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钙钛矿组件
icon
搜索文档
向“新”发力 向“质”前行——走进江浙沪三地民企,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9-25 05:46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上海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全球 产业链,护航企业出海;江苏苏州以政策赋能打造"企业+"工作矩阵,优化营商环境;浙江杭州民营企 业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近日,记者随中央统战部"走进民企看'质'变"主题采 访活动来到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见证民企向"新"发力、向"质"前行的澎湃动能。 ——编 者 政策赋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小桥流水,河街相邻,粉墙黛瓦……今年7月,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阊胥路32号的苏州民营企业 家之家正式揭牌,成为集党建引领、政策宣讲、文化交流、产业链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介绍,企业提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 息安全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作为从浙江启航的民营企业,新华三的成长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的滋养。"于英涛说。 浙江积极打造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清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清单、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 目清单"三张清单",推出民间投资问题收集和推动解决机制、民营企业定点联系机制、民间 ...
向“新”发力 向“质”前行 ——走进江浙沪三地民企,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9-23 21:52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上海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全球 产业链,护航企业出海;江苏苏州以政策赋能打造"企业+"工作矩阵,优化营商环境;浙江杭州民营企 业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近日,记者随中央统战部"走进民企看'质'变"主题采 访活动来到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见证民企向"新"发力、向"质"前行的澎湃动能。 ——编者 政策赋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小桥流水,河街相邻,粉墙黛瓦……今年7月,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阊胥路32号的苏州民营企业 家之家正式揭牌,成为集党建引领、政策宣讲、文化交流、产业链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让企业家在这里找到精神家园,更找到发展伙伴。政企同心,擦亮'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苏州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蓓蕾介绍,苏州市工商联通过精心打造"企业+"工作矩阵,启 动百家民企"企业+"供应链沙龙对接系列活动,已汇集125家企业提供的148项优质产品与服务,推动产 业链上下游合作。 数据显示,苏州拥有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618家,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7家。科技企 业不断壮大、创新成果持续涌 ...
服贸会上“绿”意浓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06:18
