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新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乘联分会论坛】2025年3月乘用车区域市场流向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5-06 08:43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6%,呈现2-3月强势增长特征,其中3月零售194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40%,创历史高位 [2][3] - 2024年乘用车国内零售呈现5-12月持续上升态势,2025年1月受春节前置影响较弱,2月零售138.5万辆同比增长25%,3月累计零售513万辆同比增长6% [3][4] - 政策补贴推动A00级和A0级电动车表现优秀,华北东北地区A00级车增长显著,经济型电动车受益最大体现政策公平性 [2] 区域市场分化特征 - 车市呈现"北强南弱"新格局,东北/西北地区2025年3月份额分别达7.2%和9.3%,较2019年提升2.1和1.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表现较差 [5][6] - 北方省份增长强劲:内蒙古/山西/宁夏2025年1-3月销量同比增速达34%/24%/38%,黑龙江/辽宁增速25%/21%,南方省份如云南/上海出现负增长 [8][9] - 东部地区春节后份额回升,但年度数据显示东北西北持续领涨,2024年较2019年东北份额提升0.7个百分点,华东下降1.7个百分点 [6][7] 产品结构变化 - SUV在中西部需求旺盛,西北/西南地区SUV占比达67%-70%,北方省份如内蒙古SUV占比86%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东部平原地区轿车占比提升 [10][11] - 新能源车区域分化明显:西部/北方燃油车占比仍达60%以上,东部沿海如海南新能源占比60%,广东/江浙燃油车比例降至50%以下 [12][13] - 纯电动和插混车型增速显著,2025年纯电动占比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至30%,插混提升2个百分点至18%,海南纯电动占比达53%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12] 政策驱动效应 - 补贴政策推动小微型电动车普及,东北地区A00级车占比显著提升,A0级车在东北/中部黄河地区份额同比提升5%以上 [14] - 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补贴使新能源车获得更高补贴优势,中低端新能源车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销售热情显著释放 [14] - 插混车型在北方地区占比提升明显,如黑龙江插混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至23%,体现新能源政策对区域市场的差异化拉动 [12]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两新”政策效应显现
金融时报· 2025-04-30 03:09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大资金支持力 度,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既利投资又促消费。 2024年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释放潜在消费需求 "中国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通过多层次需求释放与创新协同,可以构建独特的消费扩张动 力。"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汪伟表示,要超越传统的需求刺激思维,通过 系统性政策框架提振消费信心、修复经济循环流动性。从长期来看,应明确推动经济系统从"重生产轻 消费"向"重消费与人的发展"转型,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的新型发展模式。 配套服务协同发力创新模式驱动升级 "两新"政策持续落地见效,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是关键一环。《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电商 平台在资金端持续加力,为以旧换新上游企业提供资金周转支持。例如,京东日前推出国补商家"百亿 计划",通过专项提额和息费补贴,满足从 ...
一季度制造业利润增长7.6%,释放什么信号
金融时报· 2025-04-28 14:32
工业企业整体表现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 3%转为增长0 8% 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 [1] -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至2月份下降0 3%转为增长2 6% 企业当月利润明显改善 [1]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 4% 增速较1至2月份加快0 6个百分点 3月份营收增长4 2% 较1至2月份加快1 4个百分点 [1] 行业利润增长情况 - 一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增长面近六成 有24个行业利润增速较1至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 回升面达58 5% [2] - 制造业改善明显 一季度利润增长7 6% 加快2 8个百分点 增速较2024年底上升11 5个百分点 高出整体工业企业利润增速6 8个百分点 [2][3] 制造业细分领域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 4% 较1至2月份加快1 0个百分点 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为32 0% 同比提高1 4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 0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1至2月份同比下降5 8%转为增长3 5% 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 7个百分点 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达14 3% 拉动当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 8个百分点 [3] - 专用设备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 2% 9 5% 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3 4个 8 7个百分点 [3] 消费品行业表现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 助动车制造 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3] 工业部门转型挑战 - 一季度末工业产成品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营业收入利润率降至4 7% [4] - 私营企业利润增速较2024年底由正转负 表明工业企业资金周转承压 私营企业经营状况亟待改善 [4]
事关育儿补贴、放开汽车限购、新型政策金融工具扩投资等,国家发展改革委详解扩内需增量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04:1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 委副主任赵辰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 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面对美国滥施关税,后续中国如何加力扩内需为外界所关注。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 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 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 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表示,更好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具体思路和方 法也非常明确,就是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做强国内大循环。下一 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这三方面工作。 在提振消费方面,近期已经下达了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前两批一共下达超过1600亿元,后 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我们会根据各地支付进度陆续下达。还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 ...
