 珀莱雅2025年上半年营收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 多品牌布局策略效果显现 [7] - 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1.13亿元 同比大涨22.5% 净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6% [8] - 毛戈平2025年上半年收入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 净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 产品总数超400个SKU [8] - 贝泰妮H1营收23.72亿元 同比减少15.43%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减少49.01% [8] - 华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 [8] 行业发展趋势与消费行为变化 - 美妆消费理性化趋势明显 性价比成为核心选择 2025年上半年美妆护肤市场销售额2352.3亿元 同比增长10.1% 销量25.64亿件 同比增长5.5% 低价格段产品规模占比增长0.5% 护肤市场100元及以下价格段规模占比增长3.9% [12] - 抗衰老产品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654.9亿元 同比激增30.3% 需求群体从45+向全年龄段扩展 31-35岁消费者关注度提升 25+年轻群体抗衰意识觉醒 [13] - 男士美妆市场2025年上半年规模突破200亿元 男士彩妆同比增长120% 功能性护肤同比增长85% [13] - 抗衰老消费人群扩大 社交媒体上男士面部抗衰声量同比飙升83.7% 身体抗衰品类同比增幅高达283.9% [13] 企业战略与研发投入 - 头部国货企业构建多品牌矩阵 上美股份推出高端抗衰品牌Tazu 彩妆品牌Nan beauty和母婴品牌面包超人 贝泰妮拓展涵盖舒敏 抗老 祛痘等领域的品牌矩阵 [14] - 2024年头部美妆企业研发投入同比提升 华熙生物研发费用4.66亿元 同比增长8.68%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1.8亿元 同比增长43% 巨子生物研发费用1.07亿元 同比增长42.1% 毛戈平研发费用0.32亿元 同比增长34.77% [15] - 珀莱雅自研原料燕麦发酵液支持新品上市 巨子生物推进III类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和临床申报 贝泰妮提升云南特色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制备与敏感肌肤护理领域研究 [16] 渠道营销变革 - 抖音巩固美妆行业增长引擎地位 截至2025年8月美妆视频日均播放量突破25亿 较年初增长27% 月活创作者数量超80万 半年增幅达25% [16] - 韩束 百雀羚 赫莲娜等品牌在抖音实现50%以上交易额增长 百雀羚增速高达384.04% [17] - 百雀羚采用自播矩阵+达人带货双轮驱动模式 直播带货渠道占据整体业绩83% [17] - 韩束深度聚焦品牌自营 8月在抖音实现交易额8.1亿元 同比增长67.22% 形成店铺矩阵规模效应 [18] - 线下渠道迎来回流 国际品牌加码布局 法国科兰黎在上海开设中国首店 资生堂旗下醉象 华伦天奴美妆通过概念店和快闪店形式进入市场 [18]
医美+化妆品
2025-09-24 09:35
医美+化妆品 20250923 不赚钱,但之后客户复购及现金流稳定后利润开始爬坡。例如成都高新医院在 一年半内实现扭亏并开始盈利。 摘要 国内医美渗透率远低于美国和韩国,表明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消费者轻 医美复购率高,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动力。 医美产业链上游原料端毛利率极高,如艾美克可达 85%-90%,终端加 价倍率通常在 3 倍以上,保证机构利润和销售分成。 疫情后,资本市场关注医美上游厂商,尤其是再生胶原蛋白、PDRN 等 活性材料的发展,以及轻医美注射类项目的增长趋势。 轻医美在头部医院占比约 70%,新医美市场主要分为光电类和注射类, 其中玻尿酸和肉毒素出厂端市场规模约为 50-100 亿元。 再生材料市场发展迅速,自 2021 年以来多家公司销售额均超 10 亿元, 但并非完全替代玻尿酸,而是增量市场。 医美填充注射针对不同皮肤层次选择不同材料,骨膜层适合硬性支撑材 料,表皮和真皮层偏向补水保湿,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用于颈脖等治疗。 化妆品行业国货替代趋势明显,国货占比已达 50%以上,品牌通过电商、 直播等渠道发展,研发投入增加,功效和成分驱动成为关键。 Q&A 医美行业目前的整体情况如何? 医美行 ...
