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LA司机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理想i6发布:标配AD Max智驾系统,售价24.98万元
凤凰网· 2025-09-26 10:53
智能化是理想i6的核心产品点之一。新车全系标配了理想AD Max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硬件基础包括英 伟达DRIVE Thor-U芯片和激光雷达。据发布会介绍,其搭载的VLA司机大模型具备了更强的环境理解 和决策能力,能够应对如城市复杂路口、狭窄道路会车等高难度场景,并且该系统的全部功能将对用户 终身免费 。 座舱内部,理想i6搭载了高通骁龙8295P芯片 ,驱动着由15.7英寸中控屏和15.7英寸副驾娱乐屏组成的 3K分辨率双联屏。其内置的"任务大师"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语音创建包含多项指令的自动化场景。 凤凰网科技讯 9月26日,理想汽车今日正式发布了其全新纯电SUV车型——理想i6。新车深度聚焦家庭 用户的多场景需求,以"标配即顶配"的策略入市,售价24.98万元。该车型旨在通过空间创新、智能科 技和驾控性能,为用户提供一步到位的用车体验。 理想i6在空间设计上进行了诸多创新。通过对内部布局的优化,车辆实现了可将前后排座椅完全放平 的"双人床模式",为长途出行或临时休憩提供了便利。储物能力也是该车的一大亮点,除了拥有号称同 级别最大的后备箱空间外,还在后备箱盖板下方设计了一个非常大的隐藏式储物槽 ,并且全系车型 ...
对理想智驾是否收费的讨论
理想TOP2· 2025-09-24 14:13
公司战略 - 理想i6将标配AD Max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并永久免使用费用 旨在让更多消费者体验中国人工智能技术 [1] - 公司认为高阶辅助驾驶不应收费 应作为智能电动车基本需求向用户提供 [1][4] - 公司高管提出自动驾驶服务定价参考人类司机成本的几分之一 约2000-3000元/月 可能包含保险和充电费用 [3] 产品竞争力 - AD Max系统综合表现被公司认定为行业数一数二 部分认可者认为即使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名且差距很小 [2] - VLA司机大模型持续迭代将进一步提升系统认可度 [2] 行业观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半场聚焦电动化 下半场竞争重点转向智能化 [1] - 电动化已带来显著用户体验提升 包括更安静 更环保 更便宜 加速更快 保养成本更低等优势 [1] - 智能化核心现阶段体现为高阶辅助驾驶 未来将发展为自动驾驶 [1] 商业模式讨论 - 端侧AI模型不存在边际成本 不应采用订阅制收费模式 [7] - L2级辅助驾驶不应收费 但L4级自动驾驶可能通过订阅模式或保险模式实现商业闭环 [4] - 手机端侧AI功能(如修图)目前未见收费先例 支持端侧模型免费观点 [6] - 商业模式成立需符合用户价值公式:(新体验-旧体验)-切换成本 [5] - 自动驾驶若成为生产力工具 订阅模式可实现供需平衡 [4]
理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大调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3:51
组织架构调整 - 自动驾驶部门原三个二级部门被拆分为更细化的结构:模型算法团队拆分为基础模型、VLA模型、模型工程三个部门;量产研发团队拆分为量产交付、软件研发、主动安全三个部门;数据闭环团队拆分为数据平台、数据标注两个部门 [1] - 规划管理和AI评测运营两个二级部门继续保留 [1] - 新增创新业务部,负责对外技术合作与预研、海外发展等,由原数据闭环负责人佘党恩管理 [4] - 调整后自动驾驶部门共拆分为11个二级部门 [4] - 调整目的是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落地,使自动驾驶组织向AI组织持续演进 [1] 技术发展路径 - 公司辅助驾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1年起自研依赖规则算法和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类比"昆虫动物智能";第二阶段为2023年开始研究、2024年正式推送的端到端+VLM辅助驾驶,接近"哺乳动物智能";第三阶段为VLA模型,正式开启"人类智能"阶段 [2] - VLA模型通过3D和2D视觉组合完整感知物理世界,区别于仅能解析2D图像的VLM技术 [2] - 2024年9月10日OTA8.0版本系统正式推送,自研VLA司机大模型向理想MEGA和理想L系列AD Max车型全量推送 [2] 技术特性与战略意义 - VLA司机大模型被定义为第三代辅助驾驶技术,具备"看得懂道路状况,听得懂人类指挥,记得住车主习惯"的真人版私人司机特性 [4] - 技术路线清晰化促使市场窗口期收窄,组织架构调整旨在适配新的研发节奏 [4] - VLA模型部门被单列为自动驾驶事业部下的独立二级部门,凸显其战略重要性 [4]
