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红利资产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国企红利ETF(159515)创近1月规模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29 06:22
指数表现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下跌0.08%至2025年8月29日13:52 [1] - 成分股中华菱钢铁领涨3.70% 南京高科上涨3.41% 新钢股份上涨3.05% [1] - 成分股中中远海控领跌4.02% 厦门国贸下跌3.44% 皖通高速下跌2.99% [1] ETF产品动态 - 国企红利ETF最新报价1.15元并下修调整 [1] - 国企红利ETF规模达5105.29万元创近1月新高 [1] - 近一周份额增长540.00万份 [1] 指数编制规则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从国有企业选取100只高股息率、分红稳定且具流动性的证券 [2] - 指数反映国有企业高股息率证券整体表现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6.77%截至2025年7月31日 [2] 权重股详情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远海控(权重2.36%)、冀中能源(权重2.00%)、山煤国际(权重1.47%) [2][4] - 权重股包含山西焦煤(权重1.46%)、潞安环能(权重1.44%)、恒源煤电(权重1.40%) [2][4] - 交通银行权重1.33% 建发股份权重1.30% 厦门国贸权重1.29% 南钢股份权重1.23% [2][4] 市场分析观点 - 市场短期波动加剧与利率下行背景下资金偏好趋于稳健 [1] - 国企红利指数成分股兼具高分红潜力、盈利质量与成长性 [1] - 红利资产具备安全边际、低估值和高股息特性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 [1]
险资“入市”动作不断,下半年投资风向是否生变?
环球网· 2025-08-29 03:17
险资股票投资规模增长 - 中国人保OCI股票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60.7% 投资收益率跑赢沪深300红利指数7.8个百分点 [1] - 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股票投资余额合计3.07万亿元 较2024年末2.43万亿元增长26.3% 其中财险公司占比从7.21%升至8.33% 人身险公司占比从7.57%升至8.81% [1] - 上半年险资为资本市场注入超6000亿元资金 [2] 险资资产配置结构 - 债券投资余额合计17.87万亿元 较2024年末15.9万亿元增长12.39% 其中财险公司债券投资占比40.29% 人身险公司占比51.9% [2] - 采用"哑铃型"配置策略 固收打底、权益增益 缓解资产负债久期错配风险 [3] - 政策引导和低利率环境推动险资增加权益资产配置 [3] 险资举牌与私募投资 - 年内险资举牌达30次 涉及23家上市公司 银行股被举牌14次 包括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 [4] - 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总数增至7家 6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运作阶段 [4] - 通过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渠道加速涌入A股市场 [4] 投资偏好与策略 - 保险机构下半年首选投资资产为股票 其次为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1][5] - OCI账户倾向于配置高股息、低波动大盘蓝筹股 如银行、公用事业 [5] - 高股息股票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对稳定投资收益具有积极作用 [5] 行业与主题偏好 - 看好沪深300相关股票 重点关注医药生物、电子、银行、计算机、通信和国防军工行业 [6] - 关注人工智能、红利资产、新质生产力、高分红高股息和创新医药等领域 [6] - 沪深300具有高ROE、高股息、高流动性和低估值、低波动特征 [7] 债券与境外投资 - 下半年看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银行永续债、可转债及10年期以上信用债 [6] - 四成保险机构看好港股投资 同时关注债券投资和黄金投资 [6]
高波动、低利率时代,机构共议多元化挖掘收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6:11
核心观点 - 低利率环境重塑资产配置逻辑 推动资金流向高股息和科技创新类资产 [4][6][9] - 资产荒背景下资管行业通过量化工具、衍生品及多元策略挖掘收益 [7][8] - 权益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 关注红利资产与科技制造板块 [9][10] - 黄金受长期央行配置和美元地位弱化支撑 美元资产短期承压 [11][12] 低利率环境下的配置调整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1.6%-1.9%区间震荡 驱动资金流向高股息红利资产 [4] - 政策支持(如国家队、社保资金入市)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资金 [4][5] - 债市策略从收益驱动转向组合优化 债券可作为权益资产的低相关资产以提升夏普比率 [6] - 货币政策过去十多年来首次转向适度宽松 带来增量资金 [5] 