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精神

搜索文档
洪灏:赚钱只是牛市最浅层意义,关键是唤醒人们缺失的“动物精神”
凤凰网财经· 2025-09-28 01:36
牛市意义与影响 - 股票上涨带来收益是牛市最浅层意义 [3] - 巨大牛市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并唤醒动物精神 推动经济科技更上台阶 [3] - 动物精神缺失导致无人承担风险 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创造 [3] 市场前景观点 - 每十年中国都会出现一波史诗级牛市 [3] - 当前需要从1到10的跃进 而非0到1的突破 [3] - 人工智能发展更需要动物精神推动 [3]
连续四日创下新高!“动物精神”正在主宰全球股市
美股IPO· 2025-09-11 11:29
全球股市表现 - MSCI全球指数连续四个交易日刷新纪录 追踪超过2500只股票[1][2] - 标普500指数连续两日收于历史高位[1][2] - 日本日经225指数 韩国综合指数和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本周均创历史新高[1][2] 通胀数据与货币政策 - 美国8月PPI意外环比下滑0.1% 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3%增幅[5] - 市场对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达92%[6] - 经济学家预计今年将有两次降息 9月降息"几乎确定"[6] 企业盈利支撑 - 企业盈利保持强劲韧性 支撑全球股市回报[7] - 科技巨头甲骨文因AI相关收入乐观前景 股价单日飙升创历史新高[7] - 甲骨文市值单日增加2440亿美元 创1992年以来最佳单日表现[7] 市场情绪与催化剂 - "动物精神"驱动全球股市强劲涨势[4] - PPI数据远弱于预期显示通缩迹象 提高美联储降息概率[6] - 经济基础稳固与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形成对风险投资者的利好环境[6] 潜在风险因素 - 美国关税政策8月生效 滞后影响可能在未来数月显现[8] - 市场密切关注即将公布的CPI数据 若意外下行可能构成"三重利好"[8] - 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市场情绪出现一定程度降温[8]
大象转身:房地产视角下的宏观经济
国信证券· 2025-09-05 05:06
房地产行业趋势与结构变化 - 城镇化率从2000年至2024年上升31个百分点至67%,但增速放缓,人均住房面积约40平方米[11] - 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21年18亿平方米降至2024年9.7亿平方米,接近腰斩,待售面积升至7.5亿平方米[11] -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高峰8.3%降至2024年6.3%,下降2个百分点[18] - 信息与计算机服务业占比连年提升至2024年4.7%[18] 经济影响与财政压力 - 2024年房地产业拖累GDP 0.26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转为拉动0.07个百分点[24] - 房地产和建筑业税收占一般公共收入比例从19%降至13%,土地财政依赖度从近30%降至17%[31] - 房地产开发投资2024年住宅投资占GDP比重降至5.6%,较日本3.3%和美国4.1%差距缩小[24] 居民部门风险暴露 - 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59.1%,高出美国28.5个百分点,户均住房资产187.8万元[32] - 房价每下降10%导致居民总资产缩水约6%,杠杆率被动提升[32] - 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96.0%,户均拥有住房1.5套,远高于美国63.7%[32] 就业与金融稳定 - 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就业合计占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13%,较2018年下降五个百分点,直接影响就业约2147万人[37]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收缩,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扁平,社融主要依赖政府融资支撑[42] 市场供需与库存 - 广义库存去化时间达86倍,较2015年高点高出60%,狭义库存去化周期约9.5个月[110] - 2025年1-7月百城土地成交总价同比增12.2%,但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降4.6%[92] - 土地储备专项债已发行3031亿元,覆盖4949块宗地,总规模5476亿元[92] 需求端长期压力 - 