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跟踪系列之十二:北上活跃度回升,整体继续净卖出
国金证券· 2025-09-22 12:55
宏观流动性: 上周美元指数有所回升,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有所加深。10Y 美债名义/实际利率均回升,通胀预期同样回升。离岸 美元流动性有所宽松,国内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平衡,期限利差(10Y-1Y)走阔。 交易热度、波动与流动性: 市场交易热度有所回升,主要指数波动率同样回升。行业上,汽车、消费者服务、房地产、机械、电子、纺服等板块 交易热度在 80%分位数以上,通信板块的波动率处于 80%历史分位数以上。 电子、医药、通信、有色、汽车等板块调研热度居前,钢铁、电力及公用事业、机械、轻工、建材、房地产等板块的 调研热度环比仍在上升。 分析师预测: 全 A 的 25/26 年净利润预测同时被继续下调。行业上,非银、化工、煤炭、商贸零售、钢铁、农林牧渔等板块 25/26 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指数上,上证 50 的 25/26 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中证 500、沪深 300 则均被下调,创业板 指的 25/26 年净利润预测分别被下调/上调。风格上,大盘价值的 25/26 年的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中盘成长、中盘/ 小盘价值的 25/26 年的净利润预测均被下调,大盘/小盘成长的 25/26 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被下调 ...
一次共识强烈的降息:投资要点:
华福证券· 2025-09-22 12:48
策 略 研 究 华福证券 策略定期研究 2025 年 9 月 22 日 一次共识强烈的降息 投资要点: 本周(9/15-9-19)市场震荡整理,全 A 收跌-0.18%。从指数情况看, 创业板指、科创 50、深证成指领涨,微盘股、上证 50 领跌。从风格情况 看,先进制造、科技领涨,医药医疗、金融地产领跌。本周 31 个申万行业 涨少跌多,煤炭、电力设备、电子领涨,非银金融、有色金属、银行领跌。 策 略 定 期 报 告 市场观察:股债收益差下降,行业轮动强度下降。(1)市场估值:收 益差下降至 0.5%,小于+1 标准差。估值分化系数有所上升。(2)市场情 绪:市场情绪回升,行业轮动强度下降。本周市场大盘风格占优,微盘股 指数跑输市场,主题热度主要聚集在光刻机、光模块(CPO)、半导体设备。 (3)市场结构:市场量能环比上升,电子、煤炭、房地产多头个股占比居 前,有色金属、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内部或存在α机会。(4)市场资金: 本周陆股通周内日平均成交金额较上周上升 120 亿元,本周陆股通周内日 平均成交笔数较上周上升 36 万笔。本周陆股通成交额排名前三的标的为中 际旭创、宁德时代、工业富联,近 5 日涨幅 ...
ESG策略周度报告:本周ESG策略有所回撤-20250922
银河证券· 2025-09-22 12:22
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截至2025年9月19日当周),两种主要的ESG投资策略均出现回撤,表现弱于基准指数沪深300 [1][4][8] - ESG筛选策略(沪深300)本周下跌1.61%,超额收益为-1.16% [1][4] - ESG舆情整合策略(沪深300)本周下跌2.03%,超额收益为-1.58% [1][8] ESG策略近一周表现 ESG筛选策略(沪深300) - 策略基于马科维兹资产组合理论,结合ESG提供的增量风险信息构建 [1][4] - 本周表现:下跌1.61%,同期基准沪深300指数下跌0.44%,超额收益为-1.16% [1][4] - 最近一个月表现:总回报为-2%,相对总回报为-7%,最大涨幅1%,最大跌幅-4%,夏普比例为-2.74 [1][4] ESG舆情整合策略(沪深300) - 策略同样基于马科维兹资产组合理论,并整合ESG舆情提供的增量风险信息 [1][8] - 本周表现:下跌2.03%,同期基准沪深300指数下跌0.44%,超额收益为-1.58% [1][8] - 