打造多品牌矩阵 资产运营商破局存量时代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22:55
行业背景 - 中国房地产从增量开发全面进入以运营为核心的存量时代 海量低效资产亟待焕新 高品质不动产运营与国际成熟市场仍有差距 审美改善尚需时日[1] - 中国从不缺产业园区 写字楼与住宅 缺的是能承载美好生活的高品质空间[1] 公司战略升级 - 蜜蜂公司发布全新品牌战略 启动BEEPLUS CITYPLUS Hero+多品牌矩阵 从单一空间运营迈向全场景空间服务领域[1] - BEEPLUS专注万亿GDP城市存量载体改造运营 CITYPLUS针对一线城市甲级写字楼运营管理 Hero+提供智慧化方案[1]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资产运营商 以空间为载体践行用空间连接彼此激发梦想的使命[2] 业务布局与能力 - 业务版图从粤港澳大湾区拓展至长三角 西南等9个万亿GDP城市 形成全国性战略布局[2] - 组织架构实现蜜蜂发展 蜜蜂运营 蜜蜂创新三大板块独立运作[2] - 形成蜜蜂资管 蜜蜂物业 蜜蜂企服 蜜蜂产服四大业务能力协同体系[2] - 明确产业中心 商企中心 写字楼 产业社区四条产品线[2] 业务板块分工 - 蜜蜂发展负责项目规划 设计 建设工作 深耕万亿GDP城市为资产持有者打造高品质标杆产业载体[3] - 蜜蜂运营负责项目筹开 运营 招商 物管 企业服务 产业服务工作 通过精细化运营激活存量资产价值 为政府导入产业资源[3] - 蜜蜂创新负责全新品牌业务成长与发展 立足一线城市甲级写字楼核心资产 致力于成为城市核心商务办公引领者[3] 核心价值主张 - 以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年轻人对空间情绪价值的向往为价值锚点[3] - 以创新设计与精细化运营为钥匙 将存量资产从成本致胜推向技术溢价 最终实现美学溢价[3]
从华强北到“非洲一哥”,宁波大佬造千亿巨头,又要IPO了
36氪· 2025-09-11 02:45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全球出货量首次突破2亿台 在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中排名第三 [1] - 2024年非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51%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市场份额分别超40%和29.2% [1] - 2024年实现营收687.15亿元 同比增长10.31% 归母净利润55.49亿元 同比微增0.22%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30.04亿元 同比下降25.45% 净利润4.90亿元 同比暴跌69.87% [13] 本土化产品创新策略 - 针对非洲市场推出双卡双待 长待机时长 深肤色拍照适配等特色功能 [1][6] - 部分机型待机时长可达30天 外放音响性能大幅提升 支持四卡四待 [6] - 针对深肤色人群研发专属拍照算法 解决成像模糊问题 [7] - 通过TECNO itel Infinix三大品牌形成多价格带覆盖策略 [8] 渠道建设与品牌发展 - 构建覆盖非洲城乡的渠道网络 深入大型渠道商与夫妻店 [7] - 在印尼复制非洲渠道战术 2023年销量达140万台 市场份额15.6% [10] - 2017年起出货量全面超越三星 稳居非洲市场首位 [11] - 2019年登陆科创板 高峰期市值超2000亿元 [3] 市场竞争环境变化 - 小米2024年非洲销量增长38% 市场份额11% 成为第三大智能手机品牌 [15] - 荣耀2025年第一季度非洲出货量同比增长283% 跻身市场前五 [15] - 竞争对手全面复刻传音玩法 在分销网络和技术细节上贴身追赶 [12] - 用户需求从基础功能转向高端性能 关注处理器型号与运行内存 [15][16] 战略扩张与业务布局 - 2015年进军东南亚与南亚市场 先后进入印尼 印度 孟加拉等国 [10] - 设立家电品牌Syinix 涵盖电视 空调 冰箱等品类 向家庭消费场景渗透 [8] - 近期计划赴港二次上市 目标融资规模约10亿美元 [3]
二季度业绩回暖舍得酒业以长期主义谋稳健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07 21:03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27.01亿元 同比减少17.41% [1] - 归母净利润4.43亿元 [1] - 第一季度营收15.76亿元 第二季度营收11.25亿元 [1] 产品结构 - 中高档酒实现营收19.73亿元 毛利率达76.82% [1] - 核心产品包括"天子呼""舍之道"等 [1] 行业环境 - 白酒需求短期不及预期 消费价位呈现明显分化趋势 [1] - 行业挤压式存量竞争加剧 [1] - 客户信心仍处于修复阶段 [1] 公司战略 - 坚持"老酒、多品牌矩阵、年轻化、国际化"战略 [1] - 实施老酒"3+6+4"营销策略 [1] - "控量挺价"战略使业绩逐渐回归正常轨道 [1] 营销活动 - 以"过年要舍得,把福都满上"为主题整合营销活动 [1] - 打造"舍得×福"IP [1] - 上线播客《历史长河里的舍得》 [1]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10月9日副总裁王维龙因个人原因辞职 [1] - 2025年2月28日首席财务官发生变更 [1]
