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名创优品(MNSO)
icon
搜索文档
潮玩场景“商战”?泡泡玛特泰国新店被指“撞脸”名创优品
中国经营报· 2025-08-11 12:11
事件背景 - 网络截图显示名创优品以300元/篇价格征集博文 内容涉及"名创优品努力造IP PPMT学名创优品开店"等表述 被业内人士视为潮玩商战开启信号 [1] - 事件源于泡泡玛特在曼谷ICONSIAM购物中心开设760平方米全球最大旗舰店 后被网友指与名创优品上海2000平方米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设计相似 [1][4] - 8月11日"泡泡玛特泰国店被指撞脸名创优品"话题登上热搜 [3] 门店设计对比 - 两家门店均采用荧光粉 亮蓝等多巴胺色系 通过曲线划分功能区 天花板荧光色块布局逻辑相近 [1] - 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以泰国传统文化为设计灵感 融合当地元素 二层区域以泰国传统建筑元素搭配多巴胺色系 [4] - 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采用叙事性布局 沉浸式场景及互动元素打造IP主题乐园 [4] 公司回应与战略 - 名创优品对征集博文事件未予回应 [1] - 泡泡玛特表示"已关注 不予置评" [1] - 两家公司均强调线下零售价值 名创优品总裁叶国富曾62.7亿元入股永辉超市并盛赞胖东来 [1] - 泡泡玛特采用全直营模式 预计年底海外达200家店 王宁亲自巡店调整装饰 [4] - 名创优品在美印加印尼等大国用直营模式 欧洲东南亚部分国家采用代理模式 代理商多为当地知名零售企业 [2] 行业专家观点 - 行业专家指出全球进入吃喝逛玩一体化体验式经济 沉浸式消费成为趋势 [4] - 潮玩品类需注重门店选址与设计 购物环境打造能提高品牌价格竞争力 [4] - 海外门店设计是重要符号载体 能让当地消费者感受品质 对品牌建设具长期价值 [4]
被指雇水军发帖指责泡泡玛特门店抄袭,名创优品暂无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8-11 10:01
社交媒体热议事件 - 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装修风格被指与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相似 引发微博热搜话题[1] - 网友曝料称指责泡泡玛特抄袭的帖子疑似名创优品雇人发布[1] - 名创优品对相关询问暂未作出回应[1] 门店拓展动态 - 泡泡玛特8月8日在曼谷地标商圈暹罗天地开设泰国最大旗舰店[1]
泡泡玛特泰国新店被指撞脸名创优品,双方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9:49
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设计争议 - 泡泡玛特在曼谷ICONSIAM购物中心开设全球最大品牌旗舰店 面积达760平方米 设计融合泰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水文化"和传统建筑语言 [1] - 网友质疑该店设计与名创优品上海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相似 指出两者均采用荧光粉 亮蓝等"多巴胺色系" 通过曲线划分功能区 天花板荧光色块布局相近 [1] - 泡泡玛特客服回应已有相关部门在处理 名创优品表示已登记反馈 若属实将有相关部门跟进 [7] 公司业绩与战略布局 - 泡泡玛特2024年实现营收1304亿元 同比增长1069% 海外营收507亿元 同比大增375% 泰国被定位为东南亚战略重要一站 [7] - 名创优品2024年10月已在曼谷SiamCenter开设潮玩品牌TOPTOY首店 盲盒贡献约7%销售额 加上其他IP衍生品整体占比近三成 [8] 历史争议事件 - 此前有网红博主投诉在泡泡玛特购买盲盒抽出哆啦A梦 名创优品等产品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认为证据不足 泡泡玛特称需寄回商品溯源但最终未能告知调查结果 [7]
泡泡玛特回应泰国店被指撞脸名创优品:门店装修由专门的设计部门负责,将派专人调查
齐鲁晚报· 2025-08-11 09:27
门店设计争议 - 社交媒体网友指出泡泡玛特与某品牌门店存在多处设计相似点 包括高饱和度色彩模式 流动线条区域分隔 游乐园风格门面及荧光色块天花板布置[1] - 泡泡玛特回应称装修由专门设计部门负责 将记录反馈意见并启动调查 若存在问题将整改并发布公告 若无问题则不回应[4] 公司财务表现 - 泡泡玛特2024年实现营收130.4亿元 同比增长106.9% 海外营收达50.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75%[4] - 泰国被公司视为东南亚战略布局重要市场[4] 行业竞争动态 - 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TOY于2024年10月在曼谷SiamCenter开设首店[4] - 盲盒产品为名创优品贡献约7%销售额 叠加毛绒等IP衍生品后整体占比近30%[4]
泡泡玛特泰国店陷“撞脸”名创优品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9:24