拆分为11个二级部门!理想汽车调整自动驾驶部门组织架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8:20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对自动驾驶部门进行组织架构重组 将原三个二级部门拆分为十个二级部门 包括模型算法团队拆分为基础模型 VLA模型 模型工程三个部门 量产研发团队拆分为量产交付 软件研发 主动安全三个部门 数据闭环团队拆分为数据平台 数据标注两个部门 同时保留规划管理和AI评测运营两个原有部门 [1] - 调整后自动驾驶部门共形成十一个二级部门 新增创新业务部负责对外技术合作与预研及海外发展 由原数据闭环负责人佘党恩管理 [3] 技术发展路径 - 公司将辅助驾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21年起自研依赖规则算法和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 称为"昆虫动物智能" 第二阶段为2023年开始研究并于2024年推送的端到端+VLM辅助驾驶 称为"哺乳动物智能" 第三阶段为VLA模型 将开启"人类智能"阶段 通过3D和2D视觉组合完整感知物理世界 [2] - 公司于今年9月10日向理想MEGA和理想L系列AD Max车型全量推送自研的VLA司机大模型 该技术被定义为第三代辅助驾驶系统 具备道路状况识别 人类指令理解及车主习惯记忆能力 [2] 战略目标 - 组织架构调整旨在以更快速度更高质量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落地 推动自动驾驶组织向AI组织持续演进 [1] - 技术路线明确后市场窗口期迅速收窄 组织架构需同步适配新研发节奏 [3]
国联民生:维持理想汽车-W(02015)买入评级 9月或实现理想汽车智能体全面进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9:10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9亿元、1903亿元、220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4.3%、53.6%、16.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亿元、124.0亿元、148.5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6.1%、84.0%、19.8% [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3.15元、5.79元、6.94元 [1]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交付新车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1] - 纯电车型理想MEGA 8月交付超过3000辆 9月产能或突破3500辆 [2] - 理想i8正在加快生产进度 预计9月底交付8000至10,000辆 [2] 产品布局 - 纯电新车周期加速 理想i6有望在9月上市 定价25-30万元区间 [2] - 纯电生态逐步完善 全国已有543家零售中心覆盖156个城市 [4] - 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536家覆盖222个城市 [4] - 已投入使用3190座理想超充站 拥有17,597个充电桩 [4] 智能化进展 - 具备算力和数据规模优势 战略上加速AI投入和开发力度 [3] - 随着i8上市同步交付VLA司机大模型和理想同学智能体 [3] - 9月将通过OTA8.0全量推送AD Max车型 实现智能体全面进化 [3]
2025年,盘一盘中国智驾的自动驾驶一号位都有谁?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0 23:33