绿色科技产品创新 - 北京一轻控股展示红橘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柑橘加工废料可提取天然甜味剂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甜度相当于蔗糖1500-1800倍)并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环保材料[1] - 京东方推出新派充系列充电设施 太阳能座椅配备光伏板与无线充电模块 分体式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达250千瓦并支持动态功率分配[1] - 钙钛矿组件搭建零碳小屋 装机容量7千瓦 年均发电量3800千瓦时 年减少1.15吨标准煤消耗和2.98吨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国际防火防雷认证[2] - 北京纯锂新能源展示全固态电池技术 具备针刺/剪切/高空跌落不起火爆炸特性 配套电动自行车智能换电系统覆盖充换管用全需求[2] 氢能产业链布局 - 中国石化建成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项目) 年产绿氢2万吨 当前氢气年产能445万吨 拥有11个供氢中心和144座加氢站[3] - 中国石化同步展示地热/风光发电/生物燃料等多类新能源应用[3] 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公司为园区供应清洁蒸汽与生物燃气 西藏扎布耶盐湖项目采用槽式光热电站 通过熔盐储热实现24小时供热发电[3] - 河北华通科技提供零碳园区一站式服务 能碳管理平台实现工业综合能源管理 实际应用案例显示能源利用率达86.8% 年碳排放减少31.5%[3] - 北京京能科技展示零碳园区沙盘 包含追光式光伏太阳花/移动充电车/双向充放电充电桩等设施[4]
湿法隔膜价格均出现明显回升,山东136号文件后风光新增项目竞价结果落地
国盛证券· 2025-09-14 12:05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2025年9月8日-12日上涨0.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7%[10] - 钙钛矿光伏技术实现量产效率18.6%和良率95%以上,产业化进程加速[1][15] - 山东风电项目竞价规模达3.59GW,显著高于光伏的1.265GW,显示风电投资积极性更高[2][17] - 隔膜价格显著回升,干法隔膜年内涨幅超30%,湿法隔膜涨幅5%-10%[4][27] - 全球主要电池企业9月排产计划超150GWh,同比增长近40%[4][27] 新能源发电 光伏 - BOE实现1.2m*2.4m钙钛矿组件量产功率505W,交付效率18.6%,产线良率95%以上,预计每年效率提升约1%[1][15] - 协鑫光电单节大面积组件效率突破19%,钙钛矿组件加速追平晶硅效率差距(晶硅平均效率22%-23%)[1][15] - 2025年为钙钛矿GW级产线元年,极电光能GW级产线投产,协鑫光电一期500MW产线投产[15] - 预计2026-2028年钙钛矿行业出货量分别为百兆瓦级、GW级、3GW-5GW级[15] - 关注供给侧改革涨价机会(协鑫科技、通威股份等)、新技术成长机会(迈为股份、爱旭股份等)、钙钛矿产业化机会(金晶科技、捷佳伟创等)[1][16] 风电与电网 - 山东2025年度新能源竞价出清结果:光伏机制电价0.225元/千瓦时(机制电量比例80%),风电机制电价0.319元/千瓦时(机制电量比例70%)[2][17] - 较山东标杆电价0.3949元/度,光伏电价下降43%,风电电价下降19.2%[2][17] - 风电项目规模3.59GW,光伏1.265GW,风电投资积极性远高于光伏[2][17] - 特高压催化加速,关注南疆—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进展[18] - 推荐风机板块(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海风海缆(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等)、单桩出海(大金重工、天顺风能等)[2][20] - 算力需求增长推动电网设备机会,推荐金盘科技、明阳电气等[2] 氢能与储能 - 金风科技拟投资189.2亿元建设3GW风电制氢氨醇项目,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绿氨40万吨[3][20][21] - 推荐关注氢能设备厂商(双良节能、华电重工等)和氢气压缩机标的(开山股份、冰轮环境等)[3][21] - 9月第一周储能EPC投标报价区间0.5398元/Wh-1.4555元/Wh,储能系统投标报价区间0.3928元/Wh-0.585元/Wh[3][25] - 9月第一周储能中标规模4141.47MW/13864.779MWh,招标规模4612.88MW/12370.4614MWh[22] - 推荐国内外大储方向(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等)[3][26] 新能源车 - 干湿法隔膜价格明显回升:干法隔膜8月初涨幅10%,年内涨幅超30%;湿法基膜价格回升至0.5-0.55元/平方米,涂覆隔膜价格0.7-0.8元/平方米[4][27] - 隔膜需求增长来自新能源车和储能: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60%,储能因314Ah电芯供给缺口推动价格[4][27] - 头部隔膜企业布局固态电池:恩捷股份建成100吨级硫化锂和10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星源材质开发固态电解质骨架膜[4][28] - 建议关注隔膜头部公司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4][28] 行情回顾 - 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中信)2025年9月8日-12日上涨0.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7%[10] - 细分板块表现:光伏设备(申万)下跌3.23%,风电设备(申万)下跌2.27%,电池(申万)上涨1.49%,电网设备(申万)上涨1.17%[12][13] 产业链价格动态 -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50元/千克,涨幅4.2%[33] - 单晶N型硅片-182mm/130μm均价1.3元/片,涨幅4%[33] - 单晶TOPCon电池片-182mm/25.3%+均价0.31元/W,涨幅3.3%[33] - 组件价格基本稳定,182mm单晶TOPCon组件均价0.69元/W[33]
