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胜宏科技(300476):AI 硬件系列之 5:AI PCB 全球领军,受益算力需求扩容与技术升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3 07:1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对应2026年PE 27.4倍 较可比公司平均35.3倍PE仍有29%上行空间 [6][7][90] 核心观点 - 公司为全球AI PCB领军企业 25Q1以18.95亿元AI/HPC产品销售收入取得全球份额第一 AI营收占比达44.3% [6][16][21] - 深度绑定英伟达、AMD、英特尔、特斯拉等头部科技企业 参与客户前端协同研发 技术领先市场2-3年 [6][16][71] - 受益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 预计2024-2029年AI/HPC PCB市场规模CAGR达20.1% 公司产能扩张与产品升级双轮驱动业绩增长 [6][45][4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H1营收90.31亿元(YoY+86%) 归母净利润21.43亿元(YoY+366.9%) 毛利率提升至36.2% [5][3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07/334/517亿元(YoY+93%/61%/55%) 归母净利润55/99/156亿元(YoY+378%/80%/57%) [5][6][7] - 2025-2027年毛利率预计38.7%/42.6%/42.6% ROE达38.2%/40.8%/39.0% [5][83] 技术与产品优势 - 已实现6阶24层HDI大规模量产 具备8阶28层HDI量产能力 研发10阶30层HDI 布线密度达40/40μm [6][74] - 掌握70层以上高多层量产技术 拥有100层以上技术储备 背钻精度达4±2mil 积极研发0-stub工艺 [6][74] - 采用M8/M9级低损耗材料 支持112Gbps/224Gbps传输速率 PTFE材料应用储备中 [6][53][78] 产能扩张计划 - 惠州基地新增50%HDI和30%高多层产能 厂房四项目已于2025年6月投产 [75] - 越南HDI项目规划年产能15万平米(产值16.5亿元) 泰国高多层项目规划年产能150万平米(产值19.5亿元) 均预计2026年投产 [76][77] - 2025年8月合计产能:6阶及以上HDI 60万平米/年 14层及以上高多层516万平米/年 [32] 行业趋势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全球AI/HPC PCB市场规模约60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150亿美元 CAGR 20.1% [6][46] - 14层以上高多层市场2024-2029年CAGR 21.8% 高阶HDI市场CAGR 20.3% [47] - 公司25Q1在AI/HPC PCB、高阶HDI、14层以上高多层三大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均位列全球第一 [21] 客户与合作 - 核心客户包括英伟达、AMD、英特尔、特斯拉、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全球科技巨头 [6][16] - 深度参与客户基板设计阶段 提前2-3年开展材料选型与可行性研究 建立长期信任合作关系 [71]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4.5亿元(YoY+29%) 技术人员达2195人 [71][73] - 正交背板、mSAP工艺、超低CTE材料等前沿技术持续突破 [6][78]
广和通(300638):上半年主业稳健,布局AI高景气方向驱动未来成长
天风证券· 2025-09-23 07:1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稳健,剔除锐凌无线出表影响后25H1营收同比增长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2] - 公司积极布局AI端侧及机器人等高景气方向,包括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具身智能机器人及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 [4] - 因毛利率承压调整盈利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5.4/6.9/8.5亿元,对应PE估值45/35/29倍 [5]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37.07亿元同比下滑9.02%,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滑34.66% [1] - 单Q2毛利率15.83%同比下降5.82个百分点,因智能模组存储成本上升影响 [3] - 剔除锐凌无线影响后,25H1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 [2] 业务布局 - AI玩具领域推出融合大模型的Cat.1模组解决方案 [4] - 机器人与全球头部厂商达成合作,涵盖具身智能机器人和多足机器人RTK视觉定位方案 [4] - 发布AI语音智能体FiboVista并应用于车联网场景 [4] - H股募集资金55%将投入端侧AI及机器人业务研发 [4] 盈利预测 - 调整后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5.4/6.9/8.5亿元(原预测5.8/7.3/8.8亿元) [5] - 对应25-27年营业收入预期83.28/100.43/120.83亿元 [5] - 25年预期每股收益0.71元 [5]
利尔化学(002258):部分产品价格回暖带动2025H1业绩同比改善