资产荒与收益挖掘策略 - 行业通过向内(信用利差、久期管理)和向外(固收+、衍生品)双路径争取收益 [7] - AI辅助债券投资成为多家机构争取超额收益的新方式 [7]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导致股债投资比例变化 银行理财进入多资产多策略配置元年 [8] - 短端债券侧重信用利差票息安全垫 长端引入量化模型及衍生品交易弥补主观判断盲区 [8] 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 - 上半年红利资产与科技创新类资产表现良好 后者受益于海内外双宽松流动性环境 [9] - 需回避短期过热高估板块 关注反内卷政策下供给过剩行业的价值回归(如中游制造龙头) [9] - 沪深300分红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加剧 高分红公司胜率高且弹性适中 [10] - 股市风险偏好修复但基本面压制 行情持续性取决于企业业绩兑现和总需求改善 [10] 黄金与美元资产前景 - 黄金受央行配置行为(规模15-18万亿美元)和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弱化长期支撑 [11][12] - 固收+美元策略存在外汇敞口风险 美元理财与人民币理财收益呈收敛态势 [11][12] - 黄金连续上涨三年处于高位 短期难持续上涨但长期基础向好 [12] - 美元资产方面 1-3年期短债波动小 5年以上长债利率快速上行且曲线陡峭化 [11]
红利低波100ETF(159307)近1周新增规模居同类产品第一,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备受资金关注,红利资产或仍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搜狐财经· 2025-08-28 05:54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下跌0.36% 成分股太阳能领涨3.95% 华域汽车上涨3.02% 成都银行上涨2.83% 天地科技领跌3.79% 林洋能源下跌1.81% 山西焦煤下跌1.67% [3] - 红利低波100ETF下跌0.46% 报价1.08元 近2周累计上涨0.55% 盘中换手0.83% 成交1039.03万元 近1月日均成交2009.44万元 居可比基金前2 [3]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0.33% 成分股中国海洋石油上涨4.29% 中国财险上涨3.73% 中信银行上涨3.06% 建发国际集团上涨2.32% 华润置地上涨1.91% [6] - 港股红利ETF博时报价1.09元 近3月累计上涨11.84% 盘中换手2.55% 成交1.21亿元 近1月日均成交2.33亿元 [6] - 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下跌0.12% 成分股捷佳伟创领涨16.46% 正泰电器上涨9.99% 美畅股份上涨9.31% 菜百股份领跌6.93% 锦泓集团下跌6.40% 飞亚达下跌5.96% [7] -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下跌0.53% 报价1.13元 近1周累计上涨2.54% 盘中换手18.03% 成交322.21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522.14万元 [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跌1.76% 万得微盘股指数跌3.69% 深证红利跌1.99% 科创AI收盘涨3% 港股创新药下跌近4% [8] 市场下跌原因分析 - 前期涨幅过大导致资金获利了结 [9] - "茅台魔咒"心理暗示加速资金兑现 [10] - 监管层收紧对自媒体平台荐股及渲染"牛市"行为的监控 禁止将重大政治活动与股市挂钩 [11] - 资金过度集中于AI硬件龙头导致其他板块流动性失衡 金融板块拖累市场情绪 [12] 机构对市场趋势判断 - 经济转型、无风险利率下沉及资本市场改革等核心驱动逻辑未变 短期调整不改变长期趋势 [13] - 快速获利回吐有助于释放超买压力 急跌慢涨为牛市常见特征 [13] - 市场上涨斜率可能放缓 波动加大 转向基本面验证的结构性机会 [13] 资产配置策略 - 推荐"科技+红利"杠铃策略 科技端从流动性驱动转向景气逻辑驱动 红利端从股息率确定性转向业绩确定性 [14][15] - 增加黄金及30年国债配置以提升组合抗波动能力 [15] 产品规模及资金流向 - 红利低波100ETF近1周规模增长218.65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5 最新份额11.48亿份创近1年新高 [16][17] - 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537.97万元 日均净流入384.49万元 单日最高净流入765.69万元 [17] - 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规模46.81亿元 [22] 杠杆资金动向 - 红利低波100ETF融资净买额196.27万元 融资余额2167.41万元 [18] - 港股红利ETF博时融资买入额485.72万元 融资余额770.41万元 [22] 产品业绩表现 - 红利低波100ETF近1年净值上涨21.00% 居可比基金第一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5.11%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5.99% 涨跌月数比9/6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3.38% 月盈利百分比60.00% 持有1年盈利概率100.00%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2.77% 