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化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ETF总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1:36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ETF总规模的增长步伐显著加快。2020年10月,国内ETF总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到2023年8月首次突破2万亿 元,历时近三年;而到2024年9月突破3万亿元,时间已缩短至一年左右;2025年4月进一步突破4万亿元,仅用了约半年;而从4万亿元 到5万亿元更是只经历了四个多月。这一连续加速的进程,清晰显示出我国指数化投资正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人民财讯8月26日电,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8月26日,国内1273只ETF总规模达到5.07万亿元,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其中, 股票型ETF规模为34597.19亿元,QDII型ETF规模为7537.23亿元,债券型ETF规模为5559.03亿元,货币型ETF规模为1424.7亿元,商品型 ETF规模为1532.57亿元。 ...
中国ETF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百亿ETF达101只,华夏旗下14只,易方达旗下13只
格隆汇· 2025-08-26 01:36
中国ETF市场总体规模 - 全市场ETF总规模达到5.07万亿元 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 [1] - 股票型ETF规模为34597.19亿元 QDII型ETF规模为7537.23亿元 债券型ETF规模为5559.03亿元 货币型ETF规模为1424.7亿元 商品型ETF规模为1532.57亿元 [1] - 第五个1万亿元规模增长仅用时4个月有余 首个万亿耗时17年 第二、第三个万亿分别用3年和9个月 第四个万亿用半年 [1] 主要ETF产品规模 - 规模超千亿的ETF有7只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4182.80亿元 沪深300ETF易方达规模2968.65亿元 沪深300ETF华夏规模2191.06亿元 嘉实沪深300ETF规模1918.14亿元 华夏上证50ETF规模1862.98亿元 南方中证500ETF规模1345.97亿元 易方达创业板ETF规模1007.08亿元 [2] - 百亿规模ETF产品数量扩大至101只 其中70只为权益类ETF [2] 基金公司百亿ETF产品分布 - 华夏基金旗下百亿ETF数量达14只 位居全市场第一 [2] - 易方达基金旗下百亿ETF数量13只 位列第二 [3] - 国泰基金旗下百亿ETF8只 排名第三 广发基金旗下百亿ETF7只 位列第四 [3] - 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旗下分别有6只百亿ETF 嘉实基金、华宝基金旗下分别有5只百亿ETF [3]
“服务长期资金 共话债市惠民” 上海证券报联合上交所、鹏扬基金共同举办债券ETF发展研讨会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46
债券ETF市场发展现状 - 上交所ETF市场规模超过4.8万亿元 债券ETF呈现快速发展态势[7]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4.5万亿元 大类资产总规模近两年均呈上涨趋势[6] - 30年期国债ETF日均成交额超80亿元 日均换手率达58% 投资者户数超5万户[8] 债券ETF产品价值与创新 - 30年国债ETF具备配置价值(匹配长期限负债久期)、组合投资工具价值(与股指负相关降低波动)及交易价值(久期弹性高)[9] - 债券ETF可作为高效久期管理工具 品类扩充助力固收策略多样化[9] - 主动型债券ETF因低费率、高透明度优势 在养老金配置中发展空间广阔[9] 市场生态建设与制度优化 - 上交所通过完善产品体系、优化市场机制及利率下行等因素推动债券ETF发展[7] - 交易所债券市场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 是投融资协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7] - 上交所将持续调研投资者需求 构建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生态[7] 机构参与与投资者结构 - 机构投资者普遍运用债券ETF 期待提升流动性及产品体系广度[14] - 个人投资者逐渐关注资产配置 尝试组合投资优化投资者结构[14] - 各类投资者策略可能融合 市场制度完善将推动债券ETF进一步发展[14]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方向 - ETF与衍生品进一步联动 促进产品和策略创新[4] - 指数化投资成为公募行业趋势 ETF是重要驱动力[7] - 资本市场通过严把上市准入、提高分红比例、发展科创债ETF等举措实现系统性变革[5]