中银国际· 2025-09-23 07:0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利尔化学维持"买入"评级,原评级也为买入 [1] - 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部分产品价格回暖带动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改善,公司保持氯代吡啶类除草剂行业领先地位 [3][5] - 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筑牢公司未来成长性,看好公司在氯代吡啶类除草剂、草铵膦、精草铵膦领域的竞争力 [3]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6元、0.70元、0.87元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5.07亿元,同比增长35.36%;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191.21% [3] - 第二季度营收24.21亿元,同比增长24.87%,环比增长16.05%;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60.75% [3] - 公司拟发布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对应上半年分红比率59.17% [3]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18.53%,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 [8] 业务分析 - 农药原药业务收入同比增加62.67%至27.5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0.45个百分点至17.57% [8] - 农药制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49%至9.60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3.17个百分点至20.54% [8] - 上半年国际销售收入23.45亿元,同比增长69.43%;国内销售收入21.62亿元,同比增长11.12% [8] - 子公司江苏快达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提升5.72%、11.06%至5.13亿元、0.55亿元 [8] 费用结构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1.68%,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8] - 管理费用率4.16%,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 [8] - 研发费用率2.54%,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 [8] - 财务费用率0.68%,同比上升0.40个百分点,主要系汇兑收益减少 [8] 产能建设 - 公司在7地布局生产基地,为国内最大的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系列农药产品研发及生产基地 [8] - 控股子公司湖北利拓10000吨/年精草铵膦原药及配套工程项目、绿色高效低毒植保原药生产项目(一期)建设稳步推进 [8]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人民币12.14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1.7倍、17.4倍、14.0倍 [5] - 对应PB分别为1.2倍、1.2倍、1.1倍 [7] - EV/EBITDA分别为9.8倍、8.1倍、6.7倍 [7] - 总市值97.17亿元,发行股数800.44百万股 [2][3] 预测数据 - 预计2025-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81.02亿元、89.92亿元、99.13亿元,增长率10.8%、11.0%、10.2% [7]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8亿元、5.60亿元、6.95亿元,增长率108.1%、24.9%、24.1% [7] - 原先预测每股收益分别为0.42元、0.57元、0.80元,调整幅度33.3%、22.8%、8.7% [7]
天士力(600535):普佑克新适应症获批,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信达证券· 2025-09-23 07:04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普佑克新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适应症获批 有望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1][2][3] - 普佑克具备成熟的商业化体系 新适应症循证医学证据明确 有望快速贡献增量 [2][3] - 与阿替普酶相比 普佑克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出血风险 安全性优势显著 [2][4][5] - 公司坚定创新转型 研发管线储备丰富 存在价值重估机遇 [7][8] 产品与临床数据 - 普佑克是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重组人尿激酶原产品 已上市适应症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2] - III期临床试验PROST-2研究入组1,552例患者 主要疗效终点90天mRS 0或1分比例达72.0% 非劣于对照组阿替普酶的68.7% [2] - 三项研究共纳入3,661例患者 其中重组人尿激酶原组1,835例 充分证明普佑克有效性和安全性优势 [2] 市场空间与竞争格局 - 2021年全球脑卒中存量患者9,381.64万人 新发病例1,194.63万例 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比65.33% [4] - 