十强换血、双百亿在望:国货美妆加速全球抢位
FBeauty未来迹· 2025-09-04 15:30
行业动态 - 花知晓完成B轮融资 由珀莱雅独家投资 池杉资本担任财务顾问[3] - 国货美妆十强企业半年报出炉 头部企业正通过多品牌矩阵、出海战略和海外投资寻求新增长[3][4] - 国内美妆市场增速放缓 渠道内卷加剧 单纯依靠主品牌增长难以支撑头部企业野心[3] 十强企业业绩表现 - 珀莱雅以53.62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超过去年营收一半[5] - 上美股份营收41.08亿元 同比增长17.3% 净利润猛增34.7%[5] - 上海家化、巨子生物、毛戈平、水羊股份营收均超25亿元 有望突破50亿规模[5] - 十强企业中8家实现营收增长 7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6] - 毛戈平营收同比增长31.30% 净利润增长36.10% 表现远超市场预期[8] - 上海家化重回前三 实现业绩与利润双增长[8] - 巨子生物营收增长22.52% 利润增长20.23% 从2021年第十名升至第四名[8] - 贝泰妮营收下滑15.43% 净利润下滑49.01% 但毛利率提升3.42个百分点至76.01%[8] - 华熙生物二季度迎来拐点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89% 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9] - 逸仙电商营收增长22.48% 亏损收窄[9] - 丸美生物营收增长30.83%[9] 多品牌战略布局 - 珀莱雅洗护类增速高达131.25% 美容彩妆类增速达25.79%[11] - 珀莱雅主品牌营收39.79亿元 占比74.27% 彩棠营收7.05亿元 增长21.11%[11] - Off&Relax营收2.79亿元 激增102.52% 悦芙媞营收1.66亿元 原色波塔营收大涨80.18%[13] - 上美股份主力品牌韩束营收33.44亿元 增长14.3% 占比81.4%[14] - newpage一页营收3.97亿元 增长146.5% 复购率天猫54% 抖音53%[14] - 水羊股份自有品牌营收10.39亿元 占比41.55% 毛利率76.83% 提升5.7个百分点[16] - 水羊股份已形成国际品牌布局 收购伊菲丹、PierAuge、RéVive、Hawkins & Brimble等品牌[17] - 华熙生物将个人健康消费品事业部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事业部 旗下品牌全面升级[21] 出海与国际化战略 - 珀莱雅提出2035年进入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目标 需达到至少500亿元营收[22] - 珀莱雅投资花知晓 花知晓已覆盖数十个国家 在东南亚、日本市场表现突出[23] - 毛戈平计划提升全球知名度 通过百货专柜及网店双渠道扩张海外市场[25] - 毛戈平探索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 重点关注高端美妆品牌和供应链能力[26] - 水羊股份实施"10+3"全球战略 在十大国际都市开设三类店铺[26] - 水羊股份通过收购RéVive进入北美高端百货渠道 覆盖100余家美国高端商场[28] - 水羊股份搭建"水羊生态联盟"平台 助力御泥坊等10余个品牌出海 2024年御泥坊海外营收突破5000万元[28] - 贝泰妮等企业通过研发和品牌国际化布局加快出海步伐[28]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国货美妆头部企业正与国际美妆巨头展开新一轮竞合[4] - 多品牌、出海、投资并购成为头部企业共同押注的新增长曲线[3][4] - 国内增速放缓、渠道红利见顶促使企业寻求国际化发展[28] - 品牌力、文化认同感和供应链控制力是全球竞争的关键挑战[28] - 具备产品原创力、品牌叙事能力和跨市场运营效率的企业有望实现从中国龙头到世界级玩家的跃迁[29]
安踏的全球梦,依旧靠收购
创业邦· 2025-09-03 10:10
核心观点 - 安踏集团通过战略性并购驱动增长 坚定执行多品牌组合战略 以实现全球市场竞争力 [5][17][2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至385.4亿元 同比增长14.3% 多品牌矩阵协同效应显著 [8][11][13] - 公司以FILA成功案例为蓝本 通过"并购+运营"方法论批量孵化高端品牌 强化供应链与零售运营能力 [20][23][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5.4亿元(同比+14.3%) 调整后股东应占溢利65.97亿元(同比+7.1%)[8] - 安踏品牌收入169.5亿元(同比+5.4%)毛利率54.9% FILA收入141.82亿元(同比+8.6%)毛利率68%[8][10] - 其他品牌收入74.12亿元(同比+61.1%)毛利率73.9% 主要受迪桑特和可隆驱动[8][13] - 2024年营收规模相当于2.47个李宁(286.76亿元)5.2个特步(135.77亿元)7个361度(100.74亿元)[14][15] 品牌战略 - 多品牌矩阵包含安踏(营收占比44%)FILA(36.8%)及其他品牌(19.23%)形成差异化互补[10][11] - 其他品牌中可隆2025年Q2流水同比增超70% 迪桑特增超40% 均实现30%以上增长[13] - 线下门店超1.3万家 电商收入占比34.8%(2024年同期33.8%)渠道升级短期影响销售[10] 