排名可比基金1/4 [18] - 近1年夏普比率1.25排名可比基金1/4 今年以来最大回撤6.18% 相对基准回撤0.10% 回撤修复天数36天 [19] - 港股红利ETF博时近2年净值上涨50.34% 排名265/2272(前11.66%)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18%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5.60%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4.95%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0.16% [23] - 近1年夏普比率1.98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9% 回撤修复天数37天 [23][24] -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87%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5.03% 涨跌月数比2/0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2.11% 月盈利百分比100.00% 持有3个月盈利概率100.00% [25]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3.31% 相对基准回撤0.32% 回撤修复天数12天 [25] 产品费率及跟踪精度 - 红利低波100ETF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为可比基金最低 今年以来跟踪误差0.053% 跟踪精度较高 [20][21] - 港股红利ETF博时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 近1月跟踪误差0.028% [24] -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 今年以来跟踪误差0.147% [25] 指数编制规则及成分股 -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选取10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的证券 采用股息率/波动率加权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0.43% [21]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反映港股通高股息证券整体表现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9.96% [24] - 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选取100只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证券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3% [25][26]
中证红利指数相对万得全A最新40日收益差刷新年内新低,中证红利ETF(515080)近十日“吸金”近3.6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2:12
中证红利指数表现分析 - 中证红利全收益相对万得全A的40日收益差达-12.12%,创年内新低,突破3月前低点 [1] - 该收益差反映红利资产近期显著跑输大盘,处于年线下方偏离过多状态 [1] 上市公司分红动态 - 中证红利指数14只成分股宣布中期分红,总金额超766亿元 [3] - 中国石油分红402.65亿元、中国平安172.02亿元、中国石化106.7亿元位列前三 [3][4] - 宝钢股份(25.65亿)、双汇发展(22.52亿)、海螺水泥(12.66亿)等企业分红均超10亿元 [3][4] 股息率与估值水平 - 中证红利指数最新股息率达4.84%,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80% [4] - 指数市盈率维持在9.91(8月27日)附近波动,近期估值处于历史均值区间 [5] - 2024年A股分红总额突破2.3万亿元,股利支付率接近40% [5] 资金流向与产品特征 - 中证红利ETF(515080)近10日净流入3.66亿元,近5日净流入1.96亿元 [6] - 该ETF上市以来连续分红13次,每十份累计分红3.5元 [7] - 过去五年年度分红比例保持在4.14%-4.78%区间,实行季度评估分红机制 [7] 机构观点汇总 - 政策推动下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持续提升,经济复苏将带动分红总额进一步增长 [5] -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推动A股突破3800点,需关注短期情绪过热风险 [6] - 低估红利资产具备低估值和高股息双重优势,配置价值持续凸显 [5][6]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月报:七月单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红利资产仍具长期价值-20250827
