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免费参会】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9-25 08:4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聚焦硅基负极突破·擘画固态电池新篇 [2] - 主办方:鑫椤资讯 生态合作伙伴为杉杉科技 [3] -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12-13日(12号报到) [3]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3] - 企业参观及晚宴:11月11日上海杉杉企业参观活动及12日招待晚宴仅面向已缴纳会议费客户开放 [6] 行业背景与核心观点 -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驱动新能源汽车、智能消费电子、eVTOL、人形机器人、AI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 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 - 硅基负极材料凭借超高的理论比容量成为推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革命的关键材料 是突破现有电池技术瓶颈的核心方向 [4] - 传统负极市场竞争加剧 硅基负极领域成为业内各企业角逐的新方向 [4] - 2025上半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产量为4396吨 同比增长76% [4] - 硅碳负极材料商业化应用目前集中在消费电子、电动工具领域 在动力电池领域渗透率相对较低 [4] - 多孔硅碳的突破性进展和应用将推动硅基负极在动力电池领域进入产业化导入快速阶段 [4] - 固态电池或将成为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4] - 预计到2028年硅基负极(单体)产量将达2.53万吨 2024-2028年年复合增速(CAGR)预计高达50% [5] - 硅基负极产业化进程面临材料本征缺陷、工艺复杂度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 [5] 会议议程与议题 - 会议日程:11月11日企业参观 11月12日报到及晚宴 11月13日全天会议 [6] - 核心议题包括:新型硅基负极产品开发瓶颈及解决方案(碳一新能源)[7] 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的降本策略(贝特瑞)[8] 高首效长循环硅基负极开发制备(上海杉杉科技)[8] 多孔碳材料开发制备及技术趋势(深圳索理德)[8] 硅基负极大规模制备难点及方案(洛阳联创锂能)[8] 不同电解质体系固态电池中硅基负极需求差异(至微新能)[8] 新型多孔炭材料的开发与储能应用(国科炭美)[8] 单壁碳管在硅负极材料体系下的应用价值(道氏科技)[8] 硅基负极市场及在数码、大圆柱电池应用市场展望(鑫椤资讯)[8] 大圆柱电池开发(待定)[8] 硫化物固态电池研发(待定)[8] 以装备智造之力赋能固态电池加速量产(先导集团)[8] 全固态电池技术开发路径及规模化应用难点(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8] 全球电池市场展望(鑫椤资讯)[8] 参会信息 - 参会费用:2800元/位 [9] - 限时免费参会(不含餐)名额仅限200人 报完为止 [9] - 企业赞助参会方案需详询主办方 [9] 往届会议 - 2025年7月8-9日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15]
车企2025上半年:传统车企底蕴犹在,“五界”急需上量,造车新势力挣扎在盈亏线上
搜狐财经· 2025-09-25 08:1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收入50917亿元同比增长8% 利润2444亿元同比增长3.6% 行业利润率4.8%较1-5月的4.3%有所改善但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7%的平均水平 [4] - 统计的16家A/H股上市车企中11家营收实现增长 9家实现盈利 盈利占比过半 [1] - 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对改善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已有所体现 [4] 头部车企业绩 - 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 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研发投入309亿元高出净利润一倍 稳居行业榜首 [1][4] - 上汽集团营收2995.88亿元同比增长5.23% 净利润60.18亿元同比下降9.21% 出现增收不增利 [1][3] - 吉利汽车营收1502.85亿元同比增长27% 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降13.9% 净利润下滑主因2024年同期出售雷诺汽车资产获得收益 [1][4] - 长城汽车营收923.35亿元同比增长0.99% 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1% 第二季度业绩优于第一季度 营收523.16亿元同比增长7.72% 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2% [1][5] 合资车企承压 - 长安汽车营收726.91亿元同比下降5.25% 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降19.09% 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6.36%至14.77亿元 [5] - 东风集团营收545.3亿元同比增长6.6% 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降91.96% 但毛利润75.99亿元同比增长28% 毛利率达13.9%提升2.3个百分点 [3][6] - 广汽集团营收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 净利润亏损25.38亿元同比下降267.39% 主因汽车销量下降及新能源车型处于爬坡期 [3][7] 华为合作车企表现 - 赛力斯营收624.02亿元同比下降4.06% 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新能源汽车销量17.2万辆其中问界交付14.7万辆 问界M9和M8分别交付6.2万辆和3.5万辆成为细分市场冠军 [8] - 北汽蓝谷营收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 净亏损23.08亿元 享界品牌未能实现扭亏 [8] - 江淮汽车营收193.6亿元同比下降9.1% 净利润亏损7.7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下降356.89% 尊界品牌处于产能爬坡期 [9] - 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推出尚界品牌 首款车型尚界H5已于9月23日发布 [11] - 鸿蒙智行2025年上半年销量21.5万辆 目标完成率仅20% 问界系列贡献主要销量 [12] 新势力车企分化 - 理想汽车营收561.7亿元同比下降2% 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增长2.82% 连续11个季度盈利 交付量20.4万辆同比增长7.9% [3][13][14] - 零跑汽车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15% 净利润0.3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经调整后净利润达3.3亿元 交付量22.2万辆同比增长155%位居新势力销量榜首 [3][13][14] - 小鹏汽车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1% 净亏损11.42亿元但亏损收窄56.95% 交付量19.7万辆同比增长279% 毛利率连续七个季度改善 [3][13][14] - 蔚来汽车营收310.43亿元同比增长13.49% 净亏损117.45亿元同比扩大14.8% 交付量11.42万辆同比增长30.6% 启动全面降本计划且二季度经营亏损环比收窄超30% [3][13][14] 战略布局与合作 - 吉利汽车将2025年销量目标由271万辆提升至300万辆 智能吉利2025战略逐步落地 [5] - 东风集团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7]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升级 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 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能技术 [7] - 奇瑞汽车与华为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 实施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营模式 华为主导品牌战略决策与全链路管理 [9]
