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MNSO)

搜索文档
“新丝路”上粤企忙 中欧班列开辟出海新通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2:46
中欧班列及外贸数据 -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开行至土耳其的中欧班列 预计20天抵达伊斯坦布尔[1] - 广州国际港前8月开行国际班列233列 发运标箱1.98万个 货值52.09亿元人民币 开行数量占广东省40%[1] - 广东前8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99万亿元 增长4.8% 占进出口总值64.2%[1] 新兴市场拓展 - 广东企业对金砖国家出口增长显著 擎天智能装备公司出口产品超4.5亿元 其中对金砖国家出口值超1.6亿元 占比超三成[2] - 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9万亿元 增长3.8% 占进出口总值39.3% 其中对东盟进出口7571.3亿元 增长5.9%[3] - 对非洲进出口增长8.5% 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23.1%[3] 新能源及新兴产业投资 - 中东国家加速新能源转型 与中国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3] - 亿航智能在中东和北非建立电动飞机制造工厂 填补当地低空交通装备制造空白[4] - TCL中环与沙特合作建设光伏硅片工厂 助力沙特实现"2030愿景"能源目标[4] 品牌出海与供应链协同 - 名创优品2024年营收达170亿元 同比增长22.8% 海外营收66.8亿元 同比增长42.0%[6] - 名创优品全球门店数达7780家 海外门店突破3000家 全年净增1219家[6] - 名创优品全球有1400家供应链企业 80%以上位于中国 50%以上在珠三角[6] 数字出海与文化输出 - 腾讯云为出海App提供直播、短视频等基础服务和技术方案[7] - 华为云在全球建立数据中心 提供云计算服务[7] - 《黑神话》游戏登顶多国销量榜 《菇勇者传说》获2024年上半年日韩手游收入增长冠亚军[7] 产业链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 广东企业从产品输出向产业链协同及标准规则出海转变[5] - 广东通过九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粤链粤强 链领全球"战略[5] - 文远知行获阿联酋首个自动驾驶路跑牌照 推动当地智能交通产业发展[4]
高盛:泡泡玛特股价波动源于放量策略,需求并没减弱,名创优品IP孵化顺利,估值仍具吸引力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07:27
行业整体态势 - 8月份行业呈现明显的策略分化态势 反映行业从高频数据驱动向基本面回归的重要转折点 [1] - 高盛基于不同公司的增长前景调整目标价格 名创优品上调反映改善的增长前景 布鲁可下调因需要等待新产品线的更多可见性 [1] 泡泡玛特 - 经历价格溢价修正 但通过增加产品投放量实现货币化提升 [1] - 股价波动主要反映市场对高频数据放缓的担忧 特别是二级市场价格变化 Labubu Big Into Energy系列溢价有限 迷你Labubu发布时溢价低于前一系列 [2] - 迷你Labubu首批投放量达到约100万个 显著高于此前系列 支撑收益增长 [3] - 二级市场价格方面 Macaron/Have a Seat系列溢价为40%-60%/个位数到30% Big into Energy系列普遍为个位数溢价 迷你Labubu大部分SKU溢价为个位数-65% 半数SKU低于25% [3] - 价格溢价修正更多与公司增加货币化相关 强劲收益仍将为估值提供支撑 [7] - 美国市场的Google指数和二级市场价格继续出现放缓 [12] 布鲁可 - 加速产品发布节奏 8月份推出超过50个SKU 是7月份的两倍多 [8] - 新品主要集中在现有IP上 包括奥特曼第15弹银河系列 变形金刚第4弹人民币9.9系列等 [8] - 成人产品线表现改善 天猫旗舰店成人产品线销售较7月份环比增长 新品发布支撑初音未来和宝可梦销售增长 [8] - 新推出的人民币99元火影忍者产品8月份销量约1500件 [8] - 新产品线包括女性和成人产品线将在下半年增长加速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渠道渗透和新客户群体的心智份额获得值得关注 [8] - 目标价格下调至港币93港币 基于22倍2025-26年市盈率 [1] 名创优品 - 自有IP表现亮眼 估值修复至2025年市盈率高十位数 [1] - 2季度业绩超预期后估值修复 但相对增长前景仍不算昂贵 [9] - 自有IP新举措成为管理层和投资者关注焦点 [9] - IP业务亮点突出 Yoyo产品发布成功 管理层预期今年销售额达到人民币4000万元 [9] - Kumaru盲盒产品获得积极市场反馈 [9] - 广州名创优品乐园8月份录得人民币1600万元收入 上海名创优品乐园8月份也录得人民币1600万元 [9] - 目标价格上调至29美元/港币56港币 基于20倍2025-26年市盈率 [1] - 美国信用卡销售增长97% 较2季度的98%略有放缓 [12] 海外市场 - 美国市场劳动力数据疲软且低于预期 但公司普遍反映消费需求仍具韧性 [12] - 消费者越来越优先考虑新颖性和时尚性 愿意为必备商品支付全价 这对IP相关公司是积极信号 [12] - Top Toy在东京阳光城开设日本首店 首日销售达到1100万日元 约人民币50万元 [12]
大行评级|高盛:维持泡泡玛特“中性”评级 上调名创优品12个月目标价
格隆汇· 2025-09-12 06:12
