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搬家
icon
搜索文档
手续费降至“冰点价” 银行理财低利率时代“降费大酬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05:11
银行理财子公司降费潮 - 中银理财5月发布27条费率优惠公告,部分产品固定管理费率降至0.01%(年化),投资10万元年管理费仅10元 [2] - 中银理财"乐享天天35号"固定管理费率从0.15%降至0.01%,B份额销售服务费率从0.30%降至0.01% [2] - 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添利5号尊享版"固定管理费率从0.20%下调至0.05% [2] - 湖南银行"融智理财添利系列-D540-5"销售服务费从0.2%降至0,固定投资管理费从0.6%降至0.5% [3] - 浦银理财"月月鑫臻享款1号"托管费从0.5%降至0.3% [3] - 光大理财"阳光金丰利乐享198期"管理费率从0.15%降至0.07%,销售服务费率从0.2%降至0.08% [3] - 招银理财"日日金85号"固定投资管理费从0.2%降至0.1%,"日日金62号"从0.30%降至0.15% [4] 银行理财市场动态 - 2025年4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1.10万亿元,环比增加2.18万亿元 [6] - 规模前三机构:招银理财2.50万亿元、兴银理财2.31万亿元、信银理财2.14万亿元 [6] - 4月理财产品发行规模5560亿元,环比下降1588亿元,其中1年以上产品占比升至50.4% [6] - 4月业绩比较基准全线下降:1-3个月产品降9bp至2.28%,3-6个月降3bp至2.33%,6-12个月降7bp至2.29%,1-3年降6bp至2.83% [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降费主因:存款利率下调引发资金流向理财,理财公司通过降费承接流量;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后需留住客户 [5] - 低利率环境推动存款搬家效应,但资产端收益下行倒逼理财机构构建多元化配置体系 [5] - 行业三大特征:存款搬家强化规模重返30万亿、业绩压力驱动多资产配置转型、监管升级重塑格局 [6]
“来存款的人少了,咨询理财的人多”,存款降息或引发存款搬家
华夏时报· 2025-05-29 13:56
存款利率下调 - 国有六大行及招商银行率先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定存利率降至0.95% [3] - 中小银行跟进调整,新安银行三年期存款利率由2.6%下调至2.2%,裕民银行七天通知存款由1.05%调整至0.75%,中关村银行五年期定存由2.6%下调至2.2% [3] - 高息大额存单逐渐消失,多家银行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三年期大额存单额度紧张 [3] 投资者行为变化 - 投资者开始关注理财、保险、基金等资产管理产品,年轻投资者尤为活跃 [2] - 蚂蚁财富平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937万90后、00后配置了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 [4] - 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咨询未显著增加,部分客户仍偏好存款 [4] 理财市场动态 - 银行理财规模显著增长,2025年4月上升2.1万亿元至31.3万亿元,环比增长7.35%,同比增长6.83% [6] - 存款利率下调可能推动理财规模年内突破33万亿元的历史高点 [6] - 上百只银行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基准下限跌破1% [7] 行业趋势分析 - 低利率环境下,年轻投资者配置偏好转向"新三金",反映理财需求从追求绝对安全转向相对安全 [5] - 存款利率下调可能推动国债利率等广谱利率进一步下行 [6] - 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中枢或将持续走低,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可能成为趋势 [7]
薛洪言:跌破1%,存款降息如何撬动股市长牛?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9 10:16
