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牛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最新研判:当前“长牛”“慢牛”的市场条件充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2:45
当前A股市场阶段与特征 - A股市场持续冲高 沪指一度冲击3900点大关 板块轮动加快[1] - 全球处于高波动再平衡新周期 美联储降息路径扰动流动性 地缘博弈重塑产业链 AI革命引爆科技投资浪潮[3] - 国内政策加力提效 信用周期修复 剩余流动性宽裕 财富管理行业迎来新机遇[3] 长牛慢牛逻辑支撑 - 2025年4月中国资本市场已开启慢牛行情 长牛慢牛市场条件充分[4] - 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改善中长期行业供需格局 科创企业持续成长推动人工智能+优质应用诞生[4] - 2026年将有人工智能应用爆发业绩 推动科技牛并带动全产业链发展[4] 流动性支持因素 - 中长期利率处于低位 高分红上市公司估值具显著优势[4] - 近200万亿广义储蓄寻找新投资方向 科技进步与盈利企稳提供投资标的[4] - 外资对人民币资产关注度提升 流动性由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共同支撑[4] 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 - 房地产作为投资性标的概率下降 更多体现改善性及刚需需求[5] - 资金分流模式改变 股市可能成为资金首选而非流向房地产市场[5] 权益市场地位提升 - 红利资产与绩优股受资金追捧 反映内生生态改变[5] - 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 优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发展[5] - Deepseek发布推动科技板块腾飞 创新药军工有色固态电池等板块行情印证经济内生动力[5] 居民资产配置转型 - 经济从高速发展切换至高质量增长 居民资产投资面临低利率时代冲击[6] - 固收理财时代正在远去 适当调整风险偏好参与权益市场成家庭资产投资趋势[6] ETF市场发展现状 - 理财市场规模近30万亿元 95%资金集中于中低风险产品[7] - 国内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 相当于公募基金总规模约15%[7] - 中国投资者加速进入指数化投资时代 市场效率不断提升[7] ETF发展空间与挑战 - 中国ETF市场规模与美国等成熟市场存在较大差距[7] - 差距源于产品结构创新深度 投资者结构与持有理念 以及直观规模差距[7] - 未来需提升投资者持有理念 推动ETF品类创新 完善做市机制[7] 个人投资者ETF配置策略 - 建议采取非FOF化非净值化配置 充分利用资金灵活特征[8] - 可参考基金投顾止盈策略 采用定投组合 目标收益 择时 网格等策略[8]
读研报 | 他山之石,“慢牛”得有哪些条件?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6 11:41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多个市场存在"慢牛"行情典型代表 包括美国 日本和印度 这些市场虽经历阶段性回撤但均呈现长期上涨特征 [2][3][5] - 长牛行情触发机制与经济增速关联性较弱 盈利增长和股息收入在长期回报中贡献权重显著提升 [5][6][7] - A股市场正通过供给侧治理 需求侧政策加码及投资者回报机制完善 逐步具备"慢牛"条件 [7][8] - 居民财富效应 风险偏好和存款搬家与股市走势形成相互促进关系 可能推动"股市慢涨—信心增强—资金流入"良性循环 [10][11] 全球慢牛市场表现分析 - 美国标普500指数2000年初约1400点起步 2013年开启十年慢牛 2025年8月达6380点 年化涨幅约8% 期间最大年度回撤从2002年30%降至近年10%以内 [3] - 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泡沫破裂后低点约1200点持续攀升至2025年2.1万点 科技巨头主导慢牛特征显著 [3] - 印度Sensex指数2002年3000点起步至2025年8月80687点 23年累计涨幅26倍 年化回报达15% 仅2008年(-52%)和2020年(-38%)出现显著回撤 [5] - 日本日经225指数2014年16000点启动慢牛 至2025年8月达42050点 11年间涨幅163% 年度最大回撤未超过15% [5] 长牛行情驱动因素 - 日本经济增速较低 实际GDP同比仅0.55% 