劳动力人口2014年达峰7.6亿,2024年降至7.3亿,减少2910万人[116] - 25-50岁购房主力人口占比从2015年41%降至2023年35%,年均减少约870万城镇人口[116] -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显著偏高,但潜在购房群体集中于中高收入人群[128] 政策与周期定位 - 房地产政策基调转为"止跌回稳",包括降首付、降利率及取消限购等措施[77][78] - 销售面积短周期可能已触底,但长周期仍向下,平均周期长度约3年[48][53] - 70大中城市房价总体于2021年三季度见顶,一线城市2023年二季度见顶[58][64] 国际经验与风险 - 日本房价下跌持续近二十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下跌六年,中国下行时长预计短于日本[156][169][162] - 政策通过"保交楼"、专项债收储及房企债务重组化解风险,地产债违约只数下降[176][173] 需求中枢测算 - 未来住宅需求中枢合计约7.5-8亿平方米,包括刚需2.8-3亿、改善需求2.9亿、更新需求2亿平方米[177] 投资与储蓄背景 - 中国国民储蓄率均值42.2%,较发达国家高约20个百分点,房地产提供安全资产属性[145] - 租金收益率缓慢回升,但预期房价增长率为负,投资需显著高于无风险收益率[140]
要抓住市场,不要被市场抓住
虎嗅· 2025-08-26 23:40
市场性质与驱动因素 - 当前牛市被部分观点视为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流动性牛市 但宏观风险下降与财政货币政策发力构成基本面重要变化 [2] - 股市加速上涨出现在6月宏观数据脉冲拐头向下时期 而非两会后或中美谈判等顺风窗口 显示择时错位特征 [3] - 行情启动与全球"Goldilocks交易"同步 始于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后 随后形成风险溢价修复 存款搬家和长线资金进入等自身叙事正反馈 [3] 资金流动与居民资产配置 - 所谓"居民储蓄存款/A股市值"指标存在方法论谬误 分母市值与上证指数高度重合 分子居民储蓄不决定指标拐点 实为同义反复 [5][6] - 真实资金搬家体现为居民投资资产的股债平衡 如理财 债基向股票基金流动 但这是非银存款内部切换而非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转移 [7] - 超额储蓄主要源于消费下降(尤其地产消费) 以极低风险偏好的防御型存款形式存在 难以直接转化为股市增量资金 [9] - 参照发达国家居民股票配置比例推算增量资金的方法缺乏实际意义 忽略风险偏好与资金属性的根本差异 [10] 基本面与市场预期关系 - 7月宏观数据多数表现不理想 但流动性牛市核心依赖政策承诺而非现实数据 只要流动性未收紧且政策托底信号持续 就能维持"Bad is Good"特征 [10] - 资本市场牛市可能反向催化基本面改善 通过预期扭转提升"动物精神"和风险偏好 对地产等其他市场产生传染效应 [13] - 地产市场不能仅凭人口 库存等静态基本面判断 利率 供给和人口集中度等动态因素更关键 资本市场修复可能带动一线地产企稳 [14] 结构性变化与融资环境 - 经济结构中新产能和消费重要性提升 融资结构转向直接融资 风险溢价下降推动一级市场修复 资金端"动物精神"开始复苏 [15] - 日本90-00年代历史显示 资本市场反弹可能受外部危机或内部风险未出清影响 当前风险出清程度与安全网承受力仍需观察 [15] 未来观察路标 - 全球市场大幅动荡风险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可能引发美国"人工过热" 长期问题短期化可能性存在观点分化 [17] - 内部经济金融风险重现可能性 债务腾挪弹性虽大但标志性事件可能引发断点效应 需关注反内卷中需求端与金融端压力 [17] - 政策是否转向"no put"姿态 可能源于对周期性问题的善意忽视或对趋势性问题的善意关注 结构性改革进程中的破立选择仍具艺术性 [17] - 上涨正反馈是否引发泡沫化倾向 增量资金进入速度变化将衡量政策降温措施的有效性 [17]
洪灏:牛势继续
2025-08-26 13:2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中国市场整体及上证综指[1][3] * 科创50指数及科技股[5][7] * 创新药企业(CXOs)[12] * Z世代消费股及新兴科技股[12] * 美国股市及房地产市场[13][14][26] * 中国房地产市场[13][17][18][26] 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整数关口 为2024年10月以来最佳单周涨幅[1][3] * 市场对牛市存疑 因周五强劲上涨中下跌股票数量多于上涨股票[1][3] * 部分板块估值较高 科创50及科技指数上涨缺乏盈利支撑 类似2015年创业板泡沫[5][7] * 中国GDP资本化率(市值/GDP)仅恢复至长期平均水平 仍有进一步改善空间[4][6][7] * 两融交易激增且领先市场约3个月 预示未来进一步上涨[9][10][11] * 美联储鸽派立场可能为中国打开降息窗口 改善流动性利好风险资产[13][14] * 国务院会议强调投资驱动增长及稳定房地产市场 显示政策支持[17][18] * 市场情绪指标处于15年高位 但牛市初期超买状态可能持续[20][22][23] * 潜在回调可能浅而短暂 因FOMO资金等待逢低买入[23][24][27] 其他重要内容 * 券商营业部调查及新开户热度远低于2023年9月水平[8][10] * 创新药企业出现显著盈利改善[12] * 美国房地产市场走弱但与美股走势分化[13][14][26] * 7月房地产销售显著恶化[13][26] * 连续四个月上涨后市场估值仍不算高[25][27]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高,苹果股价单日暴涨5%,热门中概股普涨
