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

搜索文档
10年国债收益率逼近1.8% 债市“黄金坑”还是“半山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15:51
债券市场近期表现 - 债券市场经历显著调整 中长期纯债基金净值承压 [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初跌破1.65%升至8月下旬逼近1.8% 上升约15个基点 [2] 固收基金经理操作策略分歧 - 部分基金经理积极布局 视当前收益率为买点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9%水平提供博弈机会 [2] - 部分基金经理缩短久期提升流动性 认为右侧布局时点未至 市场仍处信心修复过程 [3] - 策略包括降低久期 将非利率品种置换为利率债增强组合流动性 [3] 债券品种配置价值与市场展望 - 10年国债收益率1.75%附近和30年国债2.0%附近被认为具有较高性价比 [2] - 短期关注经济数据和权益市场节奏变化 中期维持低利率环境和宽松货币政策预期 [3] - 10年国债收益率1.75%以上可考虑逐步加仓长债 债市基础未受商品股市阶段性扰动动摇 [3]
10年国债收益率逼近1.8%,债市“黄金坑”还是“半山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12:23
债券市场表现 - 近期债券市场经历显著调整 8月中长期纯债基金净值承压[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初的1.65%升至8月下旬的1.8% 上升15个基点[2] - 与权益市场回暖形成对比 债市呈现震荡走弱态势[2]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分化 - 部分基金经理采取积极加仓策略 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9%具备配置价值[2] - 预判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回到1.65% 存在约14个基点的潜在收益空间[2] - 国泰基金指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5%附近、30年期2.0%附近具有较高性价比[2] - 部分机构采取审慎策略 主动缩短久期并提升组合流动性[3] - 汇丰晋信基金将非利率品种置换为利率债以增强流动性[3] 市场预期与判断 - 对债市中期走势持中性偏乐观态度 短期预计维持震荡格局[3] - 债市情绪企稳需关注权益市场走势、商品价格回落及央行买债操作[2] - 低利率环境将维持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 资金市场继续得到呵护[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5%以上可考虑逐步加仓长债[3]
债市日报:8月26日
新华财经· 2025-08-26 09:03
债市行情 - 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午后普遍转为下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BP至1.9875%,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0.5BP至1.841%,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6BP至1.7575% [1][2] - 国债期货主力全线收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47%报117.27,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6%报107.995,5年期主力合约涨0.04%报105.56,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报102.4 [2] -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下跌0.05%报490.76点,成交金额930.21亿元,华宏转债跌6.61%,博23转债跌5.57%,正元转02涨6.90%,新化转债涨6.04% [2] 海外债市 - 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2年期涨0.82BP报3.715%,10年期涨0.78BP报4.269%,30年期涨0.41BP报4.885% [3] - 欧元区债券收益率普遍上行,10年期德债收益率涨3.6BPs报2.755%,10年期意债收益率涨7BPs报3.593%,10年期法债收益率涨8.9BPs报3.507% [3] 一级市场 - 农发行2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6025%和1.7298%,全场倍数分别为4.63和3.88 [4] - 国开行5年期固息债中标利率1.7052%全场倍数4.37,10年期中标利率1.829%全场倍数2.86,2年期中标利率1.5415%全场倍数5.24 [4] 资金面 - 央行开展405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当日净回笼1745亿元 [5] - 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品种下行3.9BPs报1.317%,7天期下行1.7BP报1.467%,14天期下行4BPs报1.515% [5] 机构观点 - 债市脱离基本面定价的核心在于低利率环境下赔率不足问题被股市赚钱效应所强化 [1] - 短期内居民存款、固收理财快速流向股市尚缺少数据支撑,无需过度担忧债市底层负债赎回和流动性收缩 [7] - 市场不宜将鲍威尔的讲话视为一系列宽松的起点,需关注就业和通胀目标矛盾时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 [6]