行业技术趋势 - 2023年起自动驾驶领域迎来以端到端为主导的技术转向 2024年成为行业公认的新一代量产主流方案 2025年VLA和世界模型成为下一代量产突破方向[1] - 技术架构迭代伴随研发路径 人才结构与竞争格局重新洗牌 领军人物技术判断决定团队在重构期能否站稳脚跟甚至超车领先[1] - 端到端架构正逐步成为智能驾驶新基座 大模型 世界模型 VLM方案等技术加速从学术界走向工业界[53] 理想汽车 - 郎咸朋2018年加入理想汽车担任自动驾驶负责人 职位从自动驾驶业务总经理转变为自动驾驶副总裁[5] - 2023年年底全场景NOA推送标志理想辅助驾驶从高速向城市场景延展 2024年7月15日推送无图NOA功能首次实现对先验信息依赖突破[5] - 去年E2E+VLM双系统成为业界智驾方案标杆 今年主攻VLA司机大模型已量产[5] 小米汽车 - 叶航军2021年初被雷军点将主持小米自动驾驶业务 小米SU7爆火后智能技术能力快速提升[7][8] - 1000万Clips版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出厂即搭载 学术界推出VLA 强化学习 世界模型 3DGS等前沿工作[9] - 小米不惜代价做好辅助驾驶 正努力跻身智驾第一梯度[9] 蔚来汽车 - 任少卿2020年8月加入蔚来担任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 曾担任Momenta研发总监兼联合创始人[11] - 大力推动蔚来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特别在城区NOA规模铺开和全域领航辅助NOP+功能发布做出重要贡献[11] - 今年主推世界行为WA自动驾驶路线 核心思路是海量使用云端仿真数据让大模型理解世界而学会驾驶[11] 小鹏汽车 - 李力耘2019年6月加入小鹏汽车 2023年8月2日接班吴新宙成为小鹏智驾总负责人[14][15] - 负责小鹏汽车高速和城市自主导航辅助驾驶系统NGP研发 是国内为数不多纯视觉方案拥簇[14][15] - 算力算法数据域控制器线控底盘全链路布局 传感器以外采为主坚持纯视觉方案[15] - 近期小鹏G7 Ultra将迎来OTA升级 AI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融入全场景VLA大模型[16] 比亚迪 - 杨冬生现任比亚迪副总裁兼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 2005年加入比亚迪[18] - 作为DM-i超级混动系统总设计师 主导研发技术助力比亚迪新能源销量自2022年起多次夺取月度销量冠军[18] - 2024年比亚迪全系车型都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开启全民智驾新时代[20] 地平线 - 苏箐2022年加入地平线担任高阶智能驾驶项目总负责人 曾任华为汽车BU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22] - 地平线端到端HSD方案搭载J6P量产上车 自研芯片+智驾方案双管齐下[22] - 大众汽车与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 苏箐担任CTO[22] Momenta - 曹旭东2016年创办Momenta 提出一个飞轮两条腿战略 飞轮是数据驱动 两条腿是量产自动驾驶L2和完全无人驾驶L4[25] - 战略核心理念是通过L2量产车收集数据反哺L4技术迭代 形成数据→算法→产品→数据正向循环[25] - 技术路线选择端到端大模型和无图方案 2025年已跻身智驾第一梯队成为全球品牌共同选择[26] - R6飞轮大模型频繁现身公众视野 2019年把核心精力投入数据领域布局进入成果初现阶段[26] 大疆车载(卓驭) - 沈劭劼担任大疆车载总负责人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 科大-DJI联合创新实验室主任[30] - 截至2025年5月卓驭已与9家主流车企达成合作 包括大众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 比亚迪等[31] - 已有20余款车型量产 还有30多款车型即将量产落地 预计2025年有200万台车型搭载大疆车载智驾系统上路[31] 英伟达 - 吴新宙2023年加入英伟达现任自动驾驶团队总负责人 曾担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35][36] - 在小鹏汽车期间带领团队完成高速NGP和城市NGP量产落地 推动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发展[35] - 英伟达自动驾驶推出覆盖从数据 感知到大模型智能体的全栈技术[36] 百度 - 王亮现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首席研发架构师 IDG技术委员会主席 阿波罗智能技术董事[40] - 2024年主导VTA基础大模型和纯视觉智驾路线在极越01车型实现量产应用[40] - 带领团队推出支持全国300城覆盖的领航辅助驾驶方案[40] 博世中国 - 吴永桥2024年1月出任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 推动博世城市NOA产品落地[42] - 2024年5月发布首款城市NOA产品并计划年底覆盖24个城市[42] - 主张主机厂聚焦用户体验而供应商承担标准配置开发 