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代铜

搜索文档
华峰铝业分析师会议-20250901
洞见研报· 2025-09-01 13: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经营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核心业务稳步推进,市场布局持续优化,重庆二期项目按计划推进;新项目“年产4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高端铝板带箔智能化建设项目”正在建设;新兴领域应用尚处起步阶段,后续将随下游需求推进批量化生产 [25][26][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华峰铝业,所属行业是有色金属,接待时间为2025年9月1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陈国桢、总经理高勇进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广大投资者 [20] 主要内容资料 - 董事长开场致辞:公司专注铝板带箔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热传输领域铝合金板带箔材料,应用于汽车热交换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部件等领域,拥有上海、重庆两大生产基地,产品远销40余国家和地区,获多项荣誉;2025年上半年经营稳健,核心业务推进,市场布局优化,重庆二期项目进展顺利,半年度营业总收入59.64亿元,同比增长20.87%,利润总额6.48亿元,同比增长2.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70亿元,同比增长2.15%,每股收益0.57元,同比增长1.79% [24][25] - 互动交流情况:会议未收到预征集问题;现场提问涉及新项目投资进展,“年产4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高端铝板带箔智能化建设项目”正在建设,总投资26亿元,2025年5月1日重庆华峰竞得相关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重庆二期项目变更后新增30万吨热轧坯料产能,未来投产运营有望降低产品综合成本,待热连轧设备投产后进行降成统筹和落实;公司在AI数据中心散热、储能以及空调“铝代铜”等新兴领域应用尚处起步阶段,多数产品处于验证、推广和小批量制产阶段,后续将随下游需求推进批量化生产 [26][27][28] - 总经理结束致辞:感谢投资者参与业绩说明会及提出的意见,公司会聚焦核心业务,推进工作,守护股东权益,期待与投资者保持沟通 [29]
“以铝代铜”,电动车材料替代革命初现曙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9:01
行业背景与需求 - 铜材是应用最广泛的导电材料 纯电车辆单车用铜量达60公斤甚至更多 是传统燃油车的数倍[1] - 中国铜矿资源严重匮乏 储量仅占全球3% 每年面临80万吨缺口[1] - 中国铜精矿80%依赖进口 需求缺口持续扩大 汽车行业面临"铜荒"危机[4] - 原生铜冶炼碳排放是铝的3倍 铝代铜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和减碳[4] 技术挑战与突破 - 铝材导电性能是退火铜材的三分之二左右 但存在熔点低、材质偏软、元素易活跃等问题 易导致电气事故[2] - TE泰科电子发布新一代低压铝芯载流线 宣称彻底解决铝铜间电化学腐蚀问题 并将铝抗蠕变性能提升至近纯铜水平[2] - 合作研发摒弃主流1系和6系铝线 1系存在蠕变且机械强度弱 6系在125℃以上机械强度骤降[3] - 采用焊接工艺替代压接工艺 解决铝材导体与铜材压接工艺不匹配问题 焊接时间与压接工艺趋同[3] 应用场景与进展 - "铝代铜"技术拟率先应用于汽车线束接口场景[1] - 电气系统占汽车耗铜量超过80% 线束与连接器是核心用铜部件[3] - TE泰科电子联合博威合金等企业举办闭门研讨会 邀请国内外十余家主流车企和超50家电池、电机、线束领域龙头企业[1] - 双方研发新品或于不久后发布[1] 企业合作与研发 - TE泰科电子作为连接领域技术领先企业 是用铜大户[3] - 博威合金是高端铜合金材料及解决方案提供商[3] - 合作研发过程经历波折 最终实现技术突破[3] - 合作方包括KOMAX和骄成超声等工艺设备企业[3]
“铝代铜”时代来了?博威合金、泰科电子称已打破技术魔咒
经济观察网· 2025-08-21 05:0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6.05% [1] - 新材料业务合计销量达12.56万吨,同比增长11%,成为业绩增长主力军 [1]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销售量增长,数字化赋能提升产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行业客户销量持续增长 [1] 技术创新与市场突破 - 公司与泰科电子联合开发汽车低压载流线束"铝代铜"复合材料,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预计开辟360-480亿低压线束市场空间,2026年底有望量产 [2][3] - 新材料在180℃下力学性能稳定,蠕变测试300小时后仅处于阶段1至早期阶段2,无连续空隙 [2] - 技术突破解决铝材蠕变和电化学腐蚀难题,1系铝存在机械强度弱问题,6系铝存在高温失效风险 [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汽车行业年用铜量高压连接器约16万吨,低压线路信号回路和载流回路各22万吨,国内铜精矿80%依赖进口,面临"铜荒"危机 [3] - 铝价仅为铜的1/3且储量丰富,但过去20年因技术瓶颈无法规模替代,电化学腐蚀会导致材料消损而非生锈 [3][4] - 技术突破依赖先进材料、先进工艺及多元生态圈合作,博威合金凭借铜合金开发经验迁移至铝合金研发 [5] 战略合作与社会价值 - 泰科电子选择与博威合金进行铝合金正向研发,强调材料是"铝代铜"基础核心,需快速响应解决方案的能力 [4] - 博威合金定位高端合金材料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技术突破不仅解决资源问题,还可为社会减碳 [5] - 截至8月21日午间收盘,公司股价报27元/股,总市值219.62亿元,此前8月20日股价曾涨3.98%至27.4元/股 [3][5]