凤凰网· 2025-08-06 22:14
Torres称,"苹果宣布将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这进一步激发了'动物精神'。""动物精神"表现为投资者对市场走势的过度乐观或悲观情绪。 周三(8月6日),受苹果股价强势表现的影响,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高。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18%,报44,193.12点;标普500指数涨0.73%,报6,345.0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21%,报21,169.42点。 | 名称 | | 量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道琼斯指数 | | 44193.12 | +81.38 | 0.18% | | 标普500指数 | | 6345.06 | +45.87 | 0.73% |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 0 | 21169.42 | +252.87 | 1.21% | 权重股苹果收盘涨5.09%,上一次录得这样涨幅还是在5月12日(6.31%)。盘前,白宫方面称苹果公司将在美国增加10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 盈透证券高级经济学家Jose Torres表示:"随着投资者的注意力从动荡的贸易形势和低迷的经济数据转向强劲的企业盈利,市场如今正以风险 ...
“泡沫先生”朱宁:伟大技术变革伴随着泡沫,也孕育伟大的公司
创业邦· 2025-07-16 03:44
科技革命与泡沫 - 科技革命往往伴随着泡沫,泡沫从产生到破裂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伟大的公司[6] - 互联网、蒸汽机、AI、新能源等伟大技术进步都伴随着泡沫与崩盘,两者似乎难以分割[37] - 互联网2.0和AI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互联网1.0时期过度投资建立的基础设施[38] 中国房地产市场 - 中国房地产市场自2021年起进入调整期,但还未见底,企稳回升可能在2027年左右[6] - 中国一线城市房价调整前租售比达70-80倍,房价收入比达40-45倍,调整后仍高估[65][66] - 中国居民家庭70%资产配置在房地产上,远高于西方国家的30%-40%[25] - 支撑房价上涨的"丈母娘效应"和"刚需"叙事在房价下跌趋势中已证伪[70][71] AI和新能源行业 - AI领域目前成熟的商业模式集中在聊天、会议纪要等少数领域,需探索更多可持续盈利模式[55] - 中国新能源车、电池等领域存在严重产能过剩,部分领域产能超全球需求150%[57] - 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与政策引导、地方政府GDP竞赛密切相关[58] - 新能源车企需关注财务可持续性,避免恶性竞争,推动行业整合与全球化[61][62] 创业与投资 - 创业者需保持改变世界的雄心,同时脚踏实地评估风险[42] - 投资者应坚持不投看不懂的项目、多元化投资、警惕委托代理问题[49][50] - 中国PE/VC行业曾出现"全民PE"趋势,导致Pre-IPO项目估值虚高[52] - 美国硅谷成功经验包括高校参与、风险投资贡献、完善的个人破产保护制度[46][47]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过程将持续,可能稳定在3%-4%的年增长率[75] - 政府财政政策应从传统基建投资转向福利性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80] - 中国"大政府"经济模式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易导致产能过剩和GDP锦标赛现象[81][83] - 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需改变官员考评体系等深层次问题[85]
动物精神被金融点燃
虎嗅· 2025-06-25 12:06
