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业股份(605117)

搜索文档
光伏设备板块9月30日涨1.48%,固德威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5.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30 08:51
证券之星消息,9月30日光伏设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48%,固德威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882.78,上涨0.52%。深证成指报收于13526.51,上涨0.35%。光伏设备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光伏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7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35亿元,散户资金净 流入3.38亿元。光伏设备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主力净流入(元) | 主力净占比 游资净流入(元) | | 游资净占比 散户净流入 (元) | | 散户净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601012 隆喜绿能 | | 2.53亿 | 8.40% | -9137.56万 | -3.03% | -1.62 Z | -5.37% | | 605117 | 德业股份 | 1.89 Z | 7.44% | -6632.92万 | -2.61% | -1.23 Z | -4.83% | | 300724 捷佳伟创 | | 1.31 Z | 4.09% | -1616.39万 | -0.50% | -1.15 Z ...
德业股份涨2.09%,成交额3.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75.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02:07
德业股份今年以来股价涨31.28%,近5个交易日涨8.89%,近20日涨22.00%,近60日涨40.30%。 9月30日,德业股份盘中上涨2.09%,截至09:52,报77.08元/股,成交3.41亿元,换手率0.50%,总市值 697.15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575.28万元,特大单买入2710.78万元,占比7.94%,卖出1685.26万元, 占比4.94%;大单买入6833.64万元,占比20.02%,卖出8434.44万元,占比24.71%。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德业股份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 通股东,持股3229.1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948.08万股。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位居第五 大流通股东,持股864.14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70.26万股。广发小盘成长混合(LOF)A(162703)位居第 六大流通股东,持股770.1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20.05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位居第七 大流通股东,持股651.7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07.80万股。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519704)位居第九 ...
光伏概念股走强,多只光伏相关ETF涨约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5:35
光伏概念股表现 - 阳光电源股价上涨超过6% [1] - 德业股份股价上涨超过5% [1] - 特变电工股价上涨超过3% [1] 光伏ETF表现 - 光伏ETF基金(159863)现价0.629元,上涨0.019元,涨幅3.11% [2] - 光伏50ETF(159864)现价0.615元,上涨0.018元,涨幅3.02% [2] - 光伏龙头ETF(516290)现价0.590元,上涨0.017元,涨幅2.97% [2] - 光伏ETF易方达(562970)现价1.076元,上涨0.031元,涨幅2.97% [2] - 光伏50ETF(516880)现价0.800元,上涨0.023元,涨幅2.96% [2] - 光伏ETF(159857)现价0.805元,上涨0.022元,涨幅2.81% [2] - 光伏ETF(515790)现价0.951元,上涨0.027元,涨幅2.92% [2] - 光伏ETF基金(516180)现价0.781元,上涨0.021元,涨幅2.76% [2] - 光伏ETF指数基金(159618)现价0.751元,上涨0.020元,涨幅2.74% [2] - 光伏龙头ETF(159609)现价0.549元,上涨0.012元,涨幅2.23% [2] 行业基本面分析 - 光伏产业处于周期底部,需供给侧加速出清 [2] - 工信部针对新增产能的能耗水耗规定明显趋严 [2] - 政策或以能耗控制为抓手进一步遏制存量产出 [2] - 行业各环节达成初步自律,逐步减产至近两年低位 [2] - 随着行业供给侧逐步出清,预计盈利或将有所修复 [2]
德业股份股价涨5.08%,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651.75万股浮盈赚取2411.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18