泡泡玛特业绩与股价表现 - 上半年业绩披露后强劲展望带动股价上升但随后出现波动 [1] - 股价波动反映市场对高频数据放缓的情绪波动 特别是二手市场价格 [1] - 公司通过增加产品货币化支持盈利增长 如第一批迷你Labubu释出量明显高于前一系列 [1] - 强劲盈利仍将为估值提供支持 [1] - 目标价350港元 维持中性评级 [1] 名创优品估值与业务发展 - 第二季业绩超预期后估值回升至2025年预测市盈率高十位数区间 约16倍至19倍 [1] - 估值回升为市场带来更多信心 但相较成长展望仍不高 [1] - 新推出的自家IP成为管理层及投资者关注焦点 [1] - 上调12个月目标价 美股从25.3美元上调至29美元 港股从49港元上调至56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国盛证券:维持名创优品“买入”评级 TOPTOY有望贡献第二增长曲线
智通财经· 2025-09-12 01: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3.9亿元 同比增长21.1% 经调整净利润12.79亿元 同比增长3.0% [2]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49.7亿元 同比增长23.1% 经调整净利润6.9亿元 同比增长10.6%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2亿元/254.5亿元/300.0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9亿元/34.0亿元/41.2亿元 [1] 门店运营 -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MINISO门店净增30家 增量环比增加141家 期末门店数量达4305家 同比增加190家 [2] -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GMV同店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表观单店收入61.1万元 同比增长7.87%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同店同比下滑低个位数 预计全年同店将实现正增长 [2] 业务发展 - 公司作为全球日杂零售龙头 凭借渠道和供应链优势以轻资产模式在全球高速扩张 [1] - 已孵化潮玩品牌TOPTOY 有望贡献第二增长曲线 [1] - 通过业态、产品、供应链优化及海内外门店拓展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1] -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MINISO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 同比增长13.6% 环比持续提升 [2]
国盛证券:维持名创优品(09896)“买入”评级 TOPTOY有望贡献第二增长曲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1:4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3.9亿元 同比增长21.1% 经调整净利润12.79亿元 同比增长3.0% [2]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49.7亿元 同比增长23.1% 经调整净利润6.9亿元 同比增长10.6%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13.2亿元/254.5亿元/300.0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9亿元/34.0亿元/41.2亿元 [1] 门店运营 -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MINISO门店净增30家 增量环比增加141家 期末门店数量达4305家 同比增加190家 [2] -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同店GMV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表观单店收入61.1万元 同比增长7.87%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同店同比下滑低个位数 预计全年同店将实现正增长 [2] 业务发展 - 公司作为全球日杂零售龙头 以轻资产模式在全球高速扩张 [1] - 已孵化潮玩品牌TOPTOY 有望贡献第二增长曲线 [1] - 通过渠道、商品、IP及会员建设持续迭代内功 各业态、产品、供应链不断优化 [1] 区域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MINISO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 同比增长13.6% 环比持续提升 [2] - 海内外门店拓展逐步兑现 [1]
名创优品,抄袭?设计师控诉!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29