提出智能驾驶技术趋同 特斯拉算法领先等观点[42] - 博世坚定推进一段式端到端技术 与文远知行联合基于英伟达Orin Y打造一段式端到端方案8月底在奇瑞高端车型量产[43] 小马智行 - 楼天城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中国公认大学生计算机编程第一人 算法领域卓越成就[45] - 主导开发世界模型技术 使小马智行在L4级自动驾驶领域建立独特技术优势[45] 元戎启行 - 周光2021年正式任职元戎启行CEO 公司完成阿里巴巴战略领投3亿美元B轮融资[48] - 近日发布最新一代搭载VLA模型的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49]
李想喊话:今天起理想汽车的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从局部领先进入全面领先
新浪科技· 2025-09-10 14:08
技术升级 - 理想汽车发布OTA 8 0版本车机系统 实现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和智能电动的全面升级[1] - VLA司机大模型作为第三代辅助驾驶技术 具备道路状况识别 人类指令理解和车主习惯记忆能力 向理想MEGA及L系列AD Max车型全量推送[1] - 公司CEO称VLA版本虽为残血版 但领先优势肉眼可见 标志着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从局部领先进入全面领先阶段[1]
理想汽车-(02015.HK):业绩短期承压 关注I6发布
格隆汇· 2025-09-04 19: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销量达11.1万台,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20% [1] - 第二季度收入为30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环比上升17%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0.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毛利率为19.4%,服务及其他毛利率为33.5% [1] - 归母净利润录得10.9亿元,同比下降1%,环比上升68%,归母净利润率为3.6% [1] - 第三季度交付量指引为9-9.5万辆,同比下降41.1%-37.8%,收入指引为248-2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1%-38.8%,毛利率预计维持在19%左右 [1] 产品与交付进展 - 纯电SUV i8于7月29日发布,8月20日开启交付,预计9月底完成8000-10000台交付,目标稳定月销6000台 [2] - 大五座纯电SUV i6将于9月发布,目标稳定月销9000-10000台 [2] - MPV车型MEGA 8月交付量突破3000台,成为中国50万以上豪华MPV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 [2] - 三款纯电车型合计月销量有望稳定在1.8-2万台 [2] 技术研发与智能化 - VLA司机大模型于8月20日随i8同步交付,带来全球首个基于VLA大模型的辅助驾驶功能,计划9月10日全量推送 [2] - VLA模型升级包括复杂路口精准线路、熟悉道路记忆车速、起步稳刹车柔、动态合理控速及可沟通驾驶五大体验 [2] - 自研芯片于2024年初流片,目前正在进行上车路测,预计2026年搭载于旗舰车型 [3] - 公司发展分为三阶段:2020-2024年聚焦国内市场和增程产品,2025-2027年拓展至纯电和全球市场,2027年后聚焦L4自动驾驶和新形态智能体 [3] 全球战略布局 - 2024年为公司出海元年,已在德国和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并建设海外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 [3] - 2026年新产品研发已提前考虑海外法律法规,市场规划将主攻中东地区 [3] 远期业绩展望 - 2025-2027年预计销量分别为42万辆、60万辆、73万辆 [4] - 2025-2027年预计总收入分别为1168亿元人民币、1591亿元人民币、2004亿元人民币 [4] - 2025-2027年GAAP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7亿元人民币、87亿元人民币、12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分别为4.0%、5.4%、6.0% [4] - 2025-2027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2亿元人民币、104亿元人民币、14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分别为5.3%、6.5%、7.0% [4]