并购布局 - 2009年以6亿港元收购FILA中国业务 2024年该品牌营收达266亿元 成集团现金奶牛[20][23] - 2019年联合财团56.6亿欧元收购亚玛芬体育(含始祖鸟)2024年其营收51.83亿美元(同比+18%)[17][19] - 2025年4月以2.9亿美元全资收购德国狼爪 完善户外产品线 并投资韩国Musinsa平台探索时尚产业[16][19][27] - 历史收购包括迪桑特(2016年合资)可隆(2017年合资)MAIA ACTIVE(2023年控股75.13%)[17][19] 行业地位 - 连续四年居中国市场行业首位 2025年上半年营收相当于耐克与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收入总和[8][13] - 中国运动品牌市占率从2017年8.4%提升至2024年10.5% 同期耐克从18.2%降至16.2%[26] - 通过"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策略 构建以安踏体育和亚玛芬体育为核心的双轮驱动体系[17][25]
安踏体育(02020):户外品牌增长靓丽,精细化运营管理效果显现
山西证券· 2025-09-02 05:15
投资评级 - 买入-A(维持) [1] 核心观点 - 户外品牌增长靓丽 精细化运营管理效果显现 [1] - 剔除Amer上市一次性收益影响 2025H1公司营收及业绩均实现良好增长 [4] - 凭借多品牌矩阵 营收实现接近中双位数增长 受益于公司精益运营管理 公司整体经营利润率有所提升 [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5.44亿元 同比增长14.3% [2][4] - 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 同比下降8.9% 剔除Amer上市一次性收益影响后同比增长14.5% [2][4] - 拟派中期股息137港分/股 派息率50.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31亿元 净现金余额315.39亿元 [10]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136天 同比增加22天 [10] 分品牌业绩 **安踏品牌** - 收入169.5亿元 同比增长5.4% [5] - DTC渠道收入94.13亿元(占比55.5%) 同比增长5.3% [5] - 电商渠道收入61.31亿元(占比36.2%) 同比增长10.1% [5] - 传统批发渠道收入14.06亿元(占比8.3%) 同比下降10.6% [5] - 毛利率54.9% 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5] - 经营利润率23.3% 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5] - 门店数量7187家(安踏)和2722家(安踏儿童) 较期初净增52家和净减62家 [5] **FILA品牌** - 收入141.8亿元 同比增长8.6% [6] - 毛利率68.0% 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6] - 经营利润率27.7% 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6] - 门店数量2054家 较期初净减少6家 [6] **其他品牌** - 收入74.1亿元 同比增长61.1% [7] - 毛利率73.9% 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7] - 经营利润率33.2%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7] - 迪桑特门店241家(净增15家) 可隆门店199家(净增8家) MAIA ACTIVE门店50家(净增3家) [7] 盈利能力分析 - 公司毛利率63.4%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9] - 销售费用率34.4%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9] - 广告及市场推广费用率6.6% 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9] - 管理费用率6.1% 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9] - 研发费用率2.6%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9] - 归母净利润率18.2% 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 剔除Amer影响后同比持平 [9] 渠道表现 - 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7.6% 占集团收入比重34.8% 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4.97元 5.65元和6.55元 [11] - 按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计算 对应2025-2027年PE为17.6倍 15.5倍和13.4倍 [1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9.43亿元 882.75亿元和988.21亿元 同比增长11.5% 11.8%和11.9% [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57亿元 158.65亿元和183.82亿元 [13]