最近一个月表现:总回报为-3%,相对总回报为-8%,最大涨幅2%,最大跌幅-4%,夏普比例为-2.69 [1][8] 附录:指标说明 - 报告附录部分提供了用于评估策略表现的关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包括年化收益、Alpha、Beta、夏普比率、特雷诺比率、信息比率等 [12][13] - 这些指标用于全面衡量策略的收益率、风险调整后收益以及与基准的相关性 [12][13]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915-20250919)-20250922
源达信息· 2025-09-22 12:02
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于机构调研热度、股东增持及公司回购活动 识别出调研热度高且业绩增长显著的公司 以及增持和回购比例较大的投资机会[2][13][33] 机构调研热门公司梳理 - 近30天机构调研家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迈瑞医疗(397家)、汇川技术(393家)、水晶光电(331家)、晶盛机电(326家)和联影医疗(306家)等[13][15] - 近5天机构调研家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杰普特(86家)、甘李药业(84家)、石基信息(80家)、广日股份(74家)和能辉科技(63家)等[14] - 近30天机构调研家数前二十的公司中有18家评级机构家数大于或等于10家[13] - 澜起科技、德赛西威和汇川技术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相较2024年实现较大增长[13][16] 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情况 本周增持情况 - 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 共3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增持公告 包括司尔特、齐鲁银行和五洲交通[3][20] - 五洲交通拟增持金额上下限均值占公告日市值比例达1.75%[21] 年初至今增持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9月19日 共有271家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增持公告 其中83家评级机构家数大于等于10家[5][22] - 评级机构大于10家且拟增持比例大于1%的公司共22家[5][22] - 按拟增持比例排序 建议关注仙鹤股份(2.87%)、湖北宜化(2.27%)和新集能源(2.22%)等[22][23] A股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本周回购情况 - 2025年9月15日至9月19日 共有69家公司发布回购公告 其中25家评级机构家数大于等于10家[4][27] - 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大于1%的有5家 包括健盛集团(6.36%)、华发股份(3.06%)、九号公司-WD(1.96%)、温氏股份(1.23%)和嘉益股份(1.15%)[27][29] 年初至今回购情况 - 2025年1月1日至9月19日 共有1,739家公司发布回购公告 其中420家评级机构家数大于等于10家[6][28] - 回购比例大于1%的有107家 其中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有承德露露(3.76%)、柳工(2.31%)、山推股份(1.61%)、华明装备(1.21%)、健盛集团(6.36%)和若羽臣[28][32] 投资建议 - 机构调研方面建议关注澜起科技、德赛西威和汇川技术[33] - 股东增持方面建议关注仙鹤股份、湖北宜化和新集能源[33] - 公司回购方面建议关注回购比例大于1%的上市公司 特别是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的承德露露、柳工、山推股份、华明装备、健盛集团和若羽臣[33]
牛市观测:Q2回调时加仓算力的基金,现在减仓了吗?
