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物流(603569):中期大额分红超预期,彰显对后市信心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2 15: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8] 核心观点 - 中期大额分红超预期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 A股每股派息0.31元(含税) 以总股本6.04亿股测算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87亿元 占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839.82% 分红资金主要来源于7.9亿元未分配利润 [8] - 高分红证明公司资产扎实 彰显对未来业绩修复信心 公司认为当前资金储备远超未来业务扩张和运营所需 [8] - 公路治超政策带来行业机遇 9月正式执行的《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方案》预计推动运价上涨约27% 行业门槛提高将加速中小企业淘汰 头部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 [8] - 利润弹性巨大 中性预期下2026年相比2024年单车收入上涨25% 发运量小幅增长 整车业务毛利润相比2024年增长433% [8] - 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行业竞争格局改善及上游利润率提升有望推动公司与上游企业估值差距收窄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326百万元 同比增长27.5% [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百万元 同比下滑80.7% [6] - 盈利预测维持不变 预计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442/534百万元 同比增长10.9%/400.5%/20.8% [6][8] - 毛利率持续改善 预计从2025E的12.1%提升至2027E的23.4% [6] - ROE显著回升 预计从2025E的2.9%提升至2027E的13.3% [6] - 估值水平优化 对应PE从2025E的62倍下降至2027E的10倍 [6][8]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9.11元 一年内最高价10.60元/最低价6.19元 [2] - 市净率1.9倍 股息率0.55%(以最近一年分红计算) [2] - 流通A股市值5498百万元 总股本/流通A股均为604百万股 [2] - 每股净资产4.92元 资产负债率45.54% [2]
航亚科技(688510):深度报告:全球商发紧缺,扩品有望加速
国海证券· 2025-09-22 14: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9] 核心观点 - 全球航空发动机需求旺盛 波音和空客订单大幅增长 2025H1波音订单同比增长328% 空客订单同比增长59% [9] - LEAP发动机交付提速 2025Q2交付410台 同比+38% 环比+29% 预计2025年交付量增长15%-20% 2028年交付2500台 相比2024年增长78% [9] - 公司精锻叶片业务受益于发动机交付提速 在赛峰的压气机叶片长协份额不低于50% [9] - 公司切入海外航空发动机转动件结构件业务 LEAP系列环形机匣已完成2个件号工艺验证并交付 其余新型结构件2025年下半年进入研发阶段 [9]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4亿元、12.34亿元、16.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2.32亿元、3.45亿元 对应PE分别为42倍、28倍、19倍 [9] 全球航空需求分析 - 2024年全球旅客周转量9.3万亿RPKs 同比+11.0% 客座率达历史新高83.5% 预计2044年达到21.2万亿RPKs [9] - 全球商用飞机平均机龄创新高 未来20年现役飞机中近80%将被替换 [9] - 波音2025H1新增订单668架 同比+328% 交付280架 同比+60% 截至2025年6月底在手订单6590架 其中737max占比73.8% [88] - 空客2025H1新增订单494架 同比+59.4% 交付306架 同比-5.3% 目标2025年交付820架 截至2025年6月底在手订单8754架 其中A320占比82.1% [94] 航空发动机市场格局 - 全球民用发动机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CFM国际占57%份额 普惠占27% GE航空占8% 罗罗占8% [97] - CFM国际LEAP发动机累计交付近9900台 九年内飞行小时数突破7000万小时 [106] - GE航空2025H1交付商用发动机995台 同比+11.7% 其中LEAP发动机729台 同比+9.8% [120] - 罗罗2025H1交付商用发动机237台 同比+0.4% 大型商用发动机在手订单2056台 [132]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精锻叶片和结构件精加工核心技术 是国内少数具备以精锻技术实现压气机叶片规模量产并供货国际领先发动机厂商的企业 [9] - 五大类特种工艺取得NADCAP认证 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无损检测、表面强化、金属材料制造(锻造) [9] - 产品用于波音B737max、B777、B787、B777X及空客A320neo、A350等机型 [9] - 2018-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27.80%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44.35% 2024年营收7.03亿元 同比+29.39% 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40.27% [35] - 