2021年中国脑卒中存量患者2,633.54万人 新发病例409.05万例 其中缺血性脑卒中277.21万例 占比67.77% [4] - 2023年阿替普酶国内市场销售额达15.31亿元 [4] 研发管线进展 - 在研管线项目83项 其中创新药31项 [7] - PXT3003已提交新药注册申请 为全球首创治疗腓骨肌萎缩症1A型药物 [7] - B1962注射液正在开展实体瘤IIa期和结直肠癌IIb期临床试验 [7] - B1344注射液针对MASH 已完成美国Ia期临床试验 [7] - B2278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正在开展I期临床研究 [7] - 间充质基质细胞注射液2025年3月获批临床 适应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7] - 双靶点CAR-T细胞注射液2025年4月获批临床 适应症为复发胶质母细胞瘤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60亿元 93.24亿元 100.81亿元 [9][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6亿元 13.31亿元 14.84亿元 [9][10]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0元 0.89元 0.99元 [9][10] - 预计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9.62倍 17.63倍 15.82倍 [9][10]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维持在67.6%-67.9%水平 [9] - 预计2025-2027年ROE从9.4%提升至10.0% [9]
无锡振华(605319):加快新能源转型,业绩快速增长
财通证券· 2025-09-23 06:53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加快新能源转型和业绩快速增长预期 [2][7]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汽车冲焊和电镀专家 通过收购无锡开祥切入选择性精密电镀领域 形成冲焊业务与电镀业务双轮驱动格局 [7][1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 同比增长15.2% 归母净利润2.0亿元 同比增长27.2% 毛利率提升至29.0% 净利率提升至15.6% [7][22] - 新能源客户拓展成效显著 2024年来自特斯拉中国 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的收入占比分别达12.55% 10.42%和9.57% 合计贡献收入占比33% [26][29][31] - 发行5.2亿元可转债强化对小米汽车配套能力 廊坊振华全京申汽车零部件项目达产后将具备年产5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7][35] - 电镀业务毛利率稳定在80%左右 净利率高达60% 并获取上汽英飞凌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产品定点 开拓镀镍镀银第二增长曲线 [7][20][49][53] 业务分析 冲焊业务 - 冲压零部件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54亿元 同比增长41% 毛利率提升至20.27% [32][34] - 配套小米汽车的子公司廊坊全京申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2亿元 净利润2352万元 净利率达9.3% [32] - 分拼业务2024年受上汽销量下滑影响毛利率下降20个百分点 但随着2025年上汽集团销量复苏(1-8月销量275万辆同比增长18%) 盈利有望修复 [37][39][41] 电镀业务 - 子公司无锡开祥是联合电子在精密镀铬工艺领域国内唯一合格供应商 市场份额超过50% [45][48] - 2023年并表以来业绩稳中有增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微降主要由于毛利率同比微降 [51] - 已获取上汽英飞凌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产品定点 拟投资1.05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功率半导体组件项目 [5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8/36.6/40.9亿元 增速分别为21.8%/18.9%/11.6% [6][5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6/5.86/6.69亿元 增速分别为31.3%/18.2%/14.1% [6][7]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98/2.35/2.68元 对应PE分别为17.8/15.0/13.2倍 [6][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7.1%/27.1%/27.7% 其中电镀业务毛利率预计分别为62%/56%/53% [59][60] 相对估值 - 可比公司瑞鹄模具 博俊科技 多利科技2025-2027年PE平均值分别为16.7x/13.4x/11.2x 公司估值与可比公司相当或更佳 [62][63]