新铝时代: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证券日报· 2025-09-25 08:09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拥有铝合金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先进生产工艺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业务体系 [2] - 公司主要产品为电池盒箱体 [2] 技术储备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在储能电池领域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布局 [2] - 公司正持续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 [2] - 公司积极开发新能源下游行业所需的关键零部件新产品 [2] 客户服务 - 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产品矩阵 [2]
中力股份跌1.37%,成交额2.69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27.43万
新浪财经· 2025-09-25 08:0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电动叉车等机动工业车辆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采用正向研发模式开发小金刚 油改电叉车 搬马机器人等产品[2] - 主要产品包括电动叉车(Class I/II/III)和内燃叉车(Class V) 其中电动叉车涵盖平衡重乘驾式 乘驾式仓储和步行式仓储三类[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叉车及配件占比98.85%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15%[8]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4.31亿元 同比增长9.20% 归母净利润4.48亿元 同比增长6.64%[9] - 海外营收占比达51.63%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4]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3亿元[10] 市场交易数据 - 9月25日成交额2.69亿元 换手率11.48% 总市值182.33亿元[1] - 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入7547.31万元 近10日净流入7737.18万元 但单日主力净流出127.43万元[5][6]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43.04元 股价波动区间为支撑位44.06元至压力位46.88元[7] 股权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00万户 较上期减少36.39% 人均流通股2575股 较上期增加62.35%[9] - 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机构包括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8.71万股和财通资管先进制造混合持股44.59万股[10] - 主力持仓占比6.46% 筹码分散且无控盘现象[6] 公司背景 - 公司于2007年9月20日成立 2024年12月24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3][8]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整机 概念板块包括工程机械 快递 次新股 智慧物流和机器人[8]
联合动力上市募36亿首日涨148% 近3年现金流2年为负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07:44
上市表现与公司概况 - 公司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开盘价34.20元 收盘价30.90元 较发行价上涨147.60% 成交额41.18亿元 换手率74.57% 总市值达743.08亿元 [1] - 公司主营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部件 包括电驱系统(电控、电机、驱动总成)和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等) [1] - 控股股东汇川技术持股94.51% 实际控制人朱兴明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控制汇川技术19.38%表决权 [1][2]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实际控制人朱兴明于2021年9月将直接持有的汇川技术20,602,113股及汇川投资21.7029%股权无偿赠与女儿朱瀚玥 [2] - 朱瀚玥承诺将受赠股权对应的表决权无条件委托朱兴明行使 截至2024年底 朱兴明直接持股汇川技术1.66% 朱瀚玥直接持股0.41% [2] 上市审核关注问题 - 深交所问询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客户自建供应链对收入及毛利率的影响 以及第三方供应商被替代风险 [2] - 要求说明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的合理性 及研发投入与产品技术迭代周期、业绩增长的匹配性 [3] - 需在招股说明书中补充行业政策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业绩可持续性的风险提示 [4] 发行与募资情况 - 本次发行新股28,857.4910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12% 发行价12.48元/股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4] - 募集资金总额360,141.49万元 净额353,207.33万元 较原计划少132,503.26万元 [4] - 募投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261,187.51万元)、研发中心建设(132,294.88万元)、数字化系统(12,228.20万元)及补充营运资金(80,000万元) [5]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502,703.07万元增长至2024年1,617,753.13万元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18,012.25万元转为2024年盈利93,591.05万元 [6]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14,805.73万元(同比+51.08%) 归母净利润54,901.27万元(同比+92.91%) [8] - 预计2025年1-9月营业收入区间140-155亿元(同比+30.62%-44.61%) 归母净利润区间7.5-9亿元(同比+31.05%-57.26%) [9]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2年-13,681.17万元改善至2024年265,261.07万元 销售回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从50.90%提升至72.06% [7]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807,215.70万元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70.69% 较2022年64.69%有所上升 [7] 发行费用构成 - 发行费用总额7,344.90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5,000.00万元 审计及验资费用1,000.00万元 律师费用570.00万元 [5][6]
全球第二大铜矿停产,有色板块拉升,影响有多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7:39
