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资产

搜索文档
“杠铃策略”配置思路生变基金经理积极更新投资框架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5:12
"杠铃策略"配置思路生变 基金经理积极更新投资框架 ◎记者 陈玥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反弹逐渐向纵深演绎,以科技为主的成长风格占据了市场主流,也使得2022年以来 持续表现的红利资产稍显逊色。以"红利+小微盘"构建的"杠铃策略"正面临新的挑战。 对此,一些受访基金经理表示,红利资产仍是长期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选择和配比都要更加精 细。"要结合基本面和估值的情况,找到非对称风险收益的机会。"一位基金经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 示。 策略生变 框架迭代 红利资产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了过去两年走红市场的由"红利+小微盘"构建的"杠铃策略",应如何改进这 一策略? 短期震荡 看长做长 随着反弹持续和市场风格变化,红利资产的优势有所弱化。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全市 场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几乎全部为正,平均净值增长率均超过50%,分 别为55.26%和54.15%,其中数字经济、北交所、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方向主题基金的净值涨幅居 前,而红利相关的主动基金平均回报为19.31%。 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是否发生变化?对此,一些基金经理认为,短期有所减弱,但中长期来看依然突 出。 民生 ...
精准成立,却跑输大盘!两大因素无缘“翻倍基”
证券时报· 2025-09-28 07:26
去年9月24日以来,A股大幅上涨。"9·24"前夕精准成立的基金亦收获不俗。 不过,前述低位成立的基金中,并未诞生年内频现的"翻倍基",甚至平均涨幅落后于同期沪深股指。从布局情况来看,这些产品多数重仓了表现一般的红利板块, 且因成立于清淡市场,未能及时满仓从而错过随即而来的迅猛行情。 近50只主动权益基金"精准成立" 近一年来,A股投资逻辑正悄然生变,以创新药和人工智能为主力的数个板块轮番上演异动行情,多只基金借行情东风净值表现优异。 若将时间推至去年"9·24"前两个月,彼时沪指尚在3000点以下徘徊,权益产品新基金发行也陷入冰点——2024年7月和8月股票型基金成立份额均为50多亿份,而 这一数值在今年同期分别为355亿份和472亿份,行情的清淡无疑对新基发行影响深远。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基金成立日 | 5779 家回报 | | --- | --- | --- | --- | | | | | (%) | | 020755.OF | 永赢融安A | 2024/8/23 | 89.09 | | 021981.OF | 安联中国精选A | 2024/9/3 | 74.96 | | 020966.O ...
长假临近,持股还是持币?券商策略来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14:48
国庆长假临近,持股还是持币?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多位券商首席分析师发现,尽管机构对短期行情判断存在差异,但"控制仓位、维 持良好投资心态"成为共识。展望后市,随着估值修复逐步充分,市场将转向业绩盈利验证的交易逻 辑。 建议关注仓位控制 "长假前,资金通常有规避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仓位的需求,部分资金可能落袋止盈,风险偏好回落, 指数层面可能承压。"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袁闯表示,如果长假期间未发生重 大风险事件,部分资金又将重新回流股市。从内外环境看,今年国庆期间海外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如美 国经济走势、地缘局势冲突等,但国内不确定性相对较少,后续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预计保持平 稳。 "长期底仓+短期弹性"组合模式受关注 当前,"长期底仓+短期弹性"的组合模式逐渐受到关注。该模式旨在构建一个既能追求长期稳健收益, 又能有效控制短期风险的投资框架。 在袁闯看来,对于寻求稳健增值且希望尽量避免大幅回撤风险的投资者而言,一方面,该模式可构建一 个具备反脆弱性的投资组合:一端可以配置具备低估值、高现金流和强防御等特性的标的作为底仓,为 组合提供压舱石般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规避本金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另 ...