中原证券· 2025-08-27 07:08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1][9][89] 核心观点 - 七月单月全社会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达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增速较六月提升3.2个百分点 [4][21]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显著,七月达18% [4][22] - 规上工业发电量七月为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 [4][27] - 风电、太阳能装机占比持续提升,截至七月末达45.85% [4][36] - 建议长期关注盈利能力稳健的大型水电企业 [9][89] 行情回顾 - 八月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上涨4.78%,跑输沪深300指数4.88个百分点 [7][14] - 子行业涨幅排名依次为供热或其他(8.89%)、环保及水务(8.52%)、电网(7.91%) [14] - 月度涨幅前五个股为上海电力(48.79%)、洪通燃气(43.88%)、艾布鲁(43.21%) [14] 行业供需及产业链量价 电力消费情况 - 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4][21] - 分产业看,七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第二产业5936亿千瓦时,增4.7%;第三产业2081亿千瓦时,增10.7% [22] - 1-7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累计9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 [22] 电力供应情况 - 1-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4][27] - 发电量结构:火电占比64.79%,水电12.63%,核电5.11%,风电11.50%,太阳能5.98% [4][28] - 截至七月末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其中太阳能装机11.1亿千瓦,增50.8%;风电5.7亿千瓦,增22.1% [36] 产业链量价 - 煤炭:七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8亿吨,同比减少3.8%;进口煤炭3561万吨,同比减少22.9% [5][43] - 煤价:八月北方港口动力煤价700元/吨,月涨7.69%,年跌9.09% [5][46] - 天然气:七月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4%;进口1063万吨,同比减少2.09% [5][58] - 气价:八月美国天然气价格3.19美元/百万英热,月增5.63%;中国液化天然气价格4042元/吨,月减6.51% [5][64] 长江三峡水情 - 八月三峡入库流量145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11400立方米/秒,较去年同期日均流量分别减少22.52%和29.17% [9][62] 电力市场数据 - 八月代理购电价格前三为广东(502.2元/兆瓦时)、重庆(498.078元/兆瓦时)、海南(497.798元/兆瓦时) [67] 河南省月度电力供需情况 - 七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531.7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7.95% [9][68] - 七月全省发电量458.4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12%,其中太阳能发电68.05亿千瓦时,增70.21% [9][72] - 截至七月末河南省风光储装机合计占比49.56% [9][76] 行业和公司要闻 - 河南全网用电负荷历史首次突破9000万千瓦,达9133万千瓦 [78][82] - 国家电网发行100亿元境外人民币债券,利率1.9%-2.4% [84][86] - 中国华能建成全球首个5兆瓦商用级钙钛矿光伏实证基地 [85] - 2024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8178亿元,同比增长13.9% [85] - 2025年1-7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3.5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绿电交易电量1817亿千瓦时,增42.1% [85] 投资评级及主线 - 板块市盈率20.39倍,低于近十年中位数23.68倍;市净率1.79倍,高于近十年中位数1.75倍 [87][91] - 2025年4月7日至8月25日,板块上涨6.06%,跑输沪深300指数7.32个百分点 [87] - 子行业期间涨幅排名依次为环保及水务(15.36%)、供热或其他(10.85%)、燃气(10.72%) [87]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7
国信证券· 2025-08-27 01:50
核心观点 - 权益市场处于上涨加速阶段,建议通过"高分红×低波动"的红利资产构建防御性底仓,并在产业周期从左侧转向右侧时把握超额收益机会[8][9][10] - 多家消费品和医疗公司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电商渠道扩张、产品结构升级和国际化布局成为核心驱动力,但部分企业因短期费用投入增加导致利润承压[10][11][13][14][17][31][33][34][44][45] - 资源类企业如磷化工和铜矿公司受益于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及产能释放,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突出[37][38][39][58][59][60] 宏观与策略 - 转债投资宜采取右侧降仓策略,优先选择转股诉求强或正股逻辑清晰的110-115元低价品种,并可通过增加纯债仓位分散风险[8] - 