中国石油首座钙钛矿光伏示范电站投运
新浪财经· 2025-09-11 01:48
项目概况 - 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在青海油田仙东8井建成集团公司首座钙钛矿组件光伏示范电站 装机容量峰值达101.8千瓦 [1] - 示范电站位于平均海拔2800米的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 采用高原离网光储柴系统 [1] 技术突破 - 标志中国石油在钙钛矿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1] - 形成覆盖钙钛矿组件研发 光伏场站设计及运维的全链条技术能力 [1] - 采用联合研发的钙钛矿组件和自主研发的昆鹏变流器 [1] 运营效益 - 年均发电量预计达18.1万千瓦时 [1] - 年均可减少柴油消耗36吨 二氧化碳排放113吨 [1] - 实现井场生产绿电直供抽油负荷 全年生产用绿电占比超过95% [1] - 构建多能互补智能调控模式 [1]
钙钛矿专题会议
2025-09-09 14:53
**钙钛矿行业研究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行业趋势与技术发展** * 钙钛矿组件呈现叠层化和大尺寸化趋势[2] * 叠层电池效率从24%-25%提升至26%-27%[3] * 单结电池面积从0.72平米增大至2.82-2.88平米 效率从18%提升至接近21%[3] * 柔性组件数量明显增加 应用于消费级场景如帐篷光伏组件、车衣等[3] * 应用领域从传统电站、BIPV、CIPV扩展至便携式光伏及物联网领域[3][4] * 叠层技术是未来发展趋势 效率上限远高于单结电池 可达44%[12] * 钙钛矿与晶硅叠加是主要方案 TOPCon路线因性价比高被看好[3][12] * 四端叠层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成为主流 两端叠层存在技术突破可能[13] **二 头部公司布局与进展** * 协鑫光电计划2025年建设500MW产线 2026年底启动另一条500MW产线 并考虑扩建3GW到5GW以上大基地[5] * 协鑫光电目标组件效率27% 量产效率提升至26% 售价预期约每瓦2元人民币[2][5] * 捷电光能拥有300MW大规格产线 单结组件效率达17.44% 叠层组件展品效率为26.8%[2][5] * 宁德时代重点推动现有产线的叠层升级改造[5] * 京东方建设300MW大版型产线 产线兼具刚性和柔性 目前交付效率为17.6%[2][5] **三 设备与材料成本** * 设备采购市场稳步推进 G瓦级产线客户倾向于分段购买设备[2][6] * 设备价值约9-10亿元/GW[2][6] * 头部厂商初期倾向于采用进口设备以保证稳定性 部分环节如ALD已开始国产替代[3][9] * 目标未来3-5年内将单GW投资从9-10亿元降至5亿元左右[3][10] * 辅材中FTO玻璃占比最高 达30%以上 因耐高温和成本优势优于ITO玻璃[2][6] * 随着产业规模扩大 FTO玻璃单瓦成本有望降至0.5元以下[3][8] * 其他材料成本占比基本不超过8%[8] **四 制造工艺与挑战** * 钙钛矿层的沉积是最困难的工艺难点[11] * 其次是电子传输层 需确保致密均匀且不发生脱落[11] * 钝化层制备是一大挑战 目前多采用蒸镀工艺[11] * 核心工艺解决后 单结电池效率有望从当前19%-20%提高到22%-23%[11] **五 行业发展预期与催化因素** * 预计2026年成为行业关键年份 头部厂商扩产和新玩家加入将推动快速发展[2][7] * 需重点关注协鑫光电G瓦级产线效率、捷电光能量产稳定性及FTO玻璃成本下降情况[2][7] * 大规模投资可能在头部厂商数据获普遍认可后加速 时间点预计在2026年左右[2][7] * 核心催化因素包括跨界龙头进展、金硅厂商对两端叠层的推动力度 以及头部创业公司从100MW到3-5GW阶段的数据表现及扩产速度[14] **六 产业链相关公司** * 设备环节关注整线供应商金山清机、吉家伟创 以及狭缝涂布技术企业曼恩斯特[15] * 激光领域关注杰普特与德龙激光[15] * 材料环节关注TCO玻璃供应商金晶科技、耀皮玻璃 以及卤化物供应商博彦股份[15] * 上市公司杭州科林已拥有100MW产线并推出单结与叠层产品[15]
钙钛矿产线代建是门好生意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9-07 09:20
