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新开源涨2.10%,成交额1.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13.0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9 05: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9日盘中股价上涨2.10%至17.49元/股 成交额1.55亿元 换手率2.02% 总市值85.0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13.08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54%和7.2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36%和26.8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3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2.45%/-5.05%/8.16%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河南省焦作市 成立于2003年3月13日 2010年8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PVP系列产品、PVME/MA等高附加值药用辅料研发生产 以及肿瘤早期诊断、基因测序等体外诊断服务 [1] - 收入构成以PVP其他(39.57%)、PVPK30粉(28.35%)和欧瑞姿系列(14.80%)为主 精准医疗相关服务合计占比10.44% [1]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其他化学制品 概念板块涉及干细胞、生物医药、创新药等领域 [2]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2.05万户 较上期减少6.39% 人均流通股21,942股 较上期增加6.83%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4亿元 同比下降12.36% 归母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下降34.7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0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07亿元 [3]
劲方医药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上涨超136%,多项发行数据刷新港股18A纪录
IPO早知道· 2025-09-19 03:53
值得一提的是, 劲方医药 在本次发行过程中刷新了多项港股 18 A 纪录 —— 劲方医药 本次 IPO 超额配售权行使后 的募资规模达 2.68亿美元,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板块之最 ; 1亿美元的基石 投资认购同样 创 2022年以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新高。 同时, 劲方医药 还是 港股 IPO阶段首 个同时手握上市新药与多个BD授 权收入的Biotech。 港股IPO阶段首个同时手握上市新药与多个BD授权收入的Biotech。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罗宾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劲方医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劲方医药 ")于2025年9 月19日正式以"2595"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截至9:35,劲方医药报于每股48.3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36.88%,市值166.64亿港元。 目前,劲方医药已建立了全面且差异化的 RAS(传统的"不可成药"靶点)产品矩阵,管线涵盖8款 候选药物,其中5款进入临床阶段,针对于多款晚期实体瘤的治疗需求。 其中, 核心产品 GFH925(氟泽雷塞片,商品名:达伯特) ...
南新制药跌2.06%,成交额3119.6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17.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1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6%至12.37元/股 成交3119.68万元 换手率0.91% 总市值33.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17.11万元 特大单买入100.21万元(占比3.21%) 大单卖出754.22万元(占比24.18%)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89.14% 近5日下跌4.70% 近20日下跌14.81% 近60日上涨68.53% [1] -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7日净买入1.04亿元 买入总额1.28亿元(占总成交额30.60%) 卖出总额2402.11万元(占比5.7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84.63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71.28%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000.23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493.23%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464户 较上期增加7.02% [2] - 人均流通股28994股 较上期减少6.56% [2] - 大成景恒混合A(090019)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297.38万股且数量未发生变化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抗病毒及传染病防治药品研发生产 聚焦流感、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治疗领域 [1] - 化学药品制剂收入占比100% [1] - 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 成立于2006年12月27日 于2020年3月26日上市 [1] 行业分类与分红情况 - 属于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禽流感药物、抗流感、创新药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074万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科伦药业跌2.01%,成交额7525.3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0.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1%至37.12元/股 成交7525.33万元 换手率0.15% 总市值593.2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90.1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22.35万元(买入占比1.49% 卖出占比5.77%) 大单净买入32.22万元(买入占比20.36% 卖出占比19.93%) [1] - 年内累计上涨26.13% 近5日跌0.40% 近20日跌1.22% 近60日涨3.63%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4月30日净买入3187.92万元 买入总额2.54亿元(占比17.58%) 卖出总额2.22亿元(占比15.3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83亿元 同比减少23.2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 同比减少44.41%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42万户 较上期增加2.55% 人均流通股38138股 较上期减少2.49%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增持1269.42万股至4259.95万股(第三大股东)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增持100.88万股至2700.88万股(第五大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270.86万股至3998.63万股(第四大股东)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减持57.96万股至2007.32万股(第七大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432.34万股至1834.23万股(第八大股东) 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减持136.37万股至1453.83万股(第十大股东) [3] - 广发多因子混合持股2423.35万股不变(第六大股东) 创新药ETF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大输液产品开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为非输液48.37% 输液41.28% 研发项目7.01% 其他3.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概念板块包括抗癌药物/仿制药/抗癌治癌/创新药/生物医药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6.9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3.86亿元 [3] - 成立于2002年5月29日 2010年6月3日上市 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百花西路36号 [1]