红利资产组合需叠加低波、盈利质量或机构持仓等筛选条件,以规避伪高息和杠杆隐患,水泥、有机硅、磷化工等现金流稳定的行业被列为优先配置方向[9][10] - 产业投资需关注"供给收缩+需求向上"的赛道,包括焦炭、工程机械、风电、白电及零部件、医药商业、大众品、半导体和燃气等[10] 消费品行业 - 登康口腔2025H1营收8.42亿元(同比+19.72%),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17.59%),电商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38.62%(同比+81.13%),高毛利产品驱动毛利率提升至49.57%[10][11][12] - 丸美生物2025H1营收17.69亿元(同比+30.83%),主品牌丸美收入占比70.66%(同比+34.36%),但Q2销售费用率升至60.47%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22.7%[13][14][15][16] - 海底捞2025H1营收207亿元(同比-3.7%),外卖业务收入同比+59.6%,客单价97.9元(同比+0.5%),翻台率3.8次/天(同比-0.4次),维持95%高分红比例[17][18] - 绿茶集团2025H1营收22.9亿元(同比+23.1%),经调净利润同比+40.4%,外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2.9%(同比+74.2%),门店净增112家至502家[19][20][21][22] - 今世缘2025Q2营收18.5亿元(同比-29.7%),省内市场受政商务场景影响显著,特A+类产品收入同比-32.1%,公司主动降速以稳定渠道库存[54][55][56][57] 医疗健康行业 - 海思科2025H1营收20.01亿元(同比+18.6%),麻醉产品收入7.96亿元(同比+54.0%),毛利率91.9%,多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22][23][24][25] - 福瑞股份2025Q2营收3.83亿元(同比+19.76%),器械业务收入4.8亿元(同比+13.80%),MASH无创检测产品FibroScan系列累计安装977台[26][27][28] - 开立医疗2025H1营收9.64亿元(同比-4.78%),Q2业绩环比改善,高端内镜和超声新品密集推出,研发费用率25.31%[29][30][31] - 鱼跃医疗2025H1营收46.59亿元(同比+8.2%),血糖管理业务收入6.74亿元(同比+20.0%),CGM新产品放量带动增长[31][32][33][34] - 惠泰医疗2025H1营收12.14亿元(同比+21.3%),PFA产品完成手术800余例,海外收入同比+34.56%,净利率提升至34.5%[34][35][36] 资源与材料行业 - 兴发集团2025H1营收146.20亿元(同比+9.07%),磷矿石毛利率78.27%(同比+6.55pcts),草甘膦价格涨至2.71万元/吨(涨幅17.32%),二甲基亚砜净利润率32.76%[37][38][39][40] - 硅宝科技2025H1营收17.07亿元(同比+47.36%),工业用胶收入44.17亿元(毛利率32.20%),热熔胶业务净利润4069万元,硅碳负极产能3000吨/年[40][41][42][43] - 金诚信2025H1营收63.16亿元(同比+47.82%),矿山资源业务毛利13.88亿元(同比+276.83%),铜当量销量4.39万吨,Lubambe铜矿预计2027年完成技改[58][59][60][61] 工业与检测服务 - 伟星股份2025H1营收23.38亿元(同比+1.80%),国际市场收入同比+13.72%,毛利率提升至42.89%,但越南工厂产能利用率仅48.29%[48][49][50][51] - 华测检测2025H1营收29.60亿元(同比+6.05%),消费品测试和贸易保障收入分别同比+13.15%和+13.48%,加速推进海外并购并首次实施中期分红[51][52][53] - 稳健医疗2025H1营收53.0亿元(同比+31.3%),医疗业务收入25.2亿元(同比+46.4%),卫生巾收入5.3亿元(同比+67.6%),经营利润率提升0.7pct[44][45][46][47] 科技与金融 - 同花顺增值电信服务收入16.16亿元(占比38.59%),广告推广服务带动2024年新开户686万户(同比+63%),基金销售保有量492亿元[61][62][63]
上半年超6400亿元险资新增入市 下半年险资如何配置
金融时报· 2025-08-27 01:45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动 -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两万亿元 打破A股历史成交纪录 [1]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 收报3825.76点 涨幅1.45% 深证成指涨2.07% 创业板指涨3.36% 科创50指数飙升8.59% [1] - 保险资金新增入市规模超6400亿元 远超去年全年水平 [1] 保险资金配置规模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39% [1] - 股票投资余额攀升至3.07万亿元 占比8.47% 创2022年以来新高 [1]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2.87万亿元 较年初增6052亿元 财产险公司1955亿元 较年初增354亿元 [2] - 上半年净流入股市险资6406亿元 一季度近3900亿元 二季度超2500亿元 [2] 险资加码股市动因 - 政策引导提升险资A股投资比例 国有险企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净资产收益率年度考核权重不超30% 三至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 [3] - 