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险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行业周报(2025、09、28):险资配置动作活跃,看好银行股中长期修复空间-20250928
西部证券· 2025-09-28 08:20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的专业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保险、券商、银行等非银金融子行业均持积极看法,看好其投资价值 [2][3][4] 报告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负债端成本下降,资产端权益配置活跃,看好其成长性 [2] - 券商行业景气上行趋势未改,业绩同比高增,估值具有修复空间 [3] - 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下行空间有限,中长期修复逻辑不变 [4] 各板块详细总结 保险板块 - 本周保险Ⅱ(申万)指数上涨0.46%,跑输沪深300指数0.61个百分点 [2] - 行业降本增效取得进展:寿险2024年以来压降成本3500亿元,财险综合成本率、费用率分别创近10年、20年新低 [2] - 险资配置动作活跃:平安人寿、长城人寿等多有增持,瑞众人寿减持勤上股份,险企积极配置第二批科创债ETF,其中泰康人寿认购20亿份 [2] - 产品转型成效显著:分红型产品占比超4成,健康管理生态加速布局 [14][15] 券商板块 - 本周证券Ⅱ(申万)指数下跌0.18%,跑输沪深300指数1.25个百分点 [3] - 湘财股份发布换股吸收大智慧草案:维持1股大智慧换1.27股湘财股份比例,配套募资80亿元用于证券数字化建设等项目 [3][18] - 行业景气度持续:预计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70亿元,同比+86%,环比+20%;2025年1-3季度累计净利润或达1798亿元,同比+55% [19] - 估值水平:截至9月26日,证券Ⅱ(申万)PB为1.42x,处于2012年以来27.9%分位数 [19] 银行板块 - 本周银行(申万)指数下跌0.48%,跑输沪深300指数1.55个百分点 [4] - 估值水平:截至9月26日,银行板块PB为0.53x,处于近十年24%分位数 [4][20] - 政策支持:央行表态强调货币政策自主灵活性,呵护银行息差,保证银行基本利润空间 [20] - 风险缓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水平大幅收敛,银行政信类业务风险有望缓解 [20] 市场数据表现 - 沪深300指数本周涨跌幅为+1.07% [11] - 非银金融(申万)指数涨跌幅为-0.09%,跑输沪深300指数1.16个百分点 [11] - 银行板块细分表现: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本周涨跌幅分别为-0.41%、-0.76%、-0.05%、-0.49% [11] - 债券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8%,环比-0.21BP;企业债(AAA)收益率2.47%,环比+12.18BP [25] - A股市场交投:两市日均成交额23131.94亿元,环比-8.1%;周度日均换手率1.9%,环比-0.15个百分点 [42] 资金流向与配置 - 央行流动性净投放9406亿元,环比多投放3483亿元 [62] - 同业存单净融资-1773亿元,发行规模7919亿元,环比-19% [75] - 新发基金规模319.18亿元,环比-57%;偏股型新发基金规模141.72亿元,环比-25% [53] - ETF净申购:非货币型ETF净申购383.54亿元,股票型ETF净申购36.09亿元 [57] 重点公司推荐 - 保险:中国太保(A+H)、新华保险(A+H)、中国平安(A)、中国太平(H)、中国人寿(H) [4] - 券商:华泰证券(A+H)、广发证券(A+H)、东方证券(A+H)等共13家 [4][19] - 银行:杭州银行,建议关注中银香港(H)、中信银行(H)等共8家 [4][21]
人身险强劲增长!8月保费增超47%
券商中国· 2025-09-27 14:58
行业整体表现 - 前8个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8万亿元 同比增长9.63% [1] - 财产险保费收入1万亿元 同比增长3.65% [1][4] - 人身险保费收入3.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32% [1] 人身险业务分析 - 8月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796亿元 同比增长47.25% 环比增速提升21.2个百分点 [4] - 前8个月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97万亿元 同比增长14.05% [4] - 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784亿元 同比增长2.38% [4] - 万能险和投连险新增交费基本同比持平 [4] - 保费快速增长主因是预定利率下调推动需求提前释放及市场保险需求旺盛 [2][4] 财产险业务分析 - 前8个月车险保费收入6006亿元 同比增长4.32% 占比49.22% [5] - 非车险业务中责任险同比增长3.6% 农业保险同比增长2.88% 健康险同比增长8.87% 意外险同比增长12.82% [5] 产品结构变化 - 分红险占比持续提升 成为新单保费重要支撑 [6][7] -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分红险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7] - 中国太保寿险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代理人渠道占比达51.0% [7] - 行业加速转向分红险以应对低利率环境 缓解利差损风险 [7][8][9] 行业发展趋势 - 预定利率下调推动旧产品"炒停" 8月保费增速达短期高峰 [4] - 未来新业务结构将加速转向分红险 负债成本有望持续优化 [4][9] - 分红险具有"低保底+高浮动"特点 可降低刚性兑付成本 [9] - 分红险增长将提升险企对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 [9]