门店设计争议 - 泡泡玛特曼谷全球最大品牌门店被指与名创优品上海MINISOLAND门店设计相似 涉嫌抄袭 [1] - 双方公司均表示已关注此事并交由相关部门处理 [1] - 社交媒体爆料称存在有偿引导舆论行为 每条内容300元报酬要求将话题导向"疑似抄袭"并强调名创优品造IP与泡泡玛特学开店 [1] 公司战略与业绩表现 - 名创优品积极转型IP经济并加速海外扩张 2024年10月在曼谷开设潮玩品牌TOPTOY首店 [5] - 盲盒产品贡献名创优品约7%销售额 IP衍生品(含盲盒和毛绒)整体占比近三成 [5] - 名创优品2024年总营收170亿元同比增长22.8% 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15.4% [5]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 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 [5]
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开业,设计风格被指与名创优品相似
36氪· 2025-08-11 08:13
门店设计争议 - 泡泡玛特泰国最大旗舰店于8月8日在曼谷暹罗天地开业 被多位网友指装修设计风格与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相似 [1] - 具体相似点包括高饱和度色彩模式 流动线条区域分隔 游乐园式门面设计 天花板荧光色块布置及整体风格 [1] - 网友评论呈现分化 部分认为"风格相似但不能一概而论" 另有观点直指"曼谷新店为直接复制粘贴" [1] 海外业务扩张 - 公司创办人王宁透露2025年海外销售额大概率超越国内市场 且增速远超预期 [1] - 2023年北美市场销售额预计超越东南亚 海外市场持续扩大 [1]
泡泡玛特泰国店被指撞脸名创优品,双方暂无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8-11 07:49
泡泡玛特泰国店设计争议 - 泡泡玛特泰国最大旗舰店于8月8日在曼谷暹罗天地开业[2] - 多位网友指出该店装修设计与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相似[2] - 相似点包括高饱和度色彩风格、流动线条区域分隔、游乐园式门面设计、天花板荧光色块布置[2] 公众舆论反应 - 部分网友认为二者设计风格"确实太像"[2] - 另一部分网友反驳称"饱和度高不等于撞脸"[2] - 有评论指出设计相似反映零售业沉浸式体验发展趋势[2] 行业竞争本质 - 网友分析IP巨头竞争核心在于独特IP文化能否触动消费者情绪价值[2] - 门店设计相似性并非行业竞争关键要素[2]
泡泡玛特泰国新店陷“撞脸”名创优品?双方回应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5:49
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设计争议 - 泡泡玛特在曼谷ICONSIAM购物中心开设全球最大品牌旗舰店 面积达760平方米 设计融合泰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水文化"和传统建筑语言 [3] - 网友质疑该店设计与名创优品上海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相似 指出两者均采用荧光粉 亮蓝等"多巴胺色系" 通过曲线划分功能区 天花板荧光色块布局相近 [3] - 泡泡玛特客服回应称已有相关部门在处理 名创优品工作人员表示已登记反馈 若属实将有相关部门跟进 [3] 公司业绩与战略布局 - 泡泡玛特2024年实现营收130.4亿元 同比增长106.9% 海外营收50.7亿元 同比增375% 泰国是东南亚战略布局重要一站 [4] - 名创优品2024年10月在曼谷SiamCenter开设潮玩品牌TOPTOY首店 盲盒贡献约7%销售额 加上IP衍生品整体占比近三成 [4] 历史争议事件 - 此前有网红博主投诉在泡泡玛特官网购买盲盒抽出哆啦A梦 名创优品等产品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回复证据不足 泡泡玛特称需寄回商品溯源核实但最终未能告知调查结果 [4]
泡泡玛特泰国新店“撞脸”名创优品?潮玩品牌海外扩张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11 03:14
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开业与设计争议 - 泡泡玛特在泰国曼谷ICONSIAM购物中心开设760平方米全球最大品牌旗舰店 融合艺术、文化和生活方式 首层设MEGA区打卡点、潮玩专区和POP BEAN互动区 并设立全球首家海外咖啡空间POP MART CAFÉ 户外放置4米高泰国限定版Molly装置 [1] - 泰国旗舰店设计采用高饱和度色彩风格 流动线条分区 游乐园风格门面 荧光色块天花板装饰 被指与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设计相似 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1] - 部分网友认为设计相似源于双方均瞄准年轻潮玩消费群体 高饱和色+动线设计属零售业流行趋势 巧合可能性较高 [1] 泡泡玛特海外业务表现与扩张 - 泡泡玛特2024年总营收130.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6.9% 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 同比增长185.9% 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 同比增长375.2% 占比达38.9% [3] - 截至2025年4月底 泡泡玛特在全球14个国家拥有88家门店 包括韩国、新加坡、英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市场 [3] - 泰国是东南亚战略重要市场 2023年9月首家泰国线下店开业当日销量突破200万元人民币 曾出现消费者通宵排队现象 [3] 名创优品海外业务对比 - 名创优品2024年总营收17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8% 海外营收66.8亿元 同比增长42.0% [4] - 截至2024年底 名创优品海外门店达3118家 净增631家 海外门店数量已超过国内 [4] 行业出海趋势 - 泡泡玛特与名创优品作为中国零售出海代表企业 均在加速海外市场扩张 重点布局年轻消费群体市场 [3][4]