“史上最热”夏天,空调市场“爆”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7-21 12:54
市场表现与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家用空调生产12031.9万台同比增长6.9% 销售12310.8万台同比增长8.3% [2] - 内销规模6654.5万台同比增长9.0% 出口规模5656.3万台同比下降7.5% [2] - 1-5月内销出货量5400多万台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7.8个百分点 [4] - 东北地区因异常高温终端零售增长达百分之几百甚至1000% 企业开始重视该市场 [4][8] - 国补政策从每户1台扩充至3台 对市场增长起到明显拉动作用 [9] 技术发展趋势 - 空调技术革新聚焦节能减排与温控两大核心方向 [12][13] - AI技术通过传感器实现智能温控与省电功能 并支持方言语音交互 [14][15][16] - 节能技术通过软件算法与硬件升级双路径实现 压缩机向高效轻量化发展 [22][23] - 芯片与AI算法结合提升空调运行效率 厨房空调等细分场景需求推动技术迭代 [17][23][24] - 能效等级提升与WiFi控制等功能曾带动换新需求 当前存量市场更新空间庞大 [27][28][29] 原材料与成本结构 - 铜材料成本持续高位 当前价格达每吨7-8万元 [40] - 空调中铜使用占比约30% 铝代铜因耐腐蚀性等技术问题尚未大规模应用 [41][42] - 行业正联合制定替代材料标准 铝合金涂层等技术处于渐进创新阶段 [41][42] 产品与消费趋势 - 1.5匹空调覆盖15-23平米面积 选购需关注匹数、能效等级及APF值 [31][39] - AI空调处于中高价位段 基础款产品拉低市场均价 [35][37] - 线下渠道配送安装更高效 线上渠道比价功能更具优势 [34] - 高校宿舍空调安装存在配电扩容难、资金投入大及节能减排政策制约 [6][7]
海亮股份(002203) - 002203海亮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7
2025-07-07 10:08
全球布局 - 公司在全球设有23个生产基地,国内位于浙江、上海等省市,海外分布于美国、德国等国,与超130个国家或地区近万家客户建立长期稳定业务关系 [1] - 美国基地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市场在手订单状况良好,有望提升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2] 铜箔产品 - 过去两年铜箔业务利润短暂承压,2024年减亏,生产效率提升、前沿性产品布局,行业盈利能力改善 [2] - 印尼海亮将成为铜箔业务国际化竞争力 [2] - 电解铜箔分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公司以常规锂电铜箔为基础,开展多方向技术研究储备 [2] - 子公司甘肃海亮布局固态电池用铜箔,2025年有望量产 [2] - 新能源领域成核心增长引擎,5G通信PCB铜箔需求增长,公司在高端标箔取得突破性进展 [2] 新产品开发 - 铜在新质生产力中是基础性金属,公司2025年新设立研究总院和研发决策委员会统筹研发活动 [2] 关税政策影响 - 2025年4月相关国家关税政策调整,公司海外业务受直接冲击有限,得益于全球产能布局先发优势 [3] 铝代铜应对 - 公司较早布局铝材生产基地,铝管、铝型材产品用于空调领域和新能源汽车 [3] - 未来从产品、工艺、设备三个维度发力,加强铝加工领域研发投入 [3]
亚太科技(002540) - 2025年6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1 07: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01年设立,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达81.81亿元,是全球汽车热管理和轻量化系统部件材料重要供应商 [1] 核心竞争优势 - 在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是德国马勒等头部客户合作伙伴,2024年向全球汽车及工业热管理系统供应产品营收超30亿元,约占公司营收42%,汽车空调精密管路等产品占全球细分市场领先份额 [1] - 在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领域,是德国博世等客户合作伙伴,应用终端涵盖众多车企,是国内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铝材重要供应商,报告期向汽车多系统供应产品营收近31亿元,约占公司营收41%,悬架系统等专用铝材产品占全球细分市场领先份额 [2] - 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科技研发、硬件质量、规划项目等方面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2] 销售定价原则 - 铝材类产品采用“铝锭价格 + 加工费”定价模式,铝锭价格参考结算月上海长江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所A00铝锭现货交易高价与低价的月度平均价,加工费由双方协商确定 [3] 利润分配情况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派,以1,234,349,42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1.6元,共派发197,495,908.48元 [4] - 2024年度利润分派,以1,235,773,243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2.0元,共派发247,154,648.60元 [4] - 2025年4月18日审议通过2025年度中期分红安排和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议案 [4] 未来产能布局 - 2024年推进多个项目建设,包括航空用特种铝型材、新能源汽车铝制系统部件等项目 [5] - 开展区域竞争力提升项目布局,如汽车轻量化铝材制品东北总部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6] 未来发展前景 - 中长期来看,全球可持续发展政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等带来新机会点 [6] - 汽车产业向高效清洁等方向迭代,汽车热管理系统和轻量化技术领域迎来机遇与挑战,行业向头部集中 [6] - 工业热管理、航空航天等行业在政策背景下有新空间,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材料开发沉淀将持续发挥重要价值 [6]
格力电器总裁:多个板块具备分拆上市基础
第一财经· 2025-06-09 12:54
管理层与战略规划 - 张伟升任格力电器总裁后首次带领年轻化管理团队出席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1][3] - 公司工业制品、高端装备、精密模具、电子元器件、再生资源等板块具备分拆上市基础 将根据市场情况和战略发展需要综合评估 [3] 原材料与技术路线 - 铜占空调成本约20% 铝材成本约为铜材1/10(价格1/3 密度1/3)但性能参数存在较大差距 [3] - 在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不能完全保证的情况下 公司暂时没有铝代铜计划 [3] 品牌与产品矩阵 - 子品牌晶弘推出空调产品 先面向工程机市场 现已进入ToC市场 [3] - 晶弘空调以高性价比快速占领市场 未来将通过差异化定价与主品牌形成互补 满足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需求 [3] - 公司计划实现格力和晶弘双品牌协同发展 补齐不同价位段产品矩阵 [3] 国际化布局 - 计划试点海外区域销售公司 布局智能制造基地 形成产销研一体化国际化网点 [4] - 以GREE、TOSOT、KINGHOME品牌梯队出海 自主品牌在中东地区市占率超20% 东欧多国、巴西、印尼、加拿大等市场占比均超20% [4] - 海外业务从空调扩展至冰箱、洗衣机、生活家电等品类 [4] 芯片业务进展 - 自2015年进入芯片领域 一期规划产能24万片/年 会动态进行扩产建设 [4] - 研发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主要依托公司技术及自身能力 [4] - 芯片工厂可为半导体厂提供整套环境设备 [4] - 产品包括功率半导体(IGBT、IPM、硅基功率模组、SiC功率模组)和集成电路芯片(32位MCU、AI SoC芯片) [4] - 芯片已大规模应用在家用空调中 整体自研应用占比约30% 并应用于商用空调、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自营业务 [4]
格力电器副总裁胡余生:暂时没有铝代铜的计划
快讯· 2025-06-09 10:09
公司原材料策略 - 格力电器副总裁胡余生明确表示公司暂时没有铝代铜的计划 [1] - 铜是空调核心原材料 占空调成本的20%左右 [1] - 铝材成本约为铜材的1/10 其中价格为铜材的1/3 密度为铜材的1/3 [1] 铝材技术性能比较 - 铝在熔点 热传导系数 电阻率 耐腐蚀等参数方面与铜存在较大差距 [1] - 铝材在长期可靠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1] - 在性能 质量和可靠性不能完全保证的情况下 公司坚持使用铜材 [1]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市场分析认为铜价上涨将导致空调生产成本进一步攀升 [1] - 铝代铜被视为降本增效重要举措 [1] - 家电行业已有多家企业在推动空调的铝代铜应用 [1]
海亮股份(002203) - 002203海亮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07:08
公司经营业绩介绍 - 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 [1] 主营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将稳固国内业务,同时依托先发优势推进海外本土化产能建设,提升海外业务贡献 [1] 铜排业务情况 - 铜排等新业务收入及毛利率提升,源于新兴领域客户要求高,公司凭借优势进入供应链形成差异化毛利空间 [2] - 公司将散热相关铜材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整合研究院、设立决策委员会推进技术落地,具体产量指引关注年报及后续公告 [2] 铝代铜应对措施 - 公司关注铝代铜趋势,已进行近十年产线技术准备,具备成熟铝管生产能力,有能力应对产业迭代成本 [2] 关税政策影响 - 四月份以来关税政策对公司海外业务影响较小,全球布局先发优势使其能应对不确定性 [2] 铜箔业务进展 - 2024年铜箔行业发展承压,甘肃海亮产能利用率逐年提升,研发有突破,各项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未来将围绕尖端技术创新 [2][3] 美国工厂表现 - 美国工厂运营正常,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一季度产量按计划稳步提升,本土化生产与供应链服务能力支持业务并产生正贡献,具体进展数据详见相关公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