中国人寿:紧抓数字化发展趋势 打造“大后台+小前端”科技布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7 06:54
数字化转型战略 - 公司紧抓数字化发展趋势 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助推转型变革 夯实数据底座并打造数字平台 形成"大后台+小前端"科技布局 [1] - 信息处理层面布局国寿混合云 连接传统IT设备形成分钟级动态伸缩的企业级IT资源池 [1] - 信息交付层面通过轻型数字化平台提供线上便捷服务站 寿险APP注册用户数超1.6亿 月均活跃用户超1100万人 [1] 智能化理赔体系 - 运用AI大模型技术分模式分场景打造智能理赔体系 包括重疾险理赔反欺诈模型/健康险反欺诈模型/理赔预付费模型 [2] - 2024年全年智能化审核赔案超1700万件 智能化率超70% [2] - 实现医保商保数据融合与同步结算 在全国多省市推行一站式商业医疗保险理赔实时结算 [2] 业务覆盖规模 - 具备一站式线上商业保险及普惠保险理赔直付能力 [2] - 普惠保险保障覆盖范围达数亿人 [2]
保险行业8月保费:寿险单月保费强势增长,财险非车业务短期承压
东吴证券· 2025-09-26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保险Ⅱ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寿险单月保费强势增长,财险非车业务短期承压[1] - 负债端与资产端均持续改善,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仍有较大向上空间[4] 人身险业务表现 - 2025年1-8月人身险原保费37,999亿元,同比+11.3%,规模保费42,716亿元,同比+9.9%[4] - 8月单月人身险公司原保费4,645亿元,同比+49.7%,较7月增速大幅提升23.5个百分点[4] - 1-8月保户投资新增交费(万能险为主)同比持平,投连险同比+1%[4] - 8月单月保户投资新增交费同比+15%,增速较7月回落6个百分点;投连险同比+217%,较7月增速大幅提升194个百分点[4] - 8月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达短期高峰,主要受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旧产品"炒停"因素带动,预计9月后增速逐步回落[4] - 未来新业务结构或将加速转向分红险,看好行业负债成本持续优化[4] 健康险业务表现 - 2025年1-8月健康险保费同比+2.4%,2024年同期增速为+8.9%[4] - 8月单月健康险保费同比+2.6%,增速较7月持平[4] - 8月末健康险占比为20%,较7月末略有下滑[4] - 中长期健康险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通过建立"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保险"一站式健康生态系统提高客户粘性[4] 财产险业务表现 - 2025年1-8月产险公司保费12,201亿元,同比+4.7%[4] - 8月单月产险公司保费1,269亿元,同比+0.9%,增速较7月下降4.4个百分点[4] - 车险保费累计同比+4.3%,8月车险保费同比+3.7%,增速较7月略下滑0.1个百分点[4] - 8月汽车产销同比保持10%以上增长,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同比+27.4%和+26.8%[4] - 新能源车单均保费较传统燃油车更高,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将增强车险保费增长动力[4] - 8月非车险保费同比-3.1%,增速由正转负(7月增速为+4.4%),主要受健康险下滑拖累[4] - 意外险/责任险/农险/健康险8月保费分别同比+14%、+2%、-1%、-8%,较7月增速变化-2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9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4] - 头部险企如人保财险保费维持较快增长且业务质地较好,车险业务中低赔付率的家自车占比较高、渠道费率可控,盈利空间远超中小险企[4] 行业估值与投资前景 - 市场储蓄需求依然旺盛,负债成本有望逐步下降,利差损压力将有所缓解[4]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9%左右,未来伴随国内经济复苏,长端利率若继续修复上行,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4] - 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仍然欠配,2025年9月26日保险板块估值2025E 0.57-0.85倍PEV、1.02-2.16倍PB,处于历史低位[4] - 上市保险公司估值数据显示中国平安2025E P/EV为0.66倍,中国人寿为0.72倍,新华保险为0.66倍,中国太保为0.57倍,中国人保为0.85倍[15]
不止于保险!险企布局健康管理,已是“必选项”
环球网· 2025-09-25 08:53