天风证券· 2025-09-22 11:42
核心观点 - 报告通过分析Q2期间加仓海外算力链的主动权益基金样本 研究其在9月的调仓行为 发现大部分基金并未减仓海外算力 仅少部分产品出现调仓迹象 且当前资金面影响有限 [2][3][28] 研究方法与样本构建 - 筛选25Q2对海外算力链龙头持仓比例大于40%且较25Q1增配超20%的21只主动权益基金作为重仓样本池 另设持仓比例20%-40%且增配超20%的50只基金作为加仓样本池 [8][9][28] - 编制海外算力指数 由18只市值200亿以上的龙头股构成 该指数从5月底至9月1日涨幅达187% 9月1日后出现最大回撤14.3% 但截至9月17日仍录得3%涨幅 [8] 基金行为分析 - 6-8月重仓样本基金的理论与实际回报拟合度较高 呈现强正相关性 但9月约1/3产品出现实际回报显著高于理论回报的偏离 集中在持仓比例超60%的个别基金 表明存在调仓行为 [3][16] - 通过对比海外算力指数与大盘反向波动的交易日(如9月8日、9月15日) 发现大部分基金实际回报未显著偏离理论值 进一步验证多数产品未减仓 [22][23][25] 资金面影响评估 - 截至9月18日 重仓样本(21只基金)对海外算力龙头合计持仓金额79.31亿元 加仓样本(50只基金)合计持仓114.48亿元 两者合计占指数成分股流通市值不足1% 调仓行为对市场影响有限 [28] 市场波动性观察 - 8月25日后 重仓样本基金的日度回报波动率上升 与海外算力指数成分股涨跌幅标准差同步走高 表明市场分歧加剧 [3][11] - 9月基金池产品与海外算力指数的走势一致性进一步上升 但波动率显著增加 反映内部分歧扩大 [3][11]
港股2025H1业绩综述:盈利维持正增,新旧经济分化
平安证券· 2025-09-22 11:16
核心观点 - 2025H1港股主要指数营收增速回升但归母净利润增速回落 恒生科技业绩维持领先 实体企业业绩仍具韧性[3][6] - 行业表现显著分化 AI 创新药 原材料维持高景气 地产 能源及部分周期行业承压[3][12] - 2025H2港股盈利增速有望回升 多数行业盈利料将边际改善 医疗保健 资讯科技 原材料业继续领跑[3][23] - 配置建议聚焦三条主线:高景气科技产业 政策受益的新消费板块 业绩稳健的红利防御资产[3][25]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H1恒生综指营收同比增1.98% 较2024H2提升3.05个百分点 恒生科技营收增15.98% 领先其他指数[6] - 归母净利润方面 恒生综指增3.88% 但较2024H2回落16.23个百分点 恒生科技增29.58% 仍保持显著优势[6] - 恒生综指ROE(TTM)为7.9% 较2024H2回落0.5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和杠杆水平各提升0.1个百分点 总资产周转率下降1个百分点[8] - 资本开支规模同比收缩8% 但头部企业如比亚迪 快手 联想 中国神华 宁德时代 中芯国际等扩产意愿强劲[10] 行业比较分析 - 资讯科技业盈利增31.5% 硬件端资讯科技器材行业增63.6% 半导体行业增22.1% 软件端应用软件和游戏软件表现亮眼[14][15] - 医疗保健业盈利增51.7%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增57.5% 恒瑞医药获默沙东2亿美元及IDEAYA 7500万美元许可首付款 护肤与化妆品细分行业盈利增33.8%[16] - 消费板块内部分化 非必需性消费盈利增22% 但汽车行业盈利转负 专业零售受“外卖大战”影响盈利增23.6% 较2024H2大幅回落68.3个百分点 媒体及娱乐行业受益AI+驱动盈利增70.7% 必需性消费盈利增18.6% 非酒精饮料细分行业增75.4%[17] - 金融业盈利增1.4% 银行板块拖累明显 证券及经纪板块在活跃资本市场背景下盈利增74.7% 地产建筑业盈利降26.9% 但降幅收窄[19] - 原材料业受益有色金属价格上行盈利增51.2% 能源业受油气价格下行影响盈利降16.2% 工业盈利增13.2% 电子零件行业表现突出增79.6%[21] 业绩展望 - 彭博一致预测显示2025年恒生综指盈利增速为5.5% 恒生科技为17.6% 虽较H1回落12个百分点但仍保持领先[23] - 医疗保健 原材料 资讯科技业全年盈利增速预测分别为49.1% 49.9% 29.4% 较H1小幅回落但维持高景气[23] - 必需性消费 电讯 公用事业 金融等多数行业盈利情况有望改善 地产建筑 能源业盈利降幅料将收窄[23] 配置建议 - 建议关注景气度高位运行的科技产业 包括AI科技板块 生物医药等领域[3][25] - 关注受益政策利好的新消费 服务类消费板块[3][25] - 布局业绩稳健的红利防御性资产 包括高分红金融板块和高景气原材料板块[3][25] - 港股估值相对全球仍具优势 南向资金大幅流入及海外流动性宽裕有望推动估值持续修复[25]
A股四季度策略展望:慢牛进行时
华金证券· 2025-09-22 11:11
