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双林股份深化智能驾驶布局 推动新能源汽车角模块技术创新应用
中证网· 2025-09-04 05:20
行业技术趋势 - 汽车智能化加速推动底盘系统向机电一体化、控制集成化与智能电动化变革,线控一体化底盘成为明确发展方向 [2] - 底盘角模块创新性地集成线控转向、线控制动、轮毂电机、空气弹簧及主动减振器等X/Y/Z方向执行器,通过驱动/转向/制动/悬挂系统一体化实现车轮多维度精准协同控制 [2] - 该技术采用标准化接口适配多样化轴距轮距需求,显著提升车辆安全性、经济性与操控性,构建与自动驾驶系统端到端无缝连接 [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角模块技术开展深度协同创新 [1] - 此次合作是公司依托精密制造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积累,布局智能无人驾驶核心赛道的重要战略举措 [2][3] - 公司自2000年进入汽车零部件产业,已成功自主研发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并延伸至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 [2] 技术合作内容 - 合作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角模块技术研究与应用",共同加速该前沿技术在汽车领域的落地应用 [1] - 通过底盘域控制器实现对车轮多维度运动的精准协同控制,为一体化底盘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2] - 公司将持续加大核心技术攻关与科研投入,以前沿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3]
理想汽车-W(02015):业绩短期承压,关注i6发布
国盛证券· 2025-09-04 01: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11港元(对应港股代码02015 HK)及28美元(对应美股代码LI O)[4] 核心观点 - 业绩短期承压 Q2销量111万台同比增2%环比增20% 但收入同比降5%至3025亿元人民币 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降1%环比增68%[1] - Q3交付指引保守 预计交付9-95万辆同比降411%-378% 收入248-262亿元同比降421%-388% 毛利率预计维持19%左右[1] - 新产品布局加速 纯电SUV i6将于9月发布 目标月销9000-10000台 结合i8及MEGA 纯电车型月销量有望达18-2万台[2] - 智能化进展显著 VLA司机大模型9月10日全量推送 提供5大功能升级 包括复杂路口导航及智能控速等[2] - 出海战略启动 2025-2027年为全球扩张阶段 重点布局中东市场 海外研发中心已设立于德国和美国[3] - 自研芯片进展顺利 预计2026年上车旗舰车型 有望提升智能驾驶体验并降低成本[3] 财务表现 - Q2毛利率201% 汽车毛利率194% 同比提升07pct主要因成本下降[1] - Q2研发费用28亿元 销售费用27亿元 同比减少但环比增长[1] - 2025-2027年预测销量42/60/73万辆 总收入1168/1591/2004亿元人民币[4] - GAAP归母净利润预计47/87/120亿元 净利润率40%/54%/60%[4] - Non-GAAP净利润预计62/104/140亿元 净利润率53%/65%/70%[4] 业务展望 -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i8已于8月20日交付 目标9月底交付8000-10000台[2] - MPV车型MEGA表现突出 8月交付破3000台 为50万以上豪华MPV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2] - 长期战略分三阶段 2020-2024年聚焦国内增程市场 2025-2027年拓展全球纯电市场 2027年后聚焦L4自动驾驶[3] - 财务预测显示2025年收入预计同比下降19% 但2026-2027年将恢复36%及26%增长[5]
就在今天|物理智能产业与资本峰会:L3高阶智驾专题暨VLA模型产业白皮书及产业图谱发布
文章核心观点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正成为L3级智能驾驶和具身智能产业的核心技术框架 有望构建类似人类驾驶员的整体认知体系 将重塑产业格局并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1][2] 会议议程及参与方 - 国泰海通证券与上汽集团金融事业部高层领导出席致辞 体现金融机构与产业资本对智能驾驶领域的重视 [3] - Momenta作为全球领先自动驾驶公司 通过"一个飞轮"技术洞察和"两条腿走路"产品战略 实现量产辅助驾驶与RoboTaxi的规模化应用 [3] - 车联天下定位全球领先AI智能座舱和机器人系统提供商 多个高通SOC平台全球首发 整合优化大语言模型在智能座舱领域落地 [4] - 觉非科技以数据闭环为核心引擎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时空数据高效处理 成为AI数据要素主要供给方 [5] - 艾博连科技专注于汽车智能座舱技术革新 通过Al-Link平台实现动态场景生成和零层级交互系统 降低车企开发成本80% [5] - 零一汽车作为新能源重卡科技企业 基于VLA架构推进重卡智能化跃迁 通过垂直集成技术打造运输机器人解决方案 [6] 技术发展趋势 - VLA模型将视觉 语言和动作能力深度融合 形成类似人类驾驶的认知框架 成为实现L3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的关键技术路径 [1][3] - 智能座舱向AI大模型驱动演进 从"功能堆砌"向"主动智能"跃迁 端云协同架构成为主流技术方案 [4][5] - 数据闭环体系成为智能驾驶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高精度时空数据处理 [5] - 情感计算与多模态交互技术推动智能场景创新 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和开发效率 [5] 产业应用方向 - 乘用车领域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已实现全场景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3] - 商用车领域VLA架构正推动重卡智能化升级 开启绿色高效运输新时代 [6] - 智能座舱系统向情感化 个性化方向发展 形成新的车载交互范式 [4][5] - 自动驾驶商业化路径呈现"量产辅助驾驶+RoboTaxi"双线并行发展态势 [3]