股价表现 - 9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5.08%至76.60元/股 成交额8.80亿元 换手率1.29% 总市值692.81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逆变器业务占比47.77% 储能电池包占比25.69% 热交换器占比15.68% 除湿机占比7.36% 其他业务合计占比3.5% [1] 机构持仓动态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二季度增持207.8万股 现持有651.75万股(占流通股0.72%) 当日浮盈2411.46万元 [2] - 光伏ETF二季度增持120.5万股 现持有422.64万股(占基金净值2.23%) 当日浮盈1563.77万元 [4] 相关基金产品表现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3747.04亿元 年内收益18.19% 近一年收益31.32% [2] - 光伏ETF规模99.84亿元 年内收益21.87% 近一年收益34.78% 成立以来亏损7.61% [4] 基金经理信息 - 沪深300ETF基金经理柳军管理规模4669.72亿元 任职年化回报131.94% [3] - 光伏ETF基金经理李茜管理规模393.51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92.58% 李沐阳管理规模212.73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24.98% [5]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20250928:8月用电量再破万亿,鸿蒙智行多款新车上市-20250928
民生证券· 2025-09-28 02:2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7] 核心观点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本周表现强劲,上涨3.86%,涨幅排名第一,显著跑赢上证指数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重磅新品上市,鸿蒙智行全新问界M7和尚界H5正式推出,覆盖增程和纯电版本,技术配置领先 [2][10][12] - 新能源发电领域呈现分化态势,8月国内光伏装机量同比大幅下降55.29%,但逆变器出口金额同比微增2.22% [3][30][31] - 电力设备及工控领域需求稳健,8月全社会用电量再次突破万亿千瓦时,达到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4][56] 分板块总结 新能源汽车 - 全新问界M7正式上市,提供12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27.98-37.98万元,配备宁德时代电池,增程版CLTC综合续航最高达1625km,纯电续航315km,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 [2][10] - 尚界H5同步上市,共6款车型,售价区间15.98-19.98万元,增程版CLTC综合续航1360km,纯电版续航最高655km,全系标配鸿蒙智能座舱 [2][12] - 锂电池材料价格整体稳定,三元正极NCM523周环比上涨1.57%至11.65万元/吨,碳酸锂电池级微涨0.41%至7.38万元/吨 [19] 新能源发电 - 1-8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30.61GW,同比增长64.73%,但8月单月新增仅7.36GW,同比下滑55.29%,环比下降33.33% [3][37] - 逆变器出口1-8月累计金额434.02亿元,同比增长7.85%,8月单月出口62.94亿元,同比微增2.22%,环比下降3.37% [30] - 组件出口8月单量27.27GW,环比增长30.53%,同比增长31.02%,1-8月累计出口178.63GW,同比微增0.42% [31] - 产业链价格方面,硅料致密料均价51元/kg,N型182mm硅片价格持稳于1.35元/片,TOPCon电池片-182mm周环比上涨2.44%至0.042美元/W [40][41][42][47] 电力设备及工控 - 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8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43386亿千瓦时(占比63.1%),同比增长3.1% [4][56]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12亿千瓦时(占比1.5%),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用电量13297亿千瓦时(占比19.3%),同比增长7.7% [4][56] - 工控及机器人领域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机会,重点推荐参与Tesla机器人供应链的鸣志电器、三花智控等 [67] 板块行情与重点公司 - 电气设备板块本周上涨3.86%,子行业中太阳能指数涨幅最大(+5.62%),核电指数跌幅最大(-0.67%) [79][82] - 重点推荐公司包括宁德时代(2025E PE 25倍)、科达利(2025E PE 25倍)、大金重工(2025E PE 29倍)等,均给予"推荐"评级 [5] - 本周涨幅前五股票为向日葵(+57.86%)、中电鑫龙(+29.90%)、大洋电机(+20.50%)等 [82]
德业股份跌2.01%,成交额7.6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15.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3:0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下跌2.01%至73.26元/股 成交额7.63亿元 换手率1.13% 总市值662.6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15.58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67%和11.7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42%和29.79% [1] - 年内股价上涨24.77% 近5/20/60日分别上涨5.41%/13.32%/39.41% 年内1次登龙虎榜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逆变器47.77% 储能电池包25.69% 热交换器15.68% 除湿机7.36% 其他业务3.