国内“两新”政策预期持续发酵,稀土磁材需求有望继续提振,稀土ETF基金(516150)逆市红盘
新浪财经· 2025-04-28 03:54
流动性及规模 - 稀土ETF基金盘中成交1270.67万元 [2] - 稀土ETF基金最新规模达16.15亿元 [2] - 近2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1587.16万元 [2] 杠杆资金动态 - 最新融资买入额103.75万元 [2] - 最新融资余额1223.76万元 [2] 估值水平 - 跟踪的中证稀土产业指数PE-TTM为30.03倍 [2] - 估值处于近1年9.41%分位(低于90.59%时间) [2] 行业供需分析 - 美国MP Materials停止发运稀土精矿将助推国内价格上涨 [2] - 国内监管趋严可能导致中小企业退出市场 [2] - 缅甸稀土矿进口未完全恢复形成供给约束 [2] - "两新"政策持续发酵提振需求预期 [2] - 稀土磁材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原材料需求预期增强 [2] 指数成分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81% [3] - 主要成分股包括北方稀土、卧龙电驱、中国稀土等 [3]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011036)参与 [3]
国家发改委: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
快讯· 2025-04-28 03:22
国新办今日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辰昕表示,扩大投资方面,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 会领域投资,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和I型大城市建设停车位。力争6月底前 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 资本金不足问题。 ...
一季度规上企业利润由降转增——工业经济发展质效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4-27 22:24
工业企业利润总体情况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 [1] -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前2个月下降0.3%转为增长2.6%,当月利润有所改善 [1]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增速较前2个月加快0.6个百分点 [1] -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长4.2%,较前2个月加快1.4个百分点 [1] 行业利润增长情况 - 一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近六成 [2] - 有24个行业利润增速较前2个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回升面达58.5% [2] - 制造业改善明显,一季度利润增长7.6%,较前2个月加快2.8个百分点 [2] 装备制造业表现 - 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较前2个月加快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为32% [2] - 8个装备制造业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9.7%、15.3%、14.2% [2]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前2个月同比下降5.8%转为增长3.5%,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 [2] - 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速达14.3%,拉动当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 [2] "两新"政策影响 -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2%、9.5%,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3.4个、8.7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助动车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78.8%、65.8%、21.7% [3] - 相关链条行业中的电子电路制造、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9.4%、18.2% [3]
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增长
人民日报· 2025-04-27 22:11
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 [3] -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2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 [3] 工业企业营收情况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增速较1—2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3] -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长4.2%,较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 [3] - 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增速自上年12月份以来持续加快,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3] 行业利润增长情况 - 一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近六成 [3] - 制造业改善明显,一季度利润增长7.6%,加快2.8个百分点 [3] 装备制造业表现 - 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较1—2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 [3] - 装备制造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为32.0%,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3] - 装备制造业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0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1—2月份增强0.6个百分点 [4]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1—2月份同比下降5.8%转为增长3.5%,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 [4] - 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两位数增长,增速达14.3%,拉动当月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 [4] "两新"政策影响 -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2%、9.5%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助动车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78.8%、65.8%、21.7% [4]
收入改善在中游,确定性应对在中游——3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4-27 15:15
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 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5%,前值为-0.3%,实现增速转正 [1][15] - 库存同比持平于4.2% [1][15] - 量价拆分: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2月的5.9%升至7.7%,PPI同比从-2.2%降至-2.5%,收入增速从2.8%升至4.42% [1][15] - 利润率从去年同期5.06%微降至4.97%,主因毛利率下滑(14.2% vs 14.5%)[1][15] 行业分化特征 - 制造业利润增速显著回升至11.9%(前值4.8%),采矿业延续负增长(-26.03%),电热气水增速转负(-6.1%)[1][17] - 制造业内部:上游利润增速从-1.6%跳升至16.5%,中游从5.39%改善至7.6%,下游从2.45%降至-1.28% [1][17] - 装备制造业8个子行业中7个实现利润增长,汽车制造业是唯一负增长行业(-6.2%)[4][12][17] 中游制造业收入韧性 - 制造业中游收入增速达10.03%(前值8.11%),显著高于上游(1.82%)和下游(1.26%)[2][9] - 电子/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速达56.3%,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24.6%,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增长9.5% [3][12]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63.7%)、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59.9%)、电子器件制造(55.3%)等科技相关行业利润高增 [3][12] 政策驱动因素 - "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贡献投资增长64.6% [3][12] - 人工智能+行动推动相关产业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利润增长23.9% [3][12] - 耐用品零售价格企稳,CPI中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家用器具同比回升,但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从4.62%降至3.94% [4][12]
全球财经连线|时隔7个月规上工业利润重回正增长,“两新”政策持续落地带来积极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3:53
0: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李依农 上海报道 时隔7个月规上工业利润重回正增长 时隔7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利润重回正增长。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 比增长0.8%。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2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也有所 改善。 如何解读这份数据?在当前外部环境仍然复杂的背景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出现回升,主要体现出哪些 积极变化?后续能否延续改善态势?一起来听听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的分析。 微观主体信心有所恢复 伍超明: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全面回升,取得良好开局,但企业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与 挑战。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一是量与利润率的改善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的主因。今年以来"抢出口效应"和"两新""两重"政 策的托举支撑了两大因素的改善。 二是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拉动利润增长的重要力量。一季度规上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 7.6%,高出全部工业6.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速由1-2月份的-5.8%提高到3月份的3.8%,是重 要边际拉动力量。 三是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