机构继续看多债市,本轮债市调整以来平安公司债ETF(511030)净值相对稳健且回撤可控
搜狐财经· 2025-08-26 07:00
股票市场状况 - 全A指数1H25盈利增速在同比低基数下未较一季度改善 营收增速持续低迷 [1] - 本轮股票牛市自24年9月24日以来已接近1年 全A指数已经翻倍 由资金驱动 上证创十年新高后进入无人区 昨日成交达3.2万亿 天量或难以持续 [1] - 阅兵临近可能明显加大后续股市波动 [1] 机构资金动向 - 过去两个月券商自营 年金 理财等可能增配股票 券商自营及债基大幅卖出超长利率债 [1] - 理财持有三千多亿固收+基金 其中持仓一级债基较多 [2] - 若股市调整 近期进入股市的万亿资金可能回流债市 理财可能大幅赎回固收+基金并引发负反馈 [1][2] 债券市场展望 - 债市行情可能走得更远 特别关注近一个多月调整多的30Y国债 10Y国开及5Y资本债 [1] - 持续看下半年10Y国债1.6%-1.8% 未来几个月有机会再度接近1.6% [2] - 建议珍惜收益率2%以上的30Y国债和5Y资本债 建议业绩落后机构抓住调整机会大幅加久期 [2] 银行体系与债券配置 - 今年前7个月债券净发行14.3万亿 银行自营债券投资增加9.6万亿 险资增配2万亿以上 [1] - 信贷需求低迷 银行负债成本稳步下行 央行持续宽松 银行明显加大债券投资力度 [1] - 股票牛市对银行体系总存款没有影响 银行需要转变为债券投资机构 债券投资占比预计长期上升 [1] 转债市场与产品表现 - 转债指数接近历史最高点 需谨慎乐观 后续关注股市变化及可转债发行审批 [2] - 固收+产品规模大幅提升时转债估值往往已很高 [2] - 平安公司债ETF(511030)在本轮债市调整中回撤控制排名第一 近一周场内成交贴水最少 净值相对稳健且回撤可控 [2]
华泰证券:短期债市仍处逆风,但利率大概率“上有顶”
新浪财经· 2025-08-24 23:53
债券市场现状 - 当前债市票息保护弱、重博弈、情绪驱动强 投资体验事倍功半 [1] - 短期债市仍处逆风 但利率大概率上有顶 [1] - 资金面持续收紧风险不大 [1] 利率债配置建议 - 十年国债老券上限维持在1.8%附近 配置盘开始关注 [1] - 十年国债极限位置是1.9% 交易盘介入 [1] - 潜在超调风险仍来自于机构行为 [1] - 5-7年及以下利率债品种兼具防守特性 [1] - 杠杆套息浅尝辄止 [1] 品种策略 - 30年国债 二永债等品种容易成为情绪放大器 建议暂时规避 [1] - 信用债以中短端为主 [1] - 3-5年普通信用债经过本轮下跌后初具性价比 [1] - 转债保持权益β暴露 [1] 时间窗口 - 十月份之后寻找反攻机会 因供给淡季 情绪拐点 消费等高基数 [1] - 继续推荐曲线陡峭化交易 [1]
债券不香了 居民“钱袋子”加速流向权益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2:12
市场表现 - 8月权益市场强势爆发,沪指创10年新高,A股市值总和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年初至今赚钱效应极为火热 [2] - 债市8月迎来急速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8月15日1.72%低位上行至8月21日1.79%,利率债个别活跃券单日最大上行幅度达6BP [2] - 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总回报达21.87%,较去年同期-10.77%大幅提升32.64个百分点,最近一周平均回报3.35% [3] - 中长期纯债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总回报仅0.45%,较去年同期2.44%下滑1.99个百分点,最近一周平均回报-0.20% [3] 理财产品收益 - 银行理财收益率7月以来全面下滑,现金管理类产品近七日年化收益率1.35%(环比下降9.81BP),货币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1.21%(下降10.77BP) [4] - 纯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1.87%(下降0.79个百分点),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1.76%(下降0.82个百分点) [4] - 全市场理财破净率7月回升至3.04%,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4] 资金配置转移 - 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企业存款减少1.46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资金加速流向权益市场 [7] - 商业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储蓄国债销售遇冷,传统保本理财吸引力下降 [6] - 部分投资者提前兑付定期存款转向股市,重点关注券商、科创板、AI、创新药、机器人及军工产业 [6][7] 产品策略调整 - 固收+策略被视为当前布局良机,R3风险等级产品可实现股债均衡配置 [8] - 按日开放产品受市场波动和频繁赎回冲击表现欠佳,建议选择封闭期3-6个月的中长期限产品规避短期波动 [8] - 债券票息收益中长期仍具确定性保障,可为资产配置提供稳健收益基础 [8]
债市日报:8月21日
新华财经· 2025-08-21 07:57