降息政策与存款利率调整 - 2025年5月20日新一轮降息政策落地,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调10个BP,大行存款利率同步调降,2年期及以下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BP,3年和5年期存款利率下调25个BP [2] - 本次降息呈现"存款降息幅度大于贷款"的特点,且存款"期限越长,调降幅度越大",旨在减弱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助力银行控制负债成本、维持息差水平 [2] - 以工商银行为例,经过7次调降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1.75%降至0.95%,5年期定存利率从2.75%降至1.3%,1年期和5年期的利差从1%收窄至0.35% [4] 存款搬家与资金迁徙趋势 - 截至2025年4月末我国储蓄存款余额高达159万亿元,长期限存款利率深度调整叠加持续降息预期或将打破居民资产配置稳态平衡 [2] - 当1年期存款利率低于1%时,存款"保值增值"属性相对弱化,居民对投资收益敏感度显著提升,加速向其他资产类别转移 [4] - 银行对各类隐形高息存款的集中清理导致存款人难以通过拉长期限维持投资收益,存款外流成为趋势 [5] - 2023年6月末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规模从25.34万亿元增至29.95万亿元,部分原因在于存款利率下行引发的"比价效应" [5] - 2022年6月末至2025年3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从24.7万亿元增至34.93万亿元,储蓄型保险产品热销带动保费收入快速增长 [5] - 2019年末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份额从13.69万亿份增至30.12万亿份,净增加16.43万亿份 [6] 资本市场改革与长期资金生态 - 资本市场改革呈现"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特征:投资端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融资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制度端强化投资者回报 [9] - 2025年1月22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 [10] -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浮动费率机制和长周期考核倒逼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业绩驱动" [10] - 中长期资金入市、浮动费率改革叠加长周期考核有望抑制股市短期投机行为,优化金融产品持有体验 [10] - 资本市场通过退市制度、强制分红等规则重塑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回报确定性,形成"资金愿意进、进了有回报"的良性循环 [12] 市场生态与投资逻辑转变 - 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与波动率下降预示资本市场正摆脱"散户化博弈"旧模式 [13] - 市场定价逻辑将从"短期情绪驱动"转向"长期价值发现",引导资金向高ROE蓝筹、硬科技科创等领域集聚 [13] - 浮动费率基金和养老目标基金等产品帮助投资者在"长钱生态"中寻找风险与收益最优解 [13] - 资本市场正成为链接居民财富增长、企业创新升级、国家战略落地的"超级枢纽" [13]
部分银行,推迟跟进降息
第一财经· 2025-05-28 08:50
2025.05. 28 作者 | 第一财经 李雨宸、袁玉立 澳大利亚出现针对中国公民的暴力行为,中方强烈谴责! 微信编辑 | 龙王 推荐阅读 六大行之后,目前股份行、城商行、民营银行都在跟进降息。不过,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多家银行 网点发现,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银行有推迟降息的情况出现。业内人士指出, 利率下调可能引发"存款 搬家",银行需在稳存款与控成本之间寻求平衡。 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
利率降至“1字头” 搬家存款转战大资管
证券时报· 2025-05-27 18:17
存款利率下调 - 中小银行迅速跟进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存款利率调降步伐,上市城商行、农商行及地方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陆续进入"1字头"时代 [1] - 北京银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利率分别降至1.30%、1.35%,均较此前下降25个基点 [2] - 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厦门银行等多家上市城商行陆续更新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基本与国有大行、股份行相同 [2] - 长沙银行利率降幅较大中型银行略大,三年期、五年期最多下调30个基点,两年期及以下部分产品降幅达20个基点 [2] - 湖北多家农商行宣布自5月28日起执行最新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多数降至0.05% [3] -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自6月3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降幅在5个基点至25个基点之间 [3] 存款搬家效应 - 存款利率屡创新低导致潜在的存款搬家效应增强,多位客户定期存款到期后取消续存,将百万规模的存款转入理财产品中 [1] - 部分银行加大对增额寿险产品的营销 [1] - 华东省份某股份行客户经理表示,近期已有众多客户选择将存款转化成三个月内理财产品,也有部分客户认购储蓄型保险产品 [5] - 截至4月末,产品规模TOP14的理财公司合计理财规模达23.58万亿元,较3月末增长1.8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万亿元 [5] - 937万名"90后、00后"为自己配置了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今年前4个月购买"固收+"基金用户同比增长88% [6] 银行负债端压力 - 存款利率下调后,部分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高,反映出银行资金面的压力有所增加 [1] - 5月27日,多家国有大行新一期一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达1.70%,较5月中旬上行约6BP [7] - 5月27日一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较5月中旬上升5BP [7] - 大行对于同业负债的依赖度提高,一般性存款流失或使得同业存单、同业定存再度面临提价 [7] - 6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高达4.16万亿元,资金因素将对市场走势产生扰动 [8] 行业影响与应对 - 存款挂牌利率再度下调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利息支出、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改善银行盈利能力 [3] - 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经济主体的储蓄倾向,将资金更多运用于消费和投资活动 [4] - 银行需强化财富管理能力,通过发行结构性存款、定制化理财产品增强资金黏性,同时加大结算、代发工资等场景建设以夯实基础客群 [8] - 负债稳定性下降促使银行提升同业存单、央行再贷款等主动负债工具的使用效率 [8]
信用债再度成“香饽饽”,什么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2:19
以下文章来源于21世纪资管研究院 ,作者21金融圈 21世纪资管研究院 .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致力于资管领域政策和业务研究的独立智库,研究院宗 旨:探索全球资管发展新趋势,求解国内资管发展新问题,搭建资管人才成长大平台,促进资管行业健 康长远发展。 作 者丨余纪昕 编 辑丨曾芳 图 源丨图虫 而 资产端 来看,挑战亦有加剧。 固收类资产收益率普遍下行,进一步加剧"资产荒"现象 , 市场高息优质资产供给不足,投资组合想要维持高收益回报率的难度正在加大 。 存款搬家下大行负债承压 同业存单提价压力初现 关于本次降息对银行负债端的影响,中金货币金融研究林英奇、许鸿明团队指出,需关注新 一轮存款脱媒。本次存款利率下调是近几年幅度最大的一轮,调整后1年期存款挂牌利率首次 下降至1%以下,需要关注存款降息后存款流向非银的风险。2024年存款利率下调和手工补息 清理导致存款流向理财和债基,银行对非金融机构及政府债权增加26万亿元,而一般性存款 仅新增17万亿元,两者差值9万亿元,可以近似认为实体存款流向非银的影响,这一差值相比 2023年增加了4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的确有所抬 ...
降息后流动性新格局:存款搬家引同业存单提价 高票息信用债抢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0:4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 上海报道 五月降准降息的正式落地,一定程度上带动银行体系流动性进入了新阶段。 5月7日央行公告称,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同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 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5月20日,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均发布消息,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最大降幅25个基点。 记者注意到,此次降息为金融机构负债成本打开了全新下行空间。但与此同时,债券、存款等固收类资产收益率的全面下行, 亦推动市场资金供需两端的期限结构匹配调整展现出一番"新气象"。 具体来看,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银行负债端压力显现,存款利率下行引发"存款搬家"现象。面对低息存款,居民和企业 更倾向于将存款转为配置银行理财、基金等资管产品。对银行而言,此番变动使负债端稳定性有所下降,因非银存款不如居民 和企业存款稳定,产品频繁申赎下的负债端稳定性有所下降;近期大行融出情况及资金面表现显示,银行体系长期资金仍显不 足。 而资产端来看,挑战亦有加剧。固收类资产收益率普遍下行,进一步 ...