钙钛矿整线技术服务市场现状 - 今年披露的钙钛矿整线技术服务采购项目已超5个且数量持续增加 [1][3] - 提供该服务的企业分为两类:已搭建量产线的钙钛矿创业企业(如仁烁光能、极电光能)和光伏设备企业(如捷佳伟创、迈为股份) [2] - 潜在客户包括计划转型的传统企业、产业资本、创业企业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 [2] 钙钛矿代建模式需求驱动因素 - 企业缺乏技术积累但希望缩短时间成本与试错成本以抢占市场 [10] - 拥有落地产线是获得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投融资的先决条件 [10] - 技术服务费用从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且账款回收难度低于设备销售 [10] 产线建设成本与产能规模 - 投建一条吉瓦级钙钛矿产线(含厂房)成本约8亿元至10亿元 [4][11] - 当前国内钙钛矿产品年出货量约百兆瓦级但GW级产线开始出现 [4] - 头部光伏企业目前多建设10兆瓦级研发线而非大规模产线 [11] 钙钛矿技术特性与产业化挑战 - 钙钛矿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且成本仅为晶硅光伏三分之一 [2] - 产线依赖原材料化学配方 已有成百上千种材料导致设备工艺复杂度高 [6] - 当前工艺未统一标准化 设备以半定制化为主且设备间联通性不足 [6][7] 设备与材料环节的产业化瓶颈 - 设备厂商研发成本高但单一客户订单难以覆盖 导致毛利率不低但盈利有限 [8] - 材料成本在组件单瓦成本中占比居高不下 降本需更多市场参与者投入 [8] - 头部设备厂商推出整线解决方案进度缓慢 如迈为股份拟募资20亿元建设年产20套设备项目 [7] 代建模式的商业逻辑与风险控制 - 代建模式可帮助钙钛矿企业增加收入并吸引更多资本进入赛道 [11][12] - 当前产线建设采用预收款模式 合同分阶段收款并留存5%-10%质保金 [12] - 该模式曾推动光伏行业产能扩张但导致价格下跌和应收账款问题 [12] 头部企业对钙钛矿的技术路线选择 - 头部晶硅企业更倾向布局钙钛矿与晶硅叠层工艺 目前仍处实验室阶段 [11] - 晶科能源认为钙钛矿产品稳定性问题需2-3年解决 隆基绿能表示叠层技术可靠性显著进步 [11] - 钙钛矿产品在集中式光伏电站尚未建立价格优势 企业正探索细分场景出货 [11]
协鑫科技(3800.HK):颗粒硅降本增效持续推进 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加速
格隆汇· 2025-09-02 12: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由盈转亏 收入同比下降36.84%至57.35亿元 净利润亏损17.76亿元 主要因光伏产业链供需错配和价格竞争导致产品价格跌破现金成本[1] - 近期国家"反内卷"政策和行业自律形成合力 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 公司业绩有望触底反弹[1] - 公司颗粒硅成本持续下降 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市占率提高至24.32% 较2024年提升9.74个百分点[1] - 钙钛矿GW级产线实现量产 产业化进程加速 标志着全球钙钛矿光伏技术正式迈入商业化规模化量产新纪元[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7.35亿元 同比下降36.84%[1] - 净利润亏损17.76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7.76亿元[1]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125.94亿元/213.09亿元/243.98亿元[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为-23.75亿元/8.38亿元/21.89亿元[1] 成本控制 - 2025年上半年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不含税)为26.22元/kg[1] - 2025年第二季度现金成本降至25.31元/kg 延续逐季度降本态势[1] 产品质量 - 基于"18元素总金属杂质≤1ppbw"标准 2025年第二季度产品比例达到91.8%[1] - 颗粒硅已基本全面实现浊度低于100NTU[1] - 颗粒硅浊度≤70NTU的产品比例持续提升 从2024年9月的25%提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57.4%[1] 市场份额 - 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为24.32% 较2024年全年提升9.74个百分点[1] 技术创新 - 钙钛矿GW级产线正式投产 创造多项全球之最:全球最大单结与叠层钙钛矿组件、最高大尺寸组件效率、全球最大规划产能[1] - 全球首个通过德国TUV莱茵3倍IEC稳定测试[1] - 全球首家采用AI高通量设备实现研发AI化[1] 行业展望 - 光伏行业产能出清持续推进[1] - 公司盈利有望修复 市占率或将进一步提升[1]
协鑫科技(03800):2025年半年报点评:颗粒硅降本增效持续推进,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加速