核心观点 - 四季度A股可能延续震荡偏强的慢牛趋势 但波动可能加大 [3][4] - 四季度市场主线为盈利结构性回升和信用继续修复 科技成长仍是配置主线 核心资产和周期也有配置机会 [3][5] - 四季度宏观环境呈现出口韧性 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维持增速 消费低位回升 美联储大概率继续降息 [3][16][19][21][24][27] 回顾与展望 - 三季度A股呈现牛市行情 上证综指接近4000点 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涨幅均超过30% [10] - 三季度科技成长板块领涨 通信 电子 有色金属 化工 传媒 计算机 机械等板块表现较强 [10][14] - 四季度A股可能延续慢牛趋势 但波动加剧 盈利筑顶周期可能拉长 处于结构性回升中 [14] 四季度宏观环境 - 出口仍维持一定韧性 8月关税延期后海外订单可能逐步修复 对东盟 欧盟及新兴经济体出口上升形成支撑 船舶 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较高 [16][18] - 基建投资增速可能维持高位 专项债发行提速与项目落地加速支撑实物工作量释放 地产投资仍偏弱 销售低迷与土地市场疲软持续压制投资意愿 [19][20] - 制造业投资可能继续结构性改善 8月制造业PMI呈现结构性回升 大型企业及高技术制造业景气持续较高 基础原材料行业PMI持续小幅回升 [21][22] - 消费增速可能低位季节性回升 四中全会后反内卷和提振消费政策可能加速 "金九银十"和年底消费旺季来临 服务消费和家电 家具等商品消费有望维持较高增长 [24][25] - 美联储四季度大概率继续降息 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仅为2.2万人 失业率上升至4.3% 时薪同比增速下滑至3.7% 通胀压力短期未完全显现 [27][28] 市场主线与盈利结构 - 中国经济转型导致A股盈利结构性回升趋势明显 反内卷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导致工业企业盈利结构转变 科技类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具备前瞻属性 [32] - 四季度盈利可能结构性回升 财政政策季节性发力对盈利有提振 反内卷政策实施可能使PPI回升 [36][37] - 信用可能继续修复 估值可能维持偏高水平 中长贷增速底部回升 企业中长贷与基建投资相关性较强 居民中长贷与房贷相关性较强 [40][41] - 历史上科技盈利和信用周期底部回升期间上证表现偏强 4段中上证综指上涨3次 平均上涨9.5% 持续约376个交易日 [47] - 盈利结构性回升 信用回升时大盘和中小盘成长相对占优 产业趋势上行和政策导向的行业表现相对占优 [54][57] 四季度市场趋势 - 盈利继续维持低位修复态势 预计2025Q3 Q4全A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70% 2.2% 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43% [65][67] - 外资 融资 新发基金等可能继续流入 四季度外资可能继续流入A股 融资余额创历史新高 新发基金规模可能达到单月500-1000亿 [68][69] - IPO规模可能低位回升至单月300-400亿 减持规模可能上升至单月净减持100-200亿 可转债发行可能加速至单月150-200亿 [73] - 股市估值已中性偏高 上证综指PE为16.6倍 历史分位数约69% 创业板指PE为44倍 历史分位数仅43% [74][79] - 政策端依然偏积极 可能继续支撑风险偏好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 科技创新 扩大内需 民营中小企业政策扶持 民生保障等措施可能加码 [80][83] 行业配置建议 - 四季度风格偏均衡 大盘和小微盘占优 复盘近10年四季度消费和成长风格表现相对占优 微盘和超大盘超额收益排名靠前 [90][92] - 科技成长仍是配置主线 TMT指数有超额收益需具备产业催化 政策支持 流动性宽松 经济和盈利偏弱等条件 四季度这些条件大概率满足 [96][97] - 科技子行业轮动主要受产业趋势和政策驱动 人形机器人 DeepSeek-R2等产业催化可能推动计算机 机械 传媒等行业表现相对占优 [108][109] - 核心资产也是重要配置方向 美联储降息期间外资多流入A股 外资重仓行业集中在电新 食饮 医药等板块 [111][112] - 四季度建议关注TMT 机械 电新 医药 军工 有色金属 化工 非银金融等行业 [5]
基金市场周报:煤炭板块表现较优QDII基金平均收益相对领先-20250922
上海证券· 2025-09-22 11:06
证券投资基金研究报告/基金周报 煤炭板块表现较优 QDII 基金平均收益相对领先 ——基金市场周报(2025.9.15-2025.9.19) 报告日期:2025年09月22日 本期(2025.9.15-2025.9.19)上证指数下跌 1.30%,深证成指上涨 1.14%。申万一级行业跌多涨少,其中煤炭和电力设备行业表现较好。 海外权益市场重要指数涨多跌少,国际黄金价格上涨。本期各类型基金 多上涨。主动投资股票基金较上期上涨 0.66%,主动投资混合基金上涨 0.82%,主动投资债券基金较上期持平;QDII 基金较上期上涨 1.37%。 图 1、基金指数近一年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起止时间:2024 年 9 月 20 日——2025 年 9 月 19 日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数据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 注:主动投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及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采用中国开放式主动管理基 金系列指数收益率;其他类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采用样本基金收益率算术平均值 分析师:徐一帆 执业证书编号:S0870525060003 电话:021-5368654 ...
