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电
icon
搜索文档
财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0
财信证券· 2025-07-10 00:18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A股市场、基金、债券、宏观经济、行业及公司、湖南经济等多方面展开分析,指出A股市场震荡调整、走势分化,基金和债券市场有不同表现,宏观经济数据有变化,多个行业和公司有新动态,湖南经济有相关企业和资源进展,还对固定收益、宏观策略、基金、电力等行业给出分析和投资建议 [8][12][14]。 A股市场概览 - 2025年7月10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科创50、北证50、沪深300指数收盘分别为3493.05、10581.80、983.11、1410.36、3991.40,涨跌分别为-0.13%、-0.06%、-0.89%、-0.75%、-0.18%,创业板指涨0.16%收于2184.67 [2]。 - 各指数总市值、流通市值、市盈率、市净率不同,如上证指数总市值678228亿元、流通市值526969亿元、市盈率12.48、市净率1.30 [3]。 晨会聚焦 财信研究观点 - 市场策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沪指连续上行后投资者情绪回落,热点分散,短剧板块涨幅居前但需谨慎追高,教育方向受政策影响表现好可关注低吸机会,中期A股处于上涨中继,后续增量政策出台或助市场走出震荡,可关注中报超预期、高股息、新消费、国防军工方向 [10]。 - 基金研究:7月9日,LOF基金价格指数涨0.01%,ETF基金价格指数跌0.20%,两市ETF总成交额约2558亿元,油气类、港股医药类ETF品种表现突出 [12]。 - 债券研究:7月9日,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0.5bp至1.36%,10年期持平在1.64%,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5%,3年期AAA级信用利差上行1.15bp至20.81bp等 [14]。 重要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6月PPI同比降3.6%,环比降0.4%;CPI同比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环比降0.1%,核心CPI同比涨0.7%;7月9日央行开展75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单日净回笼230亿元 [16][18][20]。 - 财经要闻:广东省医保局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支持有条件地方将生育津贴直发参保人;市场监管总局等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聚焦信息领域计量测试需求 [21][23]。 行业及公司动态 - 行业动态: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发布,增设钢铁、水泥等行业绿电要求;上半年全球锂电负极材料产量130.25万吨,同比增34.7%;年内多家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25][27][29]。 - 公司跟踪:佐力药业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3.68 - 3.88亿元,同比增24.30% - 31.06%;安必平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医疗器械注册证;渝农商行获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 [31][34][36]。 湖南经济动态 - 湘股动态:天桥起重控股股东株洲国投在5月30日 - 7月7日增持1308.82万股,占总股本0.92%,持股达25% [38]。 - 湖南省地方动态及政策:湖南临武探获超大型锂矿床,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伴生多种战略矿产 [40]。 近期研究报告集锦 固定收益类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3753亿元,跨季后资金价格回落,国债、国开债、中短票及城投债收益率多数下行,各类型企业债券及城投债信用利差整体下行 [42][43]。 - 利率债关注美国关税谈判进程,短期内央行重启买债必要性有限,利率窄幅震荡;信用债利差压缩行情延续,建议关注高等级超长端信用债交易机会 [44]。 宏观策略类 - 全球经济活跃度下行、通胀走低,国内制造业PMI回升、物价平稳,工业生产主要开工率下降,消费中汽车消费走高,投资中基建走高,出口运价指数下降,新兴行业半导体景气度上涨 [47][48][49]。 基金类 - 上周A股强于H股,美股上涨,非美区域涨跌互现,申万31个一级行业涨多跌少,市场交易活跃,两市ETF日均成交额约2800亿,黄金类ETF交投活跃 [51]。 - 本周约41只新发基金,提示科创债指数配置价值,关注沪AAA科创债指数,介绍华夏华电清洁能源REIT和创金合信首农REIT相关情况 [52][53]。 行业类 -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多地负荷多次创新高且部分提前,高温持续预计电力负荷继续攀升 [55][56][57]。 - 建议重视电力板块投资机会,关注火电、水电、核电相关企业,首次覆盖给予行业“同步大市”评级 [58]。
6月中国PPI环比下降 部分行业价格企稳回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8:20