【招商电子】地平线机器人:25H1营收高增长,看好下半年HSD放量、中长期出海空间
招商电子· 2025-09-03 14:4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7亿元,同比增长67.6% [1] - 经调整亏损净额13.3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65.7% [1] - 毛利率65.4%,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 [1] 业务分析 - 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250% [2] - 软件及授权服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6.9% [2] - 汽车产品交付量约198万套,同比翻倍,其中中高阶产品出货量98万套 [2] - 中高阶产品贡献超80%收入,产品ASP为去年同期的1.7倍 [2] - 上半年为超30家客户授权软件及算法 [2] 行业趋势 - 国内自主品牌辅助驾驶渗透率从24年底51%上升至25年上半年59% [1] - 中高阶辅助驾驶(高速NOA和城市NOA)占比从24年底20%上升至25年上半年32% [1] 市场地位与进展 - 国内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市占率45.8%,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3] - 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占率32.4%,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3] - 中高阶产品定点超100款,HSD获10+款车型定点,25年下半年量产 [3] - 海外拓展获9家合资车企30款车型及2家日本车企海外车型定点 [3] 研发与投入 - 亏损扩大主要因HSD研发投入及模型训练云计算费用增加 [1] 财务预测 - 预测公司25-27年营收194.7/224.0/257.6亿元 [4] - 预测归母净利润7.9/10.1/13.0亿元 [4] - 对应PS为45.5/35.5/27.4倍 [4]
长城汽车深蹲蓄力:短期利润换挡长期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3:00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923.35亿元 同比增长0.99% [1][4] - 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 同比下降10.21% [1][4] - 扣非归母净利润35.81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36.3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2.15亿元 同比下降1.52% [1] - 总资产2221.2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02% [1] 销量与品牌表现 - 上半年总销量56.89万辆 同比微增2.52% [4] - 哈弗品牌销量32.1万辆 同比增长7.24% [3] - 坦克品牌销量10.37万辆 同比下降10.67% [3] - 魏牌销量3.4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73.62% [3] - 新能源渗透率28.2% 显著低于吉利汽车的51.5% [7] 战略投入与转型举措 - 销售费用50.36亿元 同比大幅攀升63.31% [6] - 研发支出42.39亿元 同比微增1.21% [6] - 通过睿博感知实现激光雷达与800万像素摄像头自研量产 [8] - 蜂巢能源推出越野电池、蜂行短刀电池等配套产品 [8] - 未势能源发布第二代氢燃料电池系统 重点布局商用车领域 [8] 行业竞争格局 - 比亚迪同期销量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04% [7] - 吉利汽车销量140.9万辆 同比增长47% [7] - 新能源转型节奏明显滞后 欧拉品牌错失发展窗口 [7] - 下半年规划推出坦克智驾版及魏牌高山7等新车型 [9]
【2025年中报点评/地平线机器人-W】智驾平权最大受益方,芯片出货高增驱动业绩超预期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68%,显著超出市场预期,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250%,授权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 [4] - 公司在中国OEM ADAS/AD市场市占率分别为45.8%/32.4%,均位列行业第一,与国内外27家OEM(42个品牌)达成合作,累计定点车型超310款 [6] - 维持公司2025-2027年预期收入预测36.6/53.7/80.5亿元,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对应2025/2026/2027年PS分别为36.4/24.8/16.6倍,维持"买入"评级 [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68%,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250%,授权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13.3亿元,去年同期为-8亿元 [4][7] - 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552/2,384/3,659/5,365/8,047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1.32%/53.62%/53.52%/46.60%/50.00% [2] - 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39.02/2,346.58/-2,449.75/-1,406.83/403.52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71%/134.82%/-204.40%/42.57%/128.68% [2] 