| | 15.79 4.16% | | 24.94亿 | | --- | --- | --- | --- | | 融 000878 | | | | | 天齐锂业 | 44.69 | 3.11% 32.85亿 | | | 融 002466 | | | | | 金力永磁 | 35.34 | 2.88% | 19.45亿 | | 融 300748 | | | | | 厦门钨业 | 28.78 | 2.68% | 16.28亿 | | 融 600549 | | | | 消息面上,9月初矿业巨头Freeport McMoRan的印尼子公司Grasberg矿山发生大规模湿性矿料涌出事故,Grasberg矿区停产。 9月24日,Freeport在官网更新了事故公告,称受该事故影响,Grasberg矿山的2026年铜金产量或骤降35%,目标在2027 年恢复至 事故前的生产速度。 Grasberg矿山占Freeport公司已探明储量的50%和2029年前预计产量的约70%,长期停产将对全球铜供应链造成持续冲击。 作为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矿山的突然停产立即引发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 9月25日,有色金属板块大涨,精 ...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地平线机器人入股联创汽车电子 新消息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6:16
公司股权变更 - 新增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国芯科技等股东 [2] - 注册资本增至4.22亿元人民币 [2] - 上汽集团间接持有约75%股份 [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6年 [2] - 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清洁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 生产 销售 [2] - 专注于汽车智能网联控制系统 [2]
优优绿能股价涨5.23%,汇添富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5.33万股浮盈赚取54.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5:27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25日股价上涨5.23%至206.54元/股 成交额2.02亿元 换手率12.35% 总市值86.75亿元 [1] - 公司为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核心部件供应商 主营业务收入96.15%来自充电模块 [1] - 成立日期2015年8月20日 上市日期2025年6月5日 注册地位于深圳市光明区 [1] 机构持仓动态 - 汇添富环保行业股票基金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5.3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5%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54.69万元 最新规模14.91亿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23.12% 近一年收益37.09%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90.6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赵剑累计任职5年130天 现任管理资产总规模16.05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47.93% 最差基金回报-50.61% [3]
奇瑞汽车港股上市:募资净额89亿港元,市值近2000亿港元,尹同跃敲钟
36氪· 2025-09-25 03:59
奇瑞汽车基石投资者分别为JS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und SPC、高瓴HHLRA、上海景林及CICC Financial Trading Limited、香港景林、黄山建投、晶汇 瑞盈、地平线旗下Horizon Together、大家人寿、Martis Fund、国轩香港、合肥建汇、中邮理财、星宇香港,一共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奇瑞汽车",股票代码:"9973")今日在港交所上市。 奇瑞汽车发行价为30.75港元,全球发售约2.97亿股,募资总额91.45亿港元;扣除发行应付上市费用2.66亿港元,募资净额为88.79亿港元。 | | | | 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 | | 假設超額配股權獲悉數行使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佔已發行 | | 佔已發行 | | | | 發售 | 佔發售股份 | 股本總數 | 佔發售 | 股本總數 | | 基石投資者 | 投資金額(1) | 股份數目(2) | 概約% | 概約%(3) | 股份概約% | ...
今年最大造车IPO诞生了
投资界· 2025-09-25 03:51
IPO基本情况 - 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30.75港元/股,开盘涨超11%,市值近2000亿港元,缔造今年最大造车IPO [3] - 此次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5.87亿美元(约合45.73亿港元)[5]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7] -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267.4%,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29.2%,国内销量同比增长56%,海外销量同比增长37.4% [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7.1% [8]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期内利润为47.26亿元,同比增长超90% [8]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2025年前3个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增程式电动汽车收入为107亿元,上年同期为25.84亿元,同比激增314%,占乘用车营收比例提升至17.5% [8] - 2025年前3个月,纯电动汽车收入为79.56亿元,上年同期为20.12亿元,同比大增295%,占乘用车营收比例提升至12.8% [8] -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67.4%,iCAR品牌2024年销量达64500辆,智界R7上市两个月拿下大定4.2万台 [17] 研发与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14400名专业研发人员,占非生产员工数量逾50% [10] - 2022年、2023年、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4亿元,对应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65.9%和53.9%,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为27.61亿元 [10] - 公司高性能混合动力发动机拥有领先业界的热效率;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动机油电转换效率达到3.7度/升;电混DHT在纯电模式下的最高机械效率位列全球前列 [9] 全球化布局与海外市场 - 公司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 [21] - 2022年到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分别为303.87亿元、770.6亿元和1008.9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2.8%、47.2%、37.4% [21] - 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营收达到262.8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2024年一季度的37.1%增长到38.5% [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海外有2958个经销商网点,遍布全球主要地区 [23] - 2024年11月,公司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合资工厂正式启动首款车型生产,这是中国车企首次在欧洲实现本地化量产 [23] 行业背景与展望 - 2024年全球乘用车总销量为7430万辆,预计2030年总销量将达到9010万辆,2035年将达到1亿辆 [20]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将由2024年的23.0%提升至2030年的47.0%,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48.9% [20] - 2023年及202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国,预计到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将达到696万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