PPI环比下降分析 - 6月中国PPI环比下降0.4% 降幅与上月持平 部分行业价格企稳回升 [1] - 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是主因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1] - 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下降0.9% [1] 同比降幅扩大与行业改善 - 6月PPI同比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至3.6% [1] - 宏观政策加力实施促使部分行业供需改善 价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1] 统一大市场建设影响 - 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5%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3% [2] - 汽柴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9和0.4个百分点 [2] 生活资料价格回升 - 生活资料中一般日用品和衣着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8%和0.1% [2] - 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至2.7% [2] - 家用制冷电器具、美容保健电器具、电视机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均收窄 [2]
国家统计局:三个原因致6月份PPI环比下降
快讯· 2025-07-09 01:42
6月份PPI环比下降原因分析 - 6月份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1] - 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是主要原因之一 [1] - 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 [1] - 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承压 [1]
银川经开区抢滩下一代电池材料产业
银川经开区下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布局 - 银川经开区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前瞻性布局下一代电池材料产业,探索融合资本、绿电与资源的绿色发展路径 [1] - 新型储能技术成为园区核心焦点,重点发展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锰基材料,响应国家能源转型战略 [1]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已建成万吨级生产线,突破效率衰减、电压稳定性等瓶颈,批量供货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 [1] 绿电资源与产业协同优势 - 截至2024年11月底,银川市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达978.85万千瓦,绿电园区试点落地银川经开区 [1] - 宁国运灵武100万千瓦光伏项目为园区提供低价绿电,使电池材料生产综合电价降低20%以上 [1] - 园区充分利用本地绿电资源与材料生产的耦合优势,形成独特竞争力 [1] 创新招商与产业链培育 - 采用"融资前置"机制,将"先落地后融资"改为"融资落地双轨并行",1个月内促成30余家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 [2] - 以汉尧为标杆,带动"原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全产业闭环 [2] - 吸引电解液、集流体、设备制造、储能系统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培育链主企业生态 [2] 产业生态圈构建 - 依托绿电降本与政策赋能,构建"资源-绿电-产业-市场"四维协同体系 [2] - 探索从材料端到电池制造再到储能应用的产业链闭环 [2] - 打造具备核心技术、成本优势和低碳竞争力的下一代电池产业生态圈 [2]
伏板块更新及行情展望
2025-07-02 15: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玻璃行业、储能行业、农机行业 - **公司**:大全、通威、艾罗能源、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爱旭股份、隆基、博迁、地科、聚合材料、顾德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政策推动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2025 年 6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签署修订版《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发改委强调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破除内卷竞争,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和市场要素统一,将反内卷提升到战略高度[2]。 2. **光伏行业现状及投资建议**:光伏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供给侧改革迫切;当前光伏板块估值处历史低位,可进行预期交易;硅料价格稳定对下游重要,建议关注硅料和逆变器板块[1][3][4]。 3. **硅料和玻璃环节上涨原因**:源于国务院发改委政策预期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导,如玻璃减产 30%、硅料收购落后产能计划;7 月硅料排产供需偏平衡,上层意志对价格指导重要[5]。 4. **硅料供给侧改革步骤**:分两步,先并购落后产能,后产能退出,头部企业控制产能利用率实现供需紧平衡;关注政策进展和收购计划,后续严格控产实现价格回升[6]。 5. **硅料环节投资机会**:投资机会显著,大全、通威等企业涨幅明显,但政策细节未落地,建议等待回调;下半年供给侧改革集中在硅料环节,价格将回升至合理盈利水平[7]。 6. **玻璃行业减产影响**:7 月减产 30%实现单月供需匹配,但高库存是挑战;玻璃有涨价预期,需去库存,当前价格接近头部企业现金成本,涨价动能强[3][9]。 7. **光伏板块受益环节**:硅料和玻璃环节最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共识强但短期涨幅大,建议回调后参与,下半年胜率加强[10]。 8. **光伏板块阿尔法机会**:集中在电池片领域(特别是 BC 电池片,爱旭股份弹性最大)和辅材(银浆、铜浆、高纯铜浆);爱旭股份二季度业绩转正可能性大,隆基在 BC 领域值得期待[11]。 