睿智医药跌2.00%,成交额7801.8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21.0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0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下跌2%至12.74元/股 成交额7801.86万元 换手率1.27% 总市值63.4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21.0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21.11万元 大单净卖出99.95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8.44% 近5日下跌4.93% 近20日下跌2.38% 近60日上涨24.54%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29日龙虎榜净买入1.65亿元 买入总额2.56亿元(占比16.71%) 卖出总额9095.17万元(占比5.93%)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医药研发与生产外包服务(收入占比99.06%) 微生态营养及医疗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 概念板块包括阿尔茨海默/生物医药/CRO/创新药/小盘 [2] - 注册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成立于2000年1月26日 2010年12月22日上市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34亿元 同比增长14.75% 归母净利润2538.21万元 同比增长140.3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0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4.75万户 较上期增加2.44% 人均流通股9989股 较上期减少2.38% [2] 股东结构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2433.19万股 持股数量较上期未发生变化 [3]
港股开盘 | 恒生指数高开0.14% 科网股多数反弹 蔚来(09866)涨近4%
智通财经· 2025-09-19 01:44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高开0.1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4% [1] - 科网股多数反弹,蔚来上涨近4%,京东集团和中芯国际涨幅超2%,携程集团涨超1% [1] 机构观点与配置建议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建议逢低吸纳,看好民企龙头、人工智能、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投资主题 [1] - 高盛分析师指出A股"慢牛"格局比以往更稳固,盈利和流动性均为股市行情持续的必要条件 [1] - 华鑫证券认为美联储降息周期预计更深更长,利率下行和宏观流动性释放带来降息交易趋势性机会,A股和港股市场将持续受益 [1] - 中银证券指出港股短期受益于全球流动性转向与国内盈利拐点双重催化,稀缺科技资产及高股息国企或成配置主线 [1] - 中银证券认为降息周期下A股多呈现小盘成长结构牛,科技股有望成为弱美元周期下人民币资产重估受益资产 [1] -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张晓南指出港股估值处于全球较低水平,AH溢价合理,2025年作为AI应用之年港股大型互联网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2] - 张晓南认为港股具备配置价值,宽基指数中金融和互联网龙头企业占比较大,已成为大中华股票市场不可或缺部分 [2] - 恒生前海基金邢程分析港股上市公司结构在分红回报、新消费、AI科技和创新药等领域具相对优势,南向资金持续涌入 [3] - 邢程强调后续市场需回归企业盈利修复,财政政策有效发力和信用周期逆转向上是企业盈利全面改善关键 [3] 历史表现与风格特征 - 过去十年美联储降息后首个交易日A股和港股下跌次数多于上涨次数 [2] - 美联储降息后A股和港股成长风格、A股小盘有相对表现,红利风格表现偏弱 [2] - 2024年9月降息周期开启后成长板块表现突出,有色金属受益于金价上行和稀土战略地位,上游周期性行业和消费行业相对偏弱 [2]
暴涨1293%能稳住吗?药捷安康“闪崩”后又跌了
股价波动分析 - 9月17日股价上涨8.96%至209.2港元/股 总市值达830.31亿港元[5] - 9月18日股价下跌12.43%至183.2港元/股 较发行价13.15港元仍上涨1293.16%[5] - 9月16日经历极端波动 盘中最高679.5港元/股(市值超2600亿港元) 收盘暴跌53.73%至192港元/股 单日跌幅超71%[5][6] 近期交易表现 - 9月9日股价70.5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436%[7] - 9月10-12日连续大涨 涨幅分别达27.57%、20.78%、77.09%[7] - 9月15日单日暴涨115.58%至415港元/股[7] - 最近3个交易日累计下跌55.86%[7] 核心产品进展 - 替恩戈替尼获国家药监局II期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乳腺癌[9] - 临床前实验显示联合用药对内分泌治疗耐药乳腺癌具药理学协同作用[10] - 多靶点激酶抑制剂(MKT)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大致癌通路[11] - 胆管癌适应证进展最快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中国注册性II期临床试验[11] 市场定位与竞争 - 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阶段治疗FGFR抑制剂复发/难治性胆管癌的药物[11] - 2024年全球胆管癌药物市场规模20亿美元 预计2027年增至32亿美元[11] - 中国胆管癌药物市场规模32亿元 预计2027年达55亿元[11] - 现有竞品包括佩米替尼、英菲格拉替尼、福巴替尼等已获批FGFR抑制剂[12] 研发管线布局 - 肿瘤领域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拓展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适应证[14] - 非肿瘤领域管线包括TT-01688(炎症)、TT-00920(心衰)、TT-01025(脂肪肝)均处于I/II期临床[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 拥有6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及多款临床前产品[15]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亏损额分别为2.52亿元、3.43亿元、2.75亿元[15] - 2024年上半年亏损1.23亿元 三年半累计亏损9.93亿元[15] - 2017-2023年完成8轮融资 累计获超17亿元资金支持[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9亿元[15]
18A 暴富制造机
北京商报· 2025-09-18 15:07
近期,一家上半年无收入、无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市场掀起了血雨腥风。从暴涨到暴跌,药捷安 康仅用三天时间,就走完了某龙头创新药企曾经长达两年的股价起伏。 在这场资本博弈中,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血本无归。刀口舔血的游戏里,赢家终究是少数。被动 卷入的基民同样难以幸免,部分ETF资金高位接盘,深陷套牢困境。 药捷安康引发的这场资本狂欢,为原本就已炽热的港股18A(采用港交所第18A章规则上市的未有收 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板块再添一把火。今年以来,18A仿佛成了"造富神话"的代名词,站在 选择的十字路口,许多投资者不禁会问:18A还值得投吗?到底是估值泡沫,还是价值洼地?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多视角采访市场参与者,尝试寻找最真实的答案。 1分钟赚近2万元 32岁的王星星已有近六年投资经验。她成为了药捷安康这场"惊魂一日"中赚到钱的幸运者。 王星星从9月12日开始关注药捷安康。前一日,该股收涨20.78%,走势尚属平稳,并未显露"妖股"态 势。然而9月12日尾盘,药捷安康突然大幅拉升,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30%,最终收涨77.09%,报收 192.5港元/股,总市值逼近千亿港元。自此,药捷安康" ...
