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变压器(SST)
icon
搜索文档
AIDC投资机会展望:算力需求持续加码,重视技术迭代契机
2025-09-28 14:5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云计算基础设施、液冷散热技术、电源技术[1][2][5] * **公司**:OpenAI、微软、英伟达、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麦格米特、欧陆通、金盘科技[1][2][3][5][6][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算力需求激增与IDC超预期建设** * OpenAI与微软合作建设G1瓦级数据中心 OpenAI计划部署至少10GW英伟达系统 单GW算力成本约500亿美元 10GW项目总投资规模或达5,000亿美元[1][2]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并计划在2032年前将全球数据中心能耗提升至现有水平的10倍[5] * 国内云厂商(腾讯、阿里、百度)通过发行票据融资 字节跳动申请约100多亿美元贷款 均用于扩张基础设施和新建应用领域[6] * **液冷散热技术迭代与市场空间** * 英伟达微通道冷板技术(MLCP)通过微米级流道和高度集成化设计 实现更高效散热 其单价是普通水冷板的3~5倍 预计2026年下半年在Ruby GPU中导入[7][8][9] * 微软开发了类似原理的微流体冷却技术 散热效率比现有方案高3倍 可降低芯片温升60%~70%[7] * 液冷环节预计将带来700亿市场空间 技术将从高成本的微通道向经济实用的静默式及混合式解决方案演进[3][13] * **电源技术变革与投资机会** * 电源侧HVDC和PSU环节预计将分别带来150亿及200亿市场空间[3] * 高压直流(HVDC)备用电源系统将逐步取代传统UPS系统(北美约80%仍用UPS)[3][16] * 电源技术向800伏HVDC系统、集成化方案(如赛特卡尔方案)以及固态变压器(SST)等终局方案发展[17][18] * **内资企业出海与受益标的** *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及新技术发展将推动内资企业加快出海步伐 有望在2026年实现初步海外订单 2027年加速放量[1][4] * 麦格米特、欧陆通等具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将显著受益[3][19] * 金盘科技等前端变压器产品迭代受益企业将直接受益[3][19]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路径细节**:GB200主要采用风液混合方案 GB300开始使用全液冷解决方案(以单向冷板为主) 双向冷板(使用R1,134A制冷剂)技术更成熟且热效率高 有望应用于Ruby系列[10][11] * **合作与全球扩张**: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阿里云在巴西、欧洲(法国、荷兰)、墨西哥、亚太(日韩)等地扩建数据中心[5] * 腾讯确立国际化战略 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输出全球化技术方案[6]
台达:AI能源效率关注上升 以科技创新推动AI可持续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12:31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呼应报告的重要观察,台达将致力以科技创新协助可持续AI的推进,包括打造智慧微电网以及为边缘计算设计的AI数据中心等。"台达首席品牌官郭珊珊对 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在本届工博会上,台达以"AI赋新 GI永续"为主题亮相,通过AI数字化工厂、智慧工业场域、智慧微电网、AI数据中心等场景,集中展示创新研发的绿色产 品及解决方案。其中,旋盖数字化产线、液-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固态变压器(SST)智慧电源等展品备受关注。 宋薇萍摄 首次亮相的台达固态变压器(SST)以新一代电力电子核心技术脱颖而出,荣获"CIIF工业自动化奖",成为展区里的焦点展品。展台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 该展品通过碳化硅(SiC)高频电能转换替代传统电磁变换,实现10kV中压电网直降800V (可调范围200-1000Vdc)直流输出,电源效率突破性提升能效至 98%+,设备体积缩小50%以上,其高模组化、易部署设计可以轻松扩展和配置,以满足不同的电力需求,使维护、更换升级和针对特定应用的适应变得更 加容易。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正在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上,台达通过呈现 ...
AI“探电”:SST重塑未来AIDC供电架构
2025-09-24 09:35
AI"探电":SST 重塑未来 AIDC 供电架构 20250923 摘要 固态变压器(SST)凭借高效率(全链路效率提升 4-5%)、体积小 (占地面积为传统方案的 1/3 至 1/2)、灵活性高和预制化设计等优势, 有望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优选方案,尤其是在高密度、空间 紧张的数据中心。 北美市场变压器供应紧张,单位成本自 2019 年来上升超 77%,交付周 期长达 46 周,SST 凭借其快速部署特性,更适配北美 AIDC 建设需求, 有望成为下一代供电方案。 国内政策利好频出,如绿电直连政策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强调算 力与电力协同及绿色算力,为数据中心增效减碳提供机会,SST 高度适 配绿电直连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 尽管 SST 初始投资成本较高,但通过精简中间环节和紧凑设计减少设备 和线缆使用量及施工量,全生命周期成本具备优势,且随着技术成熟, 降本空间大,投资竞争力强。 典型 SST 采用三级能量转换结构,包括 ACDC 输入级、高频 DCDC 隔 离级和输出级。主流拓扑方案基于 ISOP 架构,即输入端串联输出端并 联,设计成熟且拓展方便。 Q&A 固态变压器(SST)在数据中心 ...