名义GDP同比1.80% CPI同比1.34% PPI同比2.14% 表明长牛期间通胀压力较小 [5] - 全球市场数据显示随着时间周期拉长 盈利增长和股息收入在总回报中权重日益凸显 10年周期美国盈利贡献99% 分红贡献58% 欧洲盈利贡献50% 分红贡献45% [6][7] - 20年周期美国盈利贡献304% 分红贡献220% 欧洲盈利贡献131% 分红贡献148% [7] A股市场发展态势 - 供给侧治理乱象 遏制恶性竞争 需求侧政策持续加码 有效扭转市场对长期通缩和企业盈利塌陷的悲观预期 [7] - 2023年起A股募资规模明显下降 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2024年骤降 [8] - 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规模逐年提升 2022年开始明显超过募资规模 2024年万得300除金融股息率持续高于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8] 资金与市场互动关系 - 美国居民2012年后对股票资金流入长期为正 推动牛市行情最显著阶段 [10] - 日本居民2009年后资金流入存款 股票和基金 形成资产配置转换 [11] - 国内居民存款搬家有望形成"股市慢涨—信心增强—资金流入"良性循环 [11] 参考研究报告 - 《"慢长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国信证券 2025年8月 [12] - 《站上十年新起点 A股步入"慢牛"新周期》 华西策略 2025年8月 [12] - 《全面慢牛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华金证券 2025年8月 [12]
中国股市要“长牛”,不能靠情绪
虎嗅· 2025-08-21 12:47
市场行情表现 - 近期A股市场行情坚挺 沪指8月20日上涨超过1% 突破3700点 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1] 行情驱动因素 - 外部因素包括九月份美联储降息预期 内部因素包括国内低利率持续走低的货币宽松政策[1] - 居民存款"大搬家"带来流动性改善 利好股市[1] 市场结构性问题 - 中国股市存在"牛短熊长"的特征 短期爆发但长期萎靡[2] - 资本市场缺乏长期成长能力 反映中国企业生存困境 企业规模小或做大后均面临经营挑战[2] - 典型案例包括万科从"大蓝筹"衰落 阿里股价腰斩[2] 中美市场对比 - 美股全球市值百强企业中美国独占40家 前三名为英伟达、苹果、微软[4] - 美股"七姐妹"(英伟达、Meta、Alphabet、苹果、特斯拉、微软、亚马逊)是美股长期增长的核心动力[5] - 剥离"七姐妹"后美股表现平庸[8] 企业质量差异 - A股前十大企业多为传统行业(四大行、两桶油、中国移动、茅台)但缺乏持续成长能力[9] - "超级企业"需具备持续成长能力 传统产业虽重要但成长空间有限[9] - 中国科技企业曾在新兴领域(移动支付、电商、游戏、短视频)取得成就 但受到反垄断和安全性限制制约发展[10]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崛起依赖新能源车的"IT属性" 但A股科技产业整体"板凳深度"不足[10] 市场发展核心 - 企业强则股市强是资本市场硬道理[3][13] - A股需要国家稳定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明确信号 解除不必要限制 鼓励企业安心经营[11] - 宏观环境宽松比短期产业政策更重要 政策持续落实将有利于市场表现[12]
十万亿场外资金蠢蠢欲动
搜狐财经· 2025-08-20 19:14
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 - 部分老股民因担忧市场回调而选择撤出观望 [1] - 踏空资金将市场下跌视为入场机会 例如算力板块恐慌下跌后出现强劲资金承接 新易盛当日最大跌幅8%但收盘仅跌0.64% [2] - 高盛测算中国居民存在55万亿元超额存款 若22%配置于权益市场可能带来超10万亿元增量资金 [2] 资金配置合理性分析 - 疫情后储蓄增长主要源于居民应对不确定性的防御性储蓄 宏观环境未根本改善情况下22%的权益配置比例可能偏高 [4] - 居民存款与股市总市值比值在2015年牛市顶峰时为0.8 2023年7月底为1.7 显示存款向股市迁移仍有空间 [4] 政策环境与市场定位 - 监管层展现调控指数意愿 政策导向从偏重融资转向重视投资回报 [6] - 低利率环境持续且楼市失去资金蓄水池功能 这些因素共同支撑长牛慢牛形成 [6] 国际长牛市场案例研究 - 美股标普500指数2000年1400点起步 2025年8月达6380点 年化涨幅约8% 最大年度回撤从2002年30%收窄至近年10%以内 [8] - 印度Sensex指数2002年3000点起步 2025年8月达80687点 23年累计涨幅26倍 年化回报15% 2020年后年均涨幅超20% [9] - 日经225指数2014年16000点启动 2025年8月达42050点 11年涨幅163% 年度最大回撤未超过15% [9] 长慢牛市场核心特征 - 量价增速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而非依赖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基本面组合 [9] - 居民长期持有股票资产且交易换手率低 企业通过分红和回购向市场注入资金量持续高于融资需求 [9] - 投资导向的市场机制与居民资金稳固配置权益资产是长慢牛根基 较经济绝对高增长更为关键 [9]
差一点,慢牛变成疯牛!|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08-19 10:0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 沪指跌0.02%收3727点 深成指跌0.12%收11821点 创业板指跌0.17%收2601点[2][3] - 沪深两市成交额25884亿元 较昨日缩量1758亿元[2] - 个股涨多跌少 上涨2984家 下跌2255家[3] - 主力资金净流出710亿元 为8月14日以来第二高[3] 板块分化特征 - 权重股受压明显 上证50跌0.93% 中证A50跌0.96% 沪深300跌0.38%[5] - 微盘股逆势上涨1.6% 中证2000涨0.7%[5] - 大消费与房地产领涨 地产服务指数涨1.9% 房地产开发指数涨1.1%[5] - 保险证券军工新能源半导体跌幅居前 中芯国际跌3.11% 宁德时代跌1.84%[5] 投机炒作风险 - 北证指数3日暴涨14% 从1432点涨至1637点[3] - 寒武纪5日内从700元平台涨幅近50% 收盘933.98元[4] - 机器人概念股上纬新材单日下跌12%[4] - "长城"概念股集体异动 长城证券连续4涨停后放量72亿元[4] 个股估值分析 - 东方财富跌3.41% 半年报业绩增长37%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6] - 券商行业整体业绩同比增幅超50% 部分达100%[6] - 东方财富市盈率38倍 显著高于中信证券17倍和长城证券22倍[6] 外围市场波动 - 恒生指数连续两日持平[7] - 东方甄选单日振幅达50% 收盘跌20.89%[7] - 东方甄选一月内股价从13港元最高涨至53.7港元[7]
十年新高,有人跑步进场,A股将迎来1万点还是昙花一现?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19 03:38
市场表现与牛市确认 - 沪指最高冲上3741.29点创十年新高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从4月低点算起上证指数涨幅达22.6% [4] - 市场4625只个股上涨104只涨停644只下跌 技术指标显示牛市形成(涨幅超20%+成交量稳定在1-2万亿元) [4][6]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环比增19.3% 前7月累计新开户1456.13万户同比增36.88% 显示散户加速入场 [6] 快牛与慢牛特征对比 - 快牛案例:2005-2007年指数翻三倍后回撤70% 2015年股灾几周内跌50%伴随千股跌停 [9] - 慢牛案例:2019-2021年涨幅温和回撤小 以公募基金主导 当前融资资金66%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领域 [11][14] - 半导体/算力/新能源赛道占融资资金45% 中芯5nm进入验证 寒武纪/海光信息营收增速超400% [14][17] 流动性与经济信号 - M1增速5.6%环比涨1% M2增速8.8%环比涨0.5% 剪刀差缩小显示经济活力提升 [11][12] - 企业出海深化:宁德时代海外营收612亿元同比增21% 国轩高科东南亚装车量2GWh同比翻倍 [17] - 监管推动分红改革:要求成熟期企业分红比例达80% 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常态化 [19] 杠杆与市场情绪 - 两融余额连续超2万亿元 股票型ETF规模跌破万亿份 散户杠杆入市迹象明显 [24][26] - 机构行为分化:同泰基金高调看多至"10000点" 但ETF资金近一月净流出628亿元 [21][24] - 美股长牛参照:标普500近十年ROE达15.6% 2024年回购规模1.2万亿美元同比增23%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