突然,“入通”股频频巨震,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 2025-09-18 14:57
港股通纳入后股价波动现象 - 多只港股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后股价出现暴涨暴跌,波动大幅加剧 [1] - 典型案例如药捷安康-B,纳入后股价加速上涨,9月8日当天大涨20.13%,短短几个交易日最高涨幅逾10倍,但自9月16日开始剧烈调整,当天大跌53.73%,9月18日再跌12.43% [2] - 佰泽医疗纳入后波动幅度也明显加大,9月15日单日涨幅超过50%,9月16日涨幅达28.03%,但9月17日开始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 [2] 成交量变化 - 相关个股在"入通"后单日平均成交量较未被纳入前激增数倍乃至数十倍 [3] - 涉及股票包括药捷安康-B、佰泽医疗、脑动极光-B、喜相逢集团、MIRXES-B、博雷顿、沪上阿姨等 [3] 股价波动原因分析 - 指数成份股调整导致相关ETF被动买入,恒生系列多个指数成份股调整新纳入多只港股,使得港股通标的同步出现调整 [4] - 股票被纳入港股通后,内地投资者有机会买入,带来南向港股通资金"活水"买盘,例如脑动极光-B在"入通"后南向资金持有量从0快速增长至超过5000万股 [5][6] - 投机资金借概念炒作,近期"入通"股票中多只是医药赛道股票,如药捷安康-B核心产品获得乳腺癌Ⅱ期临床默示许可,脑动极光是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领导者 [6] - 部分新晋港股通标的为次新港股,上市时间不久,实际自由流通股份数相对较少,资金涌入后更容易导致股价暴涨暴跌 [6] 相关公司基本面 - 药捷安康-B 2025年上半年未实现任何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为亏损1.23亿元 [7] - 佰泽医疗2025年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约0.2亿元 [7]
“入通”股频频巨震 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 2025-09-18 14:55
港股通纳入后股价波动现象 - 多只港股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后出现股价暴涨暴跌,波动大幅加剧 [1][2] - 典型案例如药捷安康-B在纳入后股价加速上涨,9月8日当天大涨20.13%,几个交易日内最高涨幅逾10倍,但自9月16日开始剧烈调整,当天大跌53.73%,9月18日再跌12.43% [2] - 佰泽医疗纳入后波动幅度明显加大,9月15日单日涨幅超过50%,9月16日涨幅达28.03%,但随后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 [2] 成交量变化 - 相关个股在"入通"后单日平均成交量较未被纳入前激增数倍乃至数十倍 [3] - 涉及公司包括药捷安康-B、佰泽医疗、脑动极光-B、喜相逢集团、MIRXES-B、博雷顿、沪上阿姨等 [3] 股价波动原因分析 - 指数成份股调整导致相关ETF被动买入,恒生系列指数成份股调整同步引发港股通标的调整 [4] - 纳入港股通后内地投资者可买入,带来南向资金"活水",例如脑动极光-B在"入通"后南向资金持股数量从0快速增长至超过5000万股 [5][6] - 投机资金借概念炒作,近期"入通"股票多为医药赛道股票,如药捷安康-B核心产品获临床许可,脑动极光为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领导者 [6] - 部分新晋港股通标的为上市时间不久的次新港股,实际自由流通股份数相对较少,资金涌入后更容易导致股价暴涨暴跌 [1][6] 相关公司基本面 - 药捷安康-B 2025年上半年未实现任何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为亏损1.23亿元 [7] - 佰泽医疗2025年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约0.2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