广发基金上半年净利增超40%,赶超“ETF一哥”华夏基金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10: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98亿元 同比增长22.2%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43.6% [2] - 净利润超越华夏基金11.23亿元 [6] - 综合收益总额11.76亿元 较上年同期8.24亿元增长42.7% [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23.53亿元 较期初120.23亿元增长2.7% [3] 资产管理规模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45万亿元 位列行业第三 [2] - 混合型基金规模1754.51亿元 仅次于易方达基金2096.76亿元 [6] - 混合型基金份额1622.27亿份 较2021年末高点减少802.22亿份 降幅33.1% [5] - 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比23.36% 债券占比56.87% 现金占比17.54% [6] 产品结构与费率 - 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1.14% 与华夏基金持平 高于易方达基金1.04% [7] - 整体产品平均管理费率0.73% 高于易方达0.58%和华夏0.64% [7] - 拥有9名百亿级偏股型基金经理 数量居行业第一 [4] 投资业绩表现 - 部分基金经理任职回报亏损超35% 其中两只亏损超50% [4] - 多只重仓新能源行业基金表现不佳 [4] - 主动权益基金经历三年阵痛期 但降幅逐步趋缓 [5] 行业竞争格局 - 华夏基金ETF规模7514.07亿元 位居行业第一 [6] - 公司通过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 [6][7] - 行业正推动平台化、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改革 [6]
践行三投资理念 共话高质量发展——国海证券与上交所合作投教活动在武汉成功举办
全景网· 2025-08-25 07:27
活动概况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国海证券联合主办投教活动 聚焦期权与ETF市场创新成果 吸引60余名投资者参与 [2] - 活动由国海证券武汉分公司及营业部协办 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实践 推动金融投资者教育下沉地区 [2] ETF市场分析 - ETF具备高透明度 低成本及高流动性等核心优势 成为分散风险与捕捉结构性机会的关键工具 [3] - 上交所ETF市场产品矩阵覆盖宽基指数 行业主题及策略指数 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 [3] - 指数化投资工具通过典型案例展示应用场景 强调长期配置策略的科学性 [3] 期权市场功能 - 上交所期权市场通过制度优化与产品供给 发展为专业化风险管理核心平台 [5] - 期权工具兼具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 提供增强投资收益的多元化策略选择 [5] - 需充分认知期权风险收益特征 避免盲目跟风操作 [5] 投资者互动与教育 - 互动环节涵盖ETF行业轮动策略与期权组合风控技巧等实务问题 [7] - 活动强化投资者理性投资能力与权益保护意识 体现"三投资"理念的地方实践 [9] - 未来将持续创新投教内容与服务形式 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9]
聚焦细分赛道 ETF新品申报“忙不停”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0:10
ETF产品申报动态 - 14家公募机构于8月20日集体上报第二批科创债ETF 分别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和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1] - 首批10只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于8月19日至22日上报 管理人为华泰柏瑞、易方达等10家基金公司 [2] - 多家基金公司围绕港股、航空航天及卫星产业等细分赛道布局新产品 例如国泰基金上报港股通创新药ETF 广发基金上报卫星产业主题ETF [3] 产品特性与市场意义 - 科创债ETF被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 首批10只产品获准开展质押融资交易 可提升流动性及资金使用效率 [2] - 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等 合计权重超64% 基日为2019年12月31日且基点1000点 [2][3] - AI产业链发展推动算力需求增长 国产芯片在训练与推理场景中应用能力获实质性认可 [3] 资金流动与市场趋势 - 近一周全市场股票型ETF净主动买入额达125.75亿元 增量资金入市活跃 [4] - 指数化投资规模预计持续扩容 因社保、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加大及A股市场稳定性增强 [4][5] - 被动投资工具关注度提升 因核心资产市值增长及市场制度完善 [5]
提供多资产视角下的ETF投资解决方案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0:10
产品策略 - 兴证全球基金推出ETF-FOF策略产品"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 由FOF基金经理刘潇和指数投资专家刘水清共同管理 [1] - 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涵盖五大类资产: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60%、MSCI世界指数收益率15%、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15%、恒生指数收益率5%、黄金现货收益率5% [2] - 通过组合低相关性资产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稳健性 当前保持较高权益资产比重以争取长期收益 [2] 投资方法 - 国内权益部分基于主动投研观点进行市值/成长/价值风格暴露 