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发动机
icon
搜索文档
发动机:华秦科技、航发动力
2025-09-26 02:28
**航空发动机行业与相关公司关键要点总结** **一、 行业概况与趋势** *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在军工行业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重要性[2] * 行业收入从2014-2018年维持300多亿人民币 增至2019年开始逐步增加 到2024年达到800多亿人民币[3] * 行业利润从最初的十几亿增长到2023年的58亿 但2024年出现下滑[3] * 预计2025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新型号将逐步上量弥补主力型号下滑 维修和商用发动机市场发展将驱动行业在十五五期间焕发新生[1][6] **二、 核心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航发动力** * 2024年总收入478.8亿元 但四大核心工厂(沈阳黎明274亿、西安红旗厂160亿、贵阳黎阳51亿、湖南株洲南方工业77亿)收入总和约560亿元 存在约80亿内部抵消[4][16] * 2024年利润总额8.6亿元 同比下降明显 2025年上半年利润不到1亿[17] * 财务费用显著增加 从2022年的-0.18亿增至2023年的2.48亿 再到2024年的4.56亿 反映其在产业链中弱势地位[4][18] * 合同负债高企(2021年218亿) 预付款正逐步消化 库存问题预计2025年基本解决 产量将触底反弹[4][19] * **华秦科技(华勤科技)** * 作为特种隐身材料龙头 技术领先 多次获得国防科技发明一等奖[7] * 收入持续增长 从2018年不到5000万元增至2024年超过11亿元[12] * 利润存在波动 2023年利润3.35亿元 若还原收购上海瑞华胜费用1.88亿 实际利润为4.2亿元(同比增长近30%)[1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已达2024年全年水平 多数子公司有望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或大幅缩小亏损[1][13] * **中航重机** * 收入基本平稳 但营业成本增加(2024年增加约10亿) 并进行大幅一次性计提 导致净利润下降[1][5][8] **三、 核心观点与未来展望** * 行业当前利润下滑主因是竞争格局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 以及部分企业进行一次性审价计提[1][5] * 航发动力长期投资前景乐观 后市场维修和焕新服务将成为未来重要盈利增长点[4][20] * 华秦科技预计2026年将迎来显著变化 突破发展瓶颈 2026年预计保持30%以上增长率 利润从现有4亿提升至10亿左右[1][7][13] * 华秦科技市值有望从当前180亿提升至三五百亿级别[14] **四、 业务布局与战略举措** * 华秦科技通过成立和收购子公司积极进行业务布局和产品多样化 包括沈阳华勤(持股48% 承接黎明零部件加工)、南京华勤光生(持股55% 面向民用市场)、上海瑞华胜(持股51% 专注航空航天陶瓷复合材料)、安徽汉正(收购)[1][9][10][11] * 航发动力核心工厂布局包括沈阳黎明、西安红旗厂、贵阳黎阳、湖南株洲南方工业[15] * 航发科技在商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具独特优势 特别是在短舱和反推系统方面占据独家份额[15] **五、 其他重要内容** * 航发动力过去三年毛利率未随规模扩大而提升 可能与承担大量研发成本有关[17] * 华秦科技2024年研发支出增加及部分子公司亏损影响了当年利润[12]
地缘经济论 | 第九章 应对卡脖子:从重供给到供需并重
中金点睛· 2025-09-25 23:57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Abstract 地缘经济权力根植于各国之间经贸往来等互动关系,意味着如果先发国家将地缘经济权力运用于对后发国家卡脖子,则其获得的并不只有收益,也有原有 经贸合作关系遭受破坏所形成的损失。特别是当后发国家是大国时,先发国家卡脖子行为可能会对自身外需造成较大收缩压力,削弱其技术领先优势及地 缘经济权力。相较于后发小国,后发大国一方面在企业研发资源、银行资金规模等方面存在供给侧规模优势,能够通过"大企业+大银行+大政府"的追赶式 创新模式加速突破0到1的卡脖子约束;另一方面后发大国的需求侧规模优势,能够为本国追赶式创新产品提供充足需求支持,有助于加速1到10过程中的 技术迭代。在当前的地缘经济竞争形势下,民企积极参与能够进一步提升后发国家追赶式创新的质量。行业角度看:①半导体产业链供给侧的追赶式创新 模式初具成效,面对H20恢复供应,为避免重蹈熊猫EDA式覆辙,需通过政府(引导)采购等方式平衡供给与需求发力,助力国产芯片从有到强;②工业 软件领域,卡脖子风险主要集中于研发类软件,我国已基本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未来需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公共采购定价等方式扩大国内需求; ③商业航发目前仍 ...