知识产权诉讼 - 名创优品被独立设计师Zavier指控抄袭哈利波特主题戒指设计 设计原稿与实物在蛇元素 宝石镶嵌位置和结构及颜色方面高度相似 设计师已正式提起诉讼并进入司法程序 公司未回应 [1][3][4][5][7] - 公司涉及多起知识产权相关司法案件 在2024年11月13日至2025年9月1日期间共13起司法案件中有5起为不正当竞争纠纷 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及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 占比38.5% 且均为被告身份 [2][11][12] - 与KK集团存在商标抢注和不正当竞争纠纷 北京市高院二审认定抢注方行为属不正当手段 判决撤销商标 南京市中院一审认定公司旗下WOW COLOUR门店装潢与THE COLORIST构成高度近似 判令停止侵权并赔偿200万元 [12][13] 产品设计争议 - 公司多次被指涉嫌抄袭知名品牌产品 包括迅速推出与星巴克六色彩虹杯高度相似的水杯 以及推出与雅顿绿茶乳液 浪凡光韵女士香水相似的产品 [9] - 门店内出现多款与迪奥经典香氛高度相似产品 如迪奥小姐和迪奥旷野的"低配版" 从瓶身设计到香气风格难以分辨真假 迪奥官方表示无合作记录并称此类产品为假货 [9][11]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1.1%至93.93亿元 但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跌22.6%至9.06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0%至12.78亿元 [15] - 主品牌名创优品在内地市场门店数出现负增长 净减少81家 副牌TOP TOY开店速度放缓 公司称不再纯粹追求数量增长 将优化渠道组合并重点发展大店模型 [15][16] 战略挑战与行业竞争 - 公司在潮玩领域面临转型挑战 与泡泡玛特存在激烈商战 泡泡玛特靠IP经济和海外扩张增长 而名创优品IP业务仍在追赶 近期出现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撞脸"名创优品门店的争议及疑似水军炒作事件 [17] - 专家分析指出名创优品转型潮玩存在基因不匹配问题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规模化门店和供应链效率 而潮玩成功关键在IP创造与运营 建议给予潮玩业务更高自主权甚至组织隔离与文化切割 [18]
名创优品,抄袭?设计师控诉!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14
知识产权诉讼风险 - 名创优品因哈利波特主题戒指涉嫌抄袭原创设计师Zavier的设计被提起诉讼 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3][6] - 设计师公布设计原稿与实物对比图 指出蛇元素设计、宝石镶嵌位置及结构、颜色等高度相似[7] - 公司10个月内涉及13起司法案件 其中38.5%(5起)为不正当竞争纠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及著作权侵权纠纷 且均为被告身份[4][15] 历史侵权争议 - 公司曾迅速推出与星巴克六色彩虹杯高度相似的水杯并直接印制自身Logo[13] - 推出与雅顿绿茶乳液、浪凡光韵女士香水相似产品 门店存在多款与迪奥经典香氛(如迪奥小姐、迪奥旷野)高度相近的"低配版"产品[13] - 迪奥官方确认与名创优品无合作 指出此类产品需由相关部门处理[15] 重大诉讼案例 - KK集团起诉名创优品及关联公司商标抢注不正当竞争 案件于2025年9月1日民事一审开庭[17] - 法院判决抢注商标行为无效 认定名创优品旗下WOW COLOUR门店装潢侵权 判令停止侵权并赔偿200万元[1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1.1%至93.93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6%至9.06亿元[19] - 主品牌"名创优品"内地门店净减少81家 副牌TOP TOY开店速度放缓[19] - 永辉超市同期营收同比下降20.73%至299.48亿元 净利润亏损2.41亿元(同比下降187.38%)[19] 潮玩业务挑战 - 公司在潮玩领域面临泡泡玛特等对手的激烈竞争 双方在泰国市场发生门店设计争议及疑似水军炒作事件[21] - 专家指出名创优品核心优势在于规模化门店与供应链 而潮玩业务需独立IP创作能力及运营机制 现有模式存在不匹配风险[21] - 建议潮玩业务需在IP创作、产品设计和品牌调性上获得更高自主权 甚至考虑组织隔离与文化切割[21]
名创优品20250908

2025-09-09 02:37
**名创优品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财务与业务表现** **国内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营收同比增长13.6% 较第一季度9.2%的增速明显加速[6] * 同店销售额恢复正增长 单店收入约55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2%[2][6] * 增长得益于去年基数下降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以及商场客流量下降趋势边际改变等因素[2][7] **国际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国际业务同比增长28.6% 门店数量增长20.1%[2][8] * 美国市场表现突出 驱动因素包括门店效率改善 高毛利IP产品增加以及团队本地化[2][8] * 通过优化低效门店 提升直营比例及本地化采购对冲关税影响等措施 实现了显著改善[8] **Top Toy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达73% 第二季度单季增速87% 远超行业均值30%的增速[13] * 上半年收入已完成2024年全年的75%[13] **未来盈利预期** * 预计2025年到2027年经调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亿 35.15亿和42亿人民币[4] * 基于2026年20倍市盈率 目标市值为703亿人民币[4] **二 公司核心战略与举措** **大店战略** * 战略重点包括开设大规模旗舰店如Mini Land和Misol Land[9][14] * 大店提供IP沉浸体验 