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 概念板块涵盖价值成长/BIPV/光伏玻璃/碳中和等 [2] - 公司从事蒸发器、冷凝器、变频控制芯片及环境电器产品的研发生产 成立于2000年8月 2021年4月上市 [1]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 同比增长16.58% 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 同比增长23.1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3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8.97亿元 [3] - 股东户数5.23万户 较上期增长76.28% 人均流通股17284股 较上期减少20.57%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948.08万股至3229.13万股 泉果旭源基金增持270.26万股至864.14万股 [3] - 广发小盘成长增持220.05万股至770.16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207.80万股至651.75万股 [3] - 交银先进制造新进持股585.05万股 广发高端制造退出十大股东 [3]
多晶硅价格或成为反内卷效果风向标,静待后续事件催化
2025-09-26 02:2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光伏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制造环节,并延伸至下游硅片、电池、组件及储能领域 [1][3][14] * 涉及的多晶硅企业包括通威、大全、协鑫、新特能源等,下游企业包括TCL中环、晶澳科技、阿特斯、天河光能等,储能企业包括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海博思创等 [14][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政策驱动供给侧改革**:新能耗标准大幅收紧,按技术路线差异化设定限额,棒状硅一二三级能耗限额分别为5/5.5/6.4吨标煤,颗粒硅为3.6/4/5吨标煤,预计将导致多晶硅有效产能减少30%至240万吨/年,无法达标企业面临整改或关停 [1][3] * **价格呈现两极分化与上涨趋势**:市场成交价低于5.2万元/吨的资源紧俏,高于5.3万元/吨的接受度有限,9月企业报价进一步上调,棒状硅至5.5万元/吨,颗粒硅至4.9万元/吨 [1][4][8] * **反内卷政策决心增强**:引入惩罚机制,明确低于成本倾销属不正当行为,产业内部强化价格反馈,多晶硅价格应声上涨,企业因亏损期拉长而更积极参与 [5][10] * **成本与盈利承压但存修复空间**:多晶硅含税均价约5万元/吨,不含税现金成本约2.7万元/吨,单吨净利可达7000元,但行业开工率低于70%推高单位折旧成本,影响盈亏平衡,价格仍有上升潜力 [1][6][11] * **下游盈利修复逻辑清晰**:多晶硅反内卷成功将带动下游盈利修复,防范下游内卷竞争,供需平衡使下游竞争受限,超额盈利来源于供应链保障、技术领先、管理水平及高溢价市场 [2][12] * **库存与减产预期**:下游补库基本结束,多晶硅厂商库存波动放缓,枯水期水电减产预期可能推动10月供应收缩 [4]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挑战**:行业整体开工率低于70%,固定成本摊销压力大,部分厂商如大全、协鑫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持续亏损,盈利压力显著 [11] * **企业应对与估值**:企业未放弃技术研发与管理优化,深耕高毛利市场,板块估值处于相对合理状态(PB法),业绩回正关键看多晶硅价格传导至报表端,预计三季度减亏 [13]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多晶硅料和光伏玻璃环节(通威、大全、协鑫、信义光能),技术进步环节(福斯特、聚合材料、爱旭、隆基),下游盈利修复环节(TCL中环、晶澳、阿特斯),及储能环节(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海博思创) [14][15]
从需求预期看储能赛道的稀缺性
2025-09-26 02:2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储能行业,重点关注中国、美国及非美海外市场(欧洲、亚太、拉美、中东)[1][10] * 公司:阳光电源、海博思创、阿特斯(大储集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德业、艾罗(户用储能)[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需求超预期增长**: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增速预计超50%,总量达300吉瓦时,其中中国占比一半以上(超150吉瓦时),美国约50吉瓦时[1][4] 2026年全球增速预计仍保持在40%以上,显著高于此前10%-20%的预期[1][4] * **中国独立储能爆发式增长**:受益于现货市场成熟(五六个省份跑通)和容量电价政策支持(五六个省份已公布,年底预计达十几个省份),项目经济性显著改善(如内蒙IRR达16-17%)[6] 2026年国内总量或超200吉瓦时,2025年中标量同比增速达190%,装机规模增速近70%[1][7] * **政策驱动长期潜力**:国内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累计装机达180吉瓦以上,未来三至五年复合增速预计维持30%左右[7][8] * **美国市场影响减弱**:对等关税低关税窗口期延期至11月并可能延至明年底,中国企业能将40%总税率成本传导给客户[9] 大美丽法案促使项目提前开工以应对海外电芯供应限制[9] * **非美海外市场强劲**:2025年增速预计达60%-70%以上,部分国家(如英国、澳洲、智利)装机规模翻倍或翻几倍,经济性提升和政策鼓励是主要驱动因素[10] * **价格趋势稳定向上**:企业新签订单毛利率维持高位(如阳光电源30%-40%),海外竞争格局未恶化,项目经验和本地化服务能力带来溢价[12][13] 电芯价格稳中有升,碳酸锂供应长期偏紧,系统价格存在上涨迹象[2][14] **其他重要内容** * **需求端催化因素**:成本端下降(储能系统成本降超50%)推动新兴市场需求,新能源增长加剧电网波动,政策补贴催化实际需求[3] * **细分市场动态**:欧洲假期结束后户用储能需求恢复(欧洲及亚太月度数据环比增长),工商储能需求迎来新台阶[15] * **供应格局**:龙头企业凭借技术能力和项目经验稳住价格并提升市场份额,成本优势企业追赶难度较大[13]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宇树科技宣布开源模型,多晶硅能耗标准收紧-20250926