行业变革趋势 - 健康险企业突破传统卖保单单一业务框架 深入拓展健康管理领域 推动消费者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理念转变 [1] - 多家险企大力布局健康管理行业 包括国寿成立注册资本3.23亿元的健康管理公司 太保和阳光人寿等也投资设立相关企业 [3] - 行业打出健康险+健康管理组合拳 通过增强配套服务让消费者获得保障的同时享受健康相关服务 [3] 企业实践案例 - 人保健康运用自有资金2亿元投资设立全资健康管理公司 [1] - 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 其2.47亿个人客户中63%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超1300万寿险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3] - 泰康保险将支付与医养服务深度融合 推出对接养老社区的幸福有约保险产品 [4] - 大童保险服务推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三大场景的整合式健康服务 与保险服务形成互补 [4] 市场发展动因 - 健康险市场持续壮大 DRG与DIP医保改革构建基础医保托底商保分层供给的新格局 带来产品创新机遇 [5] - 商业健康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为医疗险发展增添动能 [5] - 利率持续走低使寿险业务利差损压力提升 健康险成为重点布局领域 2023年健康险重回快速增长通道 医疗险保费增长动力强劲 [5] - 健康险业务质量优于寿险业务 [5] 政策环境支持 - 2024年保险业第三份国十条明确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 推动商业健康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5] -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将健康管理服务与合作单独列章 允许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 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等系列服务 [5] 战略价值分析 - 通过主动干预降低健康风险 减少理赔支出 提升盈利水平 [6] - 增强客户黏性 差异化产品竞争力 顺应监管从事后赔付转向事前预防的趋势 [6] - 健康管理领域已成为险企必选项而非可选项 [6] 产品创新方向 - 依据健康数据设计差异化保费或保障范围 个性化趋势凸显 [6] - 强化预防性服务理念 融入体检咨询等增值服务 [6] - 推出动态定价模型 按客户健康行为调整费率 激励健康生活方式 [6] 国际经验借鉴 - 国际成熟市场中健康管理已深度融入保险体系 成为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6] - 国内险企需强化数据整合能力 打通医疗健身等多源数据实现精准风控 [6][7] - 推进服务闭环建设 参考国际联合健康模式 从支付方向保险+服务一体化转型 [6] - 深化科技应用 利用AI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健康干预效率 [7]
AI重塑保险价值链: 一场由科技驱动的行业变革
金融时报· 2025-09-24 03:09
9月16日,香港联交所网站披露的一则消息引发行业关注。国内保险人工智能(AI)科技企业—— 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递交上市申请。这家成立不足7年、深耕保险AI解决方案的企业,其上市动 作直观印证了"保险+AI"赛道的巨大发展潜力。 当下,AI正以系统性重塑者的姿态,深度改写保险行业的运行逻辑。从上市险企2025年中期业绩 报告可见,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头部机构纷纷将AI列为核心战略抓手,围绕"降本"与"增 效"两大目标,在销售、理赔、风控、客服等全业务链条加速技术落地。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中国 保险业科技投入将突破670亿元。其中,AI、大数据、云计算成为核心方向。 业内专家表示,在政策引导、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的三重驱动下,AI已成为推动保险业数字化转 型、重塑行业价值链的关键力量。未来,随着AI与保险业务的融合不断深化以及数据、模型、技术平 台等核心能力的持续夯实,保险业将在"降本增效"道路上实现更大突破,逐步完成从"规模驱动"向"效 率驱动""价值驱动"的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全链条渗透:AI重构保险服务体验 水滴保AI核保专家将健康险核保时间缩短了80%,平安人寿实现了 ...
健康险内部结构生变 健康管理赛道悄然升温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22:29
● 本报记者薛瑾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今年以来,保险行业进一步加大对健康险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力度,其 中,中高端医疗险持续发展,成为竞争格外激烈的领域。从健康险内部结构看,医疗险增长显著,占比 提升较快,发展势头明显好于重疾险,成为健康险市场新的支柱。同时,与医疗险相伴的健康管理服务 变得更加丰富,成为险企押注的重要赛道。由险企设立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的阵容也在壮大,未来,保 险与健康管理有望进一步深度融合。 医疗险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一些险企在尝试把健康管理服务嵌入健康险,推动客户进行自我健康管理,鼓励客户定期体检, 降低疾病风险。越来越多的健康险产品正在走出传统的纯保险保障模式,一张保单通常能涵盖专属保 障、医疗服务、特色权益等多个方面,发挥健康管理、支付创新、生态整合等作用。 险企对于健康险的投入增加以及健康管理服务的嵌入增多,与政策鼓励有关。2024年发布的保险业 新"国十条",即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提升 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同时,业内人士表示,健康险与健康管理具有天然契合度,保险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通 ...
