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卫生
icon
搜索文档
破解用药难,广州逾百家基层医疗机构开通一类门特外配处方服务
第一财经· 2025-09-29 10:06
打通基层用药"最后一公里"。 伴随着基层诊疗量提升,但同时药品配备种类偏少、上下转诊用药衔接不够顺畅也在制约着基层医疗机 构发展。 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药问题,一些地方已在破局。 9月29日,广州市卫健委发布消息称,目前广州全市已有10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通一类门诊特定病种 (一类门特)外配处方服务,优先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签约居民提供一类门特外配处方流转服 务。其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在加快调试,预计今年年底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这一便民举措的落地,源于广州市卫健、医保部门近年来的系统性谋划与协同发力,通过"强基层、优 签约、破痛点"三步走策略,逐步打通基层用药"最后一公里"。 为保障参保人的用药需求,广州市医保部门先行先试,近年来先后将"双通道"药品、普通门诊及一类门 特药品纳入外配处方医保统筹结算范围,即定点医疗机构"应配尽配"院内药品的基础上,对于参保患者 急需但本院暂未配备的药品,医保医师可开具外配处方,通过广东省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至"双通 道"定点零售药店。参保人可通过"粤医保"小程序"凭处方买药"功能,在线查询处方、自主选择药店、 完成支付并享受药品配送上门或者自行到店取 ...
提升全民健康获得感的关键所在——从2025年中国卫生发展论坛看“三医”协同
新华社· 2025-09-27 14:24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题:提升全民健康获得感的关键所在——从2025年中国卫生发展论坛看"三 医"协同 "下一步要持续推动中医药融入分级诊疗体系,发挥其在治未病、重大疾病和康复中的独特作 用。"严华国说。 新华社记者 李恒、彭韵佳 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是深化医改、提升全民健康获得感的关键所在。 9月27日,2025年中国卫生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主题聚焦"'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跨部门行动与改 革"。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医疗、医保、医药三大体系的深度融合展开深度对话,并探讨下一步发展方 向。 医疗: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指出,"三医"协同不仅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更 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全国已设置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125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114个省级医疗中心,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中西部和基层下沉。 "当前,全国338个地市(州、盟)实现医学检查结果互认,互认项目超过200项;紧密型城市医疗 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2024年双向转诊人次达3600万,较2020年增 ...
探索集团化办医管理体制改革
齐鲁晚报· 2025-09-25 22:16
莱西市居民在乡镇全程医疗服务分中心和慢病管理工作站进行健康咨询。 青岛市市立医院派驻莱西市医疗集团专家为患者做手术。 青岛市市立医院派驻莱西市医疗集团专家下沉基层为百姓提供健康服务。 在胶东半岛中部,青岛莱西市,72万居民曾面临这样的就医困境:遇到复杂些的病症,就需要奔波几十公里 到青岛市区就医。2023年之前,作为全市唯一缺少三级医院的县域,莱西市一度被称为医疗卫生"洼地":5 家县级公立医院彼此同质竞争、资源分散,16家镇街卫生院及464家一体化村卫生室能力薄弱,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碎片化突出,优秀医疗人才引不来、留不住,患者外流现象严重。 依托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莱西市创新性开启"城市三级医院托管县域医共体"改革探索, 为破解县域医疗"不强不优"难题、筑牢基层群众健康防线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径。 台雪超青岛报道通讯员陈振 系统重构: "整体托管"破解县域医改难题 为从根本上改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散、弱、浅"的困境,莱西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重构县域医疗 卫生资源,将原有5家县级公立医院先行整合,再联合所有镇街卫生院及一体化村卫生室,建设形成一个紧 密型县域医共体。在此基础上,引入市属 ...
从扬子江畔到伊犁河谷,共绘幸福新图景
南京日报· 2025-09-25 02:21
"这里有很多漂亮的场景,拍照好看,还能深入了解新疆的风俗文化,仿佛历经了一场穿越时空的 文化之旅。"来自广东的文小姐在这里收获颇丰。这座集文化展示与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场馆,通过图 文、实物及数字化手段,生动呈现了伊犁多民族共居共荣的历史。 石榴花展览馆的建成,离不开南京援疆工作组的倾力援助。我市持续投入援疆资金用于伊犁老城喀 赞其的整体提升和争创5A级景区。 距离喀赞其4公里外的六星街,不仅是歌曲《苹果香》的"故乡",也是伊宁当地的文化地标。曾经 这里只是老旧的居民生活区,在南京援疆工作组的支持下,六星街得到了全面的更新保护和提升改造, 在社交平台上凭借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体验火热"出圈"。 一边是扬子江畔南京,一边是伊犁河谷伊宁。自2010年起,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 署,南京市承担起对口援疆的政治使命。 产业项目"落地生花",为受援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南京医生、教师用心守护着各族群众的健康与 希望;文化交融似涓涓细流浸润心田,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15年间,南京聚焦民生、聚焦基层, 在产业援疆、民生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持续用力,投入资金24.45亿 元,实施项目429个 ...
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有效下沉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开展专题询问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记者 王海燕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昨天继续举行,对本市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工作情况开 展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出席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市委有关促进医疗资源均 衡布局的部署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前期组织专题调研,走访部分医疗机构,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和行业协 会意见建议,与部分区人大开展联动监督,委托相关智库同步研究,为审议市政府相关报告和开展专题 询问做好准备。 会议还对《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正案(草案)》《上海市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 (修订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 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全程列席专题询问会并作回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慧琳主持,市人大常 委会副主任郑钢淼、宗明、陈靖、张全出席。市监察委、市高院、市检察院、各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 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专题询问会上,11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围绕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布局规划、推动优质医疗资 源有效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引育、完善医保政策、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询 问。市政府12个部门到会应询,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科委、市教委、市人社局、市数 ...