“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9月W3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硬件设备
长江证券· 2025-09-22 10:44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5日至18日南向资金净流入550.84亿港元 重点配置可选消费零售、非银金融、医药生物、汽车与零配件及有色金属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451.03亿港元[2][5] - 同期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294.95亿港元 但逆势加仓硬件设备、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耐用消费品及传媒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204.27亿港元[6][38] - 2025年1月20日至9月18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142.09亿港元 长期偏好可选消费零售、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和汽车与零配件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6245.99亿港元[7] - 同期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003.69亿港元 但持续增持汽车与零配件、软件服务、硬件设备、日常消费零售及传媒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5751.8亿港元[8][58]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9月5日至19日港股市场上涨 恒生指数涨幅0.59% 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5.09%[5] - 港股上涨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1)美联储9月降息25bp释放流动性;2)互联网企业与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5] - 香港工业板块期间领涨港股市场 涨幅显著高于金融、公用事业等传统板块[29][30] 南向资金行业配置(短期:9月5-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可选消费零售(259.66亿港元)、非银金融(91.69亿港元)、医药生物(40.14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37.55亿港元)、有色金属(21.99亿港元)[2][5] - 净流出前五行业:耐用消费品(-17.36亿港元)、硬件设备(-12.55亿港元)、电信服务(-11.89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6.54亿港元)、国防军工(-5.88亿港元)[31] - 港股通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半导体、可选消费零售、环保Ⅱ、煤炭Ⅱ、电气设备[31] 外资机构行业配置(短期:9月5-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硬件设备(83.73亿港元)、消费者服务(48.63亿港元)、食品饮料(33.16亿港元)、耐用消费品(19.75亿港元)、传媒(19亿港元)[6][38] - 净流出前五行业:可选消费零售(-323.72亿港元)、非银金融(-111.32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47.48亿港元)、医药生物(-27.16亿港元)、纺织服装Ⅱ(-15.03亿港元)[38] - 外资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传媒、化工、家庭用品、消费者服务、国防军工[38] 