9. **光伏组件和农机表现**:光伏组件有弹性,农机叠加 BC 电池技术胜率高;辅材银浆可能有阿尔法情况,核心在于电池片环节进展[12]。 10. **欧洲工商储能市场表现**:艾罗能源 6 月发货 4.9 亿超预期,7 月排产 5 - 5.5 亿大概率接近 5.5 亿;顾德威 7 月排产提升,德业股份 7 月数据同比未下降[13][14]。 11. **下半年供给侧改革对光伏行业影响**:主线明确,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内卷、价格合理化等政策;关注回调机会,核心产业链包括硅料、BC 电池、玻璃和银铜浆料;户储板块看好工商储景气度提升,艾罗能源弹性高[15]。 12. **储能赛道发展前景**:需求成长性优于光伏,海外工商储和大储受全球能源紧张、AI 发展、欧美电网薄弱等因素推动;虽有美国 IA 关税和海外电价波动不确定性,但成本下降使经济性提高,建议投资低估值股票[16]。 13. **未来光伏行业行情预测**:光伏行业产能出清超两年,头部企业开工率高,有望迎来行情;参照锂电赛道,预计出现类似大行情节点;全球能源紧张推动绿电需求,促进光伏行业发展[17][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多晶硅库存从去年四季度至今持续高位,去库依赖政策和限产控产,价格与库存脱离基本面,需关注下半年政策情况[8]。 - 玻璃涨价不一定由协会直接指导[9]。 - 组件标的受美国风险干扰影响较弱[11]。
股市必读:华电国际(600027)6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亿元,占总成交额19.69%
搜狐财经· 2025-06-29 16:43
交易数据 - 华电国际6月27日收盘价5 44元 下跌1 81% 换手率1 31% 成交量111 35万手 成交额6 0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 2亿元 占总成交额19 69% 游资净流入5588 4万元 散户净流入6382 47万元 [1][2] 融资动态 - 公司完成2025年度第七期中期票据发行 金额20亿元 期限3+N年 票面利率1 95% 资金用于偿还能源保供特别债 [2] - 2024年股东大会批准总额不超过600亿元的多种融资工具发行额度 有效期至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结束 [2] - 本期票据由招商银行等6家主承销商通过簿记建档方式发行 相关文件已在中国货币网和上海清算所披露 [2] 相关ETF - 绿电ETF(562550)跟踪中证绿色电力指数 近五日涨幅0 09% 市盈率17 42倍 [4] - 该ETF最新份额1 3亿份 减少2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8 3万元 [4] - 当前估值分位为46 80% [5]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医药股低迷,有色金属股活跃
金融界· 2025-06-27 09:20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27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弱 恒生指数跌0.17% 国企指数跌0.47% 恒生科技指数跌0.07% [1] - 生物医药股和创新药概念跌幅居前 百济神州跌9.18% 荣昌生物跌6.17% 再鼎医药跌3.83% 康方生物跌2.48% 君实生物跌1.88% [1] - 教育股集体回落 思考乐教育跌4.07% 新东方-S跌2.1% 卓越教育集团跌2.11% [1] - 绿电概念、风电股和电力股下行 大唐发电跌5.69%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跌4.19%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跌3.81% 龙源电力跌2.15% 中国电力跌1.95% 华润电力跌1.76% [1] 电力行业供需分析 - 国泰君安期货研报预计全年总发电量达11.6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速11.2% 全年用电量预计为10.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速回落至5.9% [2] - 全年发用比仅为89.6% 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电力市场供需趋于宽松 [2] 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行业 - 内房股和物管股表现低迷 华润置地跌2.55% 新城发展跌2.14% 绿城中国跌2.52% 龙湖集团跌1.65% [2] 医疗和消费相关行业 - AI医疗概念、互联网医疗和医美概念股走高 平安好医生涨8.35% 阿里健康涨6.35% 巨子生物涨5.75% 晶泰控股涨3.96% 医渡科技涨3.94% 医脉通涨2.06% [2] - 黄金股和有色金属股上扬 江西铜业股份涨7.71% 天齐锂业涨6.78% 洛阳钼业涨6.26% 金力永磁涨4.8% 紫金矿业涨4.17% [3] - 高盛预计铜价将在2025年8月达到每吨约10050美元的峰值 [3] - 新消费概念、影视、婴童用品、汽车和体育用品表现活跃 小米集团-W涨3.6% 猫眼娱乐涨3.81% 滔搏涨4.7% 361度涨2.04% 泡泡玛特涨1.9% 中国飞鹤涨1.21% [3] 其他行业 - 稀土概念、机器人概念、煤炭股和物流等亦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4]
太阳能单月装机创新高,火电发电量由降转增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26 02:26