市场表现与基本面变化 - 市场表现积极,多个行业出现投资热度下降、产能增量回落、利润回升的迹象,对企业端形成直接利好 [1] 产业链结构与价格通缩 - 长期出清过程中,下游企业更受益,而依赖投资的中上游企业面临挑战,A股走势与PPI相关性较高 [2] - 价格通缩螺旋仍是当前主要问题之一,流动性并非症结,关键在于"动物精神"的丧失 [2] 金融刺激与市场想象空间 - 直接刺激"动物精神"最有效的方式是扩大金融想象空间,金融加速实体进程,压缩时间并放大价格杠杆 [3][5] - Circle的"编外招安"模式重塑金融体系想象空间,金融改造提效比实体增量更快 [5] - 华尔街传统金融人对加密资产(如Circle)的兴奋度超过币圈 [6] 国内金融政策与创新尝试 - 国内秉持实业兴国逻辑,对金融持谨慎态度,但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服务释放边缘到招安的增量信号 [7] - 共识链条和DeFi对传统金融(尤其是跨境支付)的改造具有实际落地潜力,叠加人民币国际化想象空间 [7] 技术落地梯队划分 - **第一梯队**:robotaxi、稳定币和RWA(技术和落地成熟) [8] - **第二梯队**:AI硬件(音频/吊坠形态)、AI操作系统、AI应用 [8] - **第三梯队**:固态电池、钙钛矿(0到1阶段,量产前夕) [8] - **第四梯队**:XRAI眼镜(依赖电池技术成熟,初期用户反馈一般) [8] - **第五梯队**:人形机器人/通用机器人(尚未成熟) [8] - **遥远梯队**:核聚变、脑机接口 [8]
货币与政府: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华夏时报· 2025-05-29 00:46
经济学理论发展 - 经济学虽汇聚人类最具智慧的大脑,但实质内容与真正的科学仍相去甚远,因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经济行为,而个体和社会思想理念的变化导致经济行为规律不断改变 [2] - 经济学理论难以被永久性或决定性地证实或证伪,理论思潮的周期反复是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 [2] 凯恩斯主义 - 凯恩斯理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旨在解释资本主义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倾向并提出解决方案,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 - 罗斯福新政、二战军事凯恩斯主义政策和马歇尔计划曾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稳定的有效方案 [3] - 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将滞胀归咎于凯恩斯主义政策,但经济危机爆发后凯恩斯主义仍被视为应对危机的利器 [4] - 凯恩斯思想对宏观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具有深远影响,尤其在经济逆风时期 [4] 货币与政府的作用 -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在于货币与政府,其理解源自不确定性概念,强调预期、情绪和"动物精神"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 - 货币作为联系现在与未来的工具,名义价值在历史时间中保持不变,而经济下行时"窖藏"货币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6] - 政府通过稳定化政策促进总需求,减少经济波动不确定性,在流动性偏好陷阱时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7] 凯恩斯主义的争议与影响 -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因无法解决滞胀问题而衰落,新自由主义思潮质疑其理论基础 [8] - 凯恩斯主义政策可能推迟危机但加剧结构性问题,政府干预也可能导致政府失灵 [8] - 凯恩斯对长期与短期的区分仍为政策辩护提供依据,稳定化政策的短期社会影响不可忽略 [8]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凯恩斯理论再次成为各国宏观政策的指导 [8] 当代意义 - 斯基德尔斯基教授结合理论争论和政策实践(如2008年金融危机),探讨凯恩斯思想对当代理论发展和政策制定的意义 [9] - 凯恩斯理论以发达国家为背景,不同发展阶段国家政府作用的差异性需注意 [9]
分析师:围绕美国监管的乐观情绪推动比特币价格创下新高
快讯· 2025-05-21 15:28
比特币价格创新高 - 比特币价格周三涨至创纪录新高 [1] - 加密市场近期反弹主要归因于监管方面的利好 [1] 监管动态 - 美国参议院提出稳定币法案 行业支持该法案 目前将在参议院进行辩论 [1] - 两党小组希望最快在本周通过该法案 [1] - 前证交会主席根斯勒和美国证交会的政策转向特朗普政府 特朗普政府已接受加密行业 [1] 市场情绪 - 监管转变释放了国内外的"动物精神" 即市场的活力与投资热情 [1] - Galaxy Digital创始人Michael Novogratz表示乐观情绪推动市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