安踏体育(02020):H1符合预期,外延构建多品牌矩阵业绩概要
群益证券· 2025-09-02 05:06
投资评级 - 买进评级 目标价110港元[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5.4亿元(同比+14.3%) 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比-8.9%)[7]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7.1%) 剔除Amer Sports上市影响后可比归母净利润同比+14.5%至70.3亿元[7] - 每股派发现金股利1.37港元[7]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32.5亿/149.6亿/169.2亿元 同比增速-15%/+13%/+13%[8][10] - 对应EPS为4.72/5.33/6.02元 当前股价PE为18/16/14倍[8][10] 品牌表现分析 - 安踏品牌收入169.5亿元(同比+5.4%) 毛利率54.9%(同比-1.7pcts)因专业产品投入加大及电商占比提升[8] - FILA收入141.8亿元(同比+8.6%) 毛利率68%(同比-2.2pcts)因产品功能升级及鞋类占比提高[8] - 其他品牌(KOLON/DESCENT/MAIA ACTIVE)收入74.1亿元(同比+61.1%) 毛利率73.9%(同比+1.2pcts)[8] 产品与渠道结构 - 鞋类收入163.9亿元(同比+12%)占比42.5% 服装收入208.9亿元(同比+15.5%)占比54.2% 配饰收入12.7亿元(同比+24.6%)占比3.3%[3][8] - DTC渠道收入94亿元(同比+5.3%) 电商收入61.3亿元(同比+10%) 传统批发收入14亿元(同比-10.6%)[8] 战略举措 - 安卡控股(JackWolfskin)引入战略投资者 公司持股降至80% 已制定三至五年品牌复兴计划[8] - 与韩国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持股40%) 拓展年轻消费市场与体育时尚融合[8] - 安踏品牌全年开店目标上调至7000-7100家 推进新零售业态尝试[8] 费用与资本结构 - H1费用率38.95%(同比+0.25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0.6pct 管理费用率+0.22pct 财务费用率+0.55pct[8] - 2025年预测每股净值22.72元 股价/账面净值4.18倍[2]
中金:维持上美股份(02145)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10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2:23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上美股份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8%至106港元 对应25-26年34/28x P/E 有17%上行空间 [1] - 公司1H25收入41.1亿元同比+17.3% 净利润5.6亿元同比+34.7%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30.6% 业绩符合预期 [1]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41.1亿元同比+17.3% 达业绩预告上限 净利润5.6亿元同比+34.7%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30.6% [1] - 毛利率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75.5% 销售费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56.9% [3] - 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至12.8% [3] 品牌表现 - 韩束收入33.4亿元同比+14% 红蛮腰全渠道累计销售超1500万套 X肽系列全渠道销售额超2亿元 [2] - 一页收入4.0亿元同比+146% 婴童安心霜618销量超33万瓶 [2] - 红色小象收入1.6亿元 品牌转型初见成效 [2] 渠道表现 - 线上收入38.1亿元同比+20% 占比93%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2] - 线上自营渠道销售同比+25% 由天猫、京东、快手等抖外渠道高增拉动 [2] 战略布局 - 公司推出防脱固发品牌极方和护肤品牌ATISER聚光白 2H25计划推出母婴IP品牌面包超人和专业彩妆品牌NANBEAUTY [4] - 未来三年遵循"2+2+2"战略 聚焦护肤、洗护、母婴三大赛道打造6大品牌 [4] - 未来十年布局大众护肤、洗护个护、母婴用品、皮肤医疗美容、彩妆、高端护肤+仪器6大板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