金融期货日报-20250527
长江期货· 2025-05-27 0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朗普推迟50%关税后欧盟称欧美贸易谈判有“新动力”且计划“快速推进”,日本计划拿LNG项目和造船技术换美国关税让步,欧洲央行行长称欧元或成美元替代;中办、国办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机构投资者;国内市场轮动快、主线驱动力弱、量能不足,股指或震荡偏弱运行 [1] - 5月初以来“双降落地”后的止盈行情、关税暂缓90天的债市避险情绪、存款降息后对“存款搬家”的忧虑以及对债券发行供给的担忧等对债市有偏空影响;当前债市投资者情绪偏谨慎克制,“看多不做多”成部分投资者共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市场调整深度,提供后续交易胜率和赔率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 - 市场回顾:沪深300股指主力合约期货跌0.61%,上证50股指主力合约期货跌0.46%,中证500股指主力合约期货涨0.33%,中证1000股指主力合约期货涨0.69% [6] - 技术分析:上证指数KDJ指标显示或偏弱运行 [7] - 策略建议:防守观望 [2] 国债 - 市场回顾: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0%,5年期主力合约涨0.01%,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3%,2年期主力合约涨0.03% [9] - 技术分析:T主力合约KDJ指标显示震荡偏强运行 [10] - 策略建议:短期看好 [4] 期货数据 |日期|期货品种|收盘价(元/张)|涨跌幅(%)|成交量(手)|持仓量(手)| | ---- | ---- | ---- | ---- | ---- | ---- | |2025 - 05 - 23|沪深300主连|3,831.20|-0.61|62,863|138,782| |2025 - 05 - 23|上证50主连|2,684.40|-0.46|34,244|51,685| |2025 - 05 - 23|中证500主连|5,594.60|0.33|56,454|110,791| |2025 - 05 - 23|中证1000主连|5,925.00|0.49|133,893|181,503| |2025 - 05 - 23|十年国债主连|108.855|0.00|52,310|166,526| |2025 - 05 - 23|五年国债主连|106.060|0.01|48,389|125,742| |2025 - 05 - 23|三十年国债主连|119.760|0.13|58,787|91,927| |2025 - 05 - 23|二年国债主连|102.430|0.03|31,127|102,629| [12]
存款搬家效应显现 理财规模有望重回历史高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5-26 23:29
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叠加监管叫停手工补息等因素影响下,部分存款资金正在流向理财市场,助推银行 理财规模高增。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一度超越29万亿元,尽管受到"季末回表"压力影响,银行理 财规模6月末料有所回落,但相较往年,今年的季节性影响程度较小。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卖得不错。存款利率持续调降,相比之下,我们近期新发行的大多数低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能做到3%以上的收益率,所以会有些储户转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北京地区某银行理财 经理告诉记者。 海淀区的白领小李便是其中一位。"以前都是存定期,后来利率下调,就买结构性存款,但最近有几次 兑付的是最低档利率,就开始买银行理财产品了。我一般买1年期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会买更长期 限的。"他说。 展望下半年,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仍会是替代存款的上佳选项,规模将延续增长态势,但增速或放 缓。此外,在监管要求未设立理财公司的银行压降存量理财业务规模等背景下,银行理财行业供给侧改 革也有望加速落地。 "存款搬家"效应下,部分资金流向了收益相对较高的银行理财市场,助推银行理财规模增长。多位专家 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正成为部分储户的替代性选项。 "理财产品投资者与储户群 ...
存款大迁徙:投资者“蹲点抢额度”
第一财经· 2025-05-26 12:54
存款利率下行引发理财市场变化 -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背景下 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短期高收益产品吸引资金 部分新发产品年化收益率冲上6% 投资者出现"蹲点抢额度"现象 [1] - 5月5日~11日一周全市场新发行506款理财产品 环比增加104款 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58% 环比上涨0.02个百分点 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22% 环比上涨0.11个百分点 [3] - 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39万亿元 同期非银存款大增1.57万亿元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扩张至31.26万亿元 [9] 高收益理财产品特征与策略 - 平安理财推出14天持有期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12% 招银理财部分R1/R2级别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达3.4% [3] - 截至5月24日在售理财产品中34只业绩比较基准上限超6% 包括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产品 [3] - 投资者采用"吃鱼身"策略 筛选成立不足3个月的首发热销产品 分析净值曲线锁定阶梯式上涨产品 当收益率回落至市场均值时转战新品 [6] 银行理财子公司营销手段 - 新发高收益产品通过底层信托计划腾挪收益短期拉升净值 在银行APP打榜释放额度后逐步调回正常收益率 [3][4] - 5月以来至少20只理财产品发布费率优惠公告 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销售手续费率降至0.10%/年 中银理财部分产品销售服务费率从0.30%下调至0.10% [4] 理财市场规模前景分析 - 大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足1% 5年期仅1.3% 预期收益率2%以上的新发理财产品仍具吸引力 存款搬家至基金理财趋势可能持续 [10] - 5月20日超40只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平安理财某半年定开产品基准调至2.00%~2.70% 交银理财私银尊享产品基准调整为1.4%~3.7% [11] - 理财规模扩张受利率环境变化和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 若利率继续走低可能触发更多存款搬家 股市波动不确定性也会影响资金流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