2024年航空产品营收6.46亿元 同比+33.35% 占总营收91.86% 毛利率38.13% 同比+2.51pct [44] 产能与客户拓展 - 在无锡和贵阳共建有两个厂区 控股子公司贵州航亚注册资本3亿元 公司控股70% 航发资产参股30% [59] - 客户覆盖中国航发、法国赛峰、英国罗罗、美国GE航空等国内外主流发动机厂商 [24] - 2025年上半年荣获赛峰集团年度唯一"最佳绩效供应商"奖项 [20] - 国际发动机零部件业务2024年收入3.67亿元 同比+36.04% 海外收入占比53.54% [3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4亿元、12.34亿元、16.82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29%、36%、36% [10]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2.32亿元、3.45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24%、48%、49% [10] - 预计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61元、0.90元、1.33元 ROE分别为13%、17%、22% [10] - 预计PE分别为41.86倍、28.32倍、19.05倍 PB分别为5.31倍、4.77倍、4.15倍 [10]
山东药玻(600529):药用玻璃龙头,股东变更注入新活力
招商证券· 2025-09-22 13:4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目标估值未提供 [1][8] 核心观点 - 山东药玻作为国内药用玻璃行业龙头 负面因素逐步消化 国药控股后有望发挥协同优势 中长期受益于中硼硅玻璃渗透率提升及海外市占率提高 [1][8]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收入同比-8.2% 归母净利润同比-21.89%)但已触底 后续有望边际好转 驱动因素包括库存消化和原料价格下行 [8][41] - 纯碱价格降至1250元/吨 较2024年均价1989元/吨下降37% 有望改善毛利率 [8][51] - 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国药集团 有望借助其流通渠道提高胶塞、预灌封等产品市场份额并加强海外突破 [8][56] - 中长期催化包括中硼硅渗透率提升(2024年占比仅15.4%)、预灌封产能释放(5.6亿只/年项目推进中)及海外拓展(2025H国外收入占比32%) [8][57][70] 财务数据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2/9.50/10.49亿元 同比增长-13%/16%/10% [3][8] - 对应PE为18/15/14倍 PB为1.7/1.6/1.5倍 [3][8]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1.25亿元(+3%) 归母净利润9.43亿元(+22%) [3] - 总股本664百万股 总市值144亿元 每股净资产12.3元 ROE(TTM)10.3% 资产负债率18.2% [4]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药用玻璃企业 产品覆盖钠钙、低硼、中硼全系列 工艺实现模制—管制—预灌封全覆盖 下游覆盖医药、医美、食品等多领域 [8][24] - 模制瓶和棕色瓶是主力业务:2024年模制瓶收入23.53亿元(+3.9%)毛利率43.26%;棕色瓶收入11.57亿元(+3.49%)毛利率28.39% [27] - 具备规模+质量+客户基础优势 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全套提供"瓶子+塞子+盖子"药包材服务的企业 [8][12] 产能与竞争格局 - 中硼硅模制瓶产能领先:40亿支/年项目达产后预计产能达17万吨 截至2025H产能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8][65] - 国内仅有四家企业中硼硅模制瓶登记备案状态为"A"(包括山东药玻) [65] - 2024年模制瓶年产量37.59万吨 销量37.45万吨;棕色瓶生产量34.94万吨 销量28.58万吨 [3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一致性评价和关联审评政策推动药用玻璃升级(参比制剂基本使用中硼硅玻璃) [58][60] - 创新疗法(如生物制剂)要求包材具备高化学稳定性 中硼硅玻璃成为强制选择 [64] - 第8-10批集采中注射剂占比超50% 中标药企有望优先采购标准化中硼硅瓶 [64]
格林美(002340):动态跟踪点评:镍钴自供创新高,正极材料稳步增长
西部证券· 2025-09-22 13:1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核心观点 - 镍钴自供创新高,有效对冲刚果(金)钴原料禁运 [1][5] - 正极材料差异化竞争,固态电池材料取得突破 [2] - 动力电池回收增量提质,联合校企打造循环产业集群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59.8%/42.1%/48.6% [3] 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业务 - 2025H1营业收入64.67亿元,同比+2.56%,占总销售规模36.83% [1][5] - 印尼镍资源项目镍金属出货4.4万吨,同比+112% [1][5] - 7月单月镍产出超万吨,预计2025年全年镍金属出货量超10万吨 [1][5] - 自产钴金属0.37万吨,同比+125% [1]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 - 2025H1营业收入102.26亿元,同比+0.56%,占比总销售规模58.24% [2] - 四氧化三钴出货1.46万吨,同比+39%,毛利率12.40%(同比+2.21pct) [2] - 正极材料出货1.24万吨,同比+74%,毛利率9.07%(同比+2.36pct) [2] - 