中金 | AI“探电”(十一):SST重塑未来AIDC供电架构
中金点睛· 2025-09-23 23:58
文章核心观点 - 固态变压器(SST)凭借效率高、体积小、灵活性高、预制化设计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AI数据中心(AIDC)供电架构的优选方案,特别是在800V HVDC架构升级和绿电直连需求背景下迎来发展机遇 [2][6][12] AI算力中心建设与供电架构升级 - 头部云厂商上调资本开支预期,Meta将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上调至660-720亿美元(原640-720亿美元),谷歌上调至850亿美元(原750亿美元),微软预计3Q25资本开支超300亿美元 [8] - 国内阿里2Q25资本开支达386亿元,同比增长约220%,世纪互联预计全年资本开支100-120亿元(同比翻倍) [8] - 英伟达规划2027年全面部署800V HVDC架构,以支持1MW及以上机架功率需求,较传统54V系统端到端效率提升可达5%,铜用量减少约45%,维护成本降低可达70% [10][12] SST技术优势与性能表现 - 全链路效率较传统UPS提升3%以上,占地面积减少60%以上,安装调试周期缩短75%,适配绿电接入 [3][16] - 以10MW数据中心为例(负载率90%),SST每年可节省约236.52万度电 [16] - 系统效率达98%,全链路效率91.1%,显著高于传统HVDC(88.3%)和AC UPS(86.6%) [22] - 采用模块化设计,建设周期可缩短至90天以内,支持即插即用部署 [20][22] 北美市场供需与SST应用潜力 - 北美传统变压器供需失衡,自2019年以来单位成本上涨77%以上,2Q25交期长达约46周 [12][14] - SST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替代传统变压器,具备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特点,成本仍有较大下降潜力 [12] 中国政策推动与绿电直连机遇 - 2025年5月国家发布首个绿电直连政策,明确算力与电力协同为新型电力系统试点方向,要求考核"直供绿电电量占比" [14][16] - SST适配"光储直柔"场景,支持光伏、储能直流接入,提升绿电消纳能力 [16][22] SST技术架构与核心部件 - 典型拓扑采用三级能量转换架构:输入级(AC/DC)、隔离级(高频DC/DC)、输出级(DC/AC或DC/DC) [23] - 高频变压器是核心难点,磁芯材料中非晶和纳米晶合金适用于中频大功率场景,但纳米晶工艺仍不成熟且价格较高 [24][27] - 研发需突破磁芯材料、结构设计、散热及绝缘四大关键技术 [24][32] 国内外厂商布局情况 - 全球头部厂商如伊顿、台达较早布局SST技术 [3] - 国内厂商分三类切入:传统电力设备企业(中压侧技术优势)、AI服务器电源企业(数据中心项目经验)、光储充企业(电力电子技术迁移) [28][31][33] - 中国西电已有SST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项目 [3]
中金:AI供电架构向800V HVDC升级 长期看SST有望成为最优技术路线
智通财经· 2025-09-19 05:53
AI算力中心供电架构升级趋势 - AI算力中心建设景气上行 头部云厂商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AI数据中心建设加速[1][2] - 英伟达规划2027年全面部署800V HVDC架构 维谛技术认为2030年有望开启固态变压器应用[2] - 800V HVDC架构与绿电直连需求共振 推动供电架构技术升级[1][2] 固态变压器(SST)技术优势 - 相较于传统UPS供电链路 SST全链路效率可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1][3] - 减少占地60%以上 减少安装调试周期75% 具备预制化设计优势[1][3] - 多功能集成 适配绿电接入 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中具备较强优势[1][3] - 技术发展仍存较大降本空间 当前初始投资成本较高 未来随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磁芯材料工艺成熟成本将下降[3] 固态变压器应用前景 - SST有望成为未来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优选解法 综合优势突出且交付周期更短[1][2] - 适配"光储直柔"架构 绿电直连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为SST带来推广新契机[2] - 中国西电已有SST产品应用在数据中心项目中 个别公司产品在交直流混合微网工程中形成应用[4]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AI数据中心龙头伊顿 台达等对SST方案储备较早[4] - 国内厂商从传统电力设备 AI电源 光储充三类公司切入布局 各具优势[4] - 看好对电力电子 高频变压器 中压处理技术有深刻理解且拥有丰富数据中心项目经验的头部厂商[4] 相关受益标的 - 四方股份(601126 SH) 中国西电(601179 SH) 金盘科技(688676 SH)以及产业链其他相关公司被推荐[5]
