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分析人士:券商股是少有的景气度处于显著提升期又没有大涨过的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9-29 08:43
A股券商股午后持续走强,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双双涨停,国盛金控此前封板,中信证券等大幅冲高。 港股市场中资券商股亦大爆发,中资券商股指数一度大涨近9%。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分析人士认 为,券商股是少有的景气度处于显著提升期又没有大涨过的板块,此前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在个别 板块进入泡沫期之后,券商股此时爆发对于市场有一定支撑作用。这可能是券商今天爆发的主要原因。 另外,关于券商"反内卷"的传闻亦不断刷屏。值得注意的是,盘后,国家发改委表示,经济运行仍存挑 战,将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与此 同时,花旗将中国股票评级调至"增持"。(券商中国)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
新华网· 2025-09-29 08:41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超说:"我们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将新型政策性金 融工具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后续将督促各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 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记者魏玉坤、魏弘毅)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9月29日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新型政策 性金融工具有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
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9-29 08:39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仍存挑战,将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 国家发改委: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为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 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 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 金投入到具体项目上,后续将督促各个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责编:罗晓霞 校 对:高源 百万用户都在看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8月份,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的带 动之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从供给侧看,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增势良好;从需求 侧看,政策效能持续显现,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在消费方面,以旧换新相关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的 增长。不过,当前经济运行当中依然面临着不少的风险和挑战,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 仍需进一步巩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同时 ...
国家发改委: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 正会同有关方面抓紧把资金投入到具体项目上
北京商报· 2025-09-29 08:3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和岳)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 上表示,为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 工具相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 会同有关方面,抓紧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入到具体项目上,后续将督促各个地方推动项目加快 开工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9 08:15
国家发改委表示,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后续将督促各 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 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 金。 ...
国家发改委: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 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8:15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9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 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8月份,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的带动之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供给侧看,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增势良好。从需求侧看,政策效能持续显现, 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 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同时,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 变化及时推出。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 任务。 第一,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s)常态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成熟资产类型项目常态化申报,积极推动新 资产类型的推荐发行,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上市。同时,优化扩募机制,简化新购入项目申报流 程,拓宽新购入项目的资产范围,切实推动基础设施REITs高质量发展。 第二,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数字经 济、能源三大合作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9-29 08:06
国家发改委表示,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后续将督促各 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 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 本金。 ...
国家发展改革委谈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新华财经· 2025-09-29 08:05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我委 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相关工作。"李超说,"我们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把新 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入到具体项目上。后续将督促各个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 实物量,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9月29日电(记者余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29日在该 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国家发改委: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7:32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 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 金。我们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后续将督促各地方推动 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9.29)-20250929
渤海证券· 2025-09-29 05:15
宏观及策略研究 - 美联储9月降息25bp 但点阵图显示2025年再降息50bp存在不确定性 2026年降息幅度远小于市场预期 反映联储对"预防式降息"提振经济效果较市场更乐观[2] - 欧元区经济在欧央行多轮降息后显现积极势头 较低政策利率和稳定通胀通过内需路径提供支撑 本轮降息周期趋于结束[3] - 国内7-8月内需受政策效果递减/极端天气/高基数影响回落 外需因对非美国家出口超预期保持韧性 生产端回升依赖涨价预期缺乏持续性[3] - 四季度基建投资带动内需具确定性 CPI同比短期偏弱震荡年底小幅回升 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回稳基础不牢固[3] - 货币政策强调"落实落细" 银行净息差制约降息空间 重点方向为防范资金空转和配合财政结构性信贷支持[3] - 财政政策通过提前下达2026年化债额度实现资源前置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快速发力 重点关注二十届四中全会政策部署[4] 固定收益研究 - 统计期内(9月19-25日)央行净投放6000亿元 开展3000亿元14天逆回购 DR007/R007分别上行至1.6%/1.8%[6] - 利率债发行119只总额7086亿元 净融资772亿元 30年期特别国债续发收益率2.17%高于二级市场 地方专项债月末季节性放量[6] - 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 主因公募债基赎回费率调整预期引发机构主动赎回 叠加股债跷跷板效应压制债市情绪[6] - 债市对基本面敏感度降低 增量政策聚焦稳增长(促消费/扩基建/地产局部放松)/赎回费率调整/央行买债(以短债为主) 曲线走陡概率高[7] - 跨季资金面仍有压力 四季度交易主线或切换为机构行为变化和降息预期 曲线可能呈现先陡后平特征[7]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 - 第十一批集采采用锚点价格作为拟中选标准 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体现医药行业反内卷趋势[9] - 行业周度(9月19-25日)表现:SW医药生物下跌1.68% 子板块全线下跌(医疗器械-0.55%至医药商业-3.83%) 市盈率31.13倍 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146%[9] - 重点公司动态:恒瑞医药签署瑞康曲妥珠单抗授权协议/获临床试验批件/药品上市申请受理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 甘李药业发布重大合同 百奥赛图科创板IPO过会[9] - 创新进展:泽璟制药CD3/DLL3三抗启动Ⅲ期临床 帕博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剂型获批 劲方医药港交所募资超14亿港元[8][9] - 投资策略关注降息带来的出海加速机遇 创新药械及产业链(ESMO/EASD会议进展)/集采优化受益板块/AI+/内需复苏(中药/医疗服务)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