金融监管总局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缓解险企资本压力 [3] - 低利率环境下固定收益资产回报率走低 险资需增配权益资产覆盖负债成本 [3] - 股票市场估值提升空间大 险资把握低估值机会 长期持有实现周期穿越 [4] 险资举牌动向 - 上半年险资举牌30次 涉及20余家上市公司 8月两周内举牌6次 [5] - 银行股被举牌12次 招商银行H股 邮储银行H股被多次增持 [5] - 平安人寿举牌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H股 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H股 弘康人寿三度举牌郑州银行H股 [5] - 银行股因经营稳健 流动性好 股息率高 分红稳定成为举牌重点 [6] - 公用事业板块举牌4次 非银金融 交通运输各3次 环保2次 医药生物 传媒 煤炭 钢铁各1次 [6] 举牌行为驱动因素 -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9要求股票投资按市值计量 加剧报表波动 举牌可实现权益法核算平滑利润波动 [7] 下半年险资配置展望 - 保险业原保费收入2025年预计达6万亿元 [8] - 险资运用余额下半年或增1.57万亿元 若市场向好 股票与基金配置增量规模或达5510亿元 [8] - 股票成为险资下半年首选投资资产 部分机构可能适度增加股票和债券投资 [8] - 险资看好沪深300相关股票 重点关注医药生物 电子 银行 计算机 通信 国防军工等行业 [8] - 投资领域聚焦人工智能 红利资产 新质生产力 高分红高股息 创新医药 [8]
煤炭行业30年复盘
2025-08-26 15:02
煤炭行业 30 年复盘 20250826 摘要 2024 年中国煤炭总产量 47.4 亿吨,进口量创新高但占比不足 10%。2025 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产量同比增长 7%,预计下半年产量将 减少。全年进口量预计下降,主要进口国为印尼、俄罗斯、蒙古和澳大 利亚。 煤炭行业周期性自 2024 年起弱化,不再紧随经济波动。供给侧改革使 其走向紧平衡。尽管 2020-2022 年煤价创新高,但 2023 年后周期性 减弱。长期来看,供需稳定及低利率环境增加红利资产吸引力。 中国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煤炭消费占比超 55%。电力行业耗煤量最 大,钢铁和建材占比下降,化工占比上升。终端消费与经济运行紧密相 关,居民、地产与基建分别占比约 13%、10%。 当前(2025 年)煤炭板块处于底部,未来几年有望好转。低利率环境 及红利资产受关注背景下,可逐步布局优质龙头企业。能源国情及政策 导向确保电力用煤稳定需求,增强板块投资吸引力。 煤炭行业存在库存周期和季节性波动,受企业生产、进出口、下游需求 及电厂、钢厂库存影响。夏季和冬季为旺季,九十月份及三四月份为淡 季。 Q&A 近期煤炭行业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如何? 2025 年上半 ...
近三成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为负,破净率上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0:07
市场回顾 - A股主要指数强势拉升 科创50指数周涨幅13.31% 北证50指数周涨幅8.4% 创业板指周涨幅5.85% 通信/电子/综合板块涨幅居前 [2] - 债市回调 DR007加权均价1.467%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8% [2] 破净情况 - 全市场破净率1.24% 存续产品25,444只 破净产品316只 [3] - 权益类产品破净率28.57% 混合类产品破净率4.5% 固收类产品破净率1.03% [3] - 人民币固收类产品破净率上升 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3.98% 1-2年期限产品破净率2.27% [4] 新发产品 - 32家理财公司上周发行461只产品 浦银理财发行36只 平安理财发行30只 信银理财发行29只 [5] - 新发产品以R2风险等级/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为主 混合类产品仅5只 权益类与衍生品类零新发 [7] - 6个月内短期限产品定价上行 1-3月期限产品定价上调55个基点至2.81% 6个月以上期限产品定价下滑 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下降40个基点至2.15% [7] 产品策略 - 4家理财公司新发5只红利策略产品 均为R2风险等级的固收类产品 [9] - 农银理财发行2只ESG主题红利策略产品 民生理财/中邮理财产品设180天持有期 [9] 收益表现 - 固收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0.0252% 混合类产品0.2489% 权益类产品2.2894% [10] - 固收类产品中1个月以内期限表现最佳 净值增长率0.0424% 3年以上期限表现最差 净值增长率0.0007% [10] - 现金类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人民币1.334% 美元3.900% 澳元2.84% [13] - 近一周28.92%的人民币公募产品收益为负 固收类/混合类/权益类负收益占比分别为29.63%/16.23%/5.13% [13] - 3年以上期限固收产品负收益占比达48.84% 1个月以内期限负收益占比仅12.82% [13] 行业动态 - 多家理财公司与超35家农商行建立代销合作 重点拓展三四线城市及县域下沉市场 [15] - 平安理财上半年净利润7亿元 总资产135.48亿元 管理产品规模11,599.89亿元 较去年末下降4.47%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