风光装机 - 5月风电、太阳能新增装机分别为26.32GW、92.92GW,同比增速分别为801%、388%,太阳能单月装机创历史新高 [1][2] - 截至5月末,风电、太阳能累计装机分别为567.49GW、1084.45GW,同比分别增长23.1%、56.9%,占总装机比例分别为15.7%、30.0% [1][2] - 中电联预测到2025年末,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将分别达到6.4亿千瓦、11亿千瓦,年内风光新增装机分别为73GW、16GW [2] - 根据《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电力系统年均新增200GW以上新能源,装机结构持续清洁化 [2] 发电量 - 5月规上工业发电量73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增速比4月放缓0.4pct [3] - 5月规上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分别+1.2%/-14.3%/+6.7%/+11.0%/+7.3%,增速较4月变化分别为+3.5pct/-7.8pct/-5.7pct/-1.7pct/-9.4pct [3] - 水电发电量降幅扩大受2024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3] 用电量 - 5月全社会用电量80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增速较4月放缓0.3pct [4] - 一产/二产/三产/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119/5414/1550/101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8.4%/2.1%/9.4%/9.6% [4] - 三产用电量高增长得益于充换电服务业(同比+45.1%)和互联网及相关服务(同比+29.8%) [4] - 居民生活用电量高增长受高温影响,宁夏、广东、福建等地实现两位数增长 [4] 投资建议 - 绿电行业建议关注全国龙头企业龙源电力、三峡能源 [5] - 火电行业建议关注市场煤敞口大且长协电价下调幅度较小的企业,如大唐发电、华能国际 [5] - 水核行业建议关注长江电力、中国核电,因红利属性强且核电具备远期成长性 [5]
吉林白城抓住“大风口”1600万千瓦绿电领跑东北
证券时报· 2025-06-24 18:39
新能源发电规模 - 截至2024年末白城市新能源开发规模突破1600万千瓦位居东北第一全国前十[1][3] - 通榆县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606万千瓦占吉林省总装机容量近三分之一年发电量超120亿千瓦时产值突破35亿元[2] - 大安市新能源已装机并网容量311万千瓦预计"十五五"期末规划总装机量接近2000万千瓦[3] - 截至2025年5月白城市已并网风电项目68个总规模1035.7万千瓦光伏项目64个总规模269.9万千瓦"十四五"末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2000万千瓦[4]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 通榆三一风电2024年实现产值24.31亿元主机车间配备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建成两条高集成度风机总装生产线[5][6] - 东吉通榆能源设计年产能200万千瓦风电主机设备拟投建旧风机拆解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6] - 白城市共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28家2024年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59.38亿元占吉林省41.38%[7] 氢能产业发展 - 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重点推进吉电股份大安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投资59.6亿元)和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投资56亿元)[8] - 中能建投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65亿元)华能洮南风光制氢合成甲醇项目(投资101亿元)阳光大安绿色甲醇项目(投资118亿元)正在推进[8] - 规划2035年氢能产业达千亿元规模[9] 绿电消纳与外送 - 2024年白城市全口径发电量297亿度用电量仅65亿度本地消纳比例较低[11] - 推进区域智算中心建设总投资约60亿元算力规模达20750P吉林云智算5000P项目绿电供给率80%年耗电量2亿度[12] - 通过鲁固直流特高压外送电力规划新建乐胜、傅家等500kV升压站"吉电入京"项目可外送新能源600万千瓦[13]
巨化股份首季净利大增160.6% 子公司8亿增资助推风电场项目
长江商报· 2025-06-23 00:48
新能源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甘肃巨化向全资子公司巨化新能源增资8亿元,注册资本从5000万元增至8.5亿元,用于1GW风电场项目建设 [1][2] - 风电场项目总投资37.37亿元,预计20年经营期发电利润总额34.19亿元,将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并降低生产用电成本 [2] - 新能源布局与西部产业基地协同,2月公司与控股股东共同增资甘肃巨化至60亿元(公司出资42亿元,占比70%),用于196.25亿元的高性能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 [3] 氟化工主业发展 - 公司是全球最大制冷剂生产商之一,拥有8000吨/年第四代制冷剂HFO-1234yf产能,并计划新建9000吨/年装置,第三代制冷剂R32和R125占据全国39%配额 [3] - 新能源材料领域布局包括万吨级PVDF产能和六氟磷酸锂技术储备,为切入新能源电池市场奠定基础 [3] - 2025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77.26亿元,重点实施高性能氟氯新材料和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6.05%),净利润8.09亿元(同比+160.64%) [1][5]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44.62亿元(同比+18.43%),净利润19.60亿元(同比+107.69%),扣非净利润19.03亿元(同比+131.40%) [4] - 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6.21亿元,上市以来累计派现59.73亿元 [5] 研发与技术储备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从4.59亿元增至10.54亿元 [5] - 截至2024年末拥有授权专利751件(发明专利515件,国外专利50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