债市行情 - 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多数收涨 30年期涨0.34% 10年期和5年期均涨0.06% 2年期持平 [1][2] - 银行间利率债收益率午后普遍下行 30年期超长特别国债收益率下行2.45BPs 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2BPs至1.8675%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75BP至1.7725% [1][2] - 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42%至484.13点 成交金额983.79亿元 东时转债涨20% 大元转债涨9.23% [2] 海外债市 - 美债收益率多数下跌 10年期跌1.94BPs至4.287% 30年期跌1.83BPs至4.887% 2年期微涨0.18BP至3.739% [3] - 日债收益率多数走高 3年期上行0.9BP至0.968% 5年期上行0.4BP至1.154% 10年期持平于1.609% [3] - 欧债收益率普遍下跌 10年期德债跌3.2BPs至2.715% 法债跌2.2BPs至3.411% 意债跌3BPs至3.523% 英债跌6.8BPs至4.67% [3] 一级市场 - 进出口行1年期固息债中标利率1.2991% 全场倍数2.44 边际倍数1.63 [4] - 国开行3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1.6599% 全场倍数2.89 7年期中标收益率1.8451% 全场倍数4.61 [4] 资金面 - 央行开展25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 单日净投放1243亿元 [1][5] - 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 隔夜利率降0.7BP至1.466% 7天期降3.9BPs至1.495% 14天期降0.3BP至1.593% [5] 机构观点 - 转债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成交额多日突破千亿 溢价率和价格水平创新高 机构通过高切低策略获取收益 [7] - 债市当前首要任务为防守 配置型资金对十年国债1.8%收益率开始接受 交易性资金建议等待十月份后反攻机会 [7] - 保险投债规模和占比预计上升 债券型基金份额在股市增长后期会回升 理财转移股市规模相对有限 [6][7]
近11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近60亿元,30年国债ETF(511090)红盘上扬,规模续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21 06:19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30年国债ETF(511090)上涨0.27% 最新价报120.06元[1] - 盘中换手率达34.46% 成交额94.38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1] - 近1周日均成交118.48亿元[1] 规模与资金流向 - 最新规模达273.73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1] - 最新份额达2.29亿份 创成立以来新高[1] - 近11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累计净流入59.23亿元 单日最高净流入12.74亿元[1] 投资价值与市场观点 - 债市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将缓慢与股市行情脱钩[1] - 支撑债市表现因素包括央行持续宽松、资金利率保持低位、债券正收益明显、央行可能重启国债买入、银行负债成本下行、信贷需求偏弱、政府债券净发行高峰已过、理财规模增长[1] - 货币政策预计维持宽松 利率大幅上行风险有限 债市长端利率或呈现区间波动格局[2] - 债券资产底仓价值突出[2] 产品特性 - 跟踪中债-30年期国债指数(总值)财富指数[2] - 指数成分券为发行期限30年且待偿期25-30年的记账式国债(不含特别国债)[2] - 可作为投资该类债券的业绩比较基准和标的指数[2]
冲击5连涨!可转债ETF(511380)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最新规模突破550亿元创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21 05:26
截至2025年8月21日 13:09,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指数(931078)上涨0.69%。可转债ETF(511380)上涨0.51%, 冲击5连涨。最新价报13.53元。拉长时间 看,截至2025年8月20日,可转债ETF近1周累计上涨1.95%。 流动性方面,可转债ETF盘中换手14.01%,成交78.22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20日,可转债ETF近1周日均成交107.33亿元。 消息面上,日前重要文章指出,事实充分证明,"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是务实管用的、有力有效的。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 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当前,我国宏观政策工具箱依然充足。下一步,我们要在宏观政策上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既推 动存量政策、既定政策持续落地,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又做好政策储备,根据需要及时推动出台实施,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进而以宏观治理之效应对外 部形势之变。 华源证认为,当前债市不具备大幅走熊条件,资金面偏宽松,当前无趋势性收紧信号,显示货币政策整体维持宽松基调。机构指出,在银行转债规模下降的 背景下,机构投资者需调整策略,可关注公用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