利用指数化工具表达市场因子观点 [3] - 把握ETF定价失真时的套利机会 参与网下IPO/定增/大宗交易增厚收益 [3] - 海外权益以基础跟踪为主 主要捕捉QDII额度限制导致的折溢价套利机会 [3] - 固收部分优先满足流动性需求 长期保持适当久期发挥稳健收益特征 [3] 产品选型标准 - 重点关注ETF产品背后指数管理团队能力 跟踪误差/流动性/费率等定量指标 [3] - 大部分时间配置规模大流动性好的ETF作为战略标的 市场波动时置换仓位参与短期交易 [4] 团队发展路径 - 多元资产配置部拥有5年以上FOF投资管理经验 实现从单一资产选品到多元资产配置的跨越 [4][5] - 未来将进一步拓宽资产类别 循序渐进纳入更多资产并做好基准跟踪与收益增厚 [5] 行业定位 - ETF-FOF并非行业新产物 但以往多以行业轮动策略为主 [4] - 在ETF类型足够丰富的前提下 公司致力于立足多元资产配置理念焕新ETF-FOF策略 [4] - FOF品类仍处于市场认知建立期 需长期验证专业价值 [4]
7月份券商ETF相关业务核心数据出炉
证券日报· 2025-08-24 15:51
ETF市场整体表现 - 7月末沪市ETF总市值达33520.69亿元,深市ETF总市值达12383.17亿元 [2] - 当月沪市ETF累计成交金额55841.84亿元,深市ETF累计成交金额19913.43亿元 [2] - 截至8月22日沪深两市ETF总数达1262只,较年初增加223只,资产净值合计4.9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3万亿元 [5] 券商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ETF成交额占比保持领先,华泰证券(10.8%)、中信证券(10.67%)和国泰海通(6.66%)位居前三 [2] - 中国银河以23.46%的持有规模占比位居沪市ETF持有规模榜首,申万宏源证券(17.25%)紧随其后 [3] - 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营业部以4.89%的成交额占比位居沪市营业部首位 [3] 客户结构与活跃度 - 华泰证券以11.35%的交易账户数量占比位居沪市第一,东方财富证券(10.26%)紧随其后 [4] - 深市个人客户ETF交易金额前30营业部中,东方财富证券占据9家,华泰证券有5家 [3][4] - 深市机构客户ETF交易金额前30营业部中,中信证券有5家上榜,华泰证券有4家 [3] 政策与市场发展 - 新"国九条"明确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 [5] - 行业建议优化做市商机制增强中小ETF流动性,完善衍生品配套和税收政策 [5] - 券商加速布局ETF投顾业务,依托智能投顾分层服务与低费率工具重塑财富管理模式 [5]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赵永刚:指数化投资已进入新阶段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12:33
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ETF市场快速扩张 规模从2018年5500亿元增长至当前5.7万亿元 [1] - ETF已成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重要配置工具 [1] 行业阶段特征 - 指数化投资进入新阶段 成交额占比显著提升 [1] - 新生代投资者对指数化投资接受度远超预期 [1] - 国内指数化投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1] 未来发展方向 - 综合类指数产品开发 [1] - 差异化策略指数创新 [1] - 沪深港互联互通机制深化 [1] - 恒定比例多资产指数构建 [1] - 结合衍生品的创新型策略产品拓展 [1]
逐浪新经济,把握创业板综投资机遇——博时基金携手深交所举办ETF大讲堂
搜狐财经· 2025-08-22 03:25
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修订 - 指数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ST或*ST)的股票及国证ESG评级C级及以下的股票 [1] - 样本股数量由1383只减少至1316只 覆盖95%的创业板公司和98%的总市值 [1] - 修订强化指数可投性和责任投资导向 [1] 创业板综合指数特征 - 指数核心权重集中于电力设备、医药卫生、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 [4] - 高科技行业占比达80% 重点覆盖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 [8] - 市值分布整体偏小 呈现"小而美"特征 [8] - 2018年以来净利润和营收增速多数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 [8] 深市ETF市场发展 - 深市ETF产品线涵盖股票型ETF、跨境ETF、债券ETF及其他ETF [5] - 深交所通过ETF大讲堂推动指数化投资生态建设 [6] - 博时基金非货ETF管理规模突破1900亿元(截至2025年7月末) [10] 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招商证券提出A股五年周期理论 当前处于牛市阶段II 增量资金加速入市 [7] - 博时基金看好创业板三大投资主线:碳减排+能源革命、人工智能/大数据/5G科技赋能、自主可控/国产替代 [8] - 创业板综合指数在上行市场中呈现较强弹性 [8] 博时基金产品布局 - 推出创业板综ETF博时(159287)及联接基金 [9] - 即将发行创业板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增强产品 [9] - 产品线覆盖核心宽基、特色主题、跨境指数、商品指数等多类资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