与美国谈判仍陷入僵局之际,印度正考虑为本国战斗机配备赛峰集团生产的发动机
格隆汇· 2025-09-25 05:04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格隆汇9月25日|据市场消息,与美国谈判仍陷入僵局之际,印度正考虑为本国战斗机配备赛峰集团生 产的发动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全省政协2025年“9·21委员活动日”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24 00:27
9月22日,在全省政协2025年"9·21委员活动日"活动开展之际,省政协主席徐新荣带领部分住陕全 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在西安调研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 言献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实践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调研组先后来到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 院(西安)有限公司,参观企业展厅、实验室、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研发和人才培 养等情况,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建议。 徐新荣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 产业创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更好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 业体系。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省政 协要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积极宣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发 展相关指示和中央有关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相关政 ...
成立航空启动上市辅导 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要部件供应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1:39
9月22日,证监会网站披露,成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成立航空")在天津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辅 导机构为广发证券。 成立航空公众号显示,公司是国内一家专业化从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燃烧室及燃油喷射系统设计、 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产品配套军用、民用、在役、预研众多型号,与 多名院士及顶尖航空发动机专家领军人才开展合作。公司搭建了设计开发平台、工程制造平台、试验测 试平台三大技术平台,具备设计、制造关键设备及工装的能力,助力中国"两机"事业发展。 企查查显示,2024年成立航空完成最新一轮融资。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简称"国风投基金")所 属国风投(北京)智造转型升级基金领投成立航空超亿元融资。 国新基金公众号显示,成立航空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极少数专注于喷嘴制造工艺并具备两机燃烧室整 体生产能力的民营两机热端静止部件供应商。公司具备以验证设计开发、系统工程制造、试验调试检测 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力,成功研制批产了燃油喷射系统、燃烧室其他部件及单元体,现已成为国内航空发 动机、燃气轮机领域龙头客户的主要供应商。 成立航空表示,成立航空的初衷是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专业化从事发动机 ...
航亚科技(688510):深度报告:全球商发紧缺,扩品有望加速
国海证券· 2025-09-22 14: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9] 核心观点 - 全球航空发动机需求旺盛 波音和空客订单大幅增长 2025H1波音订单同比增长328% 空客订单同比增长59% [9] - LEAP发动机交付提速 2025Q2交付410台 同比+38% 环比+29% 预计2025年交付量增长15%-20% 2028年交付2500台 相比2024年增长78% [9] - 公司精锻叶片业务受益于发动机交付提速 在赛峰的压气机叶片长协份额不低于50% [9] - 公司切入海外航空发动机转动件结构件业务 LEAP系列环形机匣已完成2个件号工艺验证并交付 其余新型结构件2025年下半年进入研发阶段 [9]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4亿元、12.34亿元、16.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2.32亿元、3.45亿元 对应PE分别为42倍、28倍、19倍 [9] 全球航空需求分析 - 2024年全球旅客周转量9.3万亿RPKs 同比+11.0% 客座率达历史新高83.5% 预计2044年达到21.2万亿RPKs [9] - 全球商用飞机平均机龄创新高 未来20年现役飞机中近80%将被替换 [9] - 波音2025H1新增订单668架 同比+328% 交付280架 同比+60% 截至2025年6月底在手订单6590架 其中737max占比73.8% [88] - 空客2025H1新增订单494架 同比+59.4% 交付306架 同比-5.3% 目标2025年交付820架 截至2025年6月底在手订单8754架 其中A320占比82.1% [94] 航空发动机市场格局 - 全球民用发动机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CFM国际占57%份额 普惠占27% GE航空占8% 罗罗占8% [97] - CFM国际LEAP发动机累计交付近9900台 九年内飞行小时数突破7000万小时 [106] - GE航空2025H1交付商用发动机995台 同比+11.7% 其中LEAP发动机729台 同比+9.8% [120] - 罗罗2025H1交付商用发动机237台 同比+0.4% 大型商用发动机在手订单2056台 [132]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精锻叶片和结构件精加工核心技术 是国内少数具备以精锻技术实现压气机叶片规模量产并供货国际领先发动机厂商的企业 [9] - 五大类特种工艺取得NADCAP认证 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无损检测、表面强化、金属材料制造(锻造) [9] - 产品用于波音B737max、B777、B787、B777X及空客A320neo、A350等机型 [9] - 2018-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27.80%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44.35% 2024年营收7.03亿元 同比+29.39% 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40.27% [35] - 2024年航空产品营收6.46亿元 同比+33.35% 占总营收91.86% 毛利率38.13% 同比+2.51pct [44] 产能与客户拓展 - 在无锡和贵阳共建有两个厂区 控股子公司贵州航亚注册资本3亿元 公司控股70% 航发资产参股30% [59] - 客户覆盖中国航发、法国赛峰、英国罗罗、美国GE航空等国内外主流发动机厂商 [24] - 2025年上半年荣获赛峰集团年度唯一"最佳绩效供应商"奖项 [20] - 国际发动机零部件业务2024年收入3.67亿元 同比+36.04% 海外收入占比53.54% [3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4亿元、12.34亿元、16.82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29%、36%、36% [10]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2.32亿元、3.45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24%、48%、49% [10] - 预计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61元、0.90元、1.33元 ROE分别为13%、17%、22% [10] - 预计PE分别为41.86倍、28.32倍、19.05倍 PB分别为5.31倍、4.77倍、4.15倍 [10]
中国航发携多型新产品亮相长春 展示自主创新发展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09:04
"看,矢量喷口!"位于展台中央的三款"太行"发动机成环抱之势。展位工作人员介绍,"太行"发动机是 中国自主研制并大批量装备使用的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目前已走出一条系列化发展和能力提升的研 制路线,从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工作包线、隐身、功率提取、环境适应性、长航时、推力矢量等方 面完成技术升级,为提升飞机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参展,中国航发集中展示了从单装到体系自主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现场还专门设置了科普互动 区,通过"讲解+互动"介绍更多航空发动机知识。(完) 9月19日, 中国航发在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展出的AEF1200涡扇发动机。 高龙安 摄 中新网长春9月20日电 (高龙安 李彦国)大型运输机的中国国产动力、"太行"系列发动机、高空高速无人 机动力……正在举行的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首次参展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携多型新产品亮相,让航空迷近距离观看飞机"心脏"的全貌。 此次参展的F918涡扇发动机和60千瓦级混合动力系统,系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公开亮相。其中,前者是 2000公斤推力级的涡扇发动机,最大飞行高度可达2 ...
中国航发参加长春航空展,首次公开展示60千瓦级涡喷式混合动力系统
新浪财经· 2025-09-19 13:20
公司产品展示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首次参展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 [1] - 展示产品包括AEF1200发动机、"太行"系列发动机和高空高速无人机动力等多型明星产品 [1] - 首次公开展示60千瓦级涡喷式混合动力系统 最大功率达80千瓦 [1] 技术应用领域 - 混合动力系统主要用于增程式eVTOL供电吊舱 [1] - 适用于1吨级eVTOL主动力系统 [1]
航空迷的盛宴!多款新型“中国心”亮相长春航空展
央视新闻· 2025-09-19 11:3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参展产品 - 公司首次参展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 集中展示自主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1] 大型运输机发动机 - 展出大型运输机国产动力发动机实物 高度超过2米 为国家首款大涵道比双转子涡轮风扇发动机[1] - 该发动机配备全权限数字化控制系统和健康管理系统[1] 太行系列发动机 - 集中展示三款国产"太行"发动机[3] - 该系列为国家自主研制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已实现系列化发展和能力提升[5] - 在性能可靠性 安全性 隐身性和推力矢量方面完成技术升级 显著提升飞机作战能力与生存能力[5] 无人机发动机 - 展出适用于无人机的动力发动机[7] - F918发动机首次公开展示 推力达2000公斤级 飞行高度可达20公里 适用于高空高速察打一体无人机[8] - AEP50为5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 目前应用于翼龙二无人机[10] - 该发动机通过改型发展可适应不同客户全天候 多地域不同任务需求[10]
“十五五”怎么干?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长极轮廓显现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8:32
第二增长曲线培育方向 - 无人机机身制造纳入成飞集成十五五规划 目前处于探索培育期[2] - 航发控制将嵌入大飞机产业链 预计十五五中后期产生业绩影响 同时加强中高端通航动力和无人机动力的控制系统研制[2] - 振华科技瞄准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端民用领域 力争十五五末民用业务占比提升至30%[2] 新材料领域布局 - 海油发展扩大DPC催化剂和功能膜材料产能 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3] - 沈阳化工聚焦高端糊树脂及聚醚多元醇产品 服务于汽车座椅、医疗手套、高端革材等高增长行业市场[3] 数字化转型路径 - 招商公路在巩固收费公路主业同时 布局交通科技、智能交通、交通生态等产业链上下游业务[3] - 公司计划十五五期间推动数智化、绿色化发展 拓展路衍经济培育新利润增长点[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中材国际将重点推动业绩向上、结构向优、质效向好 全面融入中国建材集团产业布局[4] - 国有企业需做到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齐头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4] 能源与化工产业转型 - 中绿电将新型储能项目研发落地作为重点方向 提升绿电使用效率[4] - 湖北能源发展检修检测、新型储能技术、氢能制储运销等新兴业务[4] - 红四方开展农肥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研究 将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作为优先方向[5] 产业链整合与延伸 - 江南化工推动民爆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整合 开展产业链整合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5] - 中核科技向阀门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和运维服务领域延伸[5] - 振华科技向上游关键材料领域延伸 布局高性能电子浆料、高端钽粉、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