胜宏科技(300476):AIPCB全球领军,受益算力需求扩容与技术升级(AI硬件系列之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3 06:4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胜宏科技并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对应2026年PE为27.4倍 较可比公司平均35.3倍仍有29%上行空间 [1][7][95] 核心观点 - 胜宏科技是全球AI PCB领军企业 25Q1以18.95亿元AI/HPC产品销售收入取得全球份额第一 AI营收占比达44.3% [6][19][23] - AI算力需求驱动PCB市场扩容 全球AI/HPC PCB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60亿美元增至2029年150亿美元 CAGR达20.1% [6][44][45] - 公司技术领先市场2-3年 已实现6阶24层HDI量产 具备8阶28层HDI量产能力 正在研发10阶30层HDI 并拥有70层以上高多层量产能力 [6][76][77] - 产能扩张加速 惠州、泰国、越南新产能在2025-2027年陆续开出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07/334/517亿元 同比+93%/61%/55% [8][83][9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90.31亿元 同比增长86% 归母净利润21.43亿元 同比增长366.9% [5][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5/99/156亿元 同比+378%/80%/57% 毛利率从2024年22.7%提升至2025年38.7% [5][6][8] - 25Q2毛利率达38.83% 环比提升5.45个百分点 净利率25.91% 环比提升4.56个百分点 [6][36][37] 技术优势 - PCB技术向"高频高速-高多层-高阶HDI"方向演进 采用M8/M9级低损耗材料支持112Gbps和224Gbps传输速率 [6][52][77] - 正交背板、M9/PTFE材料应用、mSAP工艺积极储备中 高精度背钻技术达4±2mil精度 [6][76][81] - 深度参与英伟达、AMD等核心客户协同研发 提前2-3年进行材料选型与前端设计 [6][73][74] 产能布局 - 海内外6大产能基地 合计年产能:6阶及以上HDI为60万平方米/年 14层及以上高多层PCB为516万平方米/年 [31][32] - 越南HDI项目规划年产值16.5亿元 预计2026年投产 泰国高多层项目规划年产值19.5亿元 预计2026年投产 [79][80][82] - 惠州厂房四项目已于25年6月中旬投产 预计新扩50%HDI和30%高多层产能 [78][83] 市场地位 - AI/HPC领域高阶HDI 25Q1收入13.37亿元排名全球第一 AI/HPC领域14层及以上PCB 25Q1排名全球第一 [23][24][25] - 位列全球PCB厂商第6名 内资PCB企业第3名 客户包括英伟达、AMD、英特尔、特斯拉、微软等科技巨头 [19][22][23] 增长驱动 - 北美云厂及主权AI大规模资本投入推动AI服务器、数据中心交换机等基础设施升级 [6][43]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HDI收入25Q1达16.52亿元 其中6阶及以上HDI占76.5% 高多层收入25Q1达18.35亿元 [66][67] - 经营规模提升带动费用率摊薄 预计2025-2027年运营费用率分别为7.8%/7.6%/7.4% [9][86]
紫光股份(000938):算力×联接布局领先,AI带动ICT设备需求景气
天风证券· 2025-09-23 06:4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4.25亿元 同比增长24.96% [1][2] - 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 同比增长4.0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1.18亿元 同比增长25.10% [1] - 单Q2营业收入266.35亿元 同比增长27.17% [2] - 单Q2归母净利润6.92亿元 同比增长18.01% [2] - 上半年毛利率15.24% 同比下降3.79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净利率2.71% 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 [3] - 单Q2毛利率14.90% 同比下降3.38个百分点 [3] - 单Q2净利率3.35% 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表现 - IC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务收入360.42亿元 同比增长37.80% [2] - ICT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76.00% [2] - 控股子公司新华三营业收入364.04亿元 同比增长37.75% [2] - 新华三净利润18.51亿元 [2] - 新华三国内政企业务收入310.35亿元 同比增长53.55% [2] - 新华三国际业务收入19.19亿元 同比增长60.25% [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聚焦"AI for ALL"战略 重点发展AIGC应用、高效多元算力供给、高品质网络联接 [4] - 推出UniPoDS80000超节点 64卡单机柜较8台8卡服务器训练效率提升25% 推理效率提升63% [4] - 推出高密液冷整机柜方案 单柜支持64张高性能AI加速卡或千核级CPU部署 [4] - 发布基于DDC架构的新一代无损网络解决方案 [4] - 推出基于国产关键芯片的800G国芯智算交换机 [4] - 400G和800G交换机产品收入均取得较快增长 [4] 财务预测 - 调整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9.2亿元(原预测28.8亿元) [5] - 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原预测34.3亿元) [5] - 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32.8亿元 [5] - 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45/34/27倍 [5]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60.69/1109.45/1270.02亿元 [5][13]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1.57%/15.48%/14.47% [5][1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2.15%/33.73%/27.77% [5][13]