山西证券· 2025-09-26 02:08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维持) [1] 核心观点 - 宇树科技宣布开源UnifoLM-WMA-0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 专为通用机器人学习设计 具备仿真引擎和策略增强两大核心功能 [2] - Figure AI获超10亿美元承诺资本 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资金将加速通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 [3] - 国家标准委就《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公开征求意见 多晶硅一、二、三级能耗标准分别为5、5.5、6.4kgce/kg 较此前预期显著收紧 2024年行业平均电耗为6.69kgce/kg [3] - 8月份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5.9% 增速较7月份放缓12.8个百分点 风电增长20.2% 增速加快14.7个百分点 [4] - 多晶硅供需格局将得到实质性改善 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将降至约240万吨/年 较2024年底下降16.4% [7] 价格追踪 -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51.0元/kg 较上周上涨2.0% 颗粒硅均价49.0元/kg 较上周持平 [6] - 130um的182-183.75mm N型硅片均价1.35元/片 较上周上涨3.8% 210mm N型硅片均价1.70元/片 较上周上涨3.0% [7] - 182-183.75mm N型电池片均价0.31元/W 210mm N型电池片价格0.30元/W 均较上周持平 9月国内电池片排产约59GW 环比上升2.3% [8] - 182*182-210mm TOPCon双玻组件价格0.69元/W 210mm N型HJT组件价格0.830元/W 182*182-210mm集中式BC组件价格0.76元/W 分布式BC组件价格0.76元/W 均较上周持平 BC组件较TOPCon溢价8.6%-13.4% [8] - 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20元/㎡ 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13.0元/㎡ 均较上周持平 [9]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爱旭股份、隆基绿能 供给侧方向:大全能源、福莱特 海外布局方向:博威合金、横店东磁 光储方向: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 电力市场化方向:朗新集团 国产替代方向:石英股份 [10] - 建议积极关注协鑫科技、通威股份、信义光能、TCL中环、新特能源、帝尔激光、福斯特、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迈为股份、晶盛机电、弘元绿能 [10] - 人形机器人相关标的建议关注优必选、中大力德、亿嘉和、麦迪科技、大业股份、德昌股份、禾川科技、均胜电子、速腾聚创、凯盛新材等 [10]
35股获券商推荐 东材科技目标价涨幅超50%|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1:57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东材科技获华泰金融控股(香港)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32.43元 较最新收盘价上涨51.97% 属于塑料行业 [1][3] - 赛力斯获华创证券强推评级 目标价204.57元 涨幅37.62% 属于乘用车行业 [1][3] - 格力电器获光大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54.10元 涨幅36.96% 属于白色家电行业 [1][3] 券商推荐覆盖情况 - 9月25日共有35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包括三元股份、皖维高新、一心堂等公司 [3] - 荣昌生物获华泰金融控股(香港)买入评级 目标价138.89元 涨幅28.01% [3] - 通威股份获华创证券推荐评级 目标价27.84元 涨幅26.72% [3] 评级调高情况 - 人福医药获首创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4] - 三环集团获华安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4] 首次覆盖情况 - 9月25日券商共给出10次首次覆盖 包括前沿生物获开源证券买入评级(化学制药行业) [6][7] - 洁特生物获信达证券买入评级(医疗器械行业) 博威合金获中原证券增持评级(金属新材料行业) [6][7] - 博通股份获民生证券谨慎推荐评级(软件开发行业) 雷赛智能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自动化设备行业) [6][7] - 福晶科技获华西证券买入评级(光学光电子行业) 仕佳光子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通信设备行业) [7] - 美的集团获首创证券买入评级(白色家电行业) 华锐精密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通用设备行业) [7] - 广合科技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元件行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