江苏金融监管局打出民生服务组合拳 “苏式服务”润泽千企万户
中证网· 2025-09-23 12:27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江苏省金融监管局紧扣"金融为民"主线,以制度创新、科技赋能、服务下沉为 抓手,打出促消费、护安全、强保障、优体验的民生服务组合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江苏 人身保险公司健康险赔付达87.24亿元,"惠民保"覆盖超千万人,养老社区运营床位突破4000张,金融 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点年内新增超百个,系列举措彰显出金融服务的江苏温度。 引金融活水 持续补给促消费 江苏金融监管局发挥牵头作用,构建"网点+场景+线上"立体宣传网络,推动金融教育全域覆盖。溧水 金融监管支局组织银行保险机构与社区干部、网格员协作,精准普及金融知识;镇江金融监管分局联动 镇江市体育局,借助"苏超"等赛事平台,将金融知识融入赛事文化。同时,深入开展"风险提示送上 门"活动。编制"苏韵金融安全舆图",融合地域文化实现沉浸式教育宣传,通过电信IPTV等数字媒体, 扩大金融教育宣传覆盖面;组织辖内机构深入社区开展"百家社区 金融守护——风险提示送上门"行 动。常州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八大领域"风险提示"海报,依托网络媒体、民警入户及机构走访 送达风险提示;无锡金融监管分局打造全国首个吴语金融宣传形象"福小宝""禧 ...
从赔钱到防病:保险巨头转型,健康管理子公司成为新竞争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9-23 08:58
行业转型背景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首次批准保险公司设立非金融子公司 人保健康出资2亿元设立健康管理子公司 反映保险业从传统事后风险转移向主动健康干预转变 [1] -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20% 慢性病发病率上升 传统被动赔付模式面临成本压力 [1][7] - 政策支持明确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鼓励开发健康管理相关保险产品 2020年通知将健康管理定义为预防疾病和降低医疗费用的干预措施 [7]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人保健康通过设立健康管理子公司重构业务模式 建设全国医疗健康服务网络 覆盖医疗、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和药品供给 角色从事后赔付转向事前干预 [3] - 健康管理可降低赔付率并增强客户粘性 预防性医疗投入产出比高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每投入1美元预防可节约8-10美元治疗费用 [3]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健康管理业务 通过健康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风险评估和个性化干预 人保健康已运用AI和大数据控制赔付成本 [8] 财务表现与市场数据 - 人保健康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406.54亿元 净利润51.28亿元 同比增长49.6% 短期险综合赔付率从2020年93%降至2024年87.1% [1][4] - 2025年上半年五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合计保险业务收入796.45亿元 行业整体增速约12% 人保健康以561.38亿元收入占市场份额超70% [10][11] - 人保健康2025年半年报显示净资产194.78亿元 总资产1441.05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29.93% 投资收益率2.24% [5] 竞争格局与国际对标 - 多家险企已布局健康管理领域 中国平安将医疗健康列为核心战略 构建"金融+医疗"生态 泰康保险自建医院和医疗中心 太保集团采取区域化策略 [9] - 美国联合健康集团通过"管理式医疗"实现保险与健康服务融合 Optum子公司覆盖健康管理、数据分析和药品服务全链条 提供可借鉴发展样本 [1][12] - 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 头部保险集团凭借资本和客户资源优势自建服务网络 中小保险公司可能选择与专业机构合作轻资产模式参与 [13]
人保健康设立非金融子公司背后, 保险公司缘何瞄准健康管理?
新浪财经· 2025-09-22 23:45
智通财经记者 | 吕文琦 在"健康中国"战略与医保控费双重驱动下,健康管理正成为保险业的新战场。老龄化加速、慢病高发让 传统的"事后赔付"模式难以为继,"主动健康"与"风险减量"成为新共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 出资2亿 元全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这是总局成立以来批准的首家非金融子公司。这不仅意味着人保健 康"大健康"战略的再落一子,也让保险业拓展健康服务领域的步履更快。 从海外经验看,健康险走向健康管理,才能真正掌控风险和客户。如今中国保险业正加速复制并本土化 这种模式,保险公司是停留在"卖保单"的生意,还是进化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商",或许已有答案。 人保健康方面表示,公司正构建"保险+健康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把健康管理服务作为风险减量 的重要手段,坚持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双轮驱动",打造覆盖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有效降低客 户发病和失能风险,助力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 人保健康党委书记、总裁邵利铎称,获批设立子公司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新公司将建设覆盖全国 的自有医疗健康服务网络,升级集团统一的健康管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