固态电池用三元前驱体实现量产,富锂锰基前驱体进入吨级认证阶段 [2] 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 - 2025H1营业收入8.67亿元,同比+0.54%,占比总销售规模4.93% [3] - 回收拆解动力电池2.24万吨,同比+37% [3] - 联合岚图汽车、中创新航等12家单位共建产业创新实验室 [3] - 依托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攻关数字化回收、智能拆解等关键技术 [3] 财务预测数据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87.86/482.41/574.52亿元 [3][10] - 预计归母净利润16.30/23.17/34.44亿元 [3] - 对应EPS为0.32/0.45/0.67元 [3] - 预计毛利率13.1%/14.4%/15.8% [10] - 预计ROE提升至8.1%/10.6%/14.1% [10]
龙迅股份(688486):25Q2营收稳健增长,期待车载业务放量
华安证券· 2025-09-22 13:1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25Q2营收同比增长17.4%至1.4亿元,环比增长26.6% [4] - 25Q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3%至0.4亿元,环比增长50.9% [4] - 车载SerDes芯片组进入全面市场推广阶段,并拓展至eBike、无人机等新领域 [4] - 传统桥接芯片已有11款通过AEC-Q100认证(其中5款通过Grade 2) [4]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2.9%至0.6亿元,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3.1% [5] - 产品升级应用于端侧AI的低功耗、低延迟视频桥接芯片 [5] - 在DP2.1、USB、PCIe等高速传输协议上取得进展,部分项目进入流片 [5] - 新增2家晶圆厂及1家封装厂以保障产能 [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5H1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1.4%),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增长15.2%) [4] - 25H1毛利率54.9%(同比增长0.2 pct),25Q2毛利率55.2%(环比增长0.8 pct)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6.7/9.6/13.6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0/3.0/4.3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50/2.23/3.20元 [6] - 预计2025-2027年PE为46.92/31.46/21.98x [6] - 2024年营业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44.2%),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40.6%) [8] - 2024年毛利率55.5%,ROE 10.1% [8]
中科蓝讯(688332):25Q2业绩环比改善,AI端侧布局逐步兑现
华安证券· 2025-09-22 13:1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8] 核心观点 - 公司25Q2业绩环比改善显著,营业收入达4.4亿元(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21.0%),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8.1%,环比增长92.1%)[5] - AI端侧布局逐步兑现,通过"讯龙"系列芯片在AI耳机/音箱领域取得突破,并与火山方舟、百度等平台合作,同时推出首款Wi-Fi芯片AB6003G布局AI玩具生态[6] - Wi-Fi产品线落地,推出三合一SoC AB6003G,并在智能穿戴与OWS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市场份额持续提升[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2.9/28.1/3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4.8/6.1亿元,对应EPS为3.18/3.98/5.09元[8][11]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2.6%),毛利率22.9%(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5] - 25Q2毛利率23.0%(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9.3%[5] - 预计2025年毛利率23.1%,2026年24.2%,2027年25.5%;ROE从2024年7.5%提升至2027年11.2%[11] 业务进展 - AI耳机领域:BT895X平台与火山方舟MaaS平台对接,应用于FIIL AI耳机;BT893X芯片集成ChatGPT语音交互,搭载于Nothing CMF Buds 2a TWS耳机[6] - 智能音箱领域:与百度合作,BT896X芯片应用于小度添添AI平板机器人[6] - Wi-Fi芯片AB6003G推动传统玩具智能化升级,为智能设备提供无线网络连接解决方案[6][7] - 智能穿戴领域:高性价比AB568X/569X手表方案在印度等市场份额提升,新一代OWS芯片支持低音增强模块[7] 市场与估值 - 总市值169亿元,流通市值62亿元,总股本121百万股,流通股本44百万股[2] - 当前股价139.82元,近12个月最高价165.88元,最低价44.27元[2] - 2025年预测PE为43.97倍,2026年35.13倍,2027年27.45倍[8][11]