稳健为王!红利低波ETF(512890)近60日逆势吸金15.95亿 六年正收益成配置优选
新浪基金· 2025-09-26 09:24
9月26日 ,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创指收跌超2%,红利低波ETF(512890)收平,报1.149元,换手率 1.73%,成交额3.51亿元,居同类标的ETF首位。 兴业证券在最新分析中强调,从中长期维度看,红利资产仍将是重要主线方向。一方面,在高胜率投资 需求下,红利板块的 "新底仓资产" 属性愈发重要;另一方面,当前市场高景气赛道稀缺,进一步强化 了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配置偏好。这一观点与高盛此前提出的 "看好股东回报主题" 不谋而合,而 红利低 波ETF(512890)追踪的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恰好聚焦高分红、低波动上市公司,与机构关注方向高 度契合。 针对普通投资者,业内专家建议可将红利低波ETF(512890)作为资产配置中稳健收益的核心组成部 分,通过定投方式分散入场时点,降低短期波动影响。对于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也可通过其场外联 接基金进行配置(A类份额代码:007466;C类份额代码:007467;I类份额代码:022678;Y类份额代 码:02295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 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结合自身风险承 ...
港股开盘 | 恒指低开0.8% 医药股普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1:40
恒生指数低开0.8%,恒生科技指数跌0.97%。阿里巴巴跌跌超2%。医药股普跌,信达生物跌近3%。 华泰证券研报称,得益于国内AI进展的再加速,近期港股科技股快速反弹。恒生科技和恒生港股通科 技指数从7月低点累计上涨近20%。华泰证券此前就提出科技将引领港股第三次重估,一方面负面的因 素如外卖大战等预期基本计入,另一方面AI模型、芯片采购和资本开支有望提速。展望来看,在美联 储新一轮宽松周期开启、互联网及科技新一轮进展等启动下,港股情绪或仍有进一步改善空间,科技板 块或依然处在布局区。 国泰海通研报称,红利资产的本质是业绩稳定、现金流可持续的优质公司,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高 股息回报,因此红利资产具备更高的股息率水平、可持续的稳定现金流、更稳健的财务结构、维持性的 资本开支。若对比两地红利资产看,港股性价比相对更高,第一,港股现金分红比例高于A股,2017- 2024年全部港股现金分红比例均值为44%,明显高于A股的36%;第二,相较A股,港股股息率优势明 显,港股恒生综合指数股息率为2.9%,高于万得全A指数的1.9%;第三,港股红利资产估值水平相对更 低,恒生高股息率R指数PE、PB分别为7.2倍、0. ...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投资价值分析:港股央企红利,底仓配置优选
东吴证券· 2025-09-25 08:04
核心观点 - 港股红利资产具备长期底仓配置价值,尤其央企红利板块在政策支持、资金配置和行业结构上优势显著 [1][2][3] - 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在收益风险比、行业配置和股息率方面优于市场主流宽基及同类指数 [3] -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为布局港股央企红利板块提供高效工具 [4] 港股红利资产配置价值 - 港股红利资产年内展现极强韧性,截至9月18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R指数累计涨幅27.1%,最大回撤12.6%,收益回撤比达2.2倍 [1][10] - 政策推动分红力度加大,2025年中报813家A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6428亿元,家数及金额均超2024年同期 [18][19] - 险资等长线资金持续增配,2025年截至9月18日险资举牌30次,其中24次指向港股标的,三批长期投资试点合计2220亿元陆续入市 [23][27] - 港股红利股息率优势突出,恒生高股息指数股息率6.14%,税后收益仍优于A股同类资产;央企股息率近三年维持5%以上,PB仅0.7倍 [2][29][32] 行业与结构比较优势 - 港股红利内部呈现"港股>A股、央企>国企>民企、资源型>稳定型"分级特征 [2] - 资源型红利板块供需两端获支撑,反内卷政策优化行业竞争格局,全球流动性宽松提振实物资产需求 [33] - 需警惕银行股驱动的红利板块均值回归压力,优先配置资源型品种 [33] 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表现 - 指数编制聚焦港股通高股息央企,选取50只分红稳定且股息率高的央企证券 [3][36] - 