“源”启新章,直流迭代 - 数据中心电源深度
2025-09-17 14:59
"源"启新章,直流迭代 - 数据中心电源深度 20250917 摘要 数据中心电源正从交流 UPS 架构向高压直流(HVDC)和固态变压器 (SST)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算力密度需求,提高转化效率并减 少占地面积。国内 UPS 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但 HVDC 方案正被互联网 运营商积极采用。 海外市场因算力密度快速提升,对 HVDC 需求迫切,高压直流系统通过 提高转化效率和节约机柜空间,显著提升整体效能。英伟达计划在 2027 年推出 800 伏架构,而谷歌和 Meta 也在积极推进正负 400 伏供 电方案及向 SST 过渡。 国内企业在 SST 应用方面进展迅速,已在"东数西算"大数据中心项目 中进行示范试点。腾讯、阿里等公司也积极采用 HVDC 加市电直供模式, 并与中恒、台达合作,实现更高集成度。 高压直流转型的主要优势包括减少交流转换环节、提高转化效率、降低 运营成本、节约空间以及提高新能源接入友好性。预计 2026 年至 2028 年,数据中心直流电源市场将经历快速增长,年化复合增速超过 30%。 Q&A 数据中心电源在供电架构中扮演什么角色? 数据中心电源在供电架构中是一个核心环节,特别 ...
SST路线确定,AIDC驱动电力设备产业发展新机
2025-09-17 00:50
SST 路线确定,AIDC 驱动电力设备产业发展新机 20250916 摘要 全球 AIDC 容量预计在 2025 年达到 20GW,2026 年达到 30GW,2027 年达到 47GW,反映大数据、云计算和 AI 技术的快速发 展趋势。到 2027 年,与 10 千伏降压变压器相关的市场空间预计将达 到 173 亿元,断路器市场空间则有望达到 270 至 271 亿元。 中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5 年将突破 1,356 亿美元, 相较于 2023 年的 876 亿美元增长约 54%,主要由政策驱动、技术突 破和应用需求推动,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 35%。 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在 2024 年已达 800 亿美元以上,预计 到 2032 年将增至 9,350 亿美元,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占据主要份额, 各大科技企业加速布局 AI 方向投资,推动数据中心建设提速。 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经历了从传统交流 UPS、高压直流 HVDC 到固态变压 器三代技术演进,核心目标是提升能效、可靠性和功率密度。短期内 HVDC 因性价比优势成为主流,长期来看,固态变压器有望逐步替代传 统架构。 Q&A 固 ...
关注AIDC电源技术迭代驱动增量需求
2025-09-11 14:33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供电系统行业 包括第一级供电电源(如HVDC UPS SST) 第二级服务器电源 以及电能质量设备[1] * 提及的公司包括海外厂商台达 以及国内企业胜宏股份 金盘科技 欧通 迈瑞特 盛弘股份 麦格米特 科尔达 禾望电气等[1][4][5][20][22] 核心观点与论据:技术迭代与趋势 * AIDC供电系统正向800伏HVDC过渡 固态变压器(SST)有望成为最终解决方案 预计未来3-5年第一级供电电源将持续迭代[1][4] * 服务器电源功率提升是明确趋势 研发难度和壁垒提升 单瓦价格改善趋势有望延续 得益于GB200与GB300的出货 未来几年服务器电源整体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速[2][18][19] * 绿电在AIGC中应用潜力巨大 将提升其潜在空间 并可能影响电能质量 应关注电能质量设备的应用提升[1][6] * 台达展示的800伏HVDC方案采用赛特帕拉特方案 通过HVDC模块 超级电容和BPU在IT rack中进行直流降压 实现800伏对50伏体系的转换[1][12][13] * 固态变压器(SST)预计在3至5年后陆续实现产品落地 其成本已逐渐向现有体系靠拢 整体系统效率略有提升 应用进展可能比预期更快[14] 核心观点与论据:市场与渗透率 * 预计2025年全球资本开支增速将保持50%以上 推动HVDC替代传统UPS SST替代传统HVDC+BRT[1][7] * 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HVDC 如腾讯94%的数据中心已采用HVDC 阿里自建数据中心实现了直流模块全导入 百度推出瀚海直流模块 但海外市场渗透率较低[8][9] * 过去海外市场对HVDC技术迭代动力不足 主因UPS系统稳定性好且行业功率未显著增加 