金沃股份(300984):轴承套圈龙头企业,绝缘轴套+丝杠业务助力新增长
天风证券· 2025-09-23 06:43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金沃股份"增持"评级,目标价格未披露 [6] 核心观点 - 金沃股份作为轴承套圈龙头企业,绝缘轴套和行星滚柱丝杠新业务有望驱动未来增长 [1][3] - 公司是世界五大轴承公司(舍弗勒、斯凯孚等)的重要供应商,客户关系稳定且技术优势明显 [1][14] - 财务表现方面,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98%至11.4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0.69%至0.26亿元;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4%至0.25亿元,盈利能力呈现修复趋势 [1][27] - 绝缘轴承套圈产品处于测试验证阶段,瞄准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等领域的进口替代机会 [2][58] - 行星滚柱丝杠业务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高度相关,预计2030年全球需求量达7000万台,公司加工工艺与现有轴承套圈业务有60%-70%重合度,技术复用性强 [3][81] - 公司计划2025年建成一条年产50万套丝杠对应的生产线,产能建设正按计划推进 [3][8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1.46亿元(+15.98%),归母净利润0.26亿元(-30.69%);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25亿元(+94%) [1][27] - 毛利率2024年为13.21%(+0.28pcts),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14.93% [1][29] - 2024年管理费用率4.28%(+0.59pcts),主要因职工薪酬及折旧摊销增加 [1][29]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49/16.89/21.78亿元,归母净利润0.75/1.20/1.81亿元 [3][87] 业务结构 - 轴承套圈是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95.5%,产品包括球类、滚针类和滚子类套圈 [1][17] - 2025年上半年轴承套圈收入占比95.7%,毛利率14.29% [19][20] - 国内外市场并重,2024年国内收入7.01亿元(占比61.14%),海外毛利率持续高于国内 [21][22] 行业与竞争 - 全球轴承市场规模2023年1340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2600亿美元(CAGR 8.5%) [35][37] - 轴承套圈占轴承成本约35%,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385亿美元,2030年预计746亿美元 [52][56] - 竞争格局分散,国内竞争对手包括五洲新春(2024年轴承业务收入17.92亿元)、海宁上通等 [2][57] - 高端市场由八大国际轴承巨头主导,2022年CR8约75% [42][46] 新产品与技术布局 - 绝缘轴承套圈:旨在解决变频电机电腐蚀问题,第一条年产200万件生产线预计2025Q3建成 [58][85] - 行星滚柱丝杠:适用于高负载、高精度场景,技术壁垒包括丝杠精度、热处理和加工工艺 [77][79] - 公司已通过头部厂商切入丝杠赛道,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3][81] 盈利预测假设 - 轴承套圈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12.91/16.14/20.66亿元,毛利率15%/16%/18% [85][88] - 其他业务(含丝杠):预计2025-2027年收入0.57/0.74/1.12亿元,毛利率25%/28%/30% [86][88]
北京人力(600861):收入稳健增长,业绩承诺稳步推进
首创证券· 2025-09-23 05:51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6.9亿元 同比增长3.8% 归母净利润8.1亿元 同比增长87.4% 扣非归母净利润3亿元 同比增长6.9% [5] - 业务外包及人事管理服务业务稳健增长 25H1业务外包收入189.8亿元 同比增长4.7% 人事管理服务收入4.9亿元 同比增长4.2% 薪酬福利服务收入5.7亿元 同比增长5.1% 招聘及灵活用工服务收入23.1亿元 同比下降1.9% [5] - 毛利率微降至5.3%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其中业务外包毛利率2.9% 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人事管理服务毛利率75.6% 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薪酬福利服务毛利率14.7% 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招聘及灵活用工服务毛利率2.3% 基本持平 [5] - 非经常性损益5.18亿元 主要包括转让北京城乡黄寺商厦股权收益3.58亿元及政府补助5.18亿元 [5] - 置入资产北京外企实现归母净利润5.62亿元 业绩承诺实现率84.9% 归母扣非净利润3.12亿元 业绩承诺实现率49.5% [5] - 