2020年以来累计收益率37.2%,跑赢恒生指数(-7.0%)、沪深300(8.3%)及中证红利(-7.0%);2018年以来年化夏普比率0.48 [3][39][40] - 行业结构重仓石油石化(30%)、通信(23%)、交运(14%),金融地产权重仅2.4%,资源型红利占比41.9% [3][46][47] - 成分股以大市值为主,千亿港元以上市值个股权重占79%,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达72% [50][52][54] - 当前股息率6.0%,高于港股宽基(3.0%)及主流红利指数(5.8%);2025H1 ROE(TTM)为9.6%位列同类第一 [3][55][58] 产品配置方案 -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20990.SH)成立于2024年6月26日,跟踪上述指数,管理费率0.50% [4][59][61] - 截至2025年9月18日基金流通规模达49.2亿元 [4] - 基金管理人景顺长城基金非货规模4939亿元,基金经理龚丽丽(14年从业经验)与汪洋(17年从业经验)共同管理 [63][64][65]
2025年8月电量点评:高基数扰动需求,后续电量有望维持高增
东方证券· 2025-09-25 06:20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7]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回落至+5.0%并非需求走弱,主要因2024年8月高温导致的高基数影响(2024年8月全国平均气温22.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7] - 基数效应消退后,预计2025年9~12月全社会用电量将维持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用电量同比+9.1%成为主要推动力[7] - 分产业用电量增速:一产同比+9.7%、二产同比+5.0%、三产同比+7.2%、居民用电同比+2.4%[7] - 2025年1~8月累计用电量同比+4.6%,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居民用电量累计同比分别为+10.6%/+3.1%/+7.7%/+6.6%[8][17][13] 电源发电表现 - 2025年8月规上电厂发电量同比+1.6%,两年复合增长率(CAGR)+3.7%[7] - 水电:8月同比-10.1%(三峡入库流量同比-6.7%),但低基数背景下预计9~12月增速边际好转[7] - 风电:8月同比+20.2%,增速较7月提升14.7个百分点[7] - 光伏:8月同比+15.9%,增速较7月下降12.8个百分点[7] - 核电:8月同比+5.9%,增速较7月下降2.4个百分点[7] - 火电:8月同比+1.7%,增速较7月下降2.6个百分点,主因用电需求放缓[7] - 累计发电量(1~8月):水电同比-5.5%、火电同比-0.8%、核电同比+10.1%、风电同比+11.6%、光伏同比+23.4%[8][20][22] 细分领域投资建议 - 火电:行业盈利有望延续增长,容量电价补偿和现货市场推进改善商业模式,关注国电电力、华电国际、华能国际[7] - 水电:度电成本最低,短期来水波动影响有限,关注长江电力、川投能源、国投电力、华能水电[7] - 核电:装机成长确定性强,市场化电价风险已释放,关注中国广核[7] - 风光:碳中和背景下电量增长空间大,优选风电占比较高企业如龙源电力[7]
多位基金经理热议市场机会,谢治宇、董承非等重磅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9-25 03:00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随着A股市场结构性轮动加快,热点不断涌现,专业投资者也在积极布局四季度投资机会。 综合多位基金经理观点来看,权益资产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已成共识。在政策支持和流动性宽 松的前提下,接下来市场上涨的方向有望进一步扩散,科技、新能源、周期、红利等方向均 值得挖掘。 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渐成共识 临近四季度,权益市场的热度仍在持续提升。 从基金业绩来看,近一年的回报相当亮眼。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全市场主 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8.17%和56.98%,其中数字经 济、北交所、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方向的主题基金回报居前。被动指数基金方面,科创芯 片和北证50指数相关产品净值增幅排在榜单前列。 在经历了一定的反弹之后,接下来市场走势如何?对此,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建军公开表 示,看好股市有以下几方面理由:第一,政策环境持续向好;第二,流动性环境友好;第 三,基本面具备韧性;第四,风险偏好持续提升,市场情绪回暖;第五,估值水平处于历史 低位。"在上述五大因素共同支撑下 ...