现因新能源接入增加及机柜功率提升至200千瓦以上 加速了HVDC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导入[10][11] * 国内HVDC潜在替代领域主要是金融和政府 但业主方分散 需要循序渐进 海外因AI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快且功率需求明确 未来两到三年渗透率提升曲线斜率可能更陡[15] * UPS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Top 3厂商市占率约40% HVDC市场目前Top 3厂商市占率约90% 但预计后续将回落至60-70%[1][17] 核心观点与论据:厂商机会与竞争格局 * 国内企业如胜宏股份和金盘科技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和海外渠道切入海外供应链[1][4] * 在服务器电源环节 国内厂商如欧通 迈瑞特等已初步切入海外供应链 并有望进一步实现行业导入[5][19][22] * 电能质量设备市场小而美 竞争充分但对稳定性要求高 预计未来几年竞争格局稳定 以盛弘股份为代表的头部厂商将分享优势份额[20] * 中国厂商向海外扩展的优势在于海外盈利能力和价值更具优势 是重要的导入窗口期 建议重点关注第一级供电环节相关企业[21][22] 其他重要内容 * HVDC因少了一级逆变环节 从原理上具有更高效率 更高可靠性及更易维护等特点 同时适合模块化扩容[7] * 800伏HVDC方案能解决损耗问题并减少铜用量 从而节约成本 且适合现场电源接入 有效解决海外供电短缺问题[11] * 技术迭代最为显著的是第一级供电环节 目前正处于确定方案阶段 是良好的卡位时间节点 初期导入后供应商更换概率较低[17][21]
电力设备&AIDC中报总结
2025-09-04 14:36
电力设备&AIDC 中报总结 202509004 摘要 2025 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AI 应用端需求持续增长。国内日均 TOKEN 消耗量从去年初到现在翻了 300 多倍,其中企业级大模型日均消耗量达到 10.2 万亿 TOKEN,占整体消耗量三分之一以上,主要由阿里通义、字节豆包 和 Diverseca 等大模型贡献。海外方面,CHATGPT 用户活跃度虽有所放缓, 但 TOKEN 消耗量仍在加速增长。这表明 AI 应用端需求强劲,并有望出现现象 级应用和指数级增长。 云厂商资本开支对 AIDC 市场有何影响? 云厂商资本开支显著增加,对 AIDC 市场产生积极影响。2025 年二季度,亚马 逊、Meta、谷歌等公司的资本开支同比增幅达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环比一季度 也有 30%的增长。尽管年初预期今年四个季度同比有所增长,但实际环比增速 超出预期,并预计到 2026 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此外,从 NV 出货预期和服 务器厂商对 NV GPU 卡出货预期来看,明年可能会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 AI 应用端需求强劲增长,国内企业级大模型 TOKEN 消耗量显著,海外 CHATGPT 的 TOKEN 消耗量也 ...
全球储能下半年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
2025-09-04 14:36
全球储能下半年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 202509004 摘要 2025 年 1-7 月储能总出货量超 300GWh,为去年同期的 2.1 倍,远超 年初预测,虽下半年排产已满,但产能利用率提升将持续推动增长,但 增速或将放缓。 储能市场增长具长期持续性,全球能源结构正从煤气为主转向风光为主, 新定价机制降低基础电费边际成本,储能提供功率调节服务,显著改善 储能经济性。 短期投资可关注出海类(拓展欧洲、拉美、非洲、东南亚、西亚和中东 市场)、技术类(高强度运营产品开发)及细分市场深耕类企业(如泰 国、波兰、尼日利亚、乌克兰等)。 欧洲工商业储能配套比例低,未来增长潜力大,预计 2025 年装机量达 5GWh,同比翻倍,2029 年达 20GWh,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50%,受 政策补贴和动态电价推动。 亚非拉地区电网薄弱,光伏加储能需求大,户用储能降本后实现平价, 降低家庭用电成本,巴基斯坦、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需求旺盛。 Q&A 近期储能市场标的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近期储能市场标的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从企业端来看,不论是储 能电池、逆变器还是集成环节,各企业在中期都提交了不错的成绩单,营收和 归母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