社交打卡和高频上新等多重功能 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3][14][15] * 旨在构建对抗电商市场的护城河 从购物功能转向文化打卡地 带来强大营销效果[3][15] * 门店类型多样 包括旗舰店 大店 常规店 下沉市场门店 快闪店和乐园店 各有不同定位和功能[16] **IP战略升级** * 从早期的IP联名与授权 正式推进自有IP开发[9][17] * 例如吉福特家族上线以来累计销售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 预计最终可达4至5亿元[17] * 2025年6月已签约9个潮玩艺术家并设计出多个新IP[17] * 未来将更加聚焦优质IP授权获取 并从依赖授权转向实现自有IP突破[13] **海外扩张战略** * 持续推进海外扩张并进行升级[9] * 在欧美市场主要强化直营模式 在新兴市场则推动直营合伙制 与当地巨头合资以降低风险[18] * 产品进行深度本地化 但供应链仍然主要依靠国内资源[18][19] * 持续投入品牌建设 提高品牌认知度以支持全球化发展[19] **三 区域市场表现与挑战** **北美市场** * 面临高基数 成本快速增长 关税压力及渠道品牌认知不足等挑战[10] * 应对措施包括 聚焦核心州关闭低效门店提升密度优化仓储配送效率 提高直营比例强化品牌控制力 通过本地化采购(直采比例提升)对冲关税影响 成立北美专项商品组开发适销产品 引入数字化体系如AI库存预测系统以稳定客单价并优化库存管理[10][11] **全球市场格局** * 2025年海外市场中北美市场占比快速提升 拉丁美洲市场保持稳定 欧洲市场波动较大 亚洲市场因增速放缓占比有所下降[12] * 北美市场消费率远高于其他区域 但目前占比仍不高 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12] **四 历史战略阶段与未来展望** * 公司经历了三个重要战略阶段 连锁开设期享受红利实现快速增长 IP战略升级期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股价上涨 收购永辉及美国开设实现出海扩展[20] * 2025年的三大战略(大店 自有IP及持续海外扩展)将为公司未来增长注入新的动力[20] * 结合数据回暖 有望带来业绩和估值共振阶段[2][9]
日系标签——名创优品最大的桎梏

36氪· 2025-09-08 12:56
潮玩行业概况 - 潮玩是国内最具成长性的消费赛道 [2] - 泡泡玛特营收规模超百亿 在全球拥有7600多家店铺 股价2年飙涨十几倍 市值超过4000亿港币 动态PE一度接近60倍 [2] - 名创优品营收规模同样超过百亿 市值达600亿港币 全球店铺数量7600多家 比泡泡玛特多出数倍 [4] 公司对比分析 - 名创优品与泡泡玛特在产品形态上有相似之处 但经营效益和市值表现存在较大差距 [4] - 名创优品IP运营模式和能力远不如泡泡玛特 [6] - 名创优品面临日系标签的发展桎梏 [6] 名创优品日系标签的起源 - 2013年品牌创立时刻意打造日系形象 包括MINISO命名融合MUJI和DAISO风格 红白配色LOGO 门店标注"日本快时尚设计师品牌" 模仿日式陈列风格 [7] - 早期宣传强调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参与创立 弱化中国运营团队背景 [7] - 商品包装正面使用加粗日文制造进口错觉 真实信息"Designed by Japan,Made in China"以小字体置于背面 [7] - 2015-2019年间以年均500家门店速度扩张 [7] 市场环境变化 - 国潮兴起背景下消费者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2024年天猫数据显示"国潮"相关商品搜索量增长217% [9] - "日系风"搜索量下降43% 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连续三年关店超50家 优衣库客单价较2019年下降18% [10] - 新消费主力群体具有更强民族自豪感 对"假洋牌"反感度提高 [10] 日系标签的负面影响 - 2022年8月西班牙账号将穿中国旗袍公仔称为"日本艺伎" 签约仪式挂日本国旗 引发品牌形象危机 [9] - 2023年"樱花系列"笔记本封面出现疑似日本军旗图案 触碰民族情感红线 造成超2000万元损失 [9] - 负面舆情通过社交媒体快速传播 对品牌形象造成难以估量损害 [11] 行业同类案例 - 元气森林因日系风格包装和"元気"字样被批"文化剽窃" 品牌形象大受打击 [12] - 农夫山泉拂晓白桃味苏打气泡水宣传提及日本福岛县 引发虚假宣传争议 [12] - 奈雪的茶从"奈雪の茶"改为"奈雪的茶" 主动去日化 [13] 发展建议 - 名创优品需要摆脱日系标签束缚 明确品牌定位 重塑消费者形象 [15] - 应大力投入自有IP生态体系建设 优化供应链管理 [15]
美股异动|名创优品盘前涨约3% 券商称公司具备广阔的海外市场拓展空间

格隆汇· 2025-09-08 08:43
股价表现 - 名创优品美股盘前上涨2.85%至25.220美元[1] - 当日收盘价24.080美元,上涨1.83%[1] - 52周股价区间为12.111-26.827美元[1] 财务业绩 - 25Q2营收达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超出公司指引[1] - 经调整净利润为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1] - 国内同店销售实现低单位数增长,显示国内市场经营状况逐步改善[1] 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自有品牌综合零售龙头[1] - 具备广阔的海外市场拓展空间[1] 交易数据 - 当日成交量62.44万股,成交额1527.99万美元[1] - 总市值76.17亿美元,市盈率(TM)23.13倍[1] - 换手率0.55%,市净率5.006倍[1]