南向资金行业配置(长期:1月20日-9月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可选消费零售(1913.68亿港元)、银行(1435.97亿港元)、非银金融(1059.94亿港元)、医药生物(1056.75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779.65亿港元)[7] - 净流出行业:电信服务(-206.41亿港元)、硬件设备(-23.44亿港元)、建材Ⅱ(-18.45亿港元)、耐用消费品(-9.44亿港元)、造纸与包装(-0.1亿港元)[47] - 港股通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煤炭Ⅱ、家庭用品、医药生物、半导体、环保Ⅱ[47] 外资机构行业配置(长期:1月20日-9月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汽车与零配件(4557.06亿港元)、软件服务(574.03亿港元)、硬件设备(343.25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179.34亿港元)、传媒(98.12亿港元)[8][58] - 净流出前五行业:银行(-1596.65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1553.58亿港元)、电信服务(-1461.13亿港元)、房地产Ⅱ(-638.2亿港元)、非银金融(-361.2亿港元)[58] - 外资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化工、汽车与零配件、日常消费零售、医疗设备与服务、传媒[58] 个股资金流向(短期:9月5-18日) - 南向资金增持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257.6亿港元)、比亚迪股份(30.4亿港元)、中国太保(24.7亿港元)[38] - 外资机构增持前三个股:珍酒李渡(61.4亿港元)、百胜中国(54.9亿港元)、小米集团-W(48.5亿港元)[43] 个股资金流向(长期:1月20日-9月18日) - 南向资金增持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1281.6亿港元)、美团-W(605.5亿港元)、比亚迪股份(490.2亿港元)[57] - 外资机构增持前三个股:比亚迪股份(4318.2亿港元)、小米集团-W(612.7亿港元)、腾讯控股(382.9亿港元)[62]
“重估牛”系列之出清线索:六问六答:“反内卷”行情交易到哪儿了?
长江证券· 2025-09-22 10:44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对市场行情产生分化催化效果 电池等行业表现强势而煤炭行业相对滞后 [2][5] - 政策推动供给端出清 PPI数据已显现效果但需求端持续性仍需观察 [2][6][22] - 行业价格修复呈现分化 多晶硅与动力煤价格企稳回升而其他材料价格中枢下行 [2][6][34] - 后续行情需关注自然出清与政策出清两条主线 市场预计走出"慢牛"趋势 [6][7][45] 行情表现 - 2025年7月1日至9月19日电池行业上涨41.13% 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14.38%的涨幅 [5][15] - 同期煤炭行业仅上涨7.36% 未跑赢沪深300指数 [5][15] - 新能源与芯片产业获多重催化 电子等成长板块延续上涨 [5][14] 政策进展 - 2025年6月以来新增政策涵盖全行业及细分领域 包括《价格法修正草案》《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等 [6][18][19] - 量化政策领域执行成效更明显 如水泥错峰生产、汽车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等 [6][16][19] - 倡议类领域因缺乏量化指标 供给优化效果未充分显现 [6][16] 宏观数据影响 - 2025年8月PPI同比下降2.9% 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22]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PPI同比降幅收窄10.3/6.0个百分点 [22] - CPI同比下降0.4% 食品烟酒价格同比降幅扩大至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落至3.4% [22][27][33] 中观行业价格 - 多晶硅(N型颗粒硅)均价升至50元/千克 2025年7月以来整体上行 [34][38] - 动力煤价格企稳回升 螺纹钢、水泥、汽车整车制造PPI延续下行趋势 [34][36][37] - 生猪养殖利润再度降为负值 猪肉价格中枢下移 [36] 后市展望与配置 - 行情主升浪需行业格局改善配合 参考2015年供给侧改革经验 [39][40] - 关注两条主线:自然出清行业(金属、农业化工、锂电池等)和政策出清行业(光伏、汽车、水泥等) [6][41][44] - 配置方向包括科技成长(AI算力、创新药)、价值(金属、化工、光伏)及非银板块 [7][45][46] - 市场短期波动不改"慢牛"趋势 长期依赖基本面改善与科技产业业绩兑现 [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