产品与市场 - 2025年上半年芯片整体出货量达到198万颗,同比翻倍,其中中高阶芯片出货量达98万颗,同比增长六倍 [5] - 2025年上半年芯片平均单价为393元/片,同比增长106%,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中高阶产品占比大幅提升 [5] - J6B芯片获得海外车企国际车型定点,预计全生命周期出货超750万颗,J6P芯片预计下半年发布,并已获得十余款车型定点 [5] - 公司宣布基于成熟的HSD算法布局Robotaxi业务,有望成为成长新一极 [5] 研发与投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23亿元,同比增长62%,主要为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夯实技术壁垒,较多资金投入到云端算力租赁中 [7] - 尽管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公司经调整净利润-13亿元(去年同期-8亿元),但随着规模效应和高附加值产品放量,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7] 财务数据 - 2024A/2025E/2026E/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83.55/3,659.33/5,364.53/8,046.80百万元 [10] - 2024A/2025E/2026E/2027E研发费用分别为3,156.06/4,025.27/3,755.17/3,218.72百万元 [10] - 2024A/2025E/2026E/2027E毛利率分别为77.25%/66.70%/29.04%/55.00% [10] - 2024A/2025E/2026E/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53%/55.79%/60.09%/58.46% [10] - 2024A/2025E/2026E/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7.60/-4,070.26/-1,551.89/633.45百万元 [10]
世运电路业绩会:积极推进与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客户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9:3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79亿元 同比增长7.64% [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84亿元 同比增长26.89%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28亿元 超过净利润规模 [1] - 二季度承接大量高端订单 产线熟练度提升带动生产效率逐季度改善 [1] - 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产值持续提升 [1][2] 业务结构与发展战略 - 汽车电路板占比最高 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2] - 产品应用覆盖汽车、工业、消费、电脑及周边、通信和医疗等领域 [1] - 年产能超过500万平方米 年销售超过50亿元 [1] - 以汽车电子为基石 构建PCB-半导体-封装一体化能力 [3] - 推进产品结构优化 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1][2] - 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推进 增加技术含量更高、单价更高的高端产品占比 [2] 客户与订单情况 - 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松下、三菱、博世西门子、戴森、小鹏、广汽、丰田、大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2] - 获得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F公司新产品定点和设计冻结进入转量产准备 [4] - 海外头部M客户AI眼镜定点项目已进入量产供应 国内头部A客户处于新产品认证阶段 [4] - 订单充足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服务器领域增量需求释放 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提升 [2] 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 - 拟投资15亿元建设芯创智载新一代PCB制造基地 [3] - 生产芯片内嵌式PCB(埋芯产品)和提升高阶HDI产品产能 [3] - 高阶HDI结合芯片封装 提升在PCB制造及半导体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3] - PCB行业向以PCB为主体结合先进封装技术与工艺的三维平面拓展 [3] - 可转债募投项目产能释放加快 [2] 新兴业务布局 - 推进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AI眼镜等新兴业务 [2] - 积极拓展储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 [3] - 在机器人PCB产品上具备领先地位 积极推进与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客户合作 [4] - 依托汽车领域竞争优势和车规级可靠性技术 未来新兴领域订单量将大幅增长 [4]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营收同比高增长 定点数创新高