港股开盘 | 恒指高开0.07% 奇瑞汽车(09973)上市首日高开超11%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1:37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高开0.07%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13% [1] - 奇瑞汽车上市首日高开超11% 紫金矿业上涨近4% 京东集团上涨近2% [1] 科技板块前景 - 国内AI进展加速推动港股科技股快速反弹 恒生科技和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从7月低点累计上涨近20% [1] - AI模型、芯片采购和资本开支有望提速 科技板块仍处于布局区间 [1] - 互联网企业自研芯片强化AI叙事 阿里云业绩高增长 [2] 港股整体业绩 - 2025上半年港股营收增速1.9% 盈利增速4.6% 净利润率及ROE维持阶段高位 [1] - 2025下半年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 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维持高景气 [2] - 能源和必选消费等上半年低迷板块预计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 [2] 流动性环境 - 美联储降息周期推进对港股形成直接利好 [2]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今年港股流动性充裕 [2] 红利资产优势 - 港股现金分红比例均值44% 明显高于A股的36% [3] - 恒生综合指数股息率2.9% 高于万得全A指数的1.9% [3] -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PE 7.2倍 PB 0.6倍 均低于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 [3] - 港股高股息资产行业分布更多样化 除银行石化外还有更多行业选择 [3]
华创交运|红利资产月报(2025年9月):不乏股息率5%优质标的,重视交运红利投资价值-20250924
华创证券· 2025-09-24 14: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交运红利资产具备长期配置价值,部分优质标的前期回调后对应2024年分红股息率已达5%或以上,包括四川成渝(5.3%)、唐山港(5.2%)、山东高速(4.9%)、粤高速A(4.9%)、皖通高速(4.7%)和大秦铁路(4.5%)[4] - 报告强调公路板块不止于红利,关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方向及地方国资积极行为,港口板块的长久期价值或推升估值弹性,铁路板块的长久期属性与改革红利值得重视[4] 月度行情表现 - 2025年9月1日至9月22日期间,高速公路、铁路运输、港口累计涨跌幅分别为-5.25%、-2.76%和-0.86%,均跑输沪深300指数与交运指数[4][8][9] - 港股主要红利资产个股在9月1日至9月22日期间除四川成渝高速公路外均跑赢A股,其中秦港股份表现较优,累计上涨16.96%,跑赢A股16.37个百分点[4][17][18] - 年初至今港股主要红利资产个股全部跑赢A股,安徽皖通高速跑赢A股34.61个百分点,秦港股份跑赢34.1个百分点,深圳高速公路股份跑赢27.46个百分点[4][19][20] 市场环境 - 利率环境仍处于低位,截至2025年9月22日,10年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86%,较2025年8月31日的1.84%上涨2bp,30年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19%[4][25] - 2025年9月1日至9月22日,高速公路日均成交额20.81亿元,同比上升8.4%,铁路日均成交额22.17亿元,同比上升25.6%,港口日均成交额27.84亿元,同比上升104%[4][28] 行业估值比较 - 公路行业整体PE为13.3倍,历史分位数35.41,PB为1倍,历史分位数80.19,股息率3.92%[32] - 铁路行业整体PE为18倍,历史分位数50.79,PB为0.9倍,历史分位数13.36,股息率2.74%[32] - 港口行业整体PE为12.5倍,历史分位数11.09,PB为1倍,历史分位数33.5,股息率2.97%[32] 公路板块数据跟踪 - 2025年7月公路客运量为9.5亿人次,同比下降4.6%,1-7月累计67.11亿人次,同比下降1.7%[4][33] - 2025年7月公路货运量为36.99亿吨,同比增长3.3%,1-7月累计242.7亿吨,同比增长3.9%[4][33] - 2025年8月赣粤高速实现车辆通行服务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5.04%,1-8月累计同比增长1.42%[44] - 2025年8月中原高速实现车辆通行服务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1.41%[45] 铁路板块数据跟踪 - 2025年7月铁路旅客发送量为4.55亿人次,同比增长6.6%,环比增长21.9%,1-7月累计26.91亿人次,同比增长6.7%[4][46] - 2025年7月铁路货运总发送量为4.52亿吨,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3.2%,1-7月累计30.1亿吨,同比增长2.2%[4][49] - 2025年8月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230万吨,同比增长3.03%,1-8月累计25282万吨,同比减少0.63%[52] 港口板块数据跟踪 - 过去四周(2025年8月25日至9月21日)监测港口货物吞吐量10.63亿吨,同比增长7.0%,年初至今累计94.33亿吨,同比增长4.6%[4][54] - 过去四周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655.2万标箱,同比增长10.4%,年初至今累计23248.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6%[4][54] - 2025年7月重点港口货种吞吐量增速为原油(+9.8%)>铁矿石(+4.3%)>集装箱(+2.9%)>煤炭(-0.6%),1-7月累计为集装箱(+7.2%)>铁矿石(+3.8%)>原油(-1.2%)>煤炭(-3.0%)[4][58] - 2025年8月招商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31.2万TEU,同比增长5.6%,散杂货吞吐量10961.6万吨,同比增长2.1%[69] 投资建议具体标的 - 公路板块首推四川成渝/四川成渝高速公路,重点推荐皖通高速、山东高速、宁沪高速、招商公路和赣粤高速[4][74] - 港口板块推荐招商港口、青岛港和唐山港[4][79] - 铁路板块推荐京沪高铁、大秦铁路,关注广深铁路和铁龙物流[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