德业股份(605117):Q2业绩符合预期,工商储放量明显
华福证券· 2025-09-22 13:0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公司25H1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55.35亿元(同比+16.58%) 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23.18%) [2] - 储能逆变器业务表现亮眼 工商储产品快速放量 电池包业务受益全球储能需求高增长 [3][4][5] - 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 设置2025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1亿元考核目标 彰显发展信心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5.2/43.3/51.9亿元 同比增长19%/23%/20% [7] 业绩表现 - 25Q2营收29.69亿元(同比+3.65% 环比+15.7%) 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同比+1.72% 环比+15.74%) [2] - 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14.62亿元(同比+25.74%)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8.49亿元(同比+15.09% 环比+38.59%) [2] 逆变器业务 - 25H1逆变器营收26.44亿元(同比+13.9%) 出货76.38万台(同比+7.32%) 毛利率47.8%(同比+0.8pct) [4] - 25H1储能逆变器出货31.56万台(同比+47%) 25Q2出货18.4万台(同比+39% 环比+40%) [4] - 25Q2工商储逆变器出货2.68万台(环比+66%) 户储逆变器出货15.72万台(环比+36%) [4] - 25Q2逆变器毛利率49.1%(环比+2.7pct) [4] 电池包业务 - 25H1电池包营收14.22亿元(同比+85.8%) 毛利率35.01%(同比-8.7pct) [5] - 25Q2电池包营收7.43亿元(同比+56% 环比+9%) 毛利率35%(环比持平) [5] 家电业务 - 25H1除湿机营收4.08亿元(同比-10.3%) 热交换器营收8.68亿元(同比-17.83%) [6] - 25Q2除湿机营收2.13亿元(同比-25% 环比+9%) 热交换器营收5.03亿元(同比-16% 环比+38%)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30.91/165.04/198.70亿元 同比增长17%/26%/20% [8] - 预计2025-2027年EPS 3.89/4.79/5.73元 对应PE 17.8/14.5/12.1倍 [7][8]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8.7% 净利率26.9% ROE 30.4% [14]
东港股份(002117):印刷业务为基石,智能卡、机器人发展迅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2 12:5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目标市值67.31亿元 较当前股价有11.0%向上空间 [8][18]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2X/27X/22X [6][8] 核心观点 - 印刷业务为基石 智能卡与机器人业务快速发展 形成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格局 [1][7][18] - 2025H1收入5.81亿元(+0.3%) 归母净利润0.78亿元(+10.9%) 单Q2净利润0.36亿元(+29.9%) 盈利改善明显 [7][18][26] - 智能卡业务爆发式增长 2024年覆合类收入1.95亿元(+20%) 2025H1达1.62亿元(+133.8%) [7][18][21] - 布局机器人高潜赛道 已形成政务/党建/教育等全场景产品并实现销售收入 [7][18][92] 业务板块分析 覆合类业务(智能卡) - 行业需求稳定增长:2024年全球智能卡总需求95.8亿张 2021-2024年CAGR为0.9% 预计2024-2027年保持1.0%增速 [7][42] - 公司竞争优势:2011-2013年通过银联/万事达/Visa认证 具备设计印刷优势 为客户提供特殊工艺智能卡 [7][63][67] - 产能快速扩张:2025-2027年收入预计3.90/5.86/7.61亿元 增速+100%/+50%/+30% [9][114] 技术服务业务 - 档案存储及电子化:2023年档案寄存市场规模181.3亿元 第三方寄存仅占7% 成长空间广阔 [80][86] - 机器人布局:2023年全球机器人行业规模614亿美元 2019-2023年CAGR为12.0% 服务机器人285亿美元为最大细分赛道 [92][93] - 收入预测:2025-2027年技术服务收入2.10/2.32/2.58亿元 增速+8.5%/+10.5%/+11% [9][114] 印刷类业务 - 电子化冲击缓解:2024年收入7.58亿元(-4.1%) 2025H1收入2.99亿元(-21.3%) 预计25H2基数走低后改善 [21][101] - 盈利能力领先:2025H1印刷毛利率35.8%(+3.4pct) 高于鸿博(12.5%)/盛通(10.7%)等同行 [21][107] - 收入预测:2025-2027年收入6.21/6.56/6.95亿元 增速-18%/+5.5%/+6% [10][114]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计12.47/14.98/17.39亿元 增速+5.9%/+20.2%/+16.1% [6][115]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88/2.28/2.76亿元 增速+19.3%/+20.9%/+21.1% [6][115] - 毛利率持续改善:预计从2024年32.4%提升至2027年36.4% [6][115] 竞争优势 - 客户资源积累:银行/保险/政府等优质客户资源 渠道复用性强 [18][42][62] - 技术资质齐全:拥有银联/万事达/Visa等认证 具备数字人民币钱包卡制作能力 [63][73] - 高分红回报:近年分红率保持在80%以上 2024年股息率2.25% [2][36]