民生证券· 2025-09-01 07:12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8]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有望触底反弹 25H1收入57.35亿元同比-36.84% 净利润-17.76亿元 主要因产业链供需错配和价格竞争导致 但国家"反内卷"政策和行业自律已显成效 预计供给侧改革将推动业绩修复 [2] - 颗粒硅业务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25H1平均生产现金成本26.22元/kg 其中25Q2降至25.31元/kg 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产品品质大幅提升 25Q2满足"18元素总金属杂质≤1ppbw"标准比例达91.8% 浊度≤70NTU产品比例从24年9月25%提升至25Q2的57.4% 市占率24.32% 较24年提升9.74个百分点 [3] - 钙钛矿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 GW级产线于6月正式投产 创下全球最大单结与叠层组件、最高大尺寸组件效率、最大规划产能等纪录 并率先通过德国TÜV莱茵3倍IEC稳定测试 采用AI高通量设备研发 标志钙钛矿技术进入商业化量产新阶段 [4] - 盈利预测显示强劲复苏态势 预计25-27年营收125.94/213.09/243.98亿元 净利润-23.75/8.38/21.89亿元 26-27年PE为39x/15x 营收增长率预计从25年-16.6%转为26年69.2%和27年14.5% 净利润增长率从25年50%提升至26年135.3%和27年161.2% [5][7] 财务表现 - 25H1收入57.35亿元同比-36.84% 净利润-17.76亿元 [2] - 预计25年营收125.94亿元(-16.6%) 26年213.09亿元(+69.2%) 27年243.98亿元(+14.5%) [5][7] - 预计25年净利润-23.75亿元(+50%) 26年8.38亿元(+135.3%) 27年21.89亿元(+161.2%) [5][7] - 毛利率从25年1.35%改善至26年23.6%和27年28.54% 净利率从25年-18.86%转为26年3.93%和27年8.97% [7] - ROE从25年-6.82%提升至26年2.35%和27年5.79% ROIC从25年-3.66%转为26年2.78%和27年5.25% [7] 业务进展 - 颗粒硅成本持续优化 25Q2现金成本25.31元/kg 较25H1平均26.22元/kg进一步下降 [3] - 颗粒硅品质指标显著提升 浊度≤100NTU已基本全面实现 ≤70NTU比例从24年9月25%升至25Q257.4% [3] - 钙钛矿技术全球领先 具备最大组件、最高效率、最大产能等优势 并实现AI化研发创新 [4]
光伏新增装机预测“双上调”
中国电力报· 2025-07-29 04:19
行业现状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产量下降、价格暴跌、企业亏损加剧 [1][2] - 多晶硅产量同比下降43.8%至59.6万吨,硅片产量31600万千瓦同比下降21.4% [2] - 电池片和组件增速放缓至7.7%和14.4%,远低于往年30%以上的增速 [2] - 全产业链价格较2020年峰值下跌66.4%-89.6%,跌破历史最低水平 [2] - A股31家光伏主产业链企业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125.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74.3% [2] 应用端与出口表现 - 2025年1-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万千瓦同比增长107%,月度装机达9292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3] - 累计装机突破100000万千瓦,标志行业进入太瓦时代 [3] - 出口呈现结构性变化:硅片和组件出口量分别下降7.5%和2.82%,电池片出口量增长74.4% [3] - 组件出口额对115个国家地区实现增长,其中51个国家增长率超100% [3] 政策与技术驱动 -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测上调至57000万-63000万千瓦,中国预测上调至27000万-30000万千瓦 [4] - 政策支撑包括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延续性、"136号文"细则调整有限、绿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成熟 [4] - "稳预期"聚焦政策优化,"拓场景"推动光伏+储能/制氢等多元应用 [4] - 钙钛矿组件系统效率超100%,较单晶硅单千瓦多发6.37% [5] 行业生态重构 - 工信部明确将规范行业发展,定期公告符合条件企业名单,强化创新和质量导向 [6] - 行业协会呼吁构建韧性供应链体系,反对零和思维 [6] - 晶科能源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22%,隆基HPBC2.0组件效率25.9%且上半年出货4000万千瓦 [7]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从无序扩张转向技术驱动,重点发展N型TOPCon、钙钛矿叠层等新技术 [7] - "反内卷"共识推动落后产能出清,政策清淤与价格触底同步进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