海南全面推行“机器管处方”
海南日报· 2025-09-25 01:25
海南全面推行"机器管处方" 截至今年9月中旬,已有58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5家紧密型医联体上线"机器管处方" 海南日报海口9月24日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珂 通讯员 徐发军 赵瑜)"以前总担心医生开的 药不对症、有重复,现在有了'机器管处方',心里踏实多了!"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取药的患者王女士(化 名),点赞我省全面推行"机器管处方"守护群众用药安全与合理的成果。 据悉,2025年以来,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在省纪委监委驻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以科技 赋能医疗监管,在三亚试点基础上向全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推广"机器管处方",通过智能化手段规范处 方行为,筑牢用药安全防线,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据悉,"机器管处方"是引入前置处方审核系统,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处方前置审核,实时审查并协 助医生筛选药物和确定医嘱,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拦截,重点监控药品智能管理,在合理降低药占比 的同时,让医生开出"阳光药方"。 据了解,"机器管处方"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关乎群众用药安全,规范医疗行为的重要举措。 省卫生健康委将其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坚持"全省一盘棋"推进。如今,一张覆盖全省的"智慧监管 ...
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经审议,发力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环球网· 2025-09-25 00:29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9月2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北京 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草案二次审议稿对重点老年群体兜底保障等方面内容作出新的 规定,如细化了探访关爱服务的责任主体和具体内容,由市、区民政部门建立健全特殊家庭老年人探访 关爱制度,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统筹各类资源和力量,定期探访高龄独居等老年人,提供紧急救 援、安全防护、精神慰藉等服务。 此外,草案二次审议稿在"养办医"的基础上增加"医办养"的规定,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依法举办养老机 构,或者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服务站点,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综合开发研究院此前撰文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趋势上,老龄化进程即将转入"快车道",结 构上,高龄老人占比持续上升,特征上,慢性病共病、失能老人数量将明显增加。 对此,综合开发研究院建议为应对老龄人口对养老和医疗的双重需求,有必要积极落实"医养结合",统 筹医疗服务资源与养老服务资源,根据老年人的需要有序对接,从疾病治疗、慢性病管理、术后康复和 医疗护理、长期护理中的生活照料、临终关怀等服务。拓展从医延养,积极推进未定级的医院和医疗卫 生机构转型开展医 ...
武汉人均期望寿命达83.56岁
长江日报· 2025-09-24 00:46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五年,武汉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全市三 级医院从61家增至85家,各区都拥有了三级公立医院。中心城区居民在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 医疗卫生服务,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也实现了全覆盖。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从80.57岁上升到 83.56岁,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前列。 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建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贯通的养老设施"骨 干网",全市各类养老设施达到3740处。武汉整合各方资源,精准对接供需,贯通协调居 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拓展到37项,年均提供服务1100万人 次。建成幸福食堂215家,普惠养老床位达到2.44万张。 武汉实施的中小学校书记校长发展素质教育履职考核评价改革,获评2024年中国基础教 育创新案例,被纳入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由地方改革上升为"国家队"项目。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 就业119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市累计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49.8万人,为经 济社会发展集聚了青春力量。武汉以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市级创业孵化基地68家、武汉大学 生创业学院5 ...
白银飙涨40%!怎么回事?
经济日报· 2025-09-23 06:54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创下历史新高,白银的价格也在持续上涨,目前白银价格的上涨情况如何?涨价原因是什么?将对哪些行业产生直接影响? 未来银价走势如何?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Q 目前白银价格的上涨情况如何? A:今年以来白银价格一直处于上行区间。伦敦现货白银价格突破42美元每盎司关口,创下14年以来的新高,今年累计涨幅已经超过40%。 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银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突破1万元/千克关口,创下近13年以来新高,今年累计涨幅已经超过30%。 Q 白银涨价原因是什么? A:今年是白银连续第5年在供给需求上有明显缺口,据测算,全世界的白银产量比白银的消费量少约4000吨。 此次白银价格的上涨,与其金融属性爆发有重要关联。今年以来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推升了避险情绪,驱动黄金价格大幅走 强,从而带动白银价格稳步上涨。此外,美联储降息等政策也利好白银的金融属性。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讲,当黄金价格上涨,因为黄金白银这种紧密的金银联动的属性,大家可能也会把更多的资金配置一部分给白银,其实会带来白银 价格的上涨。 金银比(黄金价格与白银价格的比值)修复回落,也在吸引资金从黄金转向白银。业内人士指出,因前期黄金 ...
“双国家中心”协同发力打造“身心一体”的整合式医疗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0:51
出席仪式的多位专家均认为,"双国家中心"的携手是应对多重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当下,心理问题亟 须更早的识别和干预;儿科"看身不看心",精神科"看心难顾身"。此外,儿童精神科医生稀缺,基层医 疗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学校、社区的心理老师,全科医生缺乏足够的专业培训和转诊支持。"双国 家中心"携手旨在打破相关壁垒,打造"身心一体"的整合式医疗;同时助力提升公众科学认知,营造更 包容的社会环境。 当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狄建忠表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问题兼具公共卫生属性与 社会属性,绝非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的"独角戏",期待未来与教育、宣传、政法等多部门协同发 力、同向而行。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顾红亮指出,教育者的仁爱之心、医者的精湛之 术、政策的创新智慧,多方同向发力,方可构筑起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坚实屏障。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希望签约双方聚资源、谋创新、共求发展。(完)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双国家中心"22日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供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未来,"双国家中心"的合作,绝非简单叠加,将聚焦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