理想汽车-W(02015):业绩短期承压,关注i6发布
国盛证券· 2025-09-04 01: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11港元(对应港股代码02015 HK)及28美元(对应美股代码LI O)[4] 核心观点 - 业绩短期承压 Q2销量111万台同比增2%环比增20% 但收入同比降5%至3025亿元人民币 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降1%环比增68%[1] - Q3交付指引保守 预计交付9-95万辆同比降411%-378% 收入248-262亿元同比降421%-388% 毛利率预计维持19%左右[1] - 新产品布局加速 纯电SUV i6将于9月发布 目标月销9000-10000台 结合i8及MEGA 纯电车型月销量有望达18-2万台[2] - 智能化进展显著 VLA司机大模型9月10日全量推送 提供5大功能升级 包括复杂路口导航及智能控速等[2] - 出海战略启动 2025-2027年为全球扩张阶段 重点布局中东市场 海外研发中心已设立于德国和美国[3] - 自研芯片进展顺利 预计2026年上车旗舰车型 有望提升智能驾驶体验并降低成本[3] 财务表现 - Q2毛利率201% 汽车毛利率194% 同比提升07pct主要因成本下降[1] - Q2研发费用28亿元 销售费用27亿元 同比减少但环比增长[1] - 2025-2027年预测销量42/60/73万辆 总收入1168/1591/2004亿元人民币[4] - GAAP归母净利润预计47/87/120亿元 净利润率40%/54%/60%[4] - Non-GAAP净利润预计62/104/140亿元 净利润率53%/65%/70%[4] 业务展望 -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i8已于8月20日交付 目标9月底交付8000-10000台[2] - MPV车型MEGA表现突出 8月交付破3000台 为50万以上豪华MPV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2] - 长期战略分三阶段 2020-2024年聚焦国内增程市场 2025-2027年拓展全球纯电市场 2027年后聚焦L4自动驾驶[3] - 财务预测显示2025年收入预计同比下降19% 但2026-2027年将恢复36%及26%增长[5]
理想Q2季度经营利润同比环比均大增 全年研发费用超百亿 自研芯片电池明年上车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2 03:37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302亿元 环比增长16.7% [1] - 第二季度交付量111074辆 环比增长19.6%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11亿元 环比增长69.6% 连续11个季度盈利 [1] - 第二季度经营利润8.27亿元 环比增长204.4% [1] - 上半年末现金储备达1069亿元 [8] 市场地位 - 上半年在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占率13.6% 蝉联销量冠军 [2] - 1-7月理想L系列在20万以上中高端SUV市场销量第一 [2] - 理想MEGA连续两个月获得50万元以上MPV及纯电车型双料销量冠军 [2] - 理想i8预计9月底累计交付突破8000辆 领跑30-40万元纯电市场 [4] 产品布局 - 形成"4款增程电动SUV+1款旗舰MPV+2款高压纯电SUV"产品矩阵 [4] - 理想i6将于9月上市交付 [4] - 自研碳化硅功率芯片/功率模块及新一代电驱动总成三大核心技术 [7] 技术研发 - 第二季度研发投入28亿元 全年预计达120亿元 [6] - 人工智能领域年投入超60亿元 用于基础设施及技术研发 [6] - 9月将向AD Max用户全量推送VLA司机大模型 [6] - 智能语音助手升级为理想同学智能体 具备三大核心能力 [6] 销售与服务 - 销售体系优化为总部直管23个区域 新增销服运营和市场营销部门 [8] - 提升头部汽车城店和商超店比例 加速门店网络下沉 [8] - 重组门店选址团队 强化培训学院和交付团队 [8] 充电网络 - 超充站超3100座 配备超1.7万根超充桩 [9] - 高速超充站超1000座 覆盖18条高速线路 [9] - 一、二线城市实现平均3公里半径覆盖 [9] - 上线全国首座穿梭式超充站 探索充电服务新模式 [10] - 预计2025年底建成4000座超充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