格隆汇· 2025-09-03 07:2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 [1] - 经调整净亏损为13.3亿元,去年同期为8.04亿元 [1] - 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达7.78亿元,同比增长3.5倍 [1] - 软件及授权服务收入为7.38亿元,同比增长6.9% [1] 业务运营 - 产品及解决方案交付量近200万套,同比增长约100% [1] - 中高阶产品出货量98万套,占总出货量的49.5%,同比增长6倍 [1] - 中高阶产品贡献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超80%收入 [1] - 汽车产品及解决方案平均售价达到去年同期的1.7倍 [1] 市场拓展 - 累计获得近400个车型定点,其中中高阶产品定点超过100款 [1] - HSD获得多家OEM 10+款车型定点,相关车型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 [1] - 获得9家合资车企30款国内车型定点和2家外资车企海外车型定点 [1] - 全周期预计交付量超750万辆 [1]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35.42/54.95/74.02亿元 [2] - 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9.46/-7.44/7.82亿元 [2] - 对应2027年PE为157.92倍 [2]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25H1营收高增长,看好下半年HSD放量、中长期出海空间
招商证券· 2025-09-03 03:3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芯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国内ADAS/AD市场份额居于前列 营收规模维持强劲增长 [5] - 伴随2025年以来城市辅助驾驶等中高阶功能持续渗透 以及公司征程6系列芯片 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步入量产 预计公司将凭借自身丰富的软硬件产品矩阵 规模化量产实力 客户资源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5] - 中长期有望持续受益于国内车企出海扩张及公司对外拓展 成长空间广阔 [5]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15.7亿元 同比+67.6% [1][5] - 25H1经调整亏损净额-13.3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扩大65.7% [1][5] - 25H1毛利率65.4% 同比-13.7pct [1][5] - 预测2025/26/27年总营收为35.16/57.14/85.52亿元 [5] - 预测2025/26/27年净利润-26.53/-11.84/3.63亿元 [5] - 预测2025/26/27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2.53/-9.84/5.63亿元 [5] - 对应2025/26/27年PS 34.4/21.2/14.1倍 [5] 业务分析 - 25H1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7.78亿元 同比+250% [5] - 25H1软件及授权服务收入7.38亿元 同比+6.9% [5] - 25H1交付量同比翻倍至约198万套 [5] - 中高阶产品出货量98万套 贡献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约50%出货量/超80%收入 [5] - 汽车产品及解决方案ASP为去年同期的1.7倍 [5] - 上半年为超30家客户授权软件及算法 提供设计及技术服务 [5] 市场地位 - 25H1蝉联国内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和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市占率分别为45.8%/32.4% 同比+12pct/3.8pct [5] - 平台定点数创新高 其中中高阶产品定点超100款 [5] - HSD已获多家OEM 10+款车型定点 相关车型预计25H2实现量产 [5] - 海外拓展初见成效 获包含大众 日本最大汽车集团在内的9家合资车企的30款车型 2家日本车企的海外车型定点 [5] 行业趋势 - 25H1国内自主品牌辅助驾驶渗透率已从24年底的51%上升至25H1的59% [5] - 配备中高阶辅助驾驶(高速NOA和城市NOA)的汽车占智能汽车新车销量比重从24年底的20%上升至25H1的32% [5] 股价表现 - 当前股价9.56港元 [1] - 总市值132.7十亿港元 [1] - 1个月绝对表现+38% 6个月绝对表现-1% 12个月绝对表现+140% [3]
小鹏P7新车上市一线销售周报
车fans· 2025-09-03 00:32
订单表现 - 均店新增订单30-40台 [1][2] - 进店量占比60% [1][2] - 进店量上涨30% [1][2] - 上市当晚订单爆发 周末试驾达峰值 [1][5] - 一二线城市尤其是珠三角和江浙沪地区订单表现较好 高配比例更高 [1][5] - 展车试驾车和部分现车上市前已到位 提前开始交付 [1][5] 客户画像 - 客户年龄20-35岁 [1][4] - 男性比例70% [1] - 同品牌增换购比例20% [1][4] - 客户整体非常年轻 以情侣和年轻家庭为主 [1][8] - 34C车主增换购 主要考虑颜值代步用车 [1][8] - 实车外观接受度超预期 销量增长后预计吸引更多客户到店 [1][8] 配置偏好 - 702 Ultra版本占比50% [1][7] - 820 Ultra版本占比20% [1][7] - 750 Ultra版本占比30% [1][7] - 主销外观色新月银 次主销星瀚绿 [1][7] - 主销内饰色星球紫 [1][7] - 主要选装20寸运动轮毂(3000元) [1][9] - 客户认为702 Ultra已够用 试驾质感好评度高 [1][12] - 四驱高性能版试驾反馈超预期 [1][12] - 智驾被视为核心产品力 客户期待图灵芯片实际体验 [1][12] - 星瀚绿外观反馈良好 紫色外观因限定内饰影响选装率 [1][12] 竞品对比 - 50%客户对比小米SU7 [1][11] - 20%客户对比特斯拉Model 3 [1][11] - 10%客户对比蔚来ET5T [1] - 10%客户对比极氪007GT [1] - 对比小米SU7客户非常年轻 主要考虑颜值和智能化 [1][13] - 部分客户已下订SU7 犹豫转订手续问题 [1][13] - 对比特斯拉Model 3客户主要考虑品牌因素 [1][13] - 对比蔚来ET5T客户看重颜值和质感 [1][13] 车型信息 - 车型为P7 [2] - 上市价格21.98-30.18万元 [2] - 上市时间2025年8月27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