中信建投 大消费联合电话会议
2025-08-11 01:2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大消费行业(涵盖零售、潮玩、白酒、快递、消费电子、医美等细分领域) - **公司**:名创优品、Top Toy、永辉超市、帏翔精密、中通快递、韵达、顺丰控股、德坤物流、TCL 电子、爱美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名创优品 - **业绩表现**:2024 年实现收入 4 亿,同比增长 23%,归母净利润 26 亿元,增长 16%,四季度增长略好于前三季度 [2] - **增长策略亮点**:国内门店达 4386 家,去年新开 460 家;加码 IP 战略,SKU 升至 12600,每月上新 1180 款;推动 O2O 和闪电仓业务 [2][3] - **海外市场表现**:重点布局北美直营店,全年新增 265 家,海外总门店超 3000 家,海外直营 GMV 增速超 50%,代理市场增长 17%,全球化供应链基础强,关税影响有限 [2][4] Top Toy - **发展情况**:2024 年新开 128 家店,门店数量翻番并实现盈利,税前利润率达 9%以上,有进一步发展潜力 [2][5] 永辉超市 - **股权收购及展望**:2025 年第一季度完成收购,预计今年基本盈亏平衡,对公司拖累有限,同店销售增长率提升则公司估值有较大空间 [2][6] 白酒行业 - **趋势和挑战**:有望迎来向上拐点,库存同比下降,春节需求环比改善,经济刺激政策或带动下半年需求回升;高端酒需求稳定,中低价位酒面临挑战,厂家目标制定更客观理性,经销商信心有所修复 [2][7] 快递行业 - **当前数据和趋势**:3 月上半月快递件量同比增速 20%-21%,高于预期;三月底至 618 前夕为淡旺季切换调整期,营收增速可能向 15%靠近 [2][8] - **市场格局和中通战略目标**:2025 年市场格局受关注,中通强调 20%-24%件量增长目标,利润非优先考虑因素;行业增速下滑时可能采取激进价格政策;抗压和打价格战能力强,股息率接近 5%,业绩年增长预计 10%-15% [2][10] 帏翔精密 - **业绩表现及指引**:2024 年调整后净利润 101.5 亿元,同比增长 12.7%,符合预期;2025 年指引不明确,电量增速预估 20%-24%,隐含市占率目标提升约 0.8%-5% [2][9] 韵达 - **立案调查影响**:因加盟商安全管理漏洞被立案调查,可能影响大客户选择,具体影响待最终调查结果判断 [2][11] 顺丰控股 - **战略入股影响**:旗下顺心捷达 5.5 亿元入股德坤物流,占约 30%股份,预计贡献几千万规模口径利润,旨在业务协同降本增效 [2][12] TCL 电子 - **2024 年业绩表现**:营收 993.2 亿港元,同比增长 25.7%;经调整归母净利润 16.1 亿港元,同比增长 100.1%;预计分红率 50%;中国市场电视销量 631 万台,同比增长 5.8%,海外市场销量 2269 万台,同比增长 17.6% [2][13] - **其他业务板块表现**:其他显示业务稳健增长,互联网业务受海外高增推动,创新业务板块快速增长 [14] - **费用控制及 2025 年展望**:2024 年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 2 - 0 个百分点;看好国内政策及海外竞争格局,预计 2025 年消费电子收入增长 10%-15%,利润端增长 20%以上 [15][16] 爱美客 - **2024 年业绩表现**: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约 5%,第四季度营收下滑 7%,归母净利润下滑 15%,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2][17] - **未来发展逻辑**: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2025 年下半年多款新品上市,2026 年独家代理光电类产品有望获批;控股收购韩国瑞城,加速国际化进程 [18][19] - **未来盈利预测**:不考虑并购,2025 年营收和利润增速约 11%,2026、27 年营收和利润有望提速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Miniso Land 业态已开设三家门店,在一二线城市表现良好,三四线城市压力较大,今年与《黑神话:悟空》推出联名产品并计划绑定更多 IP 产品 [3] - TCL 电子内销电视毛利率 19.8%,同比下降 1.6 个百分点,但四季度产品结构优化带来显著提升;外销毛利率 13.5%,同比基本持平,欧洲市场渠道费用高致毛利率低,但大尺寸和中高端电视增长对冲不利影响 [13] - 爱美客溶液类产品全年增长约 4%,销量增长 23%左右,单价同比下滑 15%;凝胶类产品整体增速约为 5%,销量下滑 11%,平均售价增长 18%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