迈威生物(688062):药品销售收入稳步放量,管线催化陆续释放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22 12: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药品销售收入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025H1药品销售收入达1.00亿元 同比增长53.50% [5][13][14] - 迈利舒®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是业绩改善的核心驱动力 [14] - 创新药产品陆续获批及生物类似药逐渐放量推动收入增长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7/14.84/32.60亿元 同比增速达238.86%/119.25%/119.65% [15] - 利润持续减亏 预计归母净利润从2025年-8.59亿元改善至2027年-0.40亿元 [15] 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01亿元 同比减少12.43% [5][13] - 归母净利润-5.51亿元 [5][1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72% 主要投入临床试验推进及关键注册临床研究 [14] 管线进展与合作协议 - 长效G-CSF药物迈粒生®获批上市并与齐鲁制药达成5亿元新药技术许可 [5][14] - 独家授权CALICO开发IL-11靶向治疗产品 获得2500万美元首付款 后续里程碑付款最高达5.71亿美元 [5][14] - 靶向Nectin-4的ADC(9MW2821)推进至临床Ⅲ期 [14] - 靶向ST2单抗(9MW1911)推进至临床Ⅱ期 [14] - 靶向TMPRSS6单抗(9MW3011)获FDA FTD及ODD认定 [14] - 创新药管线包含10个品种 生物类似药4个 涵盖ADC及单抗等差异化管线 [14] 财务数据与估值 - 总股本400百万股 流通股本204百万股 [8] - 流通A股市值10,520.88百万元 [8] - 每股净资产2.05元 资产负债率77.54% [8] - 预计2025年EPS为-2.15元 市盈率-24.0倍 [16] - 预计2026年EPS为-0.84元 市盈率-61.6倍 [16]
诺诚健华(09969):公司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收入增长强劲,自免即将步入兑现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22 12:38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诺诚健华"增持"评级 [1][5][9] - 目标价设定为24.53元人民币/26.70港元(汇率1港元=0.92人民币) [9]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43%),2026年18.59亿元(增长29%),2027年26.91亿元(增长45%) [4][9] - 预计2025年净利润-3.08亿元,2026年-2.42亿元,2027年实现盈利1.95亿元(同比增长181%) [4][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74.26%),归母净利润-0.30亿元(亏损收窄88.51%) [9]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37.91%),归母净利润-0.48亿元(亏损收窄59.76%) [9] 血液瘤业务进展 - 奥布替尼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6.37亿元(同比增长52.84%) [9] - 奥布替尼一线治疗CLL/SLL的NDA申请于2025年4月获批 [9] - 坦昔妥单抗不适合ASCT r/r DLBCL适应症于2025年4月获批,预计2025年Q3末至Q4初启动销售 [9] - ICP-248国内1L CLL/SLL和BTKi经治后MCL适应症患者招募中,美国AML和MDS研究推进中 [9] 自身免疫疾病管线 - 奥布替尼PPMS和SPMS两项III期试验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患者招募 [9] - 奥布替尼ITP中国III期试验完成患者入组,预计2026年上半年提交NDA [9] - 奥布替尼SLE数据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读出 [9] - ICP-332的AD临床III期患者加速招募中,白癜风II/III期于2025年5月启动招募 [9] - ICP-332的PN全球II期试验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 [9] - ICP-488斑块性银屑病III期试验正在招募患者 [9]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当前股价16.44港元,市值290.11亿港元,股本1.765亿股 [6] - 52周股价区间5.18-20.00港元 [6] - 基于2025年30倍PS倍数设定目标价 [9] - 可比公司平均2025年PS为24.34倍(亚盛医药50.22倍、艾力斯9.77倍、百济神州13.04倍) [12] 财务指标分析 - 毛利率预计2025年90.51%,2026年88.86%,2027年87.40% [11] - 研发费用2025年预计10.68亿元,2026年13.57亿元 [11] - 现金储备2024年末46.79亿元,2025年预计43.50亿元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5年预计-0.84亿元,2027年转正至2.25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