社保新规推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自2025年9月1日起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无效 行业规范化发展有望带动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 [5] - 公司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战略方向 加大客户拓展和维护力度 以数字化提升经营效率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456.01亿元 同比增长6.0% 2026年营收507.00亿元 同比增长11.2% 2027年营收563.32亿元 同比增长11.1%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 同比增长37.5% 2026年归母净利润10.18亿元 同比下降6.4% 2027年归母净利润11.37亿元 同比增长11.7% [3] - 预计2025年EPS 1.92元 2026年EPS 1.80元 2027年EPS 2.01元 [3] - 预计2025年PE 10倍 2026年PE 11倍 2027年PE 10倍 [3] - 预计2025年毛利率5.8% 2026年毛利率6.0% 2027年毛利率6.1% [6] - 预计2025年净利率3.1% 2026年净利率2.6% 2027年净利率2.6% [6] - 预计2025年ROE 12.7% 2026年ROE 10.9% 2027年ROE 11.1% [6] 公司基本数据 - 最新收盘价19.28元 一年内最高价22.55元 最低价12.73元 [1] - 当前市盈率9.32倍 市净率1.57倍 [1] - 总股本5.66亿股 总市值109.15亿元 [1]
福赛科技(301529):深耕汽车内饰,布局机器人轻量化第二曲线
长江证券· 2025-09-23 05:1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2.2亿元、2.7亿元 对应PE分别为50.3X、35.0X、27.6X [10][12] 核心观点 - 深耕汽车内饰功能件与装饰件领域 形成"功能件为主、装饰件为重要增长方向"的业务格局 核心产品包括空调出风口系统、杯托、储物盒、车门内开把手等 [7][20] - 坚持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智能化、电动化、集成化升级 形成电动智能出风口、软包覆储物盒、应急拉手电动化等高附加值产品 并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 [4][8] -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 2024年境外营收达3.1亿元 毛利率高于国内 墨西哥工厂产能利用率达85% [7][32] - 前瞻布局机器人轻量化第二成长曲线 凭借注塑工艺技术、模具开发等积累 在PEEK等工程塑料轻量化领域具备潜在优势 [9][54] 公司概况与业务格局 - 芜湖福赛科技成立于2006年 总部位于安徽芜湖 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内饰功能件与装饰件供应商 [7][20] - 具备从设计、模具开发到表面涂装与装配的完整制造能力 产品涵盖出风口、杯托、拉手、储物盒等 [7][20] - 业务分为运动功能件、表面装饰件、结构件和嵌件四大类 其中功能件是核心收入来源 装饰件快速放量 [27][3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18年3.5亿元增长至2024年13.3亿元 复合增速约24.8%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2亿元 同比增长35.4% [7][29] - 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0.1亿元增长至2024年1.0亿元 复合增速约42.8% 2025年上半年实现0.6亿元 同比增长36.4% [7][29] - 境外业务快速发展 2024年营收3.1亿元 毛利率维持在24%-33%之间 明显优于国内毛利率下滑趋势 [32] - 华东市场成为国内核心增长极 2022年华东营收达2.3亿元 占比提升明显 [34] 研发创新与产品升级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18-2024年研发费用从0.2亿元提升至0.6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8.1% [42] - 产品升级路线清晰 出风口形成手动-手自一体-无感-隐藏式-电动智能出风口的完整演进路线 [44] - 掌握BUSBAR激光焊接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 进入电控及电气系统领域 [8][44] 全球化布局 - 国内建立芜湖、大连、重庆、天津、武汉、佛山六大生产基地 覆盖主要汽车产业集群 [8][52] - 海外布局墨西哥和日本 墨西哥工厂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85% 营收3.2亿元 计划2025年投产第三工厂 [8][52] - 销售网络覆盖东亚、欧洲和北美 客户包括比亚迪、长城、吉利、特斯拉、日产、马瑞利、日立astemo等 [8][52] - 海外零部件市场空间约为国内的3.3倍 海外零部件平均单车价值约5645美元 为国内的1.7倍 [48] 机器人轻量化布局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需求明确 "以塑代钢"趋势加速 PEEK等工程塑料应用有望提速 [54][57] - PEEK材料具备轻量化、自润滑、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势 但生产成本高 加工难度大 [60][64] - 公司在模具制造、特种材料注塑工艺、自动化生产等领域积累深厚 具备快速响应定制化生产能力 [